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中文聖經註釋》

約書亞記 第18章

七支派預分之地(十八∼十九)

 .以色列人繼續團結──「以色列的全會眾都聚集在示羅」(十八1)。他們經過了數十年的爭戰仍然能夠合一,這是很難得的表現。他們的合一也能受得起「分地」的考驗是不容易的。因為能共患難,未必能共安樂。在分地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妒忌與爭奪的現象,但是他們都肯服在神的安排之下。

 .示羅──示羅是在耶路撒冷以北約二十英哩(三萬二千一百九十米)的一個山腰上,恰在當時全地的中央地帶。約書亞之所以揀選示羅作為全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和設立會幕的地方,想必是出於耶和華的指示(申十二11)。會幕此後繼續設在此處約有三百年之久。

 .重設會幕──在戰爭期間,吉甲成為會幕的臨時所在地,也就是約櫃的停留所。現在全地已被征服,戰事止息,一切漸漸恢復正常情怳。全國「正常化」的第一步,就是設立會幕。是的,以色列人與神的關係,是全國生活的基礎,而會幕正是這關係的象徵。

 .七支派預分之地──約書亞先差派探子深入敵境,把地勢探明,然後根據這報告來拈鬮分地。約書亞按照神所吩咐的,得了亭拿.西拉城為業。他和迦勒各以個人身分獲得地業。

祈禱 我是否讓?在我心中居首位呢?──《新舊約輔讀》



5 分給其餘支派的土地 十八1∼十九48

  按第十八章和十九章的記述,剩下七個支派的分地,是在示羅拈鬮決定的。如果仔細研究這兩章內容的話,就會發現有頗多後期祭典的資料安插在其中。

{Section:TopicID=214}A 緒言 十八1∼10

十八1∼2

  以色列的全會眾都聚集在示羅 這?的會眾,是祭典喜用的名詞之一。示羅的原義,是和平或休息地的意思。士廿一19很清楚的描述這地方的所在,並因為年年有上主的節期在此舉行,所以示羅又含有帶來繁榮者的意義。地在耶路撒冷之北約三十公里。

  把會幕設在那?,那地已經被他們制伏了 這是表明以色列人初進迦南時,神壇是設在吉甲。現在因示羅已受征服,就改設在示羅了。不過,因為這句話是取自祭典的,所以不稱神壇,而用會幕。這會幕,不但是祭司宰牲獻祭之所在(出廿九10起),也是士師時代的末期,百姓去敬拜祭祀上主和許願還願的所在(撒上一3、21)。約櫃也是安放在這?的(撒上三3,四4)。

  以色列人中,其餘的七個支派,還沒有分給他們地業 按前面各章(十三至十七章)的探討,我們已明顯的看出,不但猶大和約瑟兩個支派,是分別在南方和北方努力攻佔和擴大各自的地盤,甚至河東兩支派半,也和那些在河西的兩支派半一樣,可能是經過漫長的年日而攻取或同化當地人,而慢慢坐大的。因此,這剩下的七個支派之分地,就明顯為文獻上的安排,特別是在十七10∼11,已明言亞設和以薩迦兩支派,已各在他們的地盤了。

十八3∼4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 雖然這「分地」可能只是文獻的安排,卻會有歷史的一些事實為背景的。這歷史背景事實之一,就是約書亞其人。他必然曾在這些支派之間,或個人與支派之間,作了很多中介和仲裁的瑣務,因此以色列人才會在傳統上念念不忘此人。甚至有甚麼事,都要推到他身上,申明是他說的。

