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1月24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詩篇註解── 包忠傑

詩篇 第88章

不滅的信心(八十八1∼18)

  人生際遇往往未盡如人意,為人帶來愁苦,這實在是無可奈何的事,不論是否相信神也沒有甚麼分別,實不應成為人不信神或拋棄基督教信仰的原因。約伯記就是因為沒有迴避這個生命中最現實而又令人困擾的苦難問題,獲得無數明辨好思者的激賞與共鳴。面對生命的實況,神的智慧、大能和聖潔,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能不承認自己無知、軟弱和充滿罪污,我們只能好像約伯一樣,由衷的說:「我空手出世,也要空手回去;上主賞賜的,上主又收回。」(伯一21,現代中文譯本)惟有當我們體會到生命中的一切都並非真正是自己所擁有,而是神的恩賜,我們才能夠處理生命中痛苦之謎。惟有這樣,約伯才能在各種苦難臨到時,仍然可以說:「上主的名應當受稱頌!」(伯一21,現代中文譯本)

  十六世紀一位英國主教胡爾克非常喜歡這首詩篇,當他在監?服刑,快要為主殉難的時候,他想到這詩篇,獲得從主而來的平安與勇氣,於是將這詩送給他的夫人。歷史中的屬靈偉人一再見證了信仰的力量,我們深信在面對苦難的時候,他們並非沒有掙扎的,分別是在他們能堅持信心而我們往往不能。

  本詩生動地描寫了一位屬靈的詩人,面對生命的危機和患難時內心的掙扎和困擾:精力耗盡、眾叛親離、自小常經憂患……(3∼8、15∼18),於是他埋怨上主(10∼12、14):「誰能在絕望之地看到繝的良善?」(12,現代中文譯本)「上主啊,繝為甚麼丟棄我?繝為甚麼躲開不理我?」(14,現代中文譯本)

  然而,在絕望之中,詩人仍能夠保持信心,繼續不斷與主親近,向祂禱告(1∼2、9、13)。正是因為這種信心和交託,使詩人和胡爾克主教獲得了堅持下去的力量,並心?的喜樂與平安。

祈禱cs8 求主賜我堅毅的心,學好人生中信心的功課。──《新舊約輔讀》



第八十八篇(處困籲主)

一、題目:在痛苦中孤單的歎息

二、作者:希幔(列王紀上四章卅一節;歷代志上六章卅二節,四十四節,廿五章四至五節)

三、大綱:

1、向神呼求(一至二節)。

2、述說自己的患難(三至八節)。

3、第二次向神呼求(九至十四節)

4、詩人認為他的痛苦是從神來的(十五至十八節)

四、中心節

“耶和華拯救我的神阿,我晝夜在你面前呼籲。”(一節)

五、小引:

全卷詩篇中只有這一篇是沒有指望,沒有快樂的話,多數的詩篇開始有痛苦以後便有盼望。少數的詩篇開始時有快樂然後有憂。但是這一篇沒有一點快樂的口氣。一五五五年英國胡培爾(Hooper)主教在監?將要為主殉難的時候,便將這篇送給他的夫人。雖然本篇詩沒有盼望快樂的表示,但其中還能看出詩人沒有完全失望。因為他還沒有和他的神完全失了聯絡。他還能稱耶和華為“拯救我的神”(詩篇八十八篇一節)。雖然感覺神丟棄了他,掩面不顧他(詩篇八十八篇十四節),他還是天天求告神,向他舉手(詩篇八十八篇九節),並且知道早晨的禱告“要達到神面前”(詩篇八十八篇十三節)。許多解經權威認為本篇就是當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壓迫的時候,猶大的孫子希幔寫的(列王紀上四章卅一節)。

六、詳解:

第一至一節“耶和華拯救我的神阿,我晝夜在你面前呼籲。願我的禱告達到你面前;求你側耳聽我的呼求。”雖然詩人到了很痛苦的光景,他還知道神能救他。神就是 “救他的神”(詩篇廿四篇五節,廿五篇十五節,五十一篇十四節)。詩人晝夜向神呼籲,就是一直不停的在神面前求。或做事或休息或臥床總是一心仰望神等候神(尼希米記一章六節)。這是亞拿的態度。他“晝夜的事奉神”(路加二章卅七節)。主耶穌向這樣的人說:“神的選民,晝夜呼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路加十八章七節) 這問題的答復當然是神必定為他的選民伸冤。照樣那些日夜向他呼籲的,他也必垂聽。神既愛他的兒女,也必快快成就他們的心願。仰望他的必不蒙羞。

