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憑愛心行事
哥林多前書 第16章
哥林多前書(十六):憑愛心行事
【閱讀經文】哥林多前書16:1~24
保羅奉召為使徒,要把福音傳給外邦人,建立外邦教會,他曾做過三次宣教,哥林多教會是其中之一:
1) 第一次宣教:保羅與巴拿巴被聖靈差遣到居比路和加拉太傳道,建立了加拉太教會(徒13-14章)。
2) 第二次宣教:保羅到馬其頓和亞該亞,建立了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和哥林多教會(徒16-18章)。
3) 第三次宣教:保羅在以弗所宣教、講學,建立亞西亞的眾教會(徒19章)。這期間他寫了哥林多前書。
保羅計劃結束第三次宣教後,就要回到耶路撒冷,報告他在外邦人中宣教的情況(徒21:17-17-19),並且帶著從外邦教會收集的捐項到耶路撒冷,表達外邦教會對猶太教會的愛心與關懷。保羅是猶太人,知道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隔閡,他也明白神的心意是要使人與神合好,成為一個身體(弗2:11-18)。保羅在本書的結語要求哥林多聖徒憑愛心行事,並以基督的愛勉勵他們。
1. 聖徒相助16:1~12
a. 保羅說為聖徒捐錢的事,是指著什麼?要如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保羅提到他的同工提摩太和亞波羅,他們之間和哥林多教會有何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勸勉問安16:13~24
a. 保羅要求哥林多的聖徒警醒,在哪些方面要警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保羅為什麼要哥林多教會憑愛心行事?他們在這方面有何不足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什麼是家裡的教會是什麼?有何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為什麼有人不愛主,這人就可詛可咒?這話是否講得太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福音的本質就是愛,新約的誡命只有一條,就是彼此相愛(約13:34)。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聖徒之間彼此相愛,不是靠人的愛,而是用基督捨己的愛來彼此相愛(約一3:16),當我們能愛看得見的弟兄,就能愛那看不見的神(約一4:20)。保羅信上的結尾勉勵哥林多聖徒憑愛心行事,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更要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特別是在財物上,要憐恤窮乏的弟兄(約一3:17-18)。這愛心的奉獻若是捐得樂意,就是神所悅納的,教會要蒙神賜福,就要成為給的教會,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聖徒效法基督,就當憑愛心行事,以基督的愛出發,毫不保留地愛人,愛神(弗5:2),在愛裡成就神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6)。兩千年前,哥林多教會需要愛,現在離主來的日子更近了,聖徒更迫切地需要愛(太24:12; 彼前4:7-10; 啟2:4)。所有事物終必歸於無有,一切的事工終必停止,只有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8-13)。
【應用與分享】
1. 請分享各人基督徒生活中,是否意識到要警醒,等候主來?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預備?
2. 身為基督徒,是否能夠說:我愛主?如何愛主?請分享。
參考資料
一. 聖徒相助16:1~12
1. 為聖徒捐錢:保羅在安提阿教會時,曾帶著捐項幫助過猶太的聖徒度過飢荒(徒11:27-30)。他對骨肉至親有極深的負擔(羅9:1-3),他要求外邦教會不僅能夠效法他,扶助軟弱的人(徒20:35),更要效法基督,獻上自己的富足,彌補弟兄的不足(林後8:9-15),且讓外邦教會能表達對猶太弟兄的愛與關懷。
