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羅馬書緒論
羅馬書 第1章
羅馬書緒論
作者簡介
本叢書新約作者巴克萊乃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新約及希臘文教授,為當代著名神學家。他所寫的聖經注釋流傳甚廣,在英語國家中的銷售數量已超過百萬部,相信他所撰寫的能提供一般神學生、教牧人員及平信徒以應時的幫助。
保羅書信緒論
保羅書信
在新約聖經?,沒有別的書卷,比保羅書信更吸引人的興趣。這是因為在一切著述中,書信是最屬於個人的。有一位希臘的文學批評宿將,德米屈立斯(Demetrius)曾寫?說:『每一個人在他的書信中會現出他的靈魂。在其他的作品中,很可能認出作者的品格,不過不會像書信一般的清楚。』(Demetrius, On Style, 227)正因為保羅留給我們這麼多書信,我們覺得對於他,知道得很多。在這些書信中,保羅對他熱愛的人,肝膽相照。今天,我們在這些書信中,能夠看到一位心智偉大的人,怎樣為早期教會的問題而奮?。我們能夠覺出在他心?愛的顫動,即使他們有時行錯了道路。
研究書信的困難
不過,同時,往往沒有比了解書信更加困難。德米屈立斯(On Style, 233)引用阿忒門(Artemon)的話。阿忒門為整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書信的人。他說一封信應當以對話的方式去寫,因為他認為一封信乃是對話的一方所寫的。如用更現代的方法來說,閱讀一封書信,是像在電話說話中聆聽對方的話。所以當我們閱讀保羅書信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有困難。我們沒有對方的信是保羅要回答的;我們不完全知道他要應付的情況;我們只能從書信本身中推論出促使他寫這封信的情形。在唸這些書信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面對雙重的問題。一方面的問題是了解這一封書信本身;另一方面的問題是我們不能完全了解這一封信,除非我們知道促使他寫這一封信的情勢。我們必須要繼續努力追求重新組織所要唸的那一封書信的情勢。
古代的書信
蘆紙(Papyri)文件的發現及出版,在解釋新約聖經上給與很大的光照。在古代,所有的文件都是寫在蘆紙上。這是從生長在尼羅河旁的某一種的蘆葦的蘆衣製成。它的製造過程,是把蘆衣一層上又加上一層,使它成為紙張的形狀。埃及沙漠的沙是保存蘆紙理想的地方。因為蘆紙雖然脆薄,只要不受潮氣侵襲,卻能保存久遠。因此在埃及的廢物堆中,考古學家搶救數以千百計的文件──結婚證書、契約、政府行文。其中最令人發生興趣的就以數以百計的私人函件。當我們閱讀這些信札的時候,我們發現這些信都依照一定的款式寫成。保羅的書信都是依照當日古代社會日常信札往來的款式寫成。這?有一封古代信札的樣本,從一個名叫亞庇安(Apion)的兵士寫信給他父親埃披馬格思(Epimachus)的。他從米先念(Misenum)寫給他父親,在旅途中經過一番風浪,結果平安到達。
『亞庇安向他的主父親埃披馬格思衷心問安。我禱告上蒼,求使你們身體康健;你,我姊和她女兒,並我弟,萬事順利。我感謝我主薩拉畢斯(Serapis,古埃及下界之神),在海上的驚險中保佑我平安。當我一到米先念,我就從該撒那?獲得旅費──三個金元。我的一切,都是很好。我求你,親愛的父親,賜下一兩行手諭,第一讓我知道你的玉體如何,接?是我的弟兄的康健,第三、我可遙吻你的手蹟,以傳達我的心意,你撫養我長大,以此,我希望,如果神有意的話,我立刻獲得擢升。請向坎碧圖(Capito)和我們的弟兄們,塞萊尼拉(Serenilla)和我的朋友們問候。我把歐克德們(Euctemon)為我畫的一幀小像寄給你。我的軍名是安多紐•麥克沁摩斯(Antonius Maximus)。敬祝你身強體健。亞伽多斯•達門(Agathos Daimon)的兒子塞萊納斯(Serenus),加洛尼斯(Gallonius)的兒子屠勃(Turbo)囑筆問安。』(Gilligan, Selections from the Greek Papyri, 36)。
