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11月24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中文聖經註釋》

約書亞記 第8章

重新得力(八1∼17)

  以色列除去了當滅之物以後,就重得神的同在,士氣高昂、信心振奮,萬眾一心的進攻敵人。結果在神的幫助之下,攻克艾城。

 .神重述應許──以色列人恢復了與神的正當關係以後,神立刻重申祂向約書亞所作的應許:「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都交在你手?。」(1)

 .不再輕敵──約書亞選了三萬精兵,進行攻取艾城的任務。他由過去疏忽致敗的經驗(七3)學了功課,不再重犯「輕敵」的兵家大忌。我們對撒但也是一樣。「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運用智慧計劃周詳──約書亞選用伏兵夜間進攻,終於出奇制敵大獲全勝。今天,我們也必須熟讀屬靈的兵法──聖經,這樣,我們就「比仇敵更有智慧」(見詩一一九98)。保羅提醒基督徒要小心撒但的詭計(林後二11)。

 .信心與計劃──約書亞雖全心倚靠神(7),但是他仍需盡本分──作好周全的計劃。信心與計劃非但不會互相衝突,更是相輔相成的。不盡本分的倚靠是錯誤的。我們應將「預備」和「憂慮」分別清楚。我們不可憂慮,但是應該準備。

祈禱 教我作一個平衡的信徒,既依靠?,亦盡己本分和能力。

獲得勝利(八18∼35)

 .雙重的指揮──「耶和華吩咐約書亞……約書亞就向城伸出手?的短槍。……伏兵就……」(18∼19)。神指揮約書亞,而約書亞則指揮以色列人。神一直都是藉?祂的僕人去帶領祂的子民。因此,今日的教會領袖必須十分謹慎,要像約書亞一樣領受並順服神的指揮,然後帶領弟兄姊妹去愛神、事奉神和見證神。很多時候教會領袖發生了問題,受虧損的便是教會。

 .徹底的勝利──「沒有留下一個……生擒了艾城的王」(22∼23)。以色列人不但消滅了敵軍,也消滅了敵人的主帥。今日我們與撒但和罪惡爭戰也應該徹底。我們爭戰的真正對象,是那「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撒但。基督已經勝過撒但,我們在基督的麾旗之下分享祂的勝利,正如以色列人依靠耶和華打勝仗一樣。

 .保持勝利──約書亞在獲得勝利以後,作了兩件充滿智慧的事:一是築壇向神獻上感恩祭,把一切榮耀歸給神。二是將神的話刻在壇石上(32),也許同時刻在兩座山上:把祝福的話刻在基利心山上,把咒詛的話刻在以巴路山上(參申十一29)。使以色列人知所遵循與規避。這樣,神就繼續與他們同在,確保了未來的勝利。

祈禱 感謝?,因為?一直指導我們,使我們知所遵行,免得做錯了也不知道。──《新舊約輔讀》



2 攻取艾城 八1∼29

  前章亞干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很多屬靈的教訓。這一大段(八1∼29)卻純然是攻取艾村事件的經過。為甚麼要攻打這個小地方?了解這?地理形勢的人都會知道,正如耶利哥是控制約但谷的拱門一樣,艾村是控制由耶利哥往山地去的拱門。為這原因,要得以色列中部山地,就必須先打通這道拱門。

  這段經文,就是活躍地描繪打通這拱門之經過的。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次的攻擊和攻陷耶利哥迥然不同:這不是一次聖戰,沒有約櫃和祭司的出現,得勝是在於戰術運用的成功,而不在於神奇儀式之出現。更大的分別,乃是擄獲物不必焚毀或交入上主之庫,而可作為他們分取的掠物。然而,上主並非與這戰事無關:設伏兵仍是出於上主的旨意(2節);將城交在約書亞手?,亦是在於上主(18)。

{Section:TopicID=170}A 夜間埋伏 八1∼9

八1

  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這句話,不單只像一9之激勵和訓勉約書亞的話,乃也在於安慰和重振約書亞於首次攻艾失敗後的信心與勇氣(參七5∼6)。

  艾城的王、和他的民、他的城,並他的地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一個在考古學上證明是在古城廢墟前約兩英畝半大的小村(見七1艾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64,Name=A 攻打艾城失敗 七1∼5}),當然就不會有王。但是,古代城邦統治的社會,每個小村的酋長都可自稱為王,而相距許多世紀後的人在報告這傳統事件的時候,也就依古代口傳的傳統直書了。至於城,卻只能指那古代的廢墟殘存的舊城樓,而無城牆了。這個小村的人,實質上是住在無圍牆無堡壘的空曠地上。這?的民,一定不多(參看七3);地也是不大。