a. 對象:主要針對耶路撒冷和猶太地的聖徒。許多猶太人不接受耶穌是彌賽亞,他們稱這些跟隨耶穌的人為「拿撒勒教黨(徒24:5)」,多方逼迫他們,他們的生命財產受經常受到威脅。
b. 方式:初代的外邦教會在七日的頭一日聚會(徒20:7),就是現今的星期日,又稱為主日(啟1:10)。保羅要他們在主日聚會時,不僅向神獻上什一奉獻,也獻上捐助和慈惠的奉獻(林後8:1-7)。
c. 差遣:保羅要各教會派代表與他一同到耶路撒冷,一則以護送及監管捐項,一則向長老表明神在外邦人中所行的事(徒21:19)。雖然這趟行程將面對患難捆鎖,保羅仍義無反顧(徒20:22-24),他帶外邦教會的代表與他同去(徒20:4)。後來猶太人以此誣告保羅,使他被關鎖(徒27-30)。
2. 同工的關係:聖徒都是與主同工,也彼此同工,雖有不同的恩賜職分,但在基督裡同為一個身體。
a. 提摩太:在保羅第一次宣教時信主(提後1:5),成為保羅第二次宣教時的同工(徒16:1-3)。與保羅關係十分密切,稱為他的真兒子(提前1:2),保羅十三卷書信中,有十卷提到他,曾在哥林多與保羅同工(徒18:5)。保羅寫這封信,交給提摩太帶到哥林多,並代表保羅勸勉他們(林前4:17)。
b. 亞波羅:哥林多教會分派的問題,有一派是亞波羅(林前1:12),他有解經的恩賜(徒18:24-28),保羅也肯定他的服事(林前3:6)。保羅尊重亞波羅,沒有勉強他,各人按從主所領受的行事。
二. 勸勉問安16:13~24
1. 務要警醒:耶穌一再提醒門徒要警醒,隨時預備迎接祂的再臨(可13:32-37; 啟16:15 )。祂來的時候,聖徒不能還是未熟的果或哺奶的嬰孩,而是成為長大成熟的新婦,妝飾整齊迎接基督(啟19:7-8)。
a. 真道〔信心〕上站立得穩:信心要經得起試驗(彼前1:7),並為此打美好的仗(提前6:12)。
b. 作大丈夫:要有男人的氣概,在心志上不要像是小孩子(林前14:20),或吃奶的嬰孩(林前3:1-3),而是能長大成熟,分辨好歹(來5:13-14)。明白並順從父的心意,不體貼私慾,而體貼聖靈。
c. 剛強:指靈裡剛強(路1:80; 弗3:16),神不是賜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仇敵雖想吞吃、毀壞我們(彼前5:8; 約10:10),但我們親近神,抵擋魔鬼,魔鬼必要逃跑(雅4:7)。
2. 憑愛心行事:聖徒彼此相愛來見證是屬基督的(約13:35),並效法基督捨己,印證是神的兒女(弗5:2)。
a. 教會原是基督的身體,各肢體應該彼此相助(弗4:16),但哥林多聖徒卻彼此分門別類,保羅提到聖徒要彼此互為肢體後,就闡明愛的真諦(林前12-13章),叫他們用愛心互相寛容合一(弗4:2-3)。
b. 哥林多的聖徒口才、知識都全備,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他們卻因此自高自大(林前8:1),缺少愛心,因此不能彼此造就,反而互受虧損。徒有恩賜,在事奉上沒有功效(加5:6)。
c. 哥林多聖徒做了許多敗壞律法的事,他們需要憑愛心行事,惟有愛才能成全律法(羅13:8-10)。
3. 家裡的教會:初代教會,並沒有特定的組織或聚會場所,一般都在家裡聚會(羅16:5; 西4:15; 門2),稱之為家裡的教會。耶穌說若有兩三個人奉耶穌的名聚會,祂就在他們當中(太18:20)。教會並不是外在有形的物體,而是屬靈的實質,因著基督的同在,彰顯神的真理與榮耀(提前3:14-16)。
4. 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這話是對基督徒說的,保羅曾說:「若有人愛神,這人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我們對神的態度是絕對的,只有兩種選擇,要神或不要神,沒有中間地帶。
a. 罪使我們受咒詛,與神隔絕(創4:10-14; 羅9:3),基督已經為我們受了咒詛,使我們不再受咒詛,而得著神所應許的福(加3:13-14)。再沒有誰控告我們,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8:34-39)。
b. 神就是愛,住在愛中,就住在神裡面(約一4:16)。所以,若不愛主,就不住在主裡面。保羅提到若沒有愛,一切都是無益的(林前13:1-3);沒有了神,結局便是空虛黑暗,就是可詛可咒。
資料來源: 南灣愛修葡萄園教會
新增日期: 2008/01/16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哥林多前書第16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