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11月24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箴言第三十章註釋

箴言 第30章

亞古珥的真言(三十1∼14)

  亞古珥究竟是誰,還未有清楚的資料,但按名字是外邦人的可能性甚高。外邦人也有認識神的,可見神是超越種族的。願意認識祂的,祂必向他們顯現。

  第4節他問了一連串的問題,而唯一的答案是「神」,因為神才有這樣的能力。這是回應第3節中亞古珥對自我的描述,他不可能有智慧與聰明,因神的能力、作為,遠遠高於人的思想,人不可明白。

  5∼6節是亞古珥對神話語的認識,這種一心倚靠與尊敬的態度,是我們也當學習的。但惟有那些將神話語藏在心?的人,才可以經驗神話語的寶貴與真實。當主耶穌受魔鬼試探的時候,祂根本沒有翻查聖經的機會,但神的話存在祂的心中而勝過魔鬼的誘惑。同樣,當我們遭遇困難、試探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查閱聖經的機會,若神的話不在你我心中,我們可投靠誰,以甚麼作盾牌呢?

  亞古珥的禱告(7∼9)──他所祈求的,是絕對忠誠和豐足飲食。這是否你我的禱告呢?當你禱告時,你向神求的是甚麼呢?神是那位完全的真實者,而虛假的來源是魔鬼;神是一切的擁有者,祂賜人所需;但人的心是個無底的井,除了神自己,物質無法將之填滿。願意我們也以亞古珥的禱告為我們的禱告。

  11∼14節形容四種惡人的行徑,他們的作為在神眼中定為惡,是我們要禁絕的。這四種惡行,不一定是你我會犯的,但任何在神眼中看為惡的事,我們也當拒絕,讓我們正視自己生命的實在行為,努力除去那些為神所厭的事物。

思想 亞古珥問了不少的問題(4),你可以回答他嗎?



數字箴言(三十15∼33)

  這段經文重複使用「三……四」的表達技巧,是作者引證事物,表達智慧的一種方法。所引證的四樣事物,是例子而非全部,我們可以在作者的啟發下,思想更多與我們有關的事物。

 .不知足(15∼16)── 螞蟥是吸血的水蛭,牠兩個吸管喻作「女兒」。在這引子下,作者列舉四種不知足的事物。「石胎」是指不能懷孕的女子,只有懷孕,她才會滿足。你想到其他不知足的事物,可以與此相比嗎?前面筆者曾指出,人對物質渴求的心,永不可填滿,權力慾也是永無止境的。你想到甚麼呢?

 .測不透的奇妙(18∼20)──這四樣事物對我們來說,可能已經不再玄妙,但在我們的知識領域之外,卻有無數難以瞭解的事物。今日科學發達,很多人醉心科學,甚至以為科學萬能,可解破一切宇宙之謎,殊不知他們永遠難以測透受造的宇宙;只有囑神的人,才可以明白神偉大的作為。你有測不透的事物嗎?

 .使地震動(21∼23)──這些事的出現,叫人迷惑與不安,也是不合常理的。作者是從消極方面看,即這些人在態度上的張狂,使地震動。而那些謙卑且蒙神賜福,生命改變的,自是不同。我們所作的一切,會否也使地震動呢?

 .物小而聰明(24∼28)──這?指神創造的奇妙,因此,我們也當求神所賜的智慧,這比體大而愚昧更優勝。

 .威武者(29∼31)──獵狗與公山羊在翻譯上有困難,但其精意是神按祂心意創造百物,其中有兇猛及掌權的,我們當以此為指引,順服神創造的秩序。

祈禱 主啊,我發現自己的無知與軟弱,求繝保護我。──《新舊約輔讀》



伍 亞古珥的真言 三十1∼33

  解經家有困難來認明這段真實的作者為何許人。他們可能是外邦人,也有人認為是所羅門王或其他以色列人的象徵名字;然而,上帝使用一些非以色列人來提供一小部分的聖經資料來源,並非絕對不可能。上帝是萬邦的上帝,凡以信心到祂面前的人祂都接受。外邦人的基督徒應該歡欣鼓舞,如果上帝真的使用外邦人來協助寫成舊約的一部分聖經的話。

