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丁道爾聖經註釋
以斯帖記 第6章
Ⅶ 弄巧成拙(六1∼13)
這一章充滿了巧合,但所有的細節都合情理,不會令人覺得不可置信。每個人的舉動都很吻合他的性格。而且,正因哈曼好炫耀的本性,已是意料中的事,到頭來竟碰了一鼻子灰,讓死對頭享盡威榮,造成極度戲劇性的諷刺。
A 國王失眠(六1∼3)
當全國貧苦百姓都在睡夢中,貴為一國之尊的國王卻睡不著覺(字面意思是「睡眠離他而去」。參︰創三十一40,標準修訂版保留了希伯來文的用語)。時至今日,雖有安眠藥之助,但有人聲在耳邊喃喃叨敘,仍是公認最好的催眠方法。不過,也許國王這一夜已放棄,不打算睡了,就起身整理積壓的事務,審查一下國務檔案。歷史,標準修訂版作 book of memorable deeds,「值得紀念的事蹟之書」(參︰瑪三16,說到天上有一類似的紀念冊)。這書是國王獎賞臣子的根據,通常有功勳的總是隨即受獎145。若有人救了國王一命,竟沒有任何獎賞,那實在是太疏忽了。因此,必須立即補償,並且要特別隆重地執行,免得國王聲譽受損,被評為行事不公。
145 Herodotus 列出五次這樣的獎賞,有三個是大利烏王朝時代的(iii. 138, 140; v. 11),另兩個在薛西(Xerxes)王朝(viii. 85; ix. 107)。薛西王第一次賞賜土地給兩個人,又將其中一個名字列在「造福國王的榜」上(波斯的 Orosangae)。第二段記載薛西王賞賜救他兄弟性命的人,派他作全基利家省(Cilicia)的總督。
B 哈曼受辱(六 4 ∼ 13)
要嘉獎一個人,又要保證他會感謝領受的好方法,最好就是問那受獎者喜歡什麼。可是這一次國王迫不及待,不想再耽延了。
4. 那天清早,連侍衛也未站崗,院內空無一人,只有哈曼在那裡。哈曼也是一夜作工,監視木架的製作;然後顧不得睡覺,趁王還未上朝的清早,就想早早與王商議,執行末底改的死刑。哈曼這樣的大人物,也會受挫於排隊等候接見,雖然他可以排在第一位。
5. 他立時被亞哈隨魯王召見,是相當意外的特別恩典,他可能看為好兆頭。站是直譯的動詞(希伯來文作 `a{mad[),這字的意思很有彈性,三章4節譯作「站得住、站不住」;七章 7 節作「起來」;這樣的意思是︰「哈曼在此等待著……」。
6. 這裡二人相遇,心意卻相反。國王當然期待人人都會照這大臣喜歡的方式得獎賞,而人人都會像哈曼一樣,以為是自己會得獎。諷刺就在此︰國王與哈曼前一晚所做的事,以及倆人的存心,完全相反。
7∼9. 哈曼重複國王所用的字眼︰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好像在反覆咀嚼一般。他接著的建議,揭露了他是個多麼重視名氣威望的人。他本可以要求高官厚祿,他卻要穿王的朝服,坐戴冠的御馬,並有人在前揚聲宣告。他似乎有種孩子氣的樂趣,要在人前添光彩,而其實,他在朝內已經享有幾乎與王同等的尊榮了。戴冠的馬,可在波塞波利斯殿柱東面階梯的浮雕上看見,馬匹還經過特別的打扮146。哈曼想坐王的御馬,透露出他覬覦王位的野心(王上一33),不過這時仍未出問題。
10∼11. 想不到,哈曼就是那將執行御命的「極尊貴的一個大臣」;而接受朝服和御馬的「王所喜悅和尊榮的人」,竟然就是哈曼要把他掛在木架上治死的那人。國王對這兩位臣下彼此間的冤仇敵對,似乎一無所知;他封閉在王宮裡,連一個在城門口玩耍的孩子也一目了然的事,他也全不知情。當時觀看遊行的百姓,一定看出其中的諷刺性,希奇兩者多麼不相稱。哈曼奉旨所宣昭的話,一定如鯁在喉般地難受。在眾百姓眼中,他早已完蛋了。
12. 這不相稱的情景,直到末底改回到朝門口時仍繼續出現。當時他是否仍穿著王的御服,並不關緊要,因為這件事對他的身分絲毫沒有影響,他不過參與了一幕皇家的戲劇演出罷了。但是哈曼卻丟盡了臉,無地自容,而且會當眾表現出他的哀傷。
13. 細利斯對她丈夫的困境,感同身受,表示他夫妻倆的關係,比以斯帖和國王的關係深得多了,這使後來發生的事,打擊更深。這時哈曼處處碰壁,但從他的參謀們所說的話聽來,他們似乎一點責任也沒份兒似的。他如果是猶太人,表示他們當初並不曉得這事,而哈曼卻早知道末底改是猶太人(五13)。這時他既碰壁,就把他孤立起來,這是第一步。你始而敗落……你必不能勝他,終必在他面前敗落。這樣冷淡的勸告背後,似乎有一番民間公認的睿智,可能屬箴言之類。猶太人被擄掠至殖民異邦,仍生存無恙,而且保持了他們民族的身分,人的眼目看得很清楚,也見證了他們的神的大能(參︰結三十八23)。如今雖是個別性地拯救末底改,亦可看作神全面計畫的一部分,叫祂的名得榮耀,要建立祂的國度。這絕非偶然的事。單看以東的命運便知,以東與猶太國土大小相若,未曾被擄離開異土,卻無法生存而亡國(瑪一2∼5)。猶太民族一直保存至今,是向世界的持續宣告︰神的偉大、了不起是「超越以色列疆界的」。
146 見 AB, Plate 4.
Ⅷ 以斯帖的第二次筵席(六14∼七10)
14. 事態急轉直下,哈曼還在躊躕自己的處境之際,已有太監來到門前,國王派人來接他去宴會,這是當時的慣例。催哈曼快去,希伯來文有「趕忙」的意思,例如二章9節,慕理認為這動詞加強了哈曼身分的重要性147。不過,這裡可能暗示,哈曼因苦悶而耽延了赴宴的準備,他可能感到自己失了控制大權,於地位不利。他更加不敢叫國王久候了。──《丁道爾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17Esth/17CT06.htm
新增日期: 2008/04/0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以斯帖記第6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