  你們每支派當選舉三個人,……按?各支派應得的地業寫明,就回到我這?來 請注意這?應得的三字,是和合本所加,原文為沒有的。這三個人是各支派所選,亦必有其歷史背景。大概各支派間有地界糾紛時,就必各選三人來商討。商討結果便必須寫明或劃圖說明,然後再到神壇或會幕來作決定和存檔。因此,這歷史背景是按?各支派cs8(已有的)地業寫明。而不是應得的地業為其歷史背景。不但各支派地界要分明,甚至各城的地界亦須清楚。因為若不清楚,遇有人倒斃田野而不知兇手時,離那城最近的長老就該獻祭贖罪(申廿一1∼9)。這就到我這?來的歷史背景,是在祭司權柄還未高高在上的時代,人們是到摩西那?,到約書亞那?,到士師那?,到撒母耳那?去解決糾紛的。其後祭司權勢隨?會幕的設立、聖殿的建立,就日益高漲,以致在祭典的筆下,約書亞就必須有祭司以利亞撒在其之上了。

十八5∼6

  他們要將地分作七分…… 這明顯用第三身代名詞,和下句猶大仍在南方,住在他的境內,約瑟家仍在北方,住在他的境內,是編寫上插詞的說明句。

  你們要將地分作七分,寫明了拿到我這?來,我要在耶和華我們上帝面前,為你們拈鬮 這又明顯是申派的詞語了。

十八7

  利未人在你們中間沒有分…… 這已在十三14、33,十四3∼4等處,一再的提及,目的是引導到第廿一章去,使利未人亦可獲得城邑和其郊野,藉作牧養他們的牲畜和安放他們的財物之用。

  迦得支派 請參看一1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約書亞吩咐河東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

  呂便支派 亦請參看一1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約書亞吩咐河東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

  瑪拿西半支派 請參看一12{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約書亞吩咐河東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十六9{LinkToBook:TopicID=210,Name=B 以法蓮的境界 十六5∼10}的註釋。

  已經在河東得了地業 請參看本書十三8∼31及其註釋{LinkToBook:TopicID=195,Name=二 分配河東之地 十三8∼33}。

十八8∼9

  劃地勢的人……劃明地勢 在歷史背景上,必有如此的人,特別是像約書亞那樣忠心負責的人,必會在各支派間安排類似的工作人員。但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劃明地勢和界線,而不是在分作七分之上。

  寫在冊子上,回到示羅…… 古代的文件,無論是立約的文件,或是分界的文件,都是在神壇前起誓立約或作咒詛以詛咒那移動界線者之後,存在會幕作檔案的。這是又一項我們必須了解的歷史背景。

十八10

  約書亞就在示羅耶和華面前,為他們拈鬮 這句明顯和第6節意義相同而詞語有異的話,是耶、神兩典匯編的慣語。

  約書亞就在那?按?以色列人的支派,將地分給他們 同樣,這是約書亞個人在處理此分地的事,而不是由祭司以利亞撒在其上主理其事,故亦非出自祭典,而為耶、神兩典匯編的用語。

  我們之所以在此要提到這些古代文獻的用詞,目的是使讀者看出,這「分地」的傳統,以色列無分南北的人,都曾有這種口傳的故事流傳下來,就表明本書十至十一章的南征北伐,只是個歷史縮影,而不是如經文上所記那樣,令我們以為只是在極短時期內就征服了全迦南地。另一方面,雖然有分地的傳統故事流傳下來,而這故事背景,卻可能是有人劃地書明分界線,藉和息各支派間的爭端,而給誤解為全部迦南地,均由約書亞一人為之劃分給各支派了的。

十八1∼10

  按申派編寫的現有這段經文(十八1∼10),是在示羅為以色列人制伏後,會幕移設在此。約書亞也在此叫未分地的七個支派,每支派選舉三人,要他們走遍全迦南地,將每支派的地業寫明,並將地分作七分。這些人既走遍全地,將城邑分作七分,回到示羅呈給約書亞後,約書亞就在示羅於上主面前,為以色列人拈鬮分地。

  但是,歷史的事實背景,卻可能是這些支派的人早已在其各支派之地居住和發展,但彼此間常會因地業或類似事件而有紛爭。遇有這樣的事情,約書亞就要各相關支派選出三人,到各該地區去斟酌,寫明意見,並劃出地勢,帶回會幕,讓約書亞在上主面前為他們解決。這樣的習慣,就醞釀成日後的人,以為約書亞是叫人劃地分成七分,讓他在上主面前為他們拈鬮分地了。

