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CBOL註釋資料
									 				
耶利米書					第20章 
.耶利米在聖殿中繼續傳達上帝要毀滅耶路撒冷的信息,結果被
            聖殿總管拘禁  19:14-20:2 
            ●「眾人」:「整個百姓」、「眾民」。人數一定遠多於前述的
                        長老和資深祭司。
            
            ●「音麥」:字義是「他已經說了」,可能就是指 代上 24:14 
                        聖殿第十六班次的領袖。
            ●「巴施戶珥」:字義是「自由」。
            ●殿的「總管」:「管理者領袖」。一般認為這個職位僅次於大
                            祭司 29:25-26  52:24 。原文是「總管」+「
                            領袖、君王」兩個字合在一起。
            ●「便雅憫高門」:指的是聖殿朝北的內院門。
            ●門內的「枷」:「強迫使人體彎曲或變形的一種刑具」,亦有
                            可能是「監獄」、「牢房」或「拘留所」的意
                            思,此字僅出現於此處 29:26 ; 代下16:10 。
            ◎不管巴施戶珥的動機究竟為何,也不管他是因為職責所在還是
              他自己也討厭耶利米(他隔天就放耶利米出來,可能也不敢關
              耶利米太久),但這個人就成為上帝傳達信息的一個媒介。
5.聖殿總管隔天釋放耶利米之後,耶利米立刻預言聖殿總管要目睹
            上帝的懲罰實現,且要被擄到巴比倫。 20:3-6 
            ●「瑪歌珥米撒畢」:字義是「四面驚嚇」。可參考 哀 2:22 
            ◎古希伯來文化的名字更改,有地位或命運更改之意;如雅各
              Jacob(「抓後跟者」欺詐者的含意; 創 25:26  27:36 )改
              名為以色列Isarel(「不敗於神」 創 32:28 )。
            ●仇敵要當作「掠物」:仇敵要「搶奪」、「掠奪」(他們)。
            ●「假預言」:原文的確是「虛假預言」,不過巴施戶珥是祭司
                          照理說先知才說預言,此處為何會說巴施戶珥說
                          假預言呢?其實一般老百姓哪能分的清誰有能力
                          說預言,一個聖殿的高級祭司說「上帝一定保護
                          耶路撒冷」,對聽眾來說,等於是「上帝預言要
                          保護耶路撒冷」了。
            ◎ 20:4 這裡是耶利米書首次提到猶太人會被擄至巴比倫。
            ◎我們自己如果慢慢有點影響力,會不會也很容易隨意誤用自己
              的影響力,導致上帝的百姓蒙受損失呢?
(九)先知埋怨自己的景況,咒詛自己的生命  20:7-18 
          1.先知埋怨自己無法抗拒上帝,聽命傳講上帝的話,但是下場卻是
            四面楚歌,因此他求上帝為他報仇伸冤  20:7-13 
            ●「勸導」:原文是「勸服」、「瞞騙」、「欺騙」。此處可能
                        是「誘導」、「欺騙」而非「勸導」的意思。
                         出 22:16 甚至用這個字來表示「引誘處女」。
            ●「比我有力量」:「抓住我」。
            ◎「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許多學者都提到這個詞與「強暴」
                                      有關 撒下 13:14 ,不過實際檢驗
                                      舊約聖經中出現的狀況,發現同樣
                                      的字詞,絕大多數跟「強暴」無關
                                      ,不足以證明耶利米有埋怨「被上
                                      帝強暴」的想法。
            ◎ 20:7 根本就是埋怨上帝了, 詩 88:6  22:1 也都有類似的文
              字,當然人不應該埋怨神,但是聖經也讓我們看見先知人性的
              一面,畢竟,他只是人。
            ◎先知可能是因為內心極度痛苦所以用這種比較強烈的語氣表達
              。可相比擬的有約伯在 伯 16:7-14 說的話。
            ●「發出哀聲」:「哀號」、「呼喊」。
            ●「強暴」和毀滅:原文是「暴力」、「不公義」。
            ●強暴和「毀滅」:原文是「蹂躪」、「毀壞」。
            ●「強暴和毀滅」:歸納了耶利米的信息,包含了猶大社會的暴
                              力,也預言了巴比倫將會毀滅猶大,以報應
                              猶大的不義。
            ◎ 20:8 耶利米感嘆他的事工直到目前都看似不是預言,因神遲
              遲不執行使他成為譏諷對象。他在人的眼中是個假先知。 
            ◎ 20:9 的意義是:既然傳講就被笑,乾脆不要講。無奈不講也
              不行,上帝的話好像骨中燒的火,讓先知無法忍耐,一定要說
              出來。
            ●「奉他的名講論」:原文作「奉他的名說話」,指在某人的權
                                下作使者。(見 出 5:23 ;  申 18:19 , 
                                 申 29:20 ;  耶 14:14 )
            ●閉塞在我「骨」中:舊約以「骨」代表全人之外( 詩 35:10 
                                ),「骨」也連於「恐懼」(如 伯 4:14 
                                ),「痛苦」(如: 伯 33:19 ,
