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因為愛,我們彼此服事

腓立比書 第4章

因為愛,我們彼此服事(三)

日期:2003年6月1日主日敬拜(I)(II)(III)
講員:李 健長老
經文:腓立比書四章14∼20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今天是我們第三次一起思想「因為愛,我們彼此服事」的主題,也是我們這個題目的最後一次分享。我們盼望今天之後,每一位弟兄姊妹都開始願意服事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弟兄姊妹。現在已經在服事的人,期望您能因為這三次信息,更知道為何服事,如何服事。才來不久的弟兄姊妹,或者己經在這邊聚會一段時間但還未投入服事的人,希望您能開始找一個可以付出的地方與其他人共同學習服事,讓我們每一位因為彼此服事,或在大事上,或在小事上,叫我們成為一個神所歡喜,人所喜愛的教會。

前兩次,我們已經提過要彼此服事,要服事我們的家人,要服事我們的弟兄姊妹,有二個步驟要知道,或說有二件需要被提醒的事:一是「彼此服事,需要看重個人的生命」;二是「彼此服事,需要看重教會的生活」。在第一件事上,我們提到「我們是一個注重生命建造的教會,幫助人從貧窮邁向富足。」彼此服事,不只是外在的表現、工作、付出而已;彼此服事是出於生命的流露。沒有生命,如何流露生命?只有貧窮的生命,如何長期流露生命?除非我們的生命一直在長,否則給了怎麼會不空?付出了一定會覺得心虛。生命是很真實的事,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生命豐富就是豐富,貧乏就是貧乏,騙不了人。有一次我去國外講道,是代替一位知名的講員去的,他們本來邀請的不是我而是他,他們並不認得我,雖然那位講員已經徵得他們同意,才換我去,可是等我到了那個地方,我發現,他們顯然把接待的規格降低,吃也吃不好,住也非常簡陋,我心中很難過。難過的不是吃不好,住不好,而是他們的心態,他們怎麼會這麼勢利?大講員就住大旅館,(前兩個月才有一個大講員到過),小講員就住在非常簡陋的小房間。可是一天天過去,他們發現我們的信息對當地弟兄姊妹有幫助,也有許多人信主,他們的臉色就變了,對我愈來愈客氣,也一直道歉接待不週,而且邀請我下次再去,他們一定會好好的接待我。這讓我更生氣,更確定他們是看人做事的。所以我雖然好好的在講道,可是心中對主辦單位很不以為然,直到服事完了,在回來的飛機上,我才發現我自己的生命很貧乏。他們對不對是他們的事,別人看不起我,我就生氣了,我就埋怨了,他們沒有好好接待我,讓我受寒、受飢,我就受不了了。我也看不起他們,那我不是和他們一樣嗎?當時我問自己,下次他們請我,我去不去?當然不去!換句話說,人家好好請我,給我很方便,很合適的接待,我就再去;人家不好好對待我,給我不好的接待,下次我就不再去了,這是不是生命的貧窮,這是不是可憐的靈命嗎?我到底看的是什麼?看的是主的心意或是人的表現,我感謝主給我這個經歷,讓我知道我實在是個貧窮的人。彼此服事需要看重個人的生命,我們如果不能從貧窮邁向富足,我們很難服事人。

第二,彼此服事需要看重教會的生活,在這件事上,我們提到「我們是一個流露肢體相愛的教會,幫助人從個人進入團體。」彼此服事是因為我們屬於這個團體,這個教會。我們也服事尚未認識耶穌的人,但我們更應該知道,我們是這個教會的家人,這個身體的肢體,我們有責任貢獻我們從神所領受的恩賜來彼此服事。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享受神所賜給教會全備的恩賜。1999年我去巴塞隆納講道,有一個餐廳的老闆負責接待我,他們讓我住在附近的旅館,但中餐、晚餐都到他餐廳去用飯。我是一個不太注重吃的人,所以當他拿菜單給我時,我就不知道吃什麼?通常人家擺什麼在桌上,我就吃,我太太說我實在很好養,可是我自己不會打發。那餐廳的老闆說,只要菜單有的,你要什麼,就有什麼;不用擔心,菜是我們自己的,我親自下廚,包你滿意。可是我每次都很猶豫不知吃什麼才好?有一天,來了一家四口的西班牙人來吃中餐,他們點了四道客飯,一模一樣的宮保雞丁,每人一盤宮保雞丁,一碗白飯,自己吃自己的。我問老闆,他們為什麼這樣點呢?「因為他們在吃飯的事上,不彼此分享的」老闆說,所以他們每人每次只吃一種菜。可是如果是中國人一票四個進來,一定會點四道不同的菜,每人吃四道,換著吃。你來到這個教會,你願意拿出神給你的那一份出來,也讓別人嚐嚐嗎?事實上,你已經在享受別人的恩賜了,今天早上音響、燈光、空調是誰預備的?司琴要經過10多年才有今天的才幹,領會也不是天生的,其他的服事都是別人做出來的,你呢?你願意從個人進到團體嗎?從肢體進入身體嗎?可不可以對旁邊的人說:「我願意學習在這個教會服事其他的人了」?上週開始,透過網際網路早上9:10現場轉播,今天是9:10及11:00兩場立即實況轉播給弟兄姊妹和國外肢體。