  都交在你手? 這是和六2對耶利哥的進佔前的說法一樣,證明約書亞可有必勝的把握了,因為上主已經決定了;約書亞已經獲得這應許。

八2

  你怎樣待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也當怎樣待艾城和艾城的王 約書亞將怎樣待艾王,在八29有所敘述。但前章卻找不到約書亞怎樣待耶利哥王的方法。也許這句話是被擄時代的申派,在暗示要怎樣同一對待外邦君王的說法。按六24,以色列人是用火將耶利哥城和其中所有的一切都焚燒了,這?也是要約書亞照樣對待艾(參看19節)。

  只是城內所奪的財物和牲畜,你們可以取為自己的掠物 這與對待耶利哥的財物和牲畜迥然不同之處(見六18∼19、21)。這種改變,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鑑於耶利哥之役有亞干私取物品的教訓而來的。(二)是為與申二34∼35和三6∼7所記述之摩西的方法一致而有的。(三)是反映主前十二世紀至十一世紀中,有便雅憫人在此小村居住的實境。

  你要在城後設下伏兵 這既是將攻取艾村的榮耀歸於神的方法,也是提醒我們:約書亞的佔領迦南,原有一位在上作上主軍隊之元帥的,在設計一切。約書亞僅是與祂交通之後,執行上主的計畫而已。

八3∼4

  約書亞選了三萬大能的勇士 我們在七3已經說過,該處所記述的二三千人,和七4的三千人,大概是文士的錯筆多寫,而應該是二三百和三百人。這?更是如此,可能是三千人,或正如十二節所說的五千人。因為攻打這麼一個小村,根本用不上三萬大能的勇士。

  夜間打發他們前往 這是伏兵,正如2節上主的指示,所以要在夜間出發。

  你們要在城後埋伏 約書亞和其軍兵,是從吉甲或耶利哥這邊去攻打艾村。他們是從東往西征伐。因此,城後就應當是在城的西邊,正如12∼13所說的。

八5∼6

  我與我所帶的眾民,要向城前往 正面攻擊的軍兵,是在伏兵埋伏好之後,將於日間向城前往,就是向艾城的東門進擊。這「東門」,也許就是舊城樓的所在地。從這些敘述,可見約書亞已再派過偵探偵查清楚了地形,以致能智慧地用兵了。

  城?的人像初次出來攻擊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在他們面前逃跑 這?的初次,乃指七4的攻擊。但這次是詐敗而逃。目的在於下句的話:

  他們必出來追趕我們,直到我們引誘他們離開城 因為上次能殺敗來攻的以色列人,這次艾人就必更為膽大。見到以色列人逃跑,就必然以為以色列人怕了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出來追趕。這?所使用的引誘,其字根和四18?的一個字完全一樣,只可惜中文卻沒有繙出。這字根為 ntq,是在四18之「祭司……的腳掌剛落旱地」之間的一個字。按原文應是「祭司……的腳掌剛『抽出』落到旱地」。這用字相同的意義,不單在將艾人「抽出」離開城,也在於像四18跟?的話:當祭司的腳掌剛一抽出約但河而落到旱地,「約但河的水就流到原處」。這意思就是要使伏兵能以機動像約但河水般的,在艾人被引誘離城後,即行進攻入城。

八7∼8

  你們就從埋伏的地方起來,奪取那城 正如前面說過的,當艾人被抽出離開營地,埋伏的人就須發動攻城,將之奪取。

  你們奪了城以後,就放火燒城 這是給敵人措手不及,又給在前線的人見城被火燒而無心戀戰:又想救城,又想落荒而逃。在這心驚驟起之時,也必刀法紊亂,陣容不整的易被擊破和刺殺了。

  要照耶和華的話行;這是我吩咐你們的 從這些話,又叫我們看見約書亞的身分:他固然是將軍,是下令指揮者,但他的命令是從上主來的。這就是這?所說cs9要照耶和華的話行之意義。故此,我們再可以意會到五13∼cs1615,上主軍隊的元帥之顯現的重要性。