{Section:TopicID=215}B 分給便雅憫支派的土地 十八11∼28

十八11

  便雅憫支派,按?宗族拈鬮所得之地 這?的便雅憫,其原義是右手之子的意思。以色列人定方向是以面向東方為基準。因此,右方又是南方。大概這便雅憫是雅各妻妾中,惟一在南方出世的,所以拉結臨死前,雖然將此初生的嬰孩取名便俄尼(就是苦難之子的意思),其夫卻給此孩改為便雅憫(創卅五16∼18)。其宗族,則請參看創四十六21;代上七6∼12。

  這?對便雅憫支派得地的記述,也仿照對猶大的記述一樣:首先寫明其四圍疆界(11∼20;參看猶大支派疆界,十五1∼12)。其次,就是各城邑的名稱(21∼28,參看猶大城邑,十五20∼62)。事實上,南北分裂之後,便雅憫是惟一跟從南國猶大的。正因為猶大國為一朝二十王不斷的統治三百多年,不像北國以色列之九個朝代而疆土時常大小不一。故此,正如猶大支派的四境分明一樣,這?我們也會看到便雅憫的四境清晰;正如猶大城邑清楚一樣,便雅憫的城邑也非常的清楚,而且排列法都仿照猶大排列的型式一樣。

  是在猶大、約瑟子孫中間 這是說明便雅憫支派的所在地,是在約瑟名下以法蓮支派的南面,而在猶大支派的北疆。

十八12∼13

  他們的北界…… 因為便雅憫屬猶大國,故從與鄰國相連的北界開始敘述。

  從約但河起 有關約但河,請參看一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

  往上貼近耶利哥的北邊 有關耶利哥,請參看二1{LinkToBook:TopicID=137,Name=1 探子到喇合家 二1∼7}和六1{LinkToBook:TopicID=157,Name=1 繞城的吩咐 六1∼7}的註釋。

  往西通過山地 這山地,就是便雅憫與以法蓮之間的山地。

  直到伯亞文的曠野 有關伯亞文,請參看七2{LinkToBook:TopicID=164,Name=A 攻打艾城失敗 七1∼5}的註釋。

  往南接連到路斯 有關路斯,請參看十六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9,Name=A 緒言 十六1∼4}。

  下到亞他錄亞達 有關亞他錄亞達,請參看十六5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10,Name=B 以法蓮的境界 十六5∼10}。

  靠近下伯和崙南邊的山 有關下伯和崙,請參看十10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81,Name=2 從吉甲去營救基遍人 十6∼15}。

十八14

  直達到猶大人的城基列巴力 有關猶大人,請參看七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64,Name=A 攻打艾城失敗 七1∼5};基列巴力,請參看九17基列耶琳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8,Name=3 作了劈柴挑水的人 九16∼27}。

  這是西界 這西界,就是由伯和崙對面的山,到這基列耶琳邊界。

十八15∼16

  南界是從基列耶琳的儘邊起,往西達到尼弗多亞的水源 有關尼弗多亞,請參看十五9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這?的往西,譯經的人,從七十士譯本的譯者起,至現代各譯本譯者,都有不同意見。因為這往西與地理環境不相符合。現代多數譯本都將之省略(請參看現代中文譯本的繙法)。

  又下到欣嫩子谷對面的儘邊,就是利乏音谷北邊的山 有關欣嫩子谷,請參看十五8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在十二4,我們曾討論過利乏音人;這利乏音人,卻和這?的利乏音谷無關。希伯來文利乏音原義,是亡靈的意思。腓尼基文亦含此義。故此,這?的利乏音谷,實際就是欣嫩子谷(請參看十五8)。

  貼近耶布斯的南邊 有關耶布斯,請參看三1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44,Name=B 過河的應許 三7∼13}。

