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每日研經叢書》

士師記 第7章

神的算術(七1∼8)

  但凡爭戰,尤其是古代的戰事,兵力眾多才是制勝敵人之道。但是神的計算方法與人不同。屬靈的爭戰,得勝要訣又在哪?呢?

 .第一次挑選(1∼3)──在基甸號召之下,有三萬二千人跟隨他,要與米甸人、亞瑪力人、東方人爭戰(參六33)。三萬多人,浩浩蕩蕩的到了哈律泉旁紮起軍營,敵人就在山後安營。耶和華洞悉人心,知道人的驕傲自大,所以不要太多人參戰。當基甸宣告說:凡懼怕的、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立時就有二萬二千人收拾兵器行囊回家去!你能想像當時的情景嗎?三分之二人承認自己懼怕、膽怯。臨陣退縮,是多麼可恥啊!戰爭還沒有開始哩!弟兄姊妹,倘若我們要跟隨主走人生的道路,就要定睛在主的身上,不要因為有人跌倒而害怕。

 .第二次挑選(4∼8)──耶和華說,一萬人還是太多。神要再在其中挑選出忠勇的戰士。基甸把一萬軍兵帶到水旁,讓他們喝水。有些人跪下,把頭埋在水中盡情鯨飲;有些人則用雙手捧?水來喝。這種人畢竟是少數人,神從這一萬人中只挑選三百人,是百分之三!是三萬二千人的百分之一還不到。

 .從兩次挑選之中,我們可以學到甚麼功課呢?

  1. 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爭戰要得勝,就是照神的辦法。

  2. 蒙選召參與屬靈爭戰的,必須要勇敢,靠生作剛強的人。

  3. 生活態度要時刻警醒。

祈禱 天父啊,求?赦免我,因為我常常跟隨大夥兒去行事,明知道聖經的教訓,卻不敢去行。求?今日使我剛強壯膽,走上十字架的窄路,為?作美好的見證。阿門。



耶和華和基甸的刀(七9∼25)

  從基甸的事蹟中,我們看見神的工作,是何等完美周詳。祂呼召基甸作拯救者。他不但差遣,而且更與基甸同行,又預早安排一切得勝的條件和環境。

 .基甸得鼓勵(9∼14)──基甸並非職業軍人,面對米甸人的軍營當然心中害怕,所以才把僕人普拉也帶去。其實他們將要遇見的事,神早已知道(11)。米甸軍隊在值勤時,兩人閒談,把夢和夢的解釋都說了出來,可能他們是用來開玩笑的說?,但是神卻把夢的解釋叫基甸聽見,使他得?膽量。神使萬事互相效力,好成就祂的美意。

 .消滅米甸人(15∼25)──基甸聽見敵人軍隊的說話,心中十分興奮,於是回到營中鼓勵這三百個人,證實耶和華已將米甸的軍隊交給他們。這話神早已應許了(參六16,七7、9),只是人的信心軟弱,遲鈍罷了!

  他們達致的方法就是必須行動一致,絕對遵從基甸的命令去做,無論拿瓦瓶、火把的方法、喊叫的說話、吹角的時間等,都要完全配合。在黑夜中,敵人疏於防範的時候,三百人的吶喊、突然火光熊熊、號角之聲齊鳴,使到米甸人慌張逃走,忙亂中自相殘殺,其他以色列人都眾人一心追殺米甸逃兵,把他們兩個首領都殺了,但是那三百個勇士始終沒有動過刀,只是口中有刀,手中無刀,這種戰勝敵人的方法,更顯出信心的得勝(30∼31)。你能否說出另一場戰役,以色列人只用「詩歌班」大合唱便能戰勝敵人呢?

思想 感謝和頌讚神是得勝惡劣環境的方法,你在生活中,有否以此法戰勝一切的難處呢?──《新舊約輔讀》



『米甸人的日子』(七1-八3)

像耶利哥城牆倒塌的故事一樣,本章也記錄了一次大擊潰的現場。許多讀者在童年時便已耳熟能詳,這種按兩種不同表現去挑選三百人的小隊伍,並使用吹角,打破瓶子,高舉火把的計謀。這件事看來幾乎達到諺語所表明的狀況:以賽亞兩次用簡短的幾個字談到『在米甸的日子』(九4),『殺戮米甸人』(十26)。但是熟悉與了解的步調並不一致,許多聖經故事有這種情形,這是其中之一。我們越仔細讀它,便越覺其中有些部分令人大惑不解。我們很難期望用以下很少幾段解釋去解答這些難題。但至少我們要對部分問題有較清楚的認識。