亞庇安很少想到在一千八百年以後,我們會閱讀當時他寫給他父親的書信。人的本性很少改變。這青年很快捷地擢陞他的職位,誰是塞萊尼拉呢?會否是他留在後方的女友?他把他的畫像──就是相等於我們今日的相片,寄給家?的人。這書信可以分為下列的段落:(一)問候,(二)為受信人的康健禱告,(三)向神祇感謝,(四)本文內容,(五)最後,囑筆問候。保羅的書信的組織,幾乎都是遵照這種段落。現在舉例如下:
(一)問候:羅一章一節;林前一章一節;林後一章一節;加一章一節;弗一章一節;腓一章一節;西一章一至二節;帖前一章一節;帖後一章一節。
(二)禱告:在每一封書信,保羅祈求上帝的恩惠賞賜給受信的人。羅一章七節;林前一章三節;林後一章二節;加一章三節;弗一章二節;腓一章三節;西一章二節;帖前一章一節;帖後一章二節。
(三)謝恩:羅一章八節;林前一章三節;林後一章三節;弗一章三節;腓一章三節;帖前一章三節;帖後一章三節。
(四)內容:書信的本文包含該書信的主要內容。
(五)祝辭及囑筆問安:羅十六章;林前十六章十九節;林後十三章十三節;腓四章廿一,廿二節;西四章十二至十五節;帖前五章廿六節。
很明顯的,保羅在寫信的時候,他採用當時流行的書信格式。大學者戴斯曼(Deissmann)講到保羅書信時說:『它們和埃及寫在蘆紙上的書信沒有甚麼不同,只是在內容方面,它們是保羅的書信。』當我們在閱讀保羅書信的時候,這並不是一種學術的操練,也不是讀神學的論文,而只是閱讀朋友之間富有人情味的文件。
當時情況
除了幾個很少的例外,保羅的書信是為?對付當時實際情況而寫的。它們都不是保羅心境舒泰,坐在安靜的書室?寫的論文。當時在哥林多、加拉太、腓立比、或是帖撒羅尼迦都有險惡的情況。為?應付這些情況,他才寫他的書信。當他寫信的時候,一些也沒有想到我們;他只是想到當時接受他書信的人。戴斯曼寫?說:『保羅並沒有想在汗牛充棟的猶太書信上,再加上些新鮮的資料;更沒有想到使他國內神聖的經典,更加豐滿。……他沒有預料到他所為的在世界史上會佔一席地;也沒有料到它們會流傳下一代;更沒有料到它們會被視為聖經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常常記得,為?應付一時的問題所寫的,不一定此一時以後,隨即消失。一切世界上偉大的情歌,都是為一人而寫的。可是全世界的人都愛背誦它們。正因為保羅的書信為要應付當時險惡危難的情況或是一種急迫的需要,生命的震動還在這些書信?面顫動。這是因為人類的需要及人類的狀況沒有改變,今天上帝還用這些書信對我們說話。
口講筆錄
對於保羅的書信,有一件事必須注意。保羅所做的正如當時大多數人所做的。通常他並不執筆作書。他口授,一位書記筆錄,然後加上簽名證明。實際上,我們知道一位為保羅代筆者的名字。在羅馬書十六章二十二節中,代筆寫信的德丟,在書信將結束之前,插入自己問安的話。在哥林多前書十六章二十一節,保羅說:『這是我自己的簽名,我自己的花押,這樣你們能夠確定這信是從我那?來的。』(比較西四28;帖後三17)。
這可以解釋好多的事。有時候,保羅所寫的很難理解,因為他的句子只有開始,沒有結尾;也有因為文法中斷,句子糾纏不清。我們不要想保羅靜靜地坐在桌子旁,細心地修飾他所寫的文句。我們必須想像,他在斗室中徘徊,他的言語如激流般的湍急;他的書記儘速地,好像競賽式的把它們錄下。當保羅構思他書信的時候,在他心靈?,看見一些接受他書信的人。他傾吐心?的話,熱望幫助他們。保羅的書信並不是退隱在學者的書室中寫出小心兼有學術性的作品。它們乃是從他心?發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語言,傾倒在受信人的心?。