                                 詩 102:3 ),「喜樂或憂愁」(如
                                 詩 51:8 )。
            ●「含忍不住」:原文是「因作某事而疲倦」。好像先知忍得很
                            累,也就是「忍不住」的意思。
            ◎「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這種為神傳話的熱切可參考
               5:14  6:11 ;  摩 3:8 ;  林前 9:16 )。
            ●「讒謗」:「耳語」、「誹謗」、「中傷」。
            ●四圍都是「驚嚇」:「害怕」、「恐怖」,這個字在舊約僅出現
                                九次,其中三次都是在此處  20:3,4,10 ,
                                 詩 31:13 也是用相同的字。耶利米在此指
                                出使他「恐懼」的是四周的敵人圖謀殺害他
                                。
            ●「四圍都是驚嚇」:正是「瑪歌珥米撒畢」的字義,耶利米剛
                                剛幫祭司領袖改的名字。現在用來形容自
                                己的狀況。
            ●「我知己的朋友」:原文直譯是「我一切的平安人」,表示「
                                我在他那裡可以感覺平安的人」,也就是
                                「好友」。
            ●「窺探」:「保守」、「看守」、「注意」。
            ●願我「跌倒」:這個字舊約僅出現三次,除本處外另出現在
                             詩 35:15 及 詩 38:17 。
            ●我們就能「勝」他:這裡的這個字和前面 20:7 用的是同一個
              字。
            ◎耶利米在此感嘆當初神呼召他作發言人,他起初也是百般不願
              意,現在淪入令他恐懼的光景。
            ●「甚可怕的」勇士:「心生敬畏的、使人驚嚇的」。這個字在
                                舊約與「強暴」同字。
            ◎ 20:11 與  15:20-21 (神肯定與耶利米同在)及 1:8,19 (
              神呼召耶利米時的應許)頗有連繫。
            ●「窮人」:原指「有需要的人」。
            ◎先知的情緒起伏很大, 20:11-13 先知就由谷底轉想到事實上
              那些威脅他生命的人們,根本不能成功,還要蒙受大羞辱,於
              是他希望能快點看到上帝的公義彰顯。
            ◎本段是典型的詩歌體裁:宣言( 20:7 ),哀嘆( 20:7-10 )
              ,信靠的承認/蒙垂聽的深信( 20:11 ),請願( 20:12 ),
              感謝或讚美( 20:13 )。這類的詩歌常見於詩篇( 詩 3 ,
               詩 7 , 詩 26 )。
            ◎有些人或許會對於耶利米這樣的情緒轉變以及受言人的更換感
              到混淆;但在聖經中類似的禱告和埋怨其實也蠻常見的,例如
               詩 22 大衛在危難時的祈禱。
            ◎其實「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壓力很大,人多了,我們就會覺得
              到底是不是根本就是自己錯了?基督徒在華人世界中也很能體
              會這種孤獨的感受。因此,我們不用深責先知,而該想想自己
              是否能像他那樣在壓力下還是堅持到底。
2.耶利米咒詛自己的生日,希望自己沒有出生過。  20:14-18 
            ◎很多人都提及這段自白,是耶利米書中最悲傷、失望的一段。
              許多人認為此處跟 伯 3:3-12 相似。
            ● 20:14 與 伯 3:3 的用詞相似。
            ●「甚歡喜」:原文是連續兩個「使高興」以加強語氣。
            ◎原本孩子的誕生是大樂事,若是男孩更表示血脈的延續家產承
              繼有人而鼓舞。可參考 得 4:10,13-17 。
            ●「耶和華所傾覆而不後悔的城邑」:不確定是不是只指著「所
                                              多瑪、蛾摩拉」,但一定
                                              包括這兩個城邑。
            ●「晌午」:「中午」、「正午」。
            ●「吶喊」:「戰爭警報」、「戰爭中的叫喊」。
            ◎咒詛上帝和咒詛父母都要被除滅 利 24:10-16  20:9 ,不過耶
              利米卻咒詛生日、報信給他父親的人。似乎故意走在律法的邊
              緣。
            ●不「殺」我:「殺死」、「處死」,動詞型態是「陽性單數」
                          ,指的可能是「上帝」。           
            ●「胎就時常重大」:「子宮一直懷孕」、「子宮懷孕不止」。
            ◎ 20:17-18 雖然有些難解的字詞,不過意義是很清楚的,就是
              「我為什麼要生下來過這種苦日子?」。上帝不回答耶利米的
              質疑,不像一般人以為的:上帝會處罰耶利米。反倒讓耶利米
              的抗議這樣保留在聖經之中,見證這個信仰的深度。
            ◎這章是耶利米第六次表白(埋怨),也是耶利米記當中最後一次
              的表白,而且並沒有記載神的回應是甚麼,也無法猜測耶利米
              在這樣的狀況中持續了多久。
					
資料來源: http://bible.fhl.net/ 
新增日期: 2018/04/04 
狀態: 尚未經過審核
					
		
		
	
						
    返回耶利米書第20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