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丁道爾聖經註釋——與摩押人爭戰(三1∼27)

列王紀下 第3章

與摩押人爭戰(三1∼27)

  作者在此所記錄的事件顯示以利沙的話及他的預言與以前相似情況中的以利亞具有同樣的權柄及效果(王上二十二)。約蘭的歷史包括如常的簡介公式(1∼3節),乃接續一章17∼18節的記載。有些解經家因為以利沙的出現及離去均太過突然(11節)而質疑此敘事的一致性(4∼27節),但以利沙的神出鬼沒與以利亞的行徑相似。他們得到如神所應許的大獲全勝(24∼25節;參18∼19節)之後退兵(27節),這並不一定證明有不同的資料來源,但可能有幾個不同的解釋。先知的話語中對猶大王的抬舉乃意料中事,因為作者一向偏重猶大王而非以色列王。米沙碑文(DOTT,pp.196∼197)乃聖經以外的證據,提供了由摩押人對這些事件的觀點與角度。

a. 摩押人背叛(三1∼12)

  1∼3. 若猶大的約蘭王與他的父親共同執政,則第十八年的年代與一章17節便沒有矛盾;他約由主前八五二至八四一年作王十二年。有關以色列王的記載公式通常會包括他的首都,因此這裡也記載了在撒瑪利亞,但七十士譯本卻省略未記,並將第1∼3節置於列王紀下一18以後。約蘭的惡不像亞哈王(王上十六30∼34)或是在他任內一直健在的(九30)王后耶洗別(王上十八4,十九1∼2,二十一7∼15)所行的。巴力的柱像(「神石」,NIV)乃是豎立的石碑(MT mas]s]e{b[a^,可能與在靠近夏瑣、Zenjirli(Panammu)及敘利亞(Melqart 巴力的 Barhadad 石碑)之祭壇出土的巴力像碑文或浮雕相似305。這種石像仍留有一個在聖殿中(王下十26∼27),可能是耶洗別這個幫不了忙的母親所立(王上十六32∼33)。這些石像不一定與豐饒的象徵有關(見:王上十四23)。

  4∼5. 原來臣服的米沙背叛了以色列王,米沙需要以色列「繁殖羊」(no{qe{d,NEB)的技術,以致可以年年或「定期地」(NEB,此動詞為表示反覆的,而不一定是指一次進貢)供應無數的(十萬)羊羔及公綿羊。他在亞哈死後背叛(見一1),使得以色列及猶大聯手與他對抗。約蘭重新恢復與猶大訂立的平等條約,得到約沙法的首肯,意即他願意與他一同出征。

  8∼9. 他們的計畫是避免經過亞捫人境界,亦即避過摩押新近重建的防禦工事,繞道從背後攻擊摩押。另有解經家認為他們是由東南方進攻摩押,這兩條路線均需要經過猶大及以東,當時以東王(melek「王」)乃約沙法的藩屬。他們為了要「上去」(攻打,NIV、現中,8節)摩押高原而選擇經以東沙漠,通過 Arad 及死海南端的沙漠,由瑣珥何羅念直抵首都吉珥哈列設(賽十五5;耶四十八5)。在主前八五三年後米沙似乎看準了以色列受到亞述箝制的時機而背叛。

  10∼12. 約蘭可能曾經求問過他自己的先知。但是在面對壓力的情況下,他們性格的相異之處盡顯無遺。約蘭喪膽,約沙法卻仰望神,他憶起在基列的拉末的經歷(王上二十二7∼20),要從神那裡求確據。古代戰爭時有藉神諭在不同階段求問(「諮詢」)神旨的慣例(11節)。有些解經家認為以利沙仍代表以利亞行事,因以利亞曾經寫信給約沙法之子約蘭(代下二十一12∼15)。當然在此以利沙被描述為年老先知以利亞的僕人。為主人倒水以供應沐浴淨身所需,此為僕人的工作。這次二王到先知那裡去見他,而非召他晉見他們(參:王上二十二9)。約沙法支持以利沙,視他為真的先知,亦即大而無畏地傳講神話語的人(12節)。

b. 應許打勝仗及供水充足(三13∼19)