羅馬書緒論
有異於保羅的其他書信
很清楚的在保羅的羅馬書及他的其他書信之間有很明顯的不同。譬如說,無論誰在唸哥林多書信以後,再唸羅馬書,會覺得它們之間的不同。它們在氣氛上及方法上都有不同。其所以不同的極大部份的原因是由於一個基本的事實──保羅寫信給羅馬的教會,他是寫給一個不是由他創立,和他沒有多大關係的教會,並且和它也沒有多大個人的接觸。這說明了為甚麼在羅馬書中很少提到實際問題的細節。在其他書信中卻是非常之多的。這也說明了為甚麼一看保羅書的時候,缺乏個人的感情。狄比流(Dibelius)說:『這是保羅書信中最少受到當時情勢限制的一封信。』
我們可用另外的一種方法來說。在保羅所有的書信中,羅馬書是最接近神學的論文。幾乎在他所有的其他書信中,他針對即時發生的難題,緊張迫切的情況,流行的錯誤,有威脅性的危險。這些事對於當時的教會都有很大的損害。不過羅馬書是最接近保羅對於他自己的神學立場,作有系統的闡釋,並不受到環境的影響。
遺言與預防
因為如此,有二位偉大的學者給羅馬書兩個給人光照的形容詞。散德(Sanday)稱羅馬書為『遺言』。這似乎是保羅寫他神學上的最後遺囑遺言,似乎提煉他信仰,成為最後言語的精英,交託羅馬教會。羅馬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是全世界很少見的最偉大的帝國的首都。保羅從來沒有到過那?,也不知道是否有福氣在將來到那?去。不過寫信給在像這樣的一個城市?的教會,他必須把他信仰的中心寫給他們知道。他對於他的信仰堅守不拔,生死以之。伯爾屯(Burton)稱羅馬書為『預防』。預防的意思是防備傳染。保羅看到對於基督教信仰錯誤的觀念,彎曲的思想,謬誤的意思,會造成災禍困苦。因此保羅要寫給這一個世界中心的城市一封信,要他們建立起他們的信仰。如果有惡毒來侵襲他們的時候,他們有基督教教義的真言作有力和有效的防?。他覺得對於抵抗謬誤教訓的傳染最好的保護就是真理的防腐劑。
保羅寫羅馬書的時際
保羅一生縈繞?羅馬的思想。他常想往羅馬傳道。當他在以弗所時,他計劃再行經亞該亞,馬其頓等地,接?分明是出諸肺腑的話:『我到了那?以後,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徒十九21)。當他在耶路撒冷,遭遇逆境,情勢逼人,末期似乎近在眉睫。他看見一個令他鼓舞起勇氣的異象。在那異象中,主站在他旁邊說:『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徒廿三11)在羅馬書一開始的一章?,保羅呼叫出他渴望見到羅馬的心。『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羅一11)。『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我們很可以說羅馬的名字刻在保羅的心上。
當保羅寫羅馬書時,其日期大約是在主後五八年,其地點是在哥林多。他正將完成他心?珍重的計劃。在耶路撒冷的教會是他們眾教會的母會。不過這是一個沒有錢的教會。保羅正在組織年輕的教會,收集捐款,幫助耶路撒冷的教會。(林前十六11以下,林後九1以下)那捐款包含?雙重意義。這是使新加入教會的人有機會把基督徒的愛心成為基督徒的行動;這是一個最實際的方法深刻在基督徒心上,基督教會的合一──教導他們,使他們知道他們並不是屬於一個孤立單獨的教會;成為它的會友,他們日於一個大的教會;每一部份對於其他部份都擔負?一種責任。富保羅寫羅馬書時,他正在準備攜帶捐獻的款項,前往耶路撒冷去。『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羅十五25)。
保羅寫信的目的
那麼,他為甚麼要在這個時候寫呢?
