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丁道爾聖經註釋——以色列的耶羅波安二世(十四23∼29)

列王紀下 第14章

以色列的耶羅波安二世(十四23∼29)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是以色列最輝煌、任期最久(主前793∼753年)、最富強的王,作者對他的記載卻非常有限,顯見作者在寫作時是有選擇性的。耶羅波安二世是耶戶王朝第四王,他接續約阿施大勝亞蘭王便哈達三世(王下十三25)的餘威乘勝追擊,實現約阿施激進的擴展政策,因為亞大得尼拉力三世之役使得亞蘭人聯軍聞風喪膽,同時亞述人轉至烏拉圖(亞美尼亞)爭戰,使得約阿施(亞述人稱之為向亞述稱臣納貢的僕人,見:王下十三10)有足夠的空間成為地方強國,使以色列的北方邊界恢復至大衛時代的版圖。

  然而,隨之而來的富強卻被誤用於奢華享受及欺壓貧窮之上,導致當時先知的斥責,特別以阿摩司(二6∼7,八4∼6);以賽亞(三18∼26,五8∼13)及彌迦(二2)為然。他們看出國勢強大是不可倚靠的(摩六1∼8),並對以色列國空虛流於形式的宗教儀式直斥其非(摩五21∼24)355。

  亞述在亞述坦三世(主前772∼754年)治下國勢日衰,這成為耶羅波安二世這個王朝的重要背景356。既然免於外力的侵擾之憂,國家經濟便有增長,由撒瑪利亞出土的瓦片357所描述的稅收情況顯示國庫收入的增加。其中所記載的人名顯示背道情況日益嚴重,因每十一個帶有 "Yah" (「耶和華」)在其中的人名,現在就有七個是加帶有「巴力」在其中。

  歷史記載的形式如常,簡介(23∼24節)接下來是有關境界擴展的記錄(25節)及神使用耶羅波安二世拯救以色列人(26節)。解經家認為這些記錄源自不同的編者,但實際上很可能是由當時不同的來源(包括先知)獲得資料(見:導論Ⅴ C 2. 「預言來源」{LinkToBook:TopicID=126,Name=2. 預言來源})。此王朝的總結記載於28∼29節。

  23. 若耶羅波安二世與約阿施曾經共同執政,則亞瑪謝十五年與第1、17節及十五章1節沒有衝突。這裡所記載的是他獨自作王的開始,包括共同執政共計四十一年,約由主前七九三年至七五三年。

  25. 新收回的地區包括曾屬亞蘭╱大馬色的哈馬口,為以色列與哈馬王國之間的北界,亦即在 Lebanese Beqa` 山谷的 Lebo(Labweh),介於利巴嫩及背利巴嫩山脈之間。就歷史而言,這是以色列最理想的北界(民十三21),一如大衛及所羅門時代的國境一樣(王上八65)。南界乃是亞拉巴海(河),若這裡便是「柳樹河」(`@rabim,賽十五7,RSV)或鹽谷(見:7節),則耶羅波安控制了摩押地及整條王道358。阿摩司書六13∼14印證這方面的成就。

  先知約拿曾經預言這個擴展,因此引發鼓勵以色列人採取行動。阿摩司未被提及,因為他的信息攻擊以色列國的屬靈狀況。「約拿屬於以利沙傳統,而不是阿摩司的。」359他同時也承擔要他去到以色列未來敵人亞述之腹地的一項國外使命。雖然大部分的解經家認為約拿書並非寫成於此時,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亞述坦三世是約拿去到尼尼微事奉時的亞述王360。迦特希弗在西伯崙境內(書十九13),位於拿撒勒以北(在 ez-Zurra` 或 al-Meshed),是約拿的出生地(參:拿一1)。

  26∼27. 以色列人歷經亞蘭人(十32∼33,十三3∼7)、摩押人(十三20)及亞捫人(摩一13)的逼迫,現在神給他們一段恩典時期,是要給他們悔改的機會。見:十三章23節。然而他們卻繼續不斷地叛道,以致引向最終的審判(摩四2,六14),「以色列人用她緩刑的時間自掘墳墓,編織將要吊死她的繩索」361。

  第26∼27節乃第25節的演繹。

  28. 在耶羅波安二世長期統治中的其餘的事及凡他所行的包括在得撒的許多建築,修理城門及地方首長有石頭地基的大型王宮建築。在米吉多有一個可容12,800蒲式耳穀物的極大型儲物坑(7哩長 ×11.4哩寬)亦為他所造。撒瑪利亞出土的瓷器碎片可能是出於他的年代(而非米拿現時代),其上的碑文顯示當時的富強使他們有能力自附近國家進口油及酒,以致他們藉這些及其他物品增加許多稅收。

  神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宣揚祂的救恩,參:十三章5節。希伯來文的「屬猶大的……歸以色列」(MT)導致許多不同的解釋。耶羅波安二世將版圖擴展至哈馬及大馬色,那是亞哈曾擁有的經濟立足點(王上二十34)。因此可能的解釋之一是這些可能「曾經屬於猶大」(RSV),更可能的解釋是這些曾經屬於 Yaudi(NIV)。在 Sam~al(Zenjirli)出土的一段亞蘭經文中記載一個名為 Y~dy 的國家,有些人認為這是指「猶大的亞撒利雅」。但同一段時期中有兩個統治者名字及境界相似的國家(Azriyau ma{t Yaudaia)似乎是一個不尋常的巧合362。

  29. 撒迦利雅登基,應驗了耶戶支派將會有四代的預言(十30)。有關猶大的亞撒利雅之治,請見:十五章8∼12節。

  以色列及猶大的歷史最終的指標始終都是神學性的。因此亞撒利雅(烏西雅)雖然是大衛之後最偉大的猶大王,但是作者卻僅用極少的篇幅來記載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這一章涵蓋了約五十年的時間,包括了二位猶大王(約主前790∼732年)及五位以色列王。

  此時我們必須假設猶大與以色列同樣地享有富強的國勢,因為他們尚未開始感受到亞述的壓力。這幾位君王的簡介評估、歷史短評、結束公式均一一被記載下來。



355 J. Bright, A History of Israel(London: SCM Press, 21981), pp. 238∼248.

356 M. Hara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Empire of Jeroboam ben Joash, VT 17, 1967, p. 279; D. J. Wiseman, Jonahs Nineveh, TynB 30, 1979, p. 46.

357 DOTT, pp. 204∼208; ANET, p. 321.

358 Y. Aharoni, The Land of the Bible: A Historical Geography(London: Burns & Oates, 2 1979), p. 344; B. Od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SyroEphraimite War Reconsidered, CBQ 34, 1972, p. 158.

359 Jones, p. 515.

360 D. J. Wiseman, Jonahs Nineveh, TynB 30, 1979, pp.29∼51;有關現代的評論見亞歷山大(T. D. Alexander)、貝克(D. W. Baker)等人所著之《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校園,1999年),82∼87頁。

361 Robinson, p. 133.

362 H. Tadmor, Azriyau of Yaudi, Scripta Hierosolymitana 8 (Jerusalem: Magnes Press, 1961), pp. 232∼271.

──《丁道爾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12%202King/12CT14.htm
新增日期: 2008/04/22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列王紀下第14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