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生活憂慮—約翰派博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 (25)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26)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27)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28)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的百
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 (29) 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30)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31)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32)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33)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34)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有些君王發現,讓臣民時刻處在焦慮之下,會是很有效的治理模式。假如百姓為著生活憂慮,時時刻刻擔心下一頓飯怎麼辦,他們大概就更願意遵從國王的命令了,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好從國王的府庫中得到他們需要的糧食。就這樣,焦慮讓百姓安分守己,恐懼使獨裁者地位鞏固。
上帝的君王身份以及他百姓的憂慮
然而,耶穌最偉大的地方之一,就在於他不願意自己的百姓憂慮。今天信息的要點就是,上帝不是要借著培育焦慮來鞏固他的君王地位。正相反,作為君王,他要把我們從憂慮中釋放。上帝不用借著我們的焦慮,來確立他的權能和至高無上性。相反,他正是借著挪去我們的憂慮,來高舉他的權能和至高無上性。
如果你已經重生得救;脫離了罪的捆綁,正在憑借信心,順服和跟隨耶穌,並以他為你生命的主,那麼,現在上帝就告訴你,不要為任何事情憂慮,反而,你會享受到深沉的寧靜、和平並安全。耶穌在《馬太福音》6:24-34所說的這些話,就是單單對你說的——要幫你戰勝目前依然存在的憂慮。
每個人的掙紮
我感覺今天選的經文,雖然是為大家講的,其實也是為我自己講的。每次休假回來的時候,我都會覺得憂慮。這個心情,有點兒像從前在長長的暑假結束後,重回學校上課時的那種感受。我不敢確定自己會不會寫的好,或者會不會有位新老師要求我站在全班同學面前,談自己的讀書心得。
我的掙紮
其實我在憂慮方面的掙紮,並不只在假期結束的時候。幾乎每天早上醒來,我都相當焦慮。這或許是個性使然,也或許是父母對我教育中有些失措,更可能因為我心思意念?存留的罪。無論什麼原因,這是我很真實的經曆,是我恨惡又不得不每天面對的。因此,今天的講道也是給我自己預備的。說不定幾個星期後,我會從圖書館借閱今天的講道錄音,好在早餐之前,在跑步機上鍛煉的時候再聽聽,再想想。
年輕人常有的掙紮
不過我知道,這不只是我的問題。上周我收到外地一位婦女的信,她剛跟一個男人斷絕了關系,因為那人就是不願意在兩人的關系中,擔負起任何屬靈領袖的責任。信的結尾她說,“我渴望在婚姻中過一個榮耀神的生活,我也懷著夢想輕易開始了這樣的旅程,想做個好妻子好母親。但是,如果我的男人不這樣,不願意真正信靠上帝,我的想法就成了一廂情願,只會留下心痛。有時我都絕望了,世上真有這樣敬虔的男人嗎?——但我知道應該有的。因此,我要繼續仰望上帝,相信他會給我預備最好的。”你看,許多年輕人也心懷憂慮,不知道該不該結婚。
宣教士們的掙紮
上周收到的另一封信來自大衛•加戈(David Jaeger),他在利比亞服事,是我們的宣教士之一。大衛很誠實地提到他跟溝拉族(Gola people)的民眾一起生活面對的掙紮。他說,“我一想到將來在利比亞的工作,就充滿憂慮。我無法確定這些穆斯林百姓能否敞開心門聽我們的解釋,相信耶穌,也擔心那僅有的幾個信徒。他們能改變原先的生活方式,認真地順服基督嗎?學習當地語言也一直讓我焦慮,更不用說要用它帶領查經和講道了……”宣教士會憂慮,年輕人會憂慮,牧師會憂慮,每個人都會憂慮的。
現在,我們要用主耶穌的話提醒自己,他的君王身份,並不是建立在他百姓的焦慮之上的。他做王的目的恰恰相反,他要來挪去我們的焦慮。在我的生命?,單單是“主不願意看到我們憂慮”這句話,已經賜給我巨大的平安,再加上他告訴我們的、不必憂慮的那些理由,他的話就越發有能力了。所以今天早上餘下的時間,我們就查考其中的一些理由吧,就是《馬太福音》6:24-34的這段經文。