(一)保羅知道往耶路撒冷去並不是沒有危險的。他知道在那?有他的仇敵。到耶路撒冷去意味?把他的生命自由交在他們的手中。在沒有出發以前,他要求羅馬的教會為他禱告。『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又藉?聖靈的愛,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上帝,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款,可蒙聖徒悅納。』(羅十五30-31)。保羅在出發從事這危險的事工前,他動員全教會為他禱告。
(二)保羅在他心?暗自計算?偉大的計劃。有人說保羅『常常關懷?區域以外的人。』他看見一艘船停泊在那?,他會想到搭了那條船,把大好的訊息帶給海那邊的人。他看見遠遠的一座蒼山,他會想到跨山越嶺,把十字架的故事帶給從沒有聽見的人。保羅就在這時候,惦記?西班牙。『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羅十五23)。『等我辦完了這事,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這是指保羅把捐款交給在耶路撒冷的教會以後。)我就要路過你們那?,往西班牙去。』(羅十五28)。
保羅為甚麼渴望?要往西班牙去呢?羅馬開拓西班牙。有幾條羅馬的大道,幾座羅馬的建築物,今天還在西班牙。就在此時,西班牙的偉大,令人耀眼。在羅馬的歷史上及文學上,有好多位的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西班牙人。諷刺短詩大師馬細阿爾(Martial),敘事詩人蘆根(Lucon),羅馬文學家科倫每拉(Columella)及龐浦尼斯.梅拉(Pomponius Mela),演說大家奎恩提連(Quintilian),都是一時俊傑。其中最偉大的是辛尼加(Seneca)。他是最偉大的羅馬斯多亞派哲學家,尼羅王的導師,羅馬帝國的總理。很自然的,保羅想到那產生這麼多炫耀偉大人物的地方去。如果像這樣的人受到感動,接受基督,那會發生何等的果效呢?西班牙是基督教信仰必然的目標。不過據我們所知,保羅從末到過那?。在他到耶路撒冷以後,他即遭逮捕,不再獲得釋放。不過在寫羅馬書時,他有這種期望。
保羅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他像一員大將,把一張地圖,放在跟前。他覺得在這時候,他可以自小亞細亞繼續前進,他可以把希臘暫時擱置一邊。在他面前,他看見整個西部地區,為引人歸主的處女地帶。不過如果他要向西部進軍,他需要一件事──進軍的基地。他需要一個總部。他需要一個接濟的地方。只有一個基地的可能性──那就是羅馬。
這就是保羅寫這封信的原因。在他心?,他有這偉大的理想;在他頭腦?,他有這偉大的計劃。他需要把羅馬作為這新進軍的基地。他知道在羅馬的教會必然知道他的名字。他也知道,因為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在羅馬有關聽到他的事,是混雜的。反對他的人散佈謠言,說他壞話。因此他寫給在羅馬的教會,說明他信仰的中心和要素;這樣,在他要採取行動的時候,在羅馬有一個和他深表同情的教會,可作為西班牙及西部地區的供應線。因?這一計劃,因?這一動機,保羅在主後五八年,在哥林多地方,坐下來寫他的羅馬書。
本書的計劃
羅馬書既為一封非常複雜,亦為一封小心書寫的信。因此,如果在我們心?先有這一封書信的計劃及綱要,對於我們研讀本書,有很大的幫助,本書共分四部。
(一)一至八章,講到義的問題。
(二)九至十一章,講猶太人,選民的問題。
(三)十二至十五章,講到生命生活的實際問題。
(四)十六章,這是一封舉薦非比的信,及向各人問安。
(一)當保羅用「義」的一字時,他意指?與上帝有良好的關係。人之為義,乃是他與上帝有良好的關係,且在行為上表明出來。
他開始綜覽外邦人的世界。我們只要看外邦世界的墮落腐敗,便知道他們沒有解決義的問題。他看猶太人的世界。猶太人想用小心翼翼地遵守律法的方法解決義的問題。保羅自己也曾親自嘗試過,結果遭受挫折失敗,因為在地上沒有一個人能完全遵行律法,因此每一個人繼續不斷地意識?有負於上帝,且在上帝審判之下。
保羅找到了義的道路乃是完全的信賴、完全的順服。唯一與上帝有良好關係的方法是接受上帝自己的話,把自己──就是這樣的自己,投靠在上帝的憐恤慈愛之下。這是信的方法。這是知道,重要的並不是我們為上帝做了甚麼,乃是上帝已經為我們做了成全的工。在保羅看來,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並不是我們做了甚麼值得邀上帝的恩寵,我們也不需要這樣做。整個的事乃是恩典的事。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用愛心、感戴、信賴、接受上帝為我們成全的。
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不負責任,隨我們的心意妄行。我們必須永遠永遠地努力使我們配受這樣為我們成全的大愛。我們在人生上有了轉變。我們不須再嘗試去完成那嚴厲、苛刻、定罪律法的要求;我們不再像在審判官面前的罪犯;我們成為將我們全生去愛那一位首先愛我們的人。
(二)猶太人的問題乃是一個苦惱的問題。實在的,他們是上帝的選民,然而當上帝的獨生子來到世間的時候,他們拒絕了祂。對於這件令人心碎的事究能有甚麼解釋?