八9

  約書亞打發他們前往 前面所述的一切,好像戰事已經發生。不!那只是下達命令。現在才剛打發他們前往。從以上簡略的敘述,已可見這攻艾計畫的仔細,而不像首次(第七章)一樣,草率的前往。

  他們就上埋伏的地方去,住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在艾城的西邊 這是夜間上去的,目的是作埋伏突擊之用。因此,這?的住在就太過直譯。原文 ya{shab 固可繙為住,而其首譯應作坐或停留。因此,亦可作守候解。有關伯特利,請參看七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64,Name=A 攻打艾城失敗 七1∼5}。這伯特利,是在艾的西邊偏北。故此,這?所講的地理形勢,完全與實境相符。

  這夜約書亞卻在民中住宿 按現有的原文,這句話完全繙得不錯。但可能有錯的,是抄寫的文士之誤筆。他可能把民字連用冠詞的 ha{`a{m,從原義為平原之連同前置詞與冠詞的 ba{`e{mek 錯抄而成。若這推測不錯的話,則這句話原本應是:這夜,約書亞卻在平原中住宿。意思是他並未和埋伏的人一同上山地去。如果是住在民中,則上山地去的也是民,在平原那邊的也是民,他究竟是住在哪??

八1∼9

  平息了亞干的攪擾之後,上主安慰和鼓勵約書亞,要他率兵上去攻艾,因為上主已把艾和其中的一切,交在約書亞手中。約書亞應當如待耶利哥般對待艾,惟一不同的,是可以分享掠物。上主也要約書亞不作直攻,乃要設伏兵奇襲。這樣,約書亞就發令派勇士連夜去艾的後邊埋伏,待他帶兵在前邊直攻詐敗,誘敵來追。伏兵見艾兵遠去,就當起來奪城並將之焚燒以分散艾人的戰意。於是,伏兵被遣出發上山地去,約書亞卻仍在平原中過夜。

{Section:TopicID=171}B 日間詐敗 八10∼17

八10∼11

  約書亞清早起來,點齊百姓 本書對約書亞的理想化,常常就在清晨起來中表達出來,藉此顯示其勤懇忠心盡職。點齊百姓,一方面是表達整理隊伍,一方面亦表示全民皆兵,更有顯出傾巢而出的含義。

  他和以色列的長老在百姓前面上艾城去 這表示約書亞和長老均身先士卒。這樣一方面使我們看到編寫者對約書亞的理想化;但更令我們思想到他所預表的耶穌,不但是按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且在放出自己的羊來時,就在前頭走的經訓(約十3∼4)。

  眾民……向前直往,來到城前,在艾城北邊安營 這?的描述,用中國古典小說的詞語,就會更加明白:大軍浩浩蕩蕩,直抵城前。但,並不是到達城門前即行交戰,而是遠遠望到城的含義,因為他們不作疲兵接戰之蠢事,乃是在艾城北邊安營,藉作歇息蓄銳。

  在約書亞和艾城中間有一山谷 我們前面之所以說是遠遠望到城,是因為他們登上了艾城北邊的山,而與艾城是隔谷遙遙對峙。這些,不獨是排兵遣將的描述,也給我們看到地理形勢的實在,故此必有其歷史核心的傳統,而不可能是虛構的故事。因為這山谷不獨是古代便雅憫和以法蓮的分界線,也是通往耶利哥和吉甲的棧道。

八12∼13

  他挑了約有五千人,使他們埋伏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間…… 這是重敘前面第3節的。但在此處只得五千人,是比第3節的三萬人為較可信靠的數字(請參看八3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0,Name=A 夜間埋伏 八1∼9})。這些伏兵,是在艾城之後(參看八4),就是西邊。西邊偏北乃伯特利。有關伯特利,請參看七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64,Name=A 攻打艾城失敗 七1∼5}。

  於是安置了百姓……這夜約書亞進入山谷之中 這又是身先士卒的表現。因為山谷是路,是上艾去必經的。但這?的描述,不但給我們看到約書亞安置眾軍的部署,是如何的周詳,也給我們看到前面第9節說過的,當晚約書亞卻在平原中住宿,為文士誤抄成在民中住宿的可靠性。因為正是類似這?所述,這夜約書亞進入山谷之中,是一種前後對照呼應的句子。

八14

  艾城的王看見 有關艾城的王,請參看八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0,Name=A 夜間埋伏 八1∼9}。看見,是指他從情報中了解到敵軍壓境的光景,而不一定要親眼見到一切。