正反兩面的主要觀點
每個人都能夠清楚看到這段經文的要點:耶穌的門徒不該憂慮。第25節說:“不要為生命憂慮。”第31節說:“不要憂慮說:吃什麼?”第34節說:“不要為明天憂慮。”所以你離開這?的時候,要有個聲音一直回響著,“耶穌不想要我憂慮。”
但這只是對經文要點一個反面的描述方式。經文33節還正面述說了這個道理:與其憂慮,不如“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換言之,不要為自己的人生、食物、衣服、配偶,工作、使命等等愁眉不展。相反,你要讓上帝在這些領域、這個時刻作王,把你的遭遇和處境都交托給他,讓他以君王大能的權柄,按他公義的旨意而行,而你,只要滿懷確信,知道上帝會為你的好處,也會滿足你一切需用的就夠了。在我們人生每件事、每個時刻?,都先要尋求上帝的君王位份,讓他作王掌權,那樣的生活,何等激動人心!那?將充滿自由、平安、喜樂,甚至在危險之中。即便經曆艱難,也一定是值得的。你若信得過天父的君王身份,就不用對任何事物心懷憂慮了。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擺脫憂慮的那些理由。
不要憂慮的八個理由
從經文中,至少有八個不必憂慮的理由。我會簡要地都說到。誰知道呢,也許某個理由剛好是專門為你設計的。
1. 人生不僅僅是吃穿而已
第一個理由在25節。“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為什麼?因為,“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但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為什麼我們傾向於為吃喝與穿著而憂慮呢?因為假如沒有吃穿,我們就會失去三件事情。首先,失去一些樂趣。因為吃東西往往是一種享受。其次,假如沒穿漂亮衣裳,我們可能失去一些從人而來的贊許和仰慕。第三,假如沒有足夠的食物,或不能夠保暖的衣服遮蔽風寒,我們恐怕難享長壽之福。因此,我們為衣食憂慮,就是因為不想失去肉體享受、別人的稱贊或生命的年日。
對於這一點,耶穌的回答是:如果你因這些事情憂慮,就失去了對生命之偉大價值的正確眼光。賜給人生命,主要不是為肉體的享樂,而是為更偉大的其它事情——那就是享受上帝。得到生命,主要不是為取悅眾人,而是為更偉大的事情——得蒙上帝的喜悅。生命主要的目的,不是在地上延年益壽,而是為著更偉大的事情——在將來世代當中永遠地與神同住。
不要為衣食憂慮,因為衣食不能提供生命中真正偉大的事情——對上帝的享受,對他恩慈與良善的追求,以及在他面前那永?的盼望。我們多大程度上為衣食焦慮,就在多大程度上忽視以上帝為中心的生活,以及這種生活指向的偉大目標。
2. 天空的飛鳥要工作,並且倚靠上帝
26節,耶穌提供了關於不要憂慮的第二個理由:“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偷懶的教訓。飛鳥並不是什麼工作都不做,它們也要去捕捉昆蟲、搭建鳥巢。但耶穌說,那喂養它們的乃是上帝。我們看天上飛鳥的行為,展現了上帝的作為,他並不只是為今天提供食物的有憐憫心腸的主人,明天就撒手不管了。不是的,飛鳥不會焦慮地積蓄和儲存食物,以備上帝撒手不管時之需。它們照常生活,好像確實知道第二天太陽升起時,上帝依然在那?,依然可信賴。
那麼對於明天,對於上帝的真實可靠性以及他的憐憫,我們又該如何思想呢?畢竟,我們不是無理性的禽鳥,而是天父的孩子啊。在耶穌門徒與飛鳥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可以借著信心,有榮耀上帝的能力。而上帝看重我們的信心及其運用的程度,遠勝於對飛鳥的看重。因此,我們不應該憂慮,因為飛鳥已經教導我們明白,上帝可以信靠,指望得上,他明天依然為我們工作,正如今天為我們努力工作那樣。
3. 憂慮不會帶你到任何地方
第三個關於不要憂慮的理由,在第27節:“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這個論據非常實用:憂慮不會帶你到任何地方,不會帶給你任何的好處。無論那促使你焦慮和感受到不安的問題是什麼,有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你的焦慮並不會讓問題變得容易處理。相反,只會讓你更加痛苦和狼狽。所以,千萬不要憂慮。憂慮實在是毫無用處的。
4. 上帝以裝飾萬物為可喜悅的
耶穌提出的第四個關於不要憂慮的理由,在第28-30節——這一次是關於百合花的。“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你觀看一朵百合花的時候,就知道,它沒有自己的意志力去勞苦和紡線,卻擁有令人羨慕的美麗外形和色彩,信靠上帝的人必然會得出結論:上帝以裝飾萬物為可喜悅的。既然他在裝點野地的青草上,都把愉悅之情表達出來(這些草微不足道,轉瞬即逝),那麼,他豈不借著裝點自己的兒女,更美妙地表達他的喜悅嗎!
