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每日研經叢書——不順從和棄絕(十五17-35)
撒母耳記上 第15章
不順從和棄絕(十五17-35)
接續而來之事,掃羅被這位憤怒的先知嚴厲地指責,他不再承認掃羅為合宜的王。掃羅任性的行動,不但疏遠撒母耳,也疏遠那位揀選他作王的上帝。事實上掃羅在有生之日,仍然作王,但是從那天起他的命運已經註定,別人將得到他的王位(28節)。至於亞甲,他最終不能逃避死亡──卅三節清楚指出,他在戰爭中的殘暴,現在是罪有應得了。
撒母耳說的話重點,是廿二節以下的詩歌豫言。像其他先知一樣,撒母耳對照宗教內在的真實和外表假裝。許多以色列的王(雖然掃羅不在內)犯了拜偶像的罪,卻同時仍然繼續維持在耶和華面前各種獻祭的制度,同時容許甚至鼓勵所有違背律法的行動。許多人以為只要我們照習慣參加教會和經常靈修,上帝會稱讚我們的虔誠,便不理會我們品格上的缺點和錯誤的行動。先知在這方面的信息既清楚也不含糊:正直和完全順服上帝的命令,乃是虔誠生活的惟一基礎。上帝的命令已經清楚告訴我們;過去和現在都是那樣,甚至在特殊情況下,我們都可以時常知道上帝的旨意。順從當然包括而不是排除內?的虔誠和外表的遵守。
廿二節是這章聖經的鑰節,或多或少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挑戰:聽命勝於獻祭。特別是對掃羅,和以後生在以色列和猶大寶座的所有繼承者。君王要時常順服,不可例外,不能因為他們不合意而承認其他人有比上帝更高的地位。此外,在實踐中順從意指順從祂的先知;上帝的話被掃羅cs9所厭棄的(23節)是在第三節中,撒母耳給他的命令。在某些程度上,以色列君主制度的歷史,乃是君王與先知之間的衝突之歷史;因為君王擁有政治權力,但先知卻擁有宗教和道德的權柄。在公開的宗教禮儀和慶典中,不容許君王不聽從先知而不受懲罰。掃羅可能不是偽善者,但必定是淪入對許多君王而言是一種試探,要得到虔誠的聲望,而過份浪費在宗教慶典上,目的是盡量向百姓掩飾事實,和他們背後的醜惡、貪婪和不義。對這類後來的君王而言,撒母耳記上十五章的故事提供一個嚴重的警告:不順從上帝必然會失去他們的王位,只是或遲或早的事。
這一章多過一次,指出上帝後悔掃羅作王。這只是人類語言類比,正如廿九節清楚指出,上帝是真實的,不會像人一樣犯錯誤和改變主意。也許用最佳角度看上帝怎樣對待人──特別是在舊約中── 乃是類似國際象棋遊戲。上帝容許人,例如掃羅,擁有完全選擇和行動的自由;但祂會時常對他們的行動作出回應,並且在適當的時間改變祂的策略、技術和方法。在某些方面,掃羅是大筢的襯托,犯錯的王顯然要被正義的王所代替。但掃羅不是稻草人任由擺佈,上帝也曾給他機會,去證實他自己是位值得尊崇的王,但因他自己的失敗,這樣上帝才『後悔』,並且採取步驟從他身上挪走這個王權。──《每日研經叢書》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09%201Sam/09CT15.htm
新增日期: 2008/06/02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撒母耳記上第15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