(一)

本章最先應提及的是以色列人的領袖,避免對他的身分有所懷疑,給他取了兩個名字──基甸與耶路巴力。第七章及第八章的大部分,都用基甸的名字。耶路巴力只用在他兒子亞比米勒的故事?(第九章)及兩處舊約聖經參考(撒上十二11;撒下十一21,後者用耶路比設以取代巴力一詞),而在希伯來書十一章卅二節中,基甸的名字實際上被列在?雄之首,即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和撒母耳。

首先提及是『劈砍者』,但決定性的動力來自上帝:『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2節)。戰績將屬於耶和華,不是以色列人所有;對基甸則乾脆一字不提。這一點在第七節得到加強,那?說耶和華才是以色列的拯救者。基甸用以下的口號去訓練他的軍隊──『為耶和華!為基甸!』(18節,中文和合本譯為:『耶和華和基甸的刀』──譯注)。

(二)

本章最大使人困惑的可能是挑選過程的性質和根據。第一次人數從三萬二千減為一萬,基於承認是膽怯,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若以此為選擇準則,第六章的基甸就可能落選了,因他在應該向前時非常落後(六15),又要求上帝提出證據(六36-40)。即使在備戰出擊的當時,上帝還要連哄帶勸的(七10-11),讓他在米甸營?聽到有人在說夢話及它的解釋。

飲水的場面自古以來一直是令讀者感到莫名其妙的,可能這是第一次提及。不僅是場面的各細節含糊,解釋也不清楚,因為四至六節乃來自各不同的譯本。我懷疑兩個問題是連在一起的,即是細節的正確意義與控制試驗的性質有密切聯繫。我們甚至不容易將其中的不同加以具體化;要了解人類蹲在水邊喝水,就必須假定那是類似四腳動物的動作。

只是將難以解答的問題支開,當它根本不存在,這是有危險的。總之,在這件事上,我是不得不小題大作了。一切有關好兵士在河邊以甚麼方式喝水,以避免遇襲的爭論,均沒有抓住要點。上帝在第四節確實提及這種『試驗』。這個希伯來字一向與金屬的鍛鍊過程有關。這不是考試及格與不及格的問題,而是全面加以甄別的過程,也是為了從廢料多而可用的金屬少的情況下,提煉有用金屬的一種過程。

正如在廿二節清楚指出的,上帝保持?控制權直到一場出奇制勝的突擊取得最後結果。他們依照所吩咐的大喊『為耶和華!為基甸!』(18節)在吹角、手拿火把和打破瓶子的雜聲中,三百人事實上是喊叫?『耶和華和基甸的刀!』這決不是說明他們手上持有甚麼武器。無論那是不是一種懇求或是信心的表現,結果是上帝『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一場大亂,戰事告捷。整個故事可以當做矯正經常佔有我們的、到底自己能做甚麼可以挽救局面的思想,並要求上帝也這樣選擇去作一個特別的工作。

(三)

在這段經文中,半夜突襲的結果幾乎是一樣的混淆不清。(甲)先是『以色列人』從各地聚集來(23節),幾乎是六章卅五節列出的同一組人(這?不提西布倫)。(乙)接下的簡短經文(七24-八3)是對以法蓮提出的特別要求,由這個瑪拿西的以色列近鄰負責把守約但河的渡口。他們很成功的完成任務,而且殺掉兩個米甸首領,但他們抗議沒有召他們同去。他們的怒氣需要用基甸的外交手腕去緩和。(丙)最後在八章四節說基甸和跟隨他的三百雖然疲乏,還在追趕。或者作為一個故事以後覆述時,不同的宗族會有不同的宣稱,他們要分享這次古代軍事行動的幸運。

少數支派怎樣能代表『全以色列』,這是容易理解的。沒有許多高地的家族,參與斯圖亞特的命運的加封的戰爭,這次戰鬥發生庫魯屯爾(Culloden Moor),之後一九四六年宣佈對英皇的獨立;這宣佈的確是少數蘇格蘭人在當時樂於見到的成就。然而在蘇格蘭神話的觀點和國家主義的眼光中,那次戰鬥現在是國家的災難,因為在殘忍的英國人手中損害了年輕的波尼王子查利(Bonnie Prince Charlie)的生命──所有我們的祖先都在那?。──《每日研經叢書》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新增日期: 2008/08/27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士師記第7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