  就和全城的人,清早急忙起來……要與以色列人交戰 這是按七十士譯本的話。既然是清早起來,則前面的看見定是得到情報的了解。故此他已通知所有的人備戰了。

  按所定的時候 七十士譯本無此句。原文 mo^`e{d] 固可以照和合本的繙法,但此字亦可譯為按預定的地點,即指上次他們殺敗以色列人的地點。現代的一般譯本,均作後者繙譯(請參看現代中文譯本的繙法)。因為與以色列人交戰,多數不會約定在甚麼時間,但可知道他們從何方來,便可按預定與他們交戰的地點等候。

  出到亞拉巴前 這也是七十士譯本所無之句。一般學者均認為是希伯來文本在未有定本前之加筆。此加筆可能是學生在聽拉比講解時,聽到說明這地方面對亞拉巴,而寫在其抄本上。後人不知此為註解,以為是漏文,因此而抄在正文上了。亞拉巴指約但河谷直到阿卡巴灣的曠地。從伯特利山上是可以望見亞拉巴的。但和合本的譯法,明顯譯者是不明地理形勢的誤譯。正譯應和前兩句合譯如下:出到面向亞拉巴,在預定的地方,要和以色列人交戰。現代中文譯本將亞拉巴改為約但谷,而說是約但谷上次交戰的地方,亦是不明地理形勢的錯譯。因為上次交戰亦非在約但谷,而約但谷正是約書亞和眾民昨日離開之處。他們已上山地來了。

  王卻不知道在城後有伏兵 因為約書亞是打發伏兵,在夜間到西邊埋伏,日間大軍則在北邊擾亂艾人視線;約書亞又帶人夜間進入東邊的山谷過夜以轉移艾人注意力,以致他們完全不知道城後有伏兵了。

八15∼16

  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在他們面前裝敗 這證明約書亞是正如第5節所說的,與他所率領之以色列軍在正面,即在東方往攻敵人。但戰不數合,即假作戰敗。

  往那通曠野的路逃跑 原文的曠野和亞拉巴同義不同字,在希伯來文常作平行詞使用。故此,他們是往東向亞拉巴的方向逃跑的。

  城內的眾民,都被招聚,追趕他們 這?的他們,是和合本取巧的繙譯。原文是約書亞;七十士譯本為以色列人(現代中文譯本跟七十士譯本的繙法)。和合本就折衷為他們了。城內眾民都被招聚去追趕,當然就留下空城──只剩婦女孩子在其中了。

  艾城人追趕的時候,就被引誘離開城 他們越向東追趕,就不但離城越遠,也越使伏在城西的以色列軍,得以便宜行事。

八17

  艾城和伯特利城,沒有一人不出來追趕以色列人的 這?的伯特利,學者有兩種不同的見解:(一)七十士譯本無此詞,而伏兵又是在伯特利和艾之間的地方埋伏(12節),因此就不可能有伯特利的人出來追趕。故此詞必為後人在希伯來文本上的加筆。(二)這兩章攻打艾城的傳統,其實是士一22∼25,約瑟家(約書亞為以法蓮人,見民十三8、16,故亦屬約瑟家)向伯特利拓展時的歷史傳統之誤會。因伯特利按考古學家的發現,是在主前十四世紀末或十三世紀初被毀,意即在以色列人進迦南前被毀。這毀壞伯特利者,乃是山地的居民,後來在吉甲與出埃及之以色列人立約加入十二支派同盟者。這些原在伯特利的人與入侵者戰鬥,但因已有人將進城的路指示了他們(士一25),所以很輕易就被奪取,正如本章19節所述。

  這第二種的解釋,雖然有歷史和考古可資證明,但和經文的歷史不合。一般學者都承認七十士譯本所依據的版本為較古者,故我們認第一種解釋為較合理。現代中文譯本的繙法,明顯亦是接受這第一種的解釋。

  撇了敞開的城門,去追趕以色列人 中國古語說:樂極生悲。這些話,正是這撇了敞開的城門,去追趕以色列人的寫照。我們的人生,許多得意忘形的時候,正是我們該警惕的時候!