  以利沙對以色列王的敵視可見之於他的問題:「我與你何干?」(或是我和你有什麼關係)(13節,新譯),其希伯來文(「與你我何干?」)可能暗示我們必須各盡己職(此為基督在迦拿婚禮時的用法,約二4)而非意味「你為何要干涉呢?」

  14. 以利沙的話與以利亞的話十分相似(王上十七1)。「看……的情面」(RSV、REB;或作「尊敬」)乃譯自一句成語「偏愛」(直譯為「抬頭」)。

  15. 以利亞要求一位彈琴的(希伯來文「彈絲弦樂器者」),亦即彈奏小型七弦琴的樂師(撒上十六15),這並非表示以利沙是比以利亞差勁的、精神恍惚的僧侶。耶和華的手(希伯來文「手、能力」)藉著音樂降在人身上,進行安慰或控制的工作(如撒上十六16、23的掃羅)。

  第17∼19節的預言必須聽者辛苦工作才能生效,也必須有不可見的能力才能有神蹟式的供應,他們應在乾涸的河床(可能是 Hesa 小河;Zered 河)上挖掘許多壕溝(希伯來文「壕溝、壕溝」)以保存決瀉的洪水(阿拉伯文為sayl),此洪水乃來自遠不可見的摩押山區之降雨。這種灌溉方法在阿拉伯中部及南部至今仍然通用。

  17. 有些解經家將牲畜讀為「軍隊」,但這樣作必須改變一個 MT 的子音。若我們由此看到神供應水及改變敵我情勢的大能時,此難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19. 此節經文是一個應許,而非命令。申命記二十19禁止砍伐多結果實的美樹。

c. 摩押人敗遁(三20∼27)

  神通常在清晨施展祂大能的作為(參:王下十九35)306。

  21. 那些「能頂盔貫甲的」(AV)甚至包括那些能拿武器的(NIV、現中)年輕人都出動抵禦越界而來的侵犯。

  22. 紅如血(希伯來文 ~@dummi^m)並非只是以東一字的雙關語,因為 Hesa 小河中的紅石反映在水中可能被敵軍視為是一種流血的凶兆,因此誤導了摩押人。希伯來人聯軍殲滅全軍(25節;參19節),直殺到摩押南面的首都吉珥哈列設或摩押的基珥(賽十五1),亦即現代跨越王道的 Kerak,位於死海東面十七公里,亞嫩河南面二十公里處(參:耶四十八31、36)。

  26. 此處的希伯來文甚是艱深難明。摩押王企圖殺出重圍,要衝過陣去到(RSV 作「對立的」)以東王那裡去,可能是想要揀選敵軍中最弱的一環。有些解經家將此處的以東(~dm)讀成亞蘭(~rm),但並無經文證據可以支持(除了 Old Latin),因為這裡並未涉及那個遙處北方的國家。

  27. 公開地在首都的城牆上將王子獻作燔祭乃極為罕見之舉(士十一31、39),目的是要平息國神基抹之怒,因為基抹「對他的地土發怒」(摩押碑文5),藉著使他們一敗塗地來發洩他的不悅。後來以色列人遭遇大怒可能是指摩押人憤怒的反應,導致以色列人撤軍返回(此為約瑟夫之解釋,《猶太古史》ix.3.2);也可能是指神因聯軍促使這惡行發生而向聯軍發怒(如和合所譯);更有可能的是以色列人感到厭惡及恐怖而撤軍。



305 ANEP第490、827項;IBD, p. 153;參:A. Lemaire, La ste&le arame*ene de Bar-Hadad , Orientalia 53, 1984, pp. 337∼349.

306 「早起」(AV;希伯來文為 s%a{kam)直譯為「用肩頭挑起」,描寫人肩負起清早拆營的責任。這在如亞伯拉罕(創二十一14,二十二3)、雅各(創二十八18)、摩西(出三十四4)、約書亞(書三1,六12,七16,八10)、基甸(士七1)、撒母耳(撒上十五12)及大衛(撒上十七20)等領袖的生命中都曾是關鍵性的時刻。──《丁道爾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12%202King/12CT03.htm
新增日期: 2008/04/17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列王紀下第3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