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11月22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到底什麼是「論斷」?劉曉亭 牧師

分享人: 無名羊
分享日期: 2018/02/19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1個人說阿門    有8個人回應
推薦給好友:

論斷?不要說是基督徒,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同意「不要論斷」。唯一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論斷?」許多從事這種行為的人,都不覺得自己在論斷,認為只是「發表意見」而已。

另一個極端就是「不發表令人不悅的意見」,覺得會令人生氣的言論都是「論斷」,畢竟以和為貴是華人天字第一要緊的生存準則。

也許大家不知道,近年來教會界也有許多團體強調「說好話」,以及跟新世紀思想一致,鼓勵「正面積極」,盡量想像好事,因為上帝是「好神」。

這樣有什麼不好?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勸人為善是學校的事,不是宗教,宗教是解決科技搞不定的事,就是「你從哪裡來?你往哪裡去?你活著有何意義?」這類的生存命題。

《聖經》把「對的事」視為基督徒本分而非善事,至於積極正向的好話,不必《聖經》教,只要生活經驗足夠就可以領悟,何況只說正面的話,表面來看跳脫論斷的嫌疑,但是心裡對別人的評價是否因此就放下了呢?

不是一味說好話 要說造就人的話、愛心裡的誠實話

用愛心說誠實話並不容易。

千萬不要誤會《聖經》也要我們說好話,《聖經》很清楚教導,信徒要說二種話,一種是「造就人的話」,一種是「愛心裡的誠實話」,偏偏這二種話,都很容易被現代人誤以為是論斷。

第一種「造就人的話」,千萬不要解釋成「人家喜歡聽的話」,要不然基督徒全成了不折不扣的馬屁精了。造就人的話會不會是責備的話?當然會啊!如果父母只會說「你好棒」、「你好厲害」、「你好完美」、「你好受歡迎」、「你好純潔」、「你好無私」、「你好有耐心」,那我們就請機器人養小孩,輸入這些詞彙就好了。

這些話當然要常常講,但是真正造就人的,往往是不傷人自尊的真誠提醒,經常是發人深省的不同觀點,什麼是「造就人的話」?不僅在於用詞,更在於說話的人成熟的態度與生活的智慧。如果編寫一本《造就人的話》,請基督徒背下來,世界就會更好嗎?當然不是!

第二種話,難度更高,因為要兼顧「愛心與誠實」,以華人「不得罪人」為最高前提的文化背景來說,只要舉出「愛心」海報,「誠實」就自動閃人了,所以「誠實說話」的人通常被歸類為愚昧人而非智慧人,在金光閃閃的愛心霓虹燈下,誠實基本上黯淡無光,這就是今日基督徒面對的一大困境。

說出自己誠實的感受,當然不是論斷。你請我吃飯,我覺得很難吃,請問是「論斷」嗎?當然不是!讀了文章覺得難以認同,就跟別人說「這個人寫的文章真難看」,這是論斷嗎?當然不是!參加了一個聚會,結束後跟身邊的人說「今天聚會爛透了」,這是論斷嗎?當然不是!

如果只會說好話,死都要說「正向的話」就變成虛偽,當大家都說難吃,你也覺得難吃,但是不想說出負面的話,堅持正面表述,硬要說「只是口味獨特」,「他煮的東西大家比較不接受」,這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選擇,甚至是你的習慣,因為你不想跟論斷沾上邊,但是我很確定,你的朋友會愈來愈少,因為你自己的口味也很獨特。

小心論斷:自我感受誤當真理、影響他人

上帝給人感官,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所以當然可以喜歡,也可以討厭,如果說出自己的感覺就是論斷,那我們就會錯亂,壓抑自己的感覺可不能被視為上帝偉大的工作。

但是要提醒大家二件事,第一,如果把自己的感覺當作真理,那就是論斷了。第二,把感覺擴大為對他人的情緒,就很容易演變成論斷。

如果完全不能接受這家餐廳,憤而全年無休照三餐守在門口,並且印傳單以親身經驗宣傳這家餐廳有夠難吃,那就是論斷。因為你試圖影響別人,而且你已經無形中擔任「真理代言人」,試圖讓全世界認同你的感受。