好了,我們的生命在成長中了,我們也發現我們是全體中的一份子而願意服事人了,我們下一步怎麼做呢?
三、彼此服事需要看重服事的 團隊 。
我們剛才說過,我們是肢體,教會是身體,加入教會就好像肢體連結到身體之中,發揮它的功用在身體上。但實際的作法是什麼呢?實際上,我們如何進到教會的服事崗位呢?任何一個團體,都有加入團體的方式:軍人編成軍隊,有一定的規矩,他會編入一個單位,隸屬於什麼軍種,哪一個部隊,也都有個軍籍號碼。新人進到一個新公司也一定會隸屬於某個部門,某個大部門、中部門、小部門。進到教會來,你首先是要進到一個小組與其他十幾個人彼此認識、互相幫助。平常在小組中聚會,彼此扶持,一起讀書或查經,生活上有困難、疑惑、也都拿來互相討論,等到稍稍熟習小組生活,就可以有更多的服事,有的人就在小組中去服事別人,有的人可以與小組一同去服事別人,也有人可以另外加入其他功能性的小組或教會已經存在的服事單位。

教會的服事,幾乎都是以團隊方式在進行的,即便是領會,看起來單獨,他們也需要彼此討論並參與訓練;司琴在主日是單獨服事,但我們一個主日就需要五位司琴,他們要調度,要配合,他們要輪值,有時某人臨時有事不能來,要有人替補,他們是一個團隊。腓立比教會和保羅也是如此,請我們讀腓立比書四章14∼16節「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保羅是他們的牧者,也成為他們所支持的宣教士,他們是一個團隊,保羅在前方宣教,他們在後方禱告,並且用金錢來支持。他到那裡去,他們的關心就到那裡,他們的禱告就到那裡。在這個團隊運作下,你想保羅在服事中,安心不安心?他得力不得力?因為他知道他並不是一個人去,他是有一群人去。不僅保羅和腓立比教會是一個團隊,腓立比教會的內部也是一個團隊,請讀18節:「但我樣樣都有,並且有餘。我已經充足,因我從以巴弗提受了你們的餽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會的人,當保羅關在羅馬時,腓立比教會很想念他,又擔心保羅不會照顧自己,就讓以巴弗提千里迢迢去照顧保羅,與保羅同住,其他的弟兄姊妹就拿財物及禱告來支持。所以我們看到服事是需要團隊的,四月中旬,榮華長老去了一趟北歐,幫助賈力均宣教士所舉辦的營會,也代表教會去探望他。我按著教會異象中的第四項:「因為愛,我們服事華人及教會」而去蘇格蘭、紐澤西講道,有許多人為我禱告,很多人為我預備各樣需要的用品,然後我轉到洛杉磯去看吳長老。我們弟兄姊妹不僅用禱告支持,沒有出去的同工在這邊還要承擔我們的服事,這是團隊服事。

彼此服事需要看重服事的團隊,在服事團隊這一段,我們提出一個要點,就是:
*我們是一個展現服事熱忱的教會,幫助人從 獲得 成為 給予。
當一個基督徒從基督得生命,他開始要成長,他從貧乏的生命邁向富足的生命,他所看重的是個人的生命。一旦他發現他是教會的一份子,他是身體的一個肢體,他就開始進入團體,他就開始服事人,愛人。而服事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從獲得成為給予。我們怎麼判斷一個基督徒的生命是不是開始豐富了?我們如何知道一個基督徒的生活是不是進入團體了?就是看他是要得還是要給。生命是先得後給,基督生命既然得了,就要給出去,這是基督徒的原則。白白得來,白白捨去,就是形容這件事。我們從神得生命,我們從人得幫助,我們從主日敬拜中得信息,從小組中得安慰,從造就班中得教導。但如何展現我們開始成長了呢?成熟了呢?就是看他給不給;他給,表示他的生命開始豐富了,他給,表示他進入團體了。當然開始的時候給的不多,大半還是得,80%的時間在得,20%開始願意給了,然後愈來愈多給,愈給愈肯給,這不表示我們不去得了,一個人反而因為肯給,他就得的更多。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聖經上記戴著「施比受更有福」,其實當你給人的愈多,神給你愈多。所以從獲得到給予,一方面表示我們成熟,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們源源不斷的從神得了。