一 對話:個人的觀察 三十1∼9

  有關雅基和亞古珥的名字,實在是「名不見經傳」,在聖經的其他地方從未出現過。他們不是以色列的名字,但看起來似乎是出自亞拉伯文。本書緒論曾提到外邦文化對以色列智慧運動的影響,考其時期始自摩西的時代(出十八13∼26)。以後所羅門的智慧成為周圍國家羨慕的對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此「四夷來朝」,絡繹不絕(王上四29∼34)。亞古珥可能是來自近鄰國家的智慧師,移樽就教,想從所羅門及其他以色列諸賢得到震古鑠今的亮光。可能在這一段過程中,他歸依相信以色列的上帝為真神;然後上帝適時使用他寫出這些感動的話語。以色列的智慧人認定他的一家之言,來自上帝的啟示,並將之收納在受默示的箴言書?。

  一至四節為誠實的懷疑者之挑戰,被正統的希伯來信徒答之於五至六節;七至九節為附錄,乃向耶和華的禱詞,勿使自己受試探褻瀆否認上帝。其寫作風格的用字和主題,頗近似於約伯記。

三十1

  真言 原文作 hammassa,有譯作:「瑪撒人的言語」,因為瑪撒人也是以智慧著稱,屬於北阿拉伯的以實瑪利人之一支(參創廿五13∼14)。

  另譯為:「先知的言語」,意指從上帝而來的默示所「看見」的信息,和以上帝的大能所宣告或傳揚的話語(見二1∼9)。先知和智慧師都敬拜同一位上帝,將他們的教訓築基於同樣靈感的作品,並應許其結果將被同一位大能的上帝所決定。其實智慧師與先知並不如許多人所以為的那麼不同,雖然智慧師側重日常生活腳踏實地的教訓,而先知側重日常生活上帝的審判。其間的差別是有的,但卻很難區別;兩者之間的分界線很難畫分清楚,他們的功能或有重複。

  以鐵和烏甲 不知為何許人,很可能是亞古珥的學生。在亞拉伯地帶,一個相信以色列真神的智慧師,可能不會太受歡迎,他的學生更是寥寥可數,在極少數的從人當中可能有這兩位聊勝於無。以鐵(l{a*itaye*l)是亞蘭文(參但三29)相同於希伯來文的 e*n e*lohi*m(詩十四1;比較但二10),可另譯為:「我不是上帝」;但上下文看來則是:「沒有上帝!沒有上帝!」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以下是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箴言:上帝不跟我同在;上帝不跟我同在,我得不疬幫助」。

三十2∼4

  誠實的懷疑者語帶諷刺,仿如約伯在伯十二2的說法。

  至聖者 原文為 Qedoshim,乃像 Elohim 的眾數一樣,是加強意語的複數附有單數的意義,仿如九10一樣;不是多神的意思,乃最崇高最顯貴之意。

  此處提到智慧師兩方面的自我分析:

  (一)他諷刺地說自己資質平庸,低於一般人,他對自己身體的和獸性的本質,比頭腦和靈性的修養更為清楚(二節及三節上)。

  (二)他了然他的生也有涯,無法明白上帝無涯的概念和位格(三節下、四節)。

  他的疑問回應約伯記卅八章,以及每一個誠實的懷疑者的告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每當他詢及:誰?就是面對自己的人性本相。因為這樣的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上帝!因為作者所提的乃是只有上主才能做的事。另參賽四十12以下。