保羅所能找到的唯一答案是,至終,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為。不知怎的,猶太人的心變為剛硬。不過並不一切都是失敗,因為往往有一部份忠心的餘民留下。況且這一件事並不是沒有一些效果。就是因?猶太人拒絕基督的一件事,卻開啟了外邦人的門戶。這一件事並沒有終結,因為最終外邦人要使猶太人歸回,眾人都要得救。
不過,保羅卻更進一步。猶太人常常說,因為他們是猶太人,他們是選民的一份子。這完全依靠自亞伯拉罕傳下的苗裔、血統、種族。不過保羅主張真正的猶太人並不依靠他的血統屬於亞伯拉罕的血統。真正的猶太人乃是有像亞伯拉罕一樣在愛心信心?作出完全投順上帝的決意。因此,保羅爭辯說,有許多純粹血液的猶太人,他們實在不是真正猶太人;有許多其他國家的人,反而是真正的猶太人。新以色列民並不是一件種族的事;它乃是由與亞伯拉罕對上帝有相同的信並有相同的態度的人組成。作為選民的一份子並不藉?在種族上為純粹的猶太人,而為與亞伯拉罕一樣對上帝有信心的人。
(三)羅馬書十二章是一章有關偉大倫理的陳述,應當常和登山寶訓並讀。在那?,保羅定下了基督徒信仰的倫理品質。第十四、十五,兩章講到一件時常重覆的問題。當時在教會中有一部份思想狹窄的人,他們禁忌某些飲食,他們認為特別的節期儀式是非常重要的。保羅以他們為柔弱的弟兄,因為他們的信心依賴外界的事物。另外有一批開放自由的人,他們已經從外界的條文規律儀文中獲得釋放。保羅以他們為信心上比較剛強的弟兄。保羅很清楚的表明他同意於比較自由的一派。不過他留下了一個重要的原則,每一個人必不可以做甚麼事損害比較柔弱的弟兄的良心,或是放下絆腳石。他整個的看法是我們必不可給要做基督徒的人如上重擔。為?軟弱弟兄的緣故,我們不惜放棄我們以為是的或是我們認為萬全的事。基督徒的自由必不可以用於損害別人的生命或良心。
(四)第四部為本書信的結束。它舉薦從堅革理教會?來到羅馬的一位女信徒──非比。本書信以一串問安的話及最後的祝福語作為結束。
兩個問題
羅馬書的第十六章,對於學者們來說,常是一個問題。有許多學者覺得它並不是真正的屬於羅馬書信的一部份。它是一封寄給其他地方的一個教會的書信,以後當把保羅的書信收集在一起的時候,它就附?在羅馬書後。學者們有甚麼依據達到這一種結論?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在這一章?,保羅向二十六個不同的人問安。其中二十四人,保羅指出他們的姓名。他們和保羅都是非常親密的。有的親密得非常之深,好像保羅稱魯孚的母親就是他的母親。保羅既然在那?有二十六個親密的知己,對於一個非他所立,他也沒有去過的教會,怎樣可能!在事實上,他在這章?問安的人比他任何書信中為多,而他卻從末到過羅馬。在這?必須有需要解釋的地方。
如果這一章並不是寫給羅馬的,那麼它寫給那一個地方呢?在這?百基拉和亞居拉可以作為線索。我們知道當革老丟頒發諭旨吩咐猶太人離開羅馬時,他們兩人在主後五十二年離開那?(徒十八2)。我們知道他們與保羅一同往以弗所去(徒十八18)。我們知道當保羅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時,他們都在以弗所,隔了不到兩年,他寫羅馬書(林前十六19)。我們知道當保羅寫教牧書信的時候,他們仍在以弗所(提後四19)。毫無疑問的,如果我們看到一封信給百基拉居拉的信,沒有說明地址,我們一定會假定這封信是寄到以弗所的。