從獲得到給予,我們到底如何轉變的呢!
1.從獲得成為給予首重學習。
請我們讀腓立比書四章14∼16節「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腓立比教會在學,學什麼?學給予,給予是需要學的,給予不是天生會的,如果你有一個剛剛懂得抓的孩子,你會了解給予是要學來的,不是天生的。父母最喜歡問這個年齡的孩子說:「餅乾給爸爸吃一口好嗎?」、「糖果分給其他的小朋友好嗎?」給,是很不容易的事,給,表示我有;是我的,可是我要放棄擁有,放棄享受,容易不容易?腓立比教會肯給,給保羅錢,給保羅同工,一次又一次,他們有一個保羅,實在很辛苦,因為保羅很愛跑,從亞洲跑到歐洲,走陸路,又走海路,從現在的以色列跑到敘利亞,跑到土耳其,跑到希臘,跑到義大利,最後跑到西班牙,他們只好學著跟,學著給。服事就是給,給時間,給體力,給金錢,給了還不見得有果效,給了別人還不見得諒解你。學不會再學,失敗了再學,慢慢你就會知道什麼是給予。最難學的給予(或說放下)是被誤會,當你做一件事,做一個服事時,可能被誤解,你能不能放棄解釋的機會?你願不願意放棄被稱讚的機會?當然,如果能解釋,解釋有果效最好!但這些年來,我發現服事被誤會之後要再解釋得清楚、讓人可以明白是不容易的事。有時服事完了,被服事到的人沒來謝謝你,沒被服事好的人倒跑來抱怨你,你還給不給?還是我們一定要得到稱讚才肯做?被人看見才服事?有的時候,神就讓我們不被看見,受到誤會,我們很愛解釋,深怕別人不知。所以要學,從獲得到給予一定要學,而且學無止境,不學,不會從獲得變成給予。

2.團隊從獲得成為給予需要同心。
同心是腓立比教會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保羅說他們是從頭一天直到如今,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難怪他們可以支持保羅一年又一年。同心,同誰的心?大家都知道,當然是同基督的心,基督要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基督在地上要救人,我們就參與救人,基督要我們彼此相愛,我們就彼此相愛。但既然「同」,就要一致,一致在什麼事上?一致在我們都同意要做的事上嗎?如果今天在我們教會有人要拿錢支持神學院,有人要發展對回教世界的宣教工作,有人說目前有許多菲佣在台灣工作,又有人說我們最要緊的是推動人人讀經,另外有人提議我們的教會設在中正區,為什麼不參與中正區許多社區活動?所以同心是一個原則,如何做出來又是一個問題。前幾個禮拜,信義之聲負責同工打電話來給我,問我們願不願意參與他們管委會的服事,派一個同工去協助,督導他們的事工。我跟他們說,我們奉獻錢給你們,你們的人做就好了,我們沒空去管理你們。什麼是我們該做的,什麼事在現階段我們不應該花力氣?所以我們有教會異象、教會使命,我們的異象小於神對宇宙教會的期望,我們一個教會不可能完全符合神的心意。我們受限於時代、地區、能力,我們只能做一小部份,在這個部份需要同心。為了完成教會異象,教會各部門有部門願景、達成使命的策略、方法,以及依序做出來的計劃。腓立比教會也是這樣,他們支持保羅,那是他們同工的決定,他們可能還支持別的事工,也可能沒有了,他們只會支持保羅。但無論如何,他們同心去做,這件事就蒙神賜福。同心除了在目標一致外,還要接納彼此,這個比目標一致更困難。有時目標一致並不困難,如何達成那個目標的方法要一致非常困難。「要傳福音給尚未認識耶穌的人」這個目標大家都不反對,但如何傳?方法是什麼?就很難同心了。可以舉辦郊遊嗎?可以在教會辦音樂會嗎?可以在聖誕節舉辦餐會嗎?還是要用佈道會的方式進行?挨家挨戶叩門傳耶穌?還是穿我是罪人的衣服在路上走?彼此接納,接納彼此可能比哪個方法較有效更重要。我在教會多年,發現以人廢言仍是改不掉的軟弱。我常想,笨方法可是大家同心合意,比一群聰明人各憑本事而不同心要更討神的喜歡,也更能完成神的託付。可是真的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3.從獲得成為給予結果是榮神益人。
讀經17∼20節「我並不求什麼餽送,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帳上。但我樣樣都有,並且有餘。我已經充足,因我從以巴弗提受了你們的餽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願榮耀歸給我們的父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他們同心合意學習付出,他們分工一起服事的結果是什麼?

(一)有許多信了基督歸向神,許多人因他們的給予信了神;(二)保羅得了他們的供應,以致樣樣都有,沒有缺乏;(三)保羅從腓立比教會得的美物,如同極美的香氣,達到神面;(四)神會將腓立比所需要的,在合適旳時機賜給腓立比教會;(五)神得著榮耀直到永遠。這些就是榮神益人,當一個教會或一個團隊裡面的人開始學會從獲得成為給予時,神得榮耀,人得益處。當我們說因為愛,我們彼此服事時,神就大得榮耀而我們當中的弟兄姊妹都得著各樣的好處了。

資料來源: 林森南路禮拜堂 http://www.linnan.org.tw
新增日期: 2008/03/03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腓立比書第4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