  他名叫甚麼?他兒子名叫甚麼?你知道麼?這是語帶譏諷而沒有答案的問題,可能是修辭學的重複,既然對於以上疑問的答案是上帝,則任何人和其子的名字就不可能適合上述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或男孩能與上帝相提並論!(參創卅二29;出三13;賽五十二6)。他兒子指天上天軍;參詩八十二6;伯卅八7。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我像畜類,不像人;我沒有人所具有的智能。我從來沒有學得智慧;我對有關上帝的事毫無所知。有誰把握疬天上的知識?有誰用手捕風?有誰用布包水?有誰為大地立定邊界?他是誰?你知道嗎?他的兒子名叫甚麼?」

  按亞古珥人文主義的思想包含許多的項目,他的文學火花展現在他經常引用的兩種表達方式:「有一宗人」(十一至十四節)和「有三樣……共有四樣」(十五、十八、廿一、廿九節)。三十1的題目可能不適用於整章,因為還有其他一些部分可能出於其他人的手筆。

三十5∼6

  這是正統信仰者對於懷疑者挑戰的回答:上帝在祂話語中的自我啟示,印證在敬虔人的宗教體驗中。文字是通俗的小品文,很像是引自經典的散文。參詩十八30;申四2;伯十三10,廿四25。

  上帝啟示的目的不是資訊的供給,而是信靠的關係。上帝的奧秘不會妨礙信靠;事實上,會使得我們的信靠更加興奮和有益。信靠祂的話很快導致信靠那位啟示話語的位格(第五節)。

  第六節的律例告訴人要尊重上帝啟示的話語,避免增添或更改。十誡需要代代相傳,完整無缺,增添或刪減都為不宜。上主在西乃山上所頒佈的話語是完全和有恆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或教會被許可改變上帝的話,則其他任何人都有權改變它來符合自己的目的。

  律例和典章也必須保護,以免偽造、增添、刪減、及不必要地竄改,俾使律法所含的真理能夠保持完整。回教徒、猶太教徒和東方正教徒絕不敢更改經典的一個字母,或是一個部分;或加減一個單字;這是因為他們看到西方基督徒由於修正和故意竄改經文,造成許多的爭辯分裂,和虛假的神學教義。在近東抄寫經典或聖經的時候,每個字都與原文對照,甚至計算字母,免得聖經發生謬誤。

  「所吩咐你們的話,你們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好叫你們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華你們上帝的命令」(申四2)。「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申十二32)。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豫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豫言上加添甚麼,上帝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這書上的豫言,若有人刪去甚麼,上帝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啟廿二18∼19)。

三十7∼9

  這些經文是一個非常敬虔的人的禱詞,比較參閱約伯在掙扎中的祈求(伯十三20∼21)。他曉得貧富的極端所帶來的一些試探,因此他祈禱免於下列的試探:

  (一)富足,令人覺得自滿而忘記上帝;

  (二)貧窮,令人自作主張也忘記上帝,使之偷竊而不信靠上帝,導致上帝的名字受羞辱。

  賜給我需要的飲食 這樣的禱告是知足的禱告,智慧人承認在每日的生活情景不斷需要上帝的幫助。參閱主禱文:「我們日用的飲食」(太六11)。

  耶和華是誰呢 參閱申八12∼17;賽五19,廿九15∼16;番一12。

  禱詞的內容為兩件事:

  (一)遠離虛假的謊言,因為誠實是最好的原則。

  (二)祈求中產階級的生活,經濟過猶不及都令人犯罪。

  按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古人之所賢也;貧而無驕,富而無諂,今人之所少也;足以知世風之降矣。或虛謀或驕傲,問題不在貧富,而在自身之品格修養。因貧富並無定值,諂驕卻有定評。無論貧富,均宜不卑不亢,中庸適度也。曹丕典論論文說:「貧賤則懾於饑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戴之功。」可為世人的警惕!