至於第二點,只要你跟別人說「去那家餐廳的都是一些笨蛋」、「只有白癡才會去那家餐廳」,不要懷疑,那就是論斷了,因為你已經把個人覺得很難吃的感覺擴大為對別人的情緒。

論斷之所以被禁止是因為會踏入「別人的界限」,上帝不要我們論斷是因為不要個人情緒擴大為人身攻擊或影響他人情緒。簡單來說,論斷就是說話的內容影響別人的看法,或說話的情緒影響別人的感受。

有時候我們用詞謹慎,情緒卻很論斷;有時候我們情緒溫和,內容卻很論斷。說出事實,不是論斷,甚至還可以點名以示負責,新約就有很多例子點名某些名字,要信徒遠離,這不是論斷,因為他們違反《聖經》。

勿落入「自以為是」陷阱 學習以神的眼光看世界

論斷被禁止,要追溯到創世記,上帝不要始祖吃的果子絕對不是富士蘋果,而是分別善惡樹。上帝很清楚告知,以你我的渺小,把自己的看法跟感受直接升級為善惡跟對錯,簡直比吃奶小孩開民航機更恐怖,我們最擅長的是自以為是而不是分別善惡。

所以我們可以彼此提醒,交換意見,但是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除非那是《聖經》明白指示的對錯。上帝不要我們分別善惡的意思當然不是是非不分,更不是鼓勵大家成為道德色盲,只要當事人喜歡,我們都沒有資格表達意見。部分後現代就是走到這個極端,把本來很清楚的對與錯模糊掉,一切以當事人主觀感受為主,這種「自己當裁判」,不必在乎對與錯就是世界毀滅的主因。

上帝不要我們把自己「絕對化」,而是學習以祂的眼光看世界,所以才給我們《聖經》,從中學習如何判斷,承認自己不是神也沒有神性。所以成為基督徒其中一個逐漸形成的特質就是客觀,並且容易溝通,同時尊重他人。

思想差異大 多讀經多禱告找尋真理


多讀經多禱告找尋真理,避免落入論斷他人的想法。

只要仔細觀察基督徒團體,很快就會發現意見跟想法差異很大,其實這很正常,因為文章一開始就說,每個人感受跟思考模式都不一樣,也因此我們甚至對於大家都同意的《聖經》該如何解釋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樣好不好呢?

當然好,這樣會幫助我們思考更全面,這就是研讀教會歷史的必要,我們可以從前人的經驗與智慧中學到很多寶貴的真理,重要的是,當我們質疑一些教會團體的時候,究竟是看笑話,還是語重心長的彼此疼惜,《聖經》一貫的立場就是挽回,只要是人都會錯,重點是能不能回頭。

所以網路有很多勇敢的基督徒,願意指出許多基督教潮流的危險,這是好的,但是發言者如果給人上帝代言人或是異端裁決所的錯覺,那就要自己小心了,發言同時也要尊重讀者自己的智慧。

論斷,說穿了是一種態度,是一種驕傲,是一種自義,是喜歡發覺別人的錯誤,是自卑呈現的自傲,心底深處希望大家都錯,顯出我的「好」,所以在言談之間喜歡貶低別人。

至於《聖經》到底哪些部分是非很清楚,可以放心跟隨,還是老話一句,要自己開始去研讀,因為實在太多了。《聖經》很大一本,但是重要原則都會一再出現,不要因為大本就害怕,只要願意去讀,只要向上帝禱告,聖靈就會引導人們去明白真理,然後真理就會使我們自由。更客觀、更謙卑、更容易溝通,有真理引導,論斷就遠離了。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無名羊

而是那些做出krino動作的人,自己也要謙卑反省,是否也正在做同樣的事情。如果是的話,那krino就變成「論斷」(這個中文詞帶有負面的含意)。但如果krino的人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眼中沒有梁木,那他去挑弟兄眼中的刺,就不是問題。這樣就可以將krino的動作理解為「判斷」,如同耶穌說:「總要公公平平的判斷人。」(約7:24, 新譯本)