八10∼17

  這段經文(10∼17節),部分似乎與前段(1∼9)重複。而究其實,則前段是計畫,這段是執行,故此必有看似重複的地方。在執行攻艾的事上,約書亞是在計畫並與各首領講解清楚的翌晨,就點兵偕同長老身先士卒的出發。他們浩浩蕩蕩的向艾城前進,將大軍安置在與艾隔一山谷的北邊山地,以吸住艾人的視線。當晚,約書亞卻領軍東下山谷以轉移艾人的注意力。同時,派往艾西的人,亦已暗悄悄的前往埋伏妥當。

  艾城的首領當然可以看到北面山地有許多以色列人,又見他們在黃昏後前往東邊山谷,就知道他們在翌晨必會上來爭戰了。所以,翌日的清早,艾人已準備好在面向亞拉巴之預定的地方,就是上次與以色列人交鋒的地點爭戰。但卻不知道城後有伏兵。他們接戰不久,以色列人顯然不敵敗退,往東逃向通曠野的路上去。艾人就以為又和上次一樣可以取勝,於是傾巢出來追趕,卻留下了敞開的城門無人看守。

{Section:TopicID=172}C 伏兵奪城 八18∼23

八18∼19

  你向艾城伸出手?的短鎗…… 這?的短鎗,當然不是現今的左輪或類似的手鎗。原文 ki^do^n ,應作標鎗,就是用作投擲使用者(這字在撒上十七6、45,和合本譯為戟,現代中文譯本亦作標鎗)。因此就不是短鎗。現代中文譯本繙成矛頭,似較原義接近。這標鎗,是作為暗號的。

  約書亞就向城伸出手?的短鎗…… 在這18節,再次使我們注意到,甚至在交戰之中,真正的指揮官,仍然是作上主軍隊元帥的那位。約書亞只是在聽到上主的訓令後,他便照行而已。實際的情況,大概是約書亞率兵正面向艾進攻,在接戰不久,約書亞先行退下,故此原文在16節會說到艾人追趕約書亞。而約書亞卻跑上北邊的山頭,不但可以看到山谷的戰況,也可以看到艾城和使在城後的伏兵將領可以看到他。這時,他見追兵盡已離城,便高舉手中的標鎗,向伏兵將領示意出擊了。

  他一伸手,伏兵就……奪了城,跑進城去,放火焚燒 這種記述,明顯的是把約書亞和摩西作並比:正如摩西舉手伸杖,神蹟就出現一樣,約書亞伸手舉標鎗,神奇的事也發生了,城後忽然有許多兵湧出,出其不意的奪了城。他們進入無人看守的城門,並開始放火焚燒。於是,煙氣上騰,殺聲震天。

八20

  艾城的人回頭一看,不料…… 這?之艾城的人,當然是指那些出去追趕以色列人者。正在他們興奮於又一次的得勝之時,忽然聽到後面喊殺連天,當然就回首看個究竟,卻不料……

  城中煙氣沖天,他們就無力向左向右逃跑 在聽到喊殺連天,又看到城中煙氣沖天cs8,就知中計了。艾人手腳無力,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的呆在那?了。

  那往曠野逃跑的百姓,便轉身攻擊追趕他們的人 這兩句話亦不見於七十士譯本,因為21節已有類似的敘述。希伯來文抄本的文士,大概為更強調那些向曠野逃去的百姓轉身攻擊的緣故,而加了這些話。

八21∼22

  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就轉身回去,擊殺艾城的人 這是指伏兵燒城之後,逃向曠野的以色列人,和護衛約書亞往城北山上的眾人,見了飛騰的煙氣,就回身殺敵。

  伏兵也出城迎擊艾城人 有些艾人當然想回頭救城或護衛妻兒子女,但卻遇到迎面出來的伏兵。這樣,艾人前後受到夾攻了。

  於是以色列人擊殺他們,沒有留下一個,也沒有一個逃脫的 這是按照上主的吩咐(八2)行(參看六21、24),與對待耶利哥的方法一樣。

八23

  生擒了艾城的王,將他解到約書亞那? 這敘述,是為29節作伏筆,也是用來完成第2節上主吩咐的。按現有經文的傳統,編寫者大概認為艾城的王並未出去追趕,故不在被殺之列,而被生擒。不過,我們在八1已經說過,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進佔迦南的時代,艾地是地如其名為廢墟,根本沒有城,也沒有王,廢墟前的村落甚小,民亦不多。可是,進佔迦南的以色列人,鑑於這地為由約但河谷進入山地的拱門,要進入山地,就必須先打通這拱門(參看本章序言cs16{LinkToBook:TopicID=162,Name=六 攻打艾城的失敗與成功 七1∼八29}),因此以色列人攻艾就必有其歷史背景作此傳統故事的核心。不過,這傳統故事,卻給古代往吉甲朝聖的人,見到古艾城的廢墟而對兒女所發出的教育性故事所混雜,以致編寫者將這些傳統匯合,而編成為有城、有王和人數眾多的爭戰了。