然而,有些人可能會反駁:上帝沒裝扮我呀!他沒裝扮我們,也沒裝扮海外那些貧困的基督徒啊。你真這麼認為嗎?的確,很少有人穿得像所羅門王那樣,但是,真那樣穿戴,我們可能就完成不了工作了。我只想問:你在哪?見過基督徒,在上帝呼召他的事工上,未曾擁有他所需要的穿戴?在思想的時候,你要留意,千萬不要用一些低於上帝呼召的標准,來衡量上帝的供應是不是完美。並且不要忘了,當我們效法耶穌,在今生用自己那磨破的肩膀來背負各人的十字架,走完今世旅程時,等待所有人的,將是君王般的榮耀袍服。
5. 未信主之人為著吃穿而憂慮
耶穌的跟隨者不應憂慮的第五、六個理由,在32節:我們不應該為著吃喝穿戴憂慮,是因為“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當我們為今世的事物憂慮時,就是把自己跟世上不信主的人等同了。那將表明,我們在什麼可以帶來幸福的觀點上,和世人很相像。而這種狀況,是不應該出現的。
6. 天父知道你們的需要
這種為吃喝穿用而憂慮的心態,其實也表明,我們認為天父不知道我們的需要。或者,我們認為他沒有慈父的心腸。憂慮就表明我們貼近這個世界,卻遠離上帝。因此,不要憂慮——這世界沒有任何永?的東西給我們,而那位慈愛的天父知道你今天和永?的一切需要。
7. 你尋求他的榮耀,上帝就必擔負你的擔子
第七個關於不要憂慮的理由,在33節,當你先去尋求上帝的國度時,他將會替你工作,並且供應你一切的需用。讓我們不再憂慮的最好理由,就是當你憂慮時,就相當於讓上帝來為你擔心(因為你的狀態顯然是不理想了。——譯者注)。我們若堅持要去背負那些焦慮的擔子,而上帝已經應許會替我們承擔了(當我們在所作的一切事上都先求他的君王式的榮耀時),那我們的作為就實在太愚蠢了。
8. 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第八個,也是最後一個不要憂慮的論據,在34節,“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換言之,上帝已經為每一天指定了相應份量的快樂和煩惱。於是,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如何。因此,不要去支取上帝為你明天分配的那些煩惱。不要借著憂慮這個形式,把它們提前帶入今天。要相信,明天的上帝和今天一樣,依然是可以信賴的。
耶穌不想讓他的跟從者憂慮
歸納以上所說,要點很清楚,而且確定無疑:耶穌不想讓他的跟從者憂慮。他不會借著把他的臣仆置於恐懼擔憂之下,來維護他的國度穩定。相反的,根據第33節所說,他的君王身份,在我們的生命中越是占據主要、核心的地位,我們就會更少憂慮。耶穌來到世上,真實地生活過,又為我們犧牲,並且從死?複活了,就是為要做我們的君王,治理我們這群從憂慮當中解脫出來的、自由的百姓。
所以來吧,到耶穌面前。放下所有其他的效忠對象。對這位萬王之王,發出你忠誠投靠的誓言,並在在一切所行上,首先尋求彰顯他在你生活中的王權。這也是——只有這樣才是——脫離憂慮的最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