講了這麼多,究竟我們可以在什麼場合提醒或呼籲別人「不要論斷」呢?那就是當對方也在做同樣的事情,或是他自以為比別人更聖潔、更優越,而不懂的謙卑反省,只會一味的挑別人錯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只是因為對方krino的事件或人是我們所重視的,就直接指責他是在「論斷」,因為我們並不確定對方是出於惡意,或是出於善意、公平。如果我們在還沒搞清楚對方的動機和對方自身的品行時,就說對方是在「論斷」,那這本身正正就是一個「論斷」的行為了。


發言日期:2018/02/20

無名羊

【葛兆昕專欄】我們習慣「評論」我們自以為「瞭解」的事
「我看哪,這一定是這個人這樣這樣才導致那樣那樣的啦!」
「我告訴你,這種事十之八九就是自己造成的…」
「如果結果是這樣,那一定是之前作了什麼壞事…」
「一定是…」、「八成是…」、「你沒看到連報紙都報出來了?」「網友不都這樣說了…」「唉呀,大家都不知道啦,這一定是…」

每天打開電視、網路、論壇…或者在「茶餘飯後」的聊天話題當中,你是否覺得上述的這些字眼一再出現?

是的,人們習慣扮演「評論家」、「專家」、「法官」、「柯南」…不是嗎?
每每發生了什麼政治事件,社會案件、司法事件、演藝圈的八卦…許多人就爭相評論一番。

難道不能說嗎?也不是,也是!

人們總是會對於自己所關心(其實也有些根本事不關己,大家八卦八卦、湊湊熱鬧)的事件有所評論,所以也不是不能說。

但人們也不一定清楚來龍去脈,真的瞭解事情真相。人們喜歡人云亦云,喜歡提出自己的一套看法,甚至以過去的經驗,自身的喜好,東牽西扯,講出一套自己的看法,一定正確嗎?未必!我們受過專業訓練嗎?沒有!所以該說嗎?不該!

我們習慣「評論」我們自以為「瞭解」的事!

人們愛當名嘴,國外不是也有政治脫口秀節目?是,但那是茶餘飯後大家說說、罵罵、笑笑,酸酸,也不必太當真!當然對於自己支持者的政敵罵個兩句,確實讓人情緒上有發洩作用。

然而,教會呢?基督徒呢?基督徒需要當「名嘴」嗎?

我們需要講出自己的一套,講講道理,聊聊八卦,挖挖隱私,談談內幕,說說秘辛,然後再引幾節經文評論評論嗎?最後加上,唉呀,要為他們禱告啊!(有「引用經文」和「禱告」這點看起來蠻屬靈的…)

事實上,當我們把引用的經文拿掉,把說要禱告等這些看似屬靈的包裝拿掉,不就是聊八卦、挖隱私、說內幕、道秘辛…嗎?

我們真的清楚,確實瞭解我們所談論的每一件事嗎?我們沒有過度的聯想嗎?我們沒有加上臆測嗎?我們沒有加油添醋嗎?我們沒有自找前提嗎?我們沒有偏頗嗎?我們沒有「想當然爾」嗎?

如果讀聖經,就好好讀聖經,研究聖經,讓聖經真理來對付我們自己,來塑造、修剪、調整我們自己。

如果要禱告,就好好禱告,為自己禱告,為別人禱告,為國家社會禱告,在神面前痛悔認罪、竭力代求。

如果要分享神的話語,就好好的,按著正義分解真理的道,詳盡的查考,仔細的講解,與人一起學習,彼此激勵,促進成長。

我們不需要當名嘴!

提摩太後書 2:14-16現代中文譯本
你要提醒大家,在上帝面前鄭重地勸戒他們:不要在言詞上爭辯;那是毫無益處的,只會腐化聽的人。要努力在上帝面前作一個經得起考驗、問心無愧的工人,正確地講解上帝真理的信息。要遠避荒唐無稽的空談,因為這一類的談話使人遠離上帝。


發言日期:2018/03/11

無名羊

【信仰診療室】醫美整形科-不知道自己是法利賽人?劉曉亭牧師
我們自己究竟有沒有法利賽人的特質呢?