八18∼23

  按現有的經文傳統,在艾城的爭奪戰中,以色列人詐敗引出艾人追趕,使之遠離艾城之後,約書亞就遵?上主的吩咐,在城北的山頭高舉標鎗,示意伏兵出來奪城。伏兵進入城內燒城,並喊殺連天,使追趕以色列人的艾人回頭看到知已中計,但已無可奈何,驚到手軟腳震,無力逃跑。此時被追的以色列人反身攻擊,燒城的伏兵又衝出喊殺,以致艾人全被消滅,無一存留,獨艾王被生擒,解到約書亞面前。

{Section:TopicID=173}D 剿滅艾城 八24∼29

八24∼25

  以色列人在田間和曠野殺盡所追趕的艾城一切居民 前面22節是概說,這?是細述。艾人雖然是嚇呆了,手腳無力,但在追殺他們的人跑上前時,仍然會盡力逃避。因此,這?的田間和曠野,並不是指他們在那些地方做工的人,而是原先出來追趕以色列人者。他們都一一被以色列人殺盡了。

  以色列眾人就回到艾城,用刀殺了城中的人 先將城外的戰士消滅了,然後才回城殺盡婦孺老小。這是像對待耶利哥人之聖戰,正如八2上主所吩咐的。

  當日殺斃的人,連男帶女,共有一萬二千,就是艾城所有的人 按照考古學家所述,以色列人進住迦南時代,艾城廢墟前的小村只有兩英畝半的地方,以及從這地區一般人的居住習慣來看,這個小村當時最多不會超過一千二百人。所以,這章經文的人數,最少都每處給擴大了十倍。特別是八3的三萬人,更是一個十足的無心誤抄或為使故事更加動人的有意誇大。有關連男帶女都殺斃的事,請參看六17、2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59,Name=3 呼喊與城陷 六15∼21}。

八26∼27

  約書亞沒有收回手?所伸出來的短鎗,直到把艾城的一切居民,盡行殺滅 有關短鎗,請參看八18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2,Name=C 伏兵奪城 八18∼23}。全節都沒有在七十士譯本中出現,表示可能是在七十士譯本譯好後(主前約二世紀),至希伯來文聖經有定本前(主後約一三○年代),給文士加上去的。這加筆,明顯是要和出十七8∼13之與亞瑪力人爭戰時,摩西舉手不cs9收回,直至約書亞將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殺盡,作為並比的含意。

  惟獨城中的牲畜和財物,以色列人都取為自己的掠物cs8 請參看本章2節有關此事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0,Name=A 夜間埋伏 八1∼9}。

八28

  約書亞將艾城焚燒,使城永為高堆、荒場,直到今日 希伯來文的高堆是 Tel,亞拉伯文為 Tell。因此當我們在中東一帶旅遊或閱讀這些地區的史地書籍時,常常會見到這 Tel 和 Tell。其實,這高堆也可繙譯為廢墟、荒堆、廢堆等。

  這個成為荒涼之廢堆的古城(原來叫甚麼名字,我們仍無法知道,因為艾的原義亦是廢墟的意思,請參看七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64,Name=A 攻打艾城失敗 七1∼5}),不但編寫這經文的時候(此為直到今日的含義),已是如此,而直到筆者寫這註釋的時候,還是如此。這真正如本節所言的永為高堆、荒場。不過,原本的艾城卻不是約書亞焚燒的,因為這廢堆已在主前廿四世紀就是如此了。約書亞所焚燒的,最大可能是這高堆前面兩英畝半的原為小村的廢墟而已。

八29

  又將艾城王掛在樹上,直到晚上 有關艾城王,請參看八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70,Name=A 夜間埋伏 八1∼9}。將人殺死後掛在樹上,在聖經中有數處記載(如本書十26;撒下四12)。至於直到晚上,在日落前要收屍的律例,是記在申廿一22∼23。