第三至五節“因為我心?滿了患難,我的性命臨近陰間。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同無力的人一樣。我被丟在死人中,好像被殺的人,躺在墳墓?。他們是你不再紀念的,與你隔絕了。”心中滿了患難只好向那能察看人心的神呼求,只有他看得清楚。只有他是那賜平安、安慰的神。多少時候人指望有人來安慰他,但是他們不來。詩人說:“我指望有人體恤,卻沒有一個;我指望有人安慰,卻找不著一個”(詩篇六十九篇二十節)。詩人自己覺得神離開了他,把他丟在死人之中,但是神雖好像離開他的兒女也不過是暫時的。他還要眷顧他們。就是死了的義人,神還要使他們復活。到了新約的時代,我們知道死了的信徒也不是與神隔開,乃是真與主同在(羅馬書八章卅八至卅九節,腓立比書一章卅三節)。

第六節“你把我放在極深的坑?,在黑暗地方,在深處。”雖然我們好像被神放在坑中,但是蒙了主救恩的人可以說:“他從禍坑?,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的腳步穩當”(詩篇四十篇二節)。如果我們真的順從了主,在他所帶領的道路上遭遇這樣的痛苦,我們也可以放心,他必要再把我們領出來,使我們的腳站在磐石上。

第七節“你的忿怒重壓我身;你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人的忿怒已經難忍的了,神的忿怒是更加可怕的。人若是惹起了他的忿怒,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認罪,求他的赦免。若不如此就必像保羅所說的:“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馬書二章五節)。

第八節“你把我所認識的隔在遠處,使我為他們所憎惡。我被拘困,不得出來。”本書和十八節有同樣的意思,只是十八節中不僅是認識他的人遠離了他,就是他的 “良朋密友”也隔在遠處。在痛苦中若有朋友在旁邊還能忍下去,若沒有一個親人同在,就萬分難忍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時正是這樣。使徒保羅在羅馬受審的時候說“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但願這罪不歸於他們,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提摩太后書四章十六至十一節)。

第九節“我的眼睛,因困苦而乾癟。耶和華阿,我天天求告你,向你舉手。”在痛苦中能流淚還能得一點安慰,若是眼睛連淚都流不出來,就更感覺苦惱了。詩人不單是心中憂愁,而且身體有病,所以“眼睛乾癟”,在這樣的痛苦中,他只有向神天天祈求向他舉手。

第十至十二節“你豈要行奇事給死人看嗎?難道陰魂還能起來稱讚你嗎?豈能在墳墓?述說你的慈愛嗎?豈能在滅亡中述說你的信實嗎?……你的公義豈能在忘記之地被知道嗎?”舊約中許多信徒對於死後的事不甚瞭解。他們只看死後如同沒有感覺,到沒有知識的地方。但到了主親自從父神那?來到世界將天堂的福氣說明了,並預備了救恩,這才對死後有了盼望。主耶穌復活時把陰間有信心的陰魂帶到他的樂園?去。從那時與主同在就是好得無比了。那?的聖徒和眾天使都是述說神的慈愛。那?不再是“忘記之地”,神的選民是在天堂永遠地被紀念。信徒死不再在幽暗的地方,乃是到了光明地界。

第十三節“耶和華阿,我呼求你;我早晨的禱告要達到你的面前。”早晨是一天的開始,也是一天的起頭。最要緊的事總要先作,也是精神最靈敏的時候。這正是禱告最好的時候。

第十四節“耶和華阿,你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面不顧我?”詩人素常享受父神的笑容,但現在不向他微笑。神的慈愛面容能加他的力量與快樂,若是完全不見他,就悶悶不樂了。

第十五節“我自幼受苦,幾乎死亡;我受你的驚恐甚至慌張。”以色列人從開始就受苦,雅各年幼的時候就受苦。主耶穌一生下來就被人所逼迫。他在世的痛苦是何等的大啊!

第十六節“你的烈怒漫過我身;你的驚嚇把我剪除。”詩人認為他一切所遭遇的都是從主來的。所以當時他所受的痛苦認定是主的安排。信徒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注意自己所受的痛苦是不是出於自己的惡行。彼得論受苦如此的警戒我們:“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若為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彼得前書四章十五至十六節)。詩人不一定是犯了什麼罪,但是因所受的苦才認為神發怒了,又因此以為神發怒是因自己得罪了他。即或如此,信徒當知道神刑罰他兒女的時候,他還是愛他們,不肯丟棄他們。

第十七節“這些終日如水環繞我,一齊都來圍困我。”神的驚嚇如水要把他淹沒。另一處這樣說:“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詩篇四十二篇七節)。又有一處詩人向神呼籲說:“神阿,求你救我;因為眾水要淹沒我”(詩篇六十九篇一節)。

第十八節“你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遠處,使我所認識的人,進入黑暗?。”這是他心中很難忍的事。他已經在第八節中說:“你把我所認識的隔在遠處。”這?他說連“良朋密友”也都離開了他。

── 包忠傑《詩篇註解》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19Psa/19CT088.htm
新增日期: 2008/03/27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詩篇第88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