哇,身材真好,皮膚細嫩,怎麼看都是三十多歲,一問之下,居然已經五十了…這種新聞大家應該常見,不過,看起來幾歲畢竟不是真正的年齡。其實,信仰往往也被誤用為「整形美容」,讓一個人「看起來」更美好,這種錯覺在聖經被稱為「法利賽人」。

大概不會有任何一個基督徒會樂意被稱為法利賽人,所謂「法利賽人」指的是耶穌時代的宗教團體,後來成為一種宗教潮流,是被耶穌責備的信仰模式。儘管基督徒不喜歡當法利賽人,但是自己究竟有沒有法利賽人的特質呢?答案往往是「yes」! 法利賽人之所以成為法利賽人,有幾個特性:

1. 盲目高舉傳統。傳統之所以成為傳統,有當時的時空背景,「精神」可以延續,但是「儀式」可以捨棄,法利賽人卻非常高舉儀式,堅持「禁食」以及各種宗教傳統,忘卻了信仰本質。
2. 用行為來評價信仰。信仰是無形的,我們習慣用有形的宗教儀式來評價他人,例如用參加教會活動或出席主日崇拜來評價信仰,實際上卻未必真正了解他人的性格與生活。
3. 常常注意別人的信仰。法利賽人批評約翰不吃不喝是被鬼附,耶穌又吃又喝是貪食好酒,他們花很多時間去關注別人的信仰狀況,用自己訂出來的標準去衡量別人。
4. 僵化沒有彈性。法利賽人幾乎活在過去,活在一個狹隘的宗教世界裡,思想非常僵化,排斥新的思維,非常律法主義。
5. 非我族類的狹隘思想。法利賽人看重組織認同,只要非我族類,就會被排斥,派系觀念濃厚。


總而言之,法利賽人就是讓信仰變成一種「習慣」,這本來是好的,習慣代表一種穩定,好習慣是不容易養成的,但是當習慣等於僵化的時候,問題就嚴重了,因為信仰是活的,每個時代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我們不能用「過去」的思維面對「未來」,這就是新酒裝在新皮袋的意思,只要不違反真理,不必過度強調行為。 信仰著重「真實」,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信仰著重「實踐」,用於生活,行道先於聽道。 信仰著重「內在」,不重組織,跟神而非跟人。 自由不等於混亂,基督徒按著秩序,彼此尊重,這是一種自然規律,不是人為階級,信仰之美是「生活在一起」的體會,不是「聚會在一起」的激情。 整形美容可以讓一個人看起來很美,但是跟他相處未必愉快,信仰的醫美是內在的,是讓一個人跳脫宗教層次,用從神來的新生命勇敢進入世界。 聖經說「既然接受主耶穌,就當尊祂而行」,這才是真正的美!


發言日期:2018/03/11

無名羊

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聖經》路加福音18章10節

每一個人的樣貌,都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和印象,以致我們容易在深入認識對方以前,就在心中先把他『分類』,神卻不這麼看。在耶穌時代,每個人都認為法利賽人是最敬虔的,稅吏則是最不敬虔的,耶穌卻藉著「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指出事實正好相反。今天你和我看起來也很敬虔,讀經、禱告、聚會…,但耶穌又會如何評價?他究竟根據什麼來判斷?

法利賽人是猶太教中人數最多、勢力最龐大的一個派別。「法利賽」原文意思是「分別」,而他們也是名符其實的分離者,可謂猶太教中的「清教徒」,致力追求禮儀上的潔淨,以及個人行為完全遵循口傳律法和傳統規矩。法利賽人大部分出生於中產階級,所以他們容易得到民眾的信任和尊敬,加上他們對律法的豐富知識,更使百姓視他們為律法的監護人;他們所傳授的規矩,成了第一世紀猶太人生活的基本準則。

比喻中的法利賽人「站著」,稅吏卻是「遠遠地站著」,相比之下,後者顯得有一種深感不配和敬畏的心,而前者似乎不把聖殿以及朝見神當一回事。法利賽人一開口禱告就說:「神啊,我感謝祢。」這個禱告今天或許叫我們受不了,但是當時的會眾卻不一定會認為他們的自誇,因為在猶太人的觀念裡,為自己的義而感謝神,確實是一種敬虔的表現。

聖經教導我們要「凡事謝恩」,但這個比喻顯示,不是所有的謝恩都是好的,尤其當它已經淪為一個美麗的宗教術語或口頭禪,卻失去了其中意義的時候。總的來說,法利賽人從外觀到行為表現,都像足一個虔誠的人,在神眼裡卻正好相反。

避免落入法利賽人的酵

我們如何能省察自己是否已經落到了法利賽人的光景?首先,可以問問自己是否對敬拜神已經失去敬畏的心,好像法利賽人站在聖殿裡禱告般輕率?是否對神兒女這個身份只有自豪感而沒有謹慎的態度?是否對禱告和事奉覺得理所當,然而絲毫沒有感到不配?如果是這樣,要小心!