  有關艾城王是被處死後才掛在樹上,或是被掛在樹上處死,則經文並無交代。按照十26和撒下四12,那些人都是被處死後才掛在樹上,則此處亦可能如此。因為舊約時代的掛在樹上,乃示眾的含義,而不是處死的意思。

  這?的掛在樹上的經文,與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預言和預表均無關聯。但是,耶穌被釘十字架死後,當日就取下來埋葬的事,卻與這申廿一22∼23的律例有關。

  約書亞吩咐人把屍首從樹上取下來,丟在城門口…… 這是古代中東人的慣例,以色列人也在申廿一22∼23列為律例。不過,古代東方人的慣例是將這屍首丟在坑中,象徵永不超生之義。七十士譯本就是如此譯法。現有的希伯來文本卻是丟在城門口。但是,許多學者早就認定七十士譯本的丟在坑中為較古的版本。結果,在猶大曠野的庫穆蘭第四洞所發現的約書亞記死海古卷,編號 4Q Josa 的,亦和七十士譯本相同。這就證明希伯來文本的城門口原文 pth] 是文士在抄寫原稿的坑之原文 ph]t 的誤筆。既有了這誤抄,較後的文士為與七26一致,就又加上在屍首上堆成一大堆石頭,直存到今日。因為這兩句話,也沒有在七十士譯本中出現。

八24∼29

  既然將艾城焚燒,使艾人在夾縫中逃竄,以色列人便於田間和曠野,將他們盡行殺戮。然後,又回到城內,殺了其中所有的人。約書亞卻在山上高舉標鎗,直到艾人全被殺盡。以色列人並照上主的吩咐,沒有毀滅城中的牲畜和財物,乃是取作戰利品。其後,約書亞又吩咐人焚城,使之成為廢墟直到今日,也將艾王殺死掛在樹上示眾,直到晚上才將其屍首取下,丟在坑中。

七 在以巴路山築壇宣讀律法 八30∼35

  這是一段頗為突如其來的經文。它不應該被安插在這章的末段,因為九1及其下的經文,是很自然的接駁八29的。七十士譯本將之安插在九2之後;但近代好些學者卻主張放在廿四章之後作附錄。

  從九6和十15來看,在征服耶利哥與艾之後,以色列人仍在吉甲,並以此地為大本營。從上下的經文看,此時以色列人都未曾有任何?象北移將近五十公里到示劍地區的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去。

  有些學者把這段經文稱為更新立約的儀式。從內容來看,固然多有儀式存在,但卻沒有與神立約的情事。約書亞記全書只有一次的與神立約,那是我們以後在第廿四章要討論的。

  從形式、文字與來源上說,這段經文明顯是根據申十一26∼30而有的。整段文字不但顯示出是晚期作品,也和申命記的字句相關聯,甚至可以說,是將申命記的字句編輯移轉過來的。下面是本段經文與申命記相類經文之概要(按和合本次序):

30節:申廿七4∼5

31節上:申廿七5∼6

31節中:申三十10

31節下:申廿七6∼7

32節:申卅一9,十七18

33節:申廿七12∼cs1613,廿九10∼15

34節:申卅一11下

35節:申四2,十二32

  除了以上申命記的經節,還可列出許多與這段經文字句有關的申命記經文。這意思是說,我們認為這段經文是申派晚期之作,並且根據申十一26∼30而安插在此的。

八30∼31

  那時約書亞…… 有關約書亞,請參看本書緒論之「約書亞其人」{LinkToBook:TopicID=101,Name=壹 約書亞其人}。那時,是一個沒有一定時間的開場白。用中國古典小說的語氣來說,就是「話說……」。

  以巴路山 這個位於現今那不勒斯(Nablus,即古代的示劍)北邊的山,高於海平面三○七七英尺,從山谷上去也有一二○七英尺之高。它連同對面的基利心山,在示劍地區形成一個樽頸地帶,形勢非常險要。一九八○年,考古學家曾在此發現一個鐵器時代早期的壇,與這30∼31所講的類似。使人對這段經文的看法有了一些不同的觀點:認這段經文的本身雖晚出,而其歷史傳統卻頗古遠。

  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築一座壇 有關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請看七19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67,Name=D 約書亞的查察 七16∼21},並參閱一9{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11{LinkToBook:TopicID=134,Name=2 約書亞吩咐百姓準備過約但河 一10∼11}的註釋。壇是用來敬拜神的地方。有關築壇的律例,請參看出二十24∼25。這是照申十一29,廿七2∼8而行的。