還有其他理由使我們相信這第十六章是寄到以弗所麼?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保羅留在以弗所的時候比較其他地方為長。很自然的,在那?有許多他要問安的人。他講到以拜尼土『在亞西亞是歸基督初結的果子』。以弗所是在亞細亞。這是一封寫給以弗所的信,顯為很自然;寫給羅馬的信反而顯為不自然,羅十六章十七節講到那些『背乎所學之道的人』,似乎好像在說有的人可能不順服他的教訓,而事實上保羅從未到過羅馬教導他們。
學者們可以爭辯第十六章原本是寄給以弗所的,不過他們的論證卻沒有像它們表面的有力。第一件事,我們沒有證明這一章除了附?在羅馬書以外,還有附?在任何其他地方。還有一件事,很奇妙的,保羅寫給熟悉教會,卻沒有個人的問安的話。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哥林多、加拉太、腓立比,都沒有個人的問安。這些教會保羅都是熟悉的。另外一個教會──歌羅西,保羅從沒有去過那?,卻有個人的問安。
這理由實在很簡單。如果寫信給熟悉的教會,附上個人問安的話,會引起漏掉的人的嫉妒和不愉快。反之,他寫給他從沒有去過的教會,他要儘量建立個人的關係。保羅從沒有到過羅馬的一樁事實,使他更要和更多的人建立關係。再者,百基拉、亞居拉是因為王命被逐出羅馬。是否很有可能,在六年或七年以後,情勢改變,他們從異鄉返歸羅馬故居,重操舊業?是否很有可能,其他的人也是這樣,遭受放逐,暫居異鄉,在那?遇見保羅,現危險已過,返歸羅馬──他們的故居?保羅很高興在羅馬有這麼多接觸。他想把握住這些機會。
更進一步,我們以後在詳細研究十六章時會看到,許多的人名──亞利多布家及拿其數家。暗伯俐、尼利亞及其他的人──很適合羅馬。雖然有為以弗所辯護的,我們可以說我們不需要把第十六章從羅馬書中割掉。
還有更有趣、更重要的問題。有的早期稿本,對於十四、十五、十六章有些奇異的事。頌讚詞最合適自然的地方是放置在書信的最後。羅馬書十六章廿五至廿七節是頌讚詞,放在最後。大多數最好的稿本是如此。不過有些稿本放在十四章之後;有兩種好的稿本在兩處都有;有一種古老的稿本放在十五章之後;有兩種稿本兩處都沒有,不過留下空白處。有一種古老的拉丁稿本有一系列的分段縮寫。在這些分段的縮寫中,最後的兩項如下:
五○:他的危險是因為吃肉使弟兄憂愁。這分明是指羅十四章十五至廿三節。
五一:主的奧秘,在祂受難以前是隱藏的,在祂受難以後顯明出來。
這是很清楚的等於羅十六章廿五至廿七節的頌讚詞。很明顯的這些縮寫文是從沒有十五章及十六章的稿本寫成的。有一件事給與這一個問題很大的光照。有一種稿本略去一章七節及一章十五節的羅馬兩個字。也沒有寫明受信人為誰。這一切表明當時流行的羅馬書有二種──一種是像我們所有的包括十六章,另一種只有十四章,或許還有一種包括十五章的。這解釋必然是這樣的。保羅所寫的羅馬書是十六章;不過第十五章及第十六章只是論到有關羅馬教會的事。它們是羅馬的私事及個人的事。沒有其他的書信像羅馬書一樣給與保羅教義的撮要及他的福音的精粹。當日所發生的必然是從羅馬流傳在所有的教會,除了頌讚詞以外,略去最後富有本地色彩的兩章。當時必然覺得羅馬書是這樣的基要,不能只留在羅馬,因此把純粹有關本地的部份刪去,寄送給整個的教會。當我們追求這一個引人注意的問題時,我們發現就是在最早的時期,教會覺得羅馬書的偉大,表明保羅的心智,不能只為一個教會所有,當屬於整體的教會。在我們研究本書的時候,必須記得人們常視羅馬書為保羅心智的精髓。
資料來源: 查經資料大全
新增日期: 2013/01/01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羅馬書第1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