其次,當省察自己是否關心外在包裝過於內在真貌。事奉久了,人往往開始關心自己的頭銜和地位,要當團長、執事、牧師、主任牧師等,卻漸漸輕忽這些頭銜所該有的實質。開始關心別人怎麼看待與稱呼我們,過於自己的生命見證和素質;開始計算自己的所得,過於自己的付出;開始渴望別人給的讚賞,過於真誠的評語。

與法利賽人同時出現在聖殿禱告的人,是一個稅吏。稅吏是代表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羅馬政府向人民收稅的人,當時的羅馬政府讓包稅人以一個固定的金額承攬一個地區,包稅人自己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定訂稅率。這種制度很容易被濫用,稅吏所收的銀額往往比他實際上應當繳交給政府的還要多,超收的部分自然就落入稅吏的私囊。因此,當時的稅吏普遍都很富有,可是因著敲詐的行為,他們常被藐視和憎恨。

對嚴格的猶太人來說,由於稅吏不斷與外邦人接觸,又要在安息日工作,所以他們被視為禮儀上不潔淨的人,也普遍被視為「罪人」。與法利賽人相比之下,稅吏遠遠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捶著胸來禱告,顯示他認清自己的真貌,深感罪孽深重,對神心存敬畏,深切感到不配。

是不是法利賽人 問題在「心態」

我們雖然都已經靠耶穌基督得以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前,但千萬不要以為那是理所當然,或以為我們配得,不要忘記自己原來的樣貌,以及現在的權利是如何得來的(耶穌用生命重價換來的)。

耶穌一生接觸過許多宗教領袖,以及當時社會公認的「罪人」,包括稅吏及其他從事不正當行業,或擁有不光彩紀錄的人。大家都是罪人,為什麼耶穌卻喜歡責備宗教領袖過於其他「罪人」?原因是,那些罪人也承認自己是罪人,但是宗教領袖明明是罪人,卻嘗試扮演成聖人。

你我的光景又如何呢?問題不在於我們有沒有像法利賽人一樣禱告,問題在於「心態」。假如稅吏的禱告內容,也被用來表現自己多謙卑的一種包裝,那麼「稅吏」就變成了「法利賽人」。成長的標記,應是變得更加真誠而透明,而不是更加懂得包裝。



發言日期:2018/03/11

無名羊

當我們對於別人真實的評語感到受不了
侍奉心態會變質

注意別人的評語
有些只是惡意/見不得人好/
有些是諄諄教誨
**對自己**注意訊息是否有用 比探討說的人是誰重要

**對他人**謹慎評估此人性格 是屬於哪一種 看他的行為 遇到同樣事情的反應 是否喜歡邀功讓別人稱讚
//見不得人好? 是否不知輕重身分 大聲訓話為引起注目


發言日期:2018/03/11

無名羊

平安!

嗯....應該這麼說,信耶穌的人,不是被期待變成甚麼樣子
而是應該很自然的,就變成了一個樣子
這個樣子,是神在聖經裡期望我們成為的

但,這跟一個人的本性如何,是沒有牴觸的唷!

以我個人來說
我是一個看重事情過於看重人的人
也就是說,我看的是效率、成效、結果
比較不會重視過程

而這樣的個性,讓我很不容易去體會一個人的難處
因為,我會認為,如果盡力,是可以去完成一些事情的
而那些所謂的難處,很多都是藉口!