  耶和華僕人 請參看一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

  摩西 請參看一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

  以色列人 請參看一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

  摩西律法書 這是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的總稱。又叫做摩西五經。但這?所講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除了築壇是來自出二十24∼25以外,主要是關乎獻祭的吩咐,請參看申廿七6∼7,十二13∼14、27等。

  耶和華 請參看一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

  燔祭 請參看利一章。

  平安祭 請參看利三章。

八32∼33

  約書亞在那?,當?以色列人面前…… 這指約書亞在以巴路山上,當眾實行摩西的吩咐(參申十七18)。這原本是吩咐君王要做的,約書亞時代還沒有君王,但他是眾以色列人的領袖,所以率先如此抄錄律法。

  將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 有關律法,請看一7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約書亞征服迦南 一1∼9}。摩西所寫的律法,請參看申卅一9。但這?所講的,並非全部律法書──五經;也非指那被稱為「約書」的出二十至廿三章的全部律例,可能是指申十二至廿六章,或僅指十條誡命(出二十1∼17;申五6∼21)。抄寫在石頭上,這是按申廿七3摩西的吩咐而行的。現代中文譯本在此繙為「重新寫在石頭上」,是跟?七十士譯本的譯法。

  寄居的 以色列人在古代很?重善待寄居的(參看出廿二21;利廿四22;書二十9),以及以聖道和他們分享,因為這是宣教的工作(參看太廿三15)。

  長老 請參看七6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65,Name=B 約書亞和長老的哀傷與祈禱 七6∼9}。

  官長 請參看一10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34,Name=2 約書亞吩咐百姓準備過約但河 一10∼11}。

  審判官 這詞在原文有兩個含義:(一)負責法律事務的官員;(二)在古代地區性的行政兼司法的人員,或曾拯救國家或部分地區的人免受外敵壓迫的人。這些人,中文均譯作士師。這「士師」,也是申派的特有名詞。審判官的來源,按以色列人的傳統,認為是源自摩西的岳父所指教摩西的(出十八13∼26)。

  約櫃 請參看三3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43,Name=A 過河的吩咐 三1∼6}。

  祭司利未人 請參看三3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43,Name=A 過河的吩咐 三1∼6}。

  基利心山 這是示劍南邊的一座山,與以巴路山遙遙相對。這山比以巴路山較低,但在歷史上更為重要。撒瑪利亞人認亞伯拉罕曾在此獻以撒,故亦稱之為摩利亞山,而在主前四世紀在此建築聖殿為崇拜之用(參看約四20)。摩西亦曾吩咐在此山上祝福(申十一29,廿七13)。本章經文就是依據申命記之吩咐而行的。

  祝福 古代的人認為話語出口不但不能收回,且會有果效的(參看賽五十五11)。故此,以話語為人祝福就不只是對人講些好話而已。以色列人在傳統上,認為有兩種祝福是更為重要的。(一)上帝的祝福,這也包含?應許和賜恩在內;(二)長輩臨終的祝福。原文祝福是 ba{rak,可用在對下輩、平輩和上輩的人,甚至向神 ba{rak。但是,對神的 ba{rak 中文通常就譯為稱頌了。

八34∼35

  祝福和咒詛的話 這是指申廿八章的話。咒詛是祝福的相反,乃以話語或符籙叫人得災禍受傷害甚至不得善終之意(請參看六18,七12)。

  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話,約書亞……沒有一句不宣讀的 這是再次給我們看到將約書亞高抬為承接摩西的理想領導人的話。

八30∼35

  因為在申命記中記述過,以色列人過約但河後,就要在基利心山為以色列人祝福,在以巴路山作咒詛(申十一26∼30),所以在以色列人過約但河,陷耶利哥,並獲得通往山地去的拱門艾城之後,編寫者或後期的修訂者就在此處插上這段經文,用以證明約書亞完全遵守摩西的吩咐,在以巴路山上築壇,抄寫摩西的律法於石頭上,並使眾人站在約櫃旁,由祭司利未人為之祝福。然後,約書亞也將律法上祝福與咒詛的話,向眾人宣讀了一遍。就這樣,證明約書亞是完全遵守了摩西的律例辦事了。──《中文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新增日期: 2008/08/27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約書亞記第8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