  又下到隱羅結 有關隱羅結,請參看十五7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

十八17∼19

  往北通到隱示麥 有關隱示麥,請參看十五7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

  達到亞都冥坡對面的基利綠 有關亞都冥坡,請參看十五7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基利綠的原義,是圈或邊界的意思。這基利綠(Geliloth),可能就是十五7的吉甲(Gilgal),而該節的吉甲,在敘利亞文譯本就繙作基利綠,和這?一樣。

  又下到呂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請參看十五6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

  接連利亞拉巴對面 請參看三16{LinkToBook:TopicID=145,Name=C 過河的情狀 三14∼17}和十一2{LinkToBook:TopicID=186,Name=1 夏瑣王聯盟諸國 十一1∼5}的註釋。

  又接連到伯曷拉的北邊 有關伯曷拉,請參看十五6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

  直通到鹽海的北汊 這是指與約但河接口處的死海。有關鹽海,請參看三16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45,Name=C 過河的情狀 三14∼17}。

  這是南界 以上南界的敘述,和十五5∼9有關猶大北界的敘述,剛好反方向而行。

十八20

  東界是約但河 有關約但河,請參看一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並請參看十二支派分地概略圖{LinkToBook:TopicID=250,Name=十二支派分地概略圖})。

十八21∼24

  便雅憫支派按?宗族…… 請參看本章11節的註釋cs16{LinkToBook:TopicID=215,Name=B 分給便雅憫支派的土地 十八11∼28}。

  所得的城邑:

  耶利哥(請參看二1{LinkToBook:TopicID=137,Name=1 探子到喇合家 二1∼7}和六1{LinkToBook:TopicID=157,Name=1 繞城的吩咐 六1∼7}的註釋),伯曷拉(請參看十五6的註釋cs16{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伊麥基悉,伯亞拉巴(請參看十五6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05,Name=A 四圍的交界 十五1∼12}),洗瑪臉,伯特利(請參看七2的註釋cs16{LinkToBook:TopicID=164,Name=A 攻打艾城失敗 七1∼5}),亞文,巴拉,俄弗拉(這和瑪拿西的俄弗拉,並非同一地,士六11),基法阿摩尼,俄弗尼,迦巴。

  共十二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這以上十二座城,是皆有城堡建築的城鎮。

  基遍(請看九3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7,Name=2 基遍人的欺瞞與立約 九3∼15}),拉瑪(因這名字的意義是高地,故有好幾支派有這名字:南地的拉瑪,十九8;亞設邊界的拉瑪,十九29;拿弗他利的拉瑪,十九36;以法蓮山地的拉瑪,又叫拉瑪瑣非,撒上一1、19等),比錄(請參看九17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8,Name=3 作了劈柴挑水的人 九16∼27}),米斯巴(請參看十一3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86,Name=1 夏瑣王聯盟諸國 十一1∼5}),基非拉(請參看九17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8,Name=3 作了劈柴挑水的人 九16∼27}),摩撒,利堅,伊利比勒,他拉拉,洗拉,以利弗,耶布斯(請參看三1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44,Name=B 過河的應許 三7∼13}),基比亞(這城不同於十五57之猶大的基比亞),基列(請參看十二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擊敗的諸王 十二1∼6})。

  共十四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以上十四座城,亦是有城堡建築的城鎮。

十八11∼28

  這段經文(十八11∼28),實際上是由兩小段組成。首段是11∼20節,講述便雅憫支派四境的疆界如下:

  北界(12∼13節):由約但河近耶利哥處沿山地往西,經伯特利北部到亞他綠亞達,至靠近下伯和崙的山──這實際是和以法蓮支派的分界線。

  西界(14節):從伯和崙到基列耶琳──這實際是和古代但支派的分界線。

  南界(15∼19節):由基列耶琳到欣嫩子谷到隱羅結,往北到隱示麥,經基利綠接連亞拉巴到伯曷拉北邊,而至約但河與死海接口處──這實際是和猶大支派的北疆分界線。

  東界(20節):以約但河為界。

  第二小段由21∼28節,列出十二座東部的城邑(21∼24節),和十四座在其支派西部的城邑(25∼28節)。──《中文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新增日期: 2008/08/27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約書亞記第18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