但信主之後呢?我改變了嗎?
其實大抵上,很多時候我還是會有那樣的想法
只是我現在更多願意在這些想法跑出來之前
先容許自己緩一下
想一下這些「藉口」形成的原因
然後去想,我可以怎麼幫助對方,把這些藉口拿掉
讓對方可以更多的與神親近,更多的在事情上,看見成就,體會神的恩典

而這些改變,都不會是一朝一夕的結果
這些過程,其實我是很難受的
因為,那就是神雕塑一個生命的過程

重點是,交託給神,讓神在適合的時間來對我們做適切的改變
而不是迎合別人的心意去改變
因為,別的心意,彼此都會牴觸的,如何做到迎合所有人的喜好呢?

將這些困擾帶到神的面前吧!

先讓自己做一個對的人,才能在環境中,成為自己和他人的祝福

上帝祝福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http://

好回答

3


內容檢舉
發表人: 楓
回答日期 : 2016/06/10


發言日期:2018/03/20

無名羊

進入教會與會友互動觀念的差異
當仇敵得罪你時,我們不能生氣,
反而要以溫柔的心挽回,笑臉盈盈地去勸誡嗎?


給我的感受是"生氣是不對的"
但說這些話的人
在面對當事人沒有生氣
卻在背後指指點點

耶穌的樣式 我看到的是
耶穌會正經明確指出人的罪
也帶有責備與怒氣
但不代表耶穌就不接受這個人

會友說要是指出罪 沒有親切的態度
會讓人覺得被定罪 不敢來教會?
我認為這是個人的問題 有罪不認
去教會永遠是在玩耍交朋友的嗎?

這間教會的作法跟一般民間團體/社會職場很相似
為了留住人 必須親切友善
對方要是離開 就形同陌路
我看到的是人的那套觀念那教會運作
耶穌只是唱唱歌的敬拜對象
表面和和氣氣 私下充滿偏見 也不願去溝通


另一個觀念差異是"愛仇敵"
每次肢體有紛爭
就會被說要愛仇敵
有一位從小就是基督徒的姊妹
她說愛仇敵就是要擁抱你的仇敵 整個心都下去愛
聖經就是這樣教的 每個人都要以此為目標

我知道我聖經沒有讀很多遍
但是每次肢體提到聖經有教XXX
我就很錯愕
我認識的基督徒前輩也不常見迎合低微的表現

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
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做,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我不清楚 聖經有沒有規範
你給仇敵吃飯時 還要像個服務員一樣
親切招待當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一起吃飯時幫仇敵主動夾個菜

或者是仇敵說這東西不好吃
還要主動邀請仇敵上餐館吃大餐

不過教會姊妹 就是把愛仇敵說成這樣
用心去愛 整個心態都要去愛


迎合巴結 就像職場裡遇到不公平的上司
也要為了升遷的可能而表現周到
不去管對方如何羞辱你

耶穌被兵丁嘲笑時 耶穌靜默無聲
愛仇敵的教導 耶穌一定能做到
但我看耶穌的一生 就是一個有尊嚴的救世主
現在基督徒 感覺有利可圖(邀人入會比誰福音傳得好)
就會變得很沒尊嚴

有一次 在學區發傳單
弟兄看那群未信者漂亮 穿著火辣
也不管那群美女們從一開始指著我們品頭論足 神情不屑
還是陪笑臉去問對方要不要來教會
但弟兄們發完傳單就愣住了一直傻笑
我就只好介紹一下教會
整個過程對方都是竊竊私語的嘲笑聲
我耐著性子說完了
結果離去後 美女們笑更大聲
反而弟兄還說"哇 好久沒遇到等級這麼高的妹子了"
這是比我早進入教會生活的人的表現

我不懂光是在教會裡 他們表現就這樣
那在非教會的生活中
他們真的會想活出耶穌的樣子嗎?

我看彼得 保羅 就算沒有跟耶穌完全一樣
但是對待仇敵 鏗鏘有力的感覺
還有像司提反那樣 說了一大篇
最後求父赦免他們
我看到尊嚴與愛心

可是現在2000年後的基督門徒
好像年輕一輩的基督徒 感覺看不到啊
還是說年長的基督徒前輩年輕都是這樣



發言日期:2018/03/20

無名羊

https://www.taiwanbible.com/web/wiki/view.jsp?QID=5777

發言日期:2018/03/21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