二 警告:數目的箴言 三十10∼33

  這一段的箴言,自成一格,?面還包含有許多與數目有關的箴言。

三十10

  此處很像俗語所說:「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干涉別人家務的,為其主人與僕人所共忌。所謂的咒詛可能出自於主僕其中任何一個,如此真是兩面不討好,何苦來哉?何況如果所言不實,咒詛就會生效(見廿六2的註釋)。另參羅十四4。

三十11∼14

  有關數目的箴言可參閱六16的註釋。此處的形式,卻不同於從前的始以雙韻對句出現,按疬「X,X十1」同的方式,附帶說明該X項目的共同特徵。也可能是抄寫的意外,故夾雜有第十節完全孤立的經文在其前面。如果這種臆測成立的話,仿照六16的方式,可能改變為:「三樣……連X共有四樣」。

  有一宗 指有一「種」,「群」或「圈子」。

  咒詛……不給祝福 這兩個動詞相反相成,表達相同的真理。不給祝福是象徵性的說法,以相反詞表之。不給父母祝福,即是咒詛他們。咒詛父母其中一種方式,即是公開反抗和抵譭他們。其他咒詛父母的方式包括拒絕他們的教導,以犯罪的生活帶給父母憂傷和羞辱。

  清潔 分為宗教性的(利十五1∼15)和道德性的(十五26,二十9;賽一16)兩種。

  牙如劍,齒如刀 在東方直到近代才使用刀叉吃飯,人們使用前排的牙齒如同刀來割開食物。此處隱射那些剝削窮苦人的,好像食人肉喝人血一樣。在美國的俚語稱趁火打劫,壓榨窮人的為「鯊魚」,有異曲同工之妙;參詩十四4,五十七4;彌三2∼3;伯廿九17;太廿三14小字。

  這是描寫社會中的一群人的光景,可以說是存在於古今中外每一個世代共同的現象:

  (一)為不孝敬父母的人,智慧人一再強調孝敬父母的重要性,這是人一生當中正義的象徵。在孩提時代,聽從父母的命令是孝順的表現;在青年時代,疬重拒絕反叛父母的權柄或視他們的供應為理所當然;在成年時代,應以光宗耀祖,顯揚父母為己任。任何一個世代不孝敬父母即是一個邪惡的世代。

  (二)為自以為義或高人一等的人,可以從他們的敘述中,看到蛛絲馬蹟:義行並非可以賺得或自取,義人應是最後一位考慮自己為「自製」的義人。他知道只有上帝是真正的公義,我們無論有甚麼義行都是由於上帝的恩惠有以致之。參十六2;太十五16∼20;賽六十四6。

  (三)為眼高於頂,目中無人的傲慢人,他們懷有嚴重的自卑感,乃強烈的不足和不安全的感覺,影響疬一個人的整個適應力。對普通人常不屑一顧,對自己卻傾向太注意或過分重視,常懷疬不配和罪惡的感覺。自卑感的結果,便產生補償作用,這樣的人,常會產生一種不切實際的野心,或「優越感」以掩飾他的自卑。

  (四)為巧取豪奪、魚肉鄉民的人,他們是一群偏離主道,任意妄為的達官貴人。在東方,這樣的人被稱為:「他們吞滅了窮人和弱者」。他們目中無上帝,腐化了社會公義,使民不聊生,像吼叫的獅子撕裂了他們的獵物,並吞吃了他們。

  這「四大惡人」乃一切邪惡的象徵,他們通常蔑視權威,自以為義,旁若無人,並且殘忍成性。這些都是不敬畏上帝,不認識智慧者的記號。

三十15∼16

  十五節上是一句獨立的句子,應該由本段中分開。這是趣味性的寓言,語含諷刺,半帶幽默,可能是對貪得無厭的人的一句回嘴。

  螞蟥 就是水蛭,潛伏水中,一附人體,便吸取人血,永不放開。另一解為此原文是aluqah,在聖經中只用一次,可能是人的名字,如同上述的以鐵和烏甲一樣,他的兩個女兒,一名貪心,一名奢望。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水蛭有兩個女兒,都名叫『給我』!」

  十五節下與十六節為典型的「計算」箴言,數目字是累進的結果。有時只是詩的用語,如此處;其他時意為「很多」或「無數次」(見摩一、二章,為先知書中僅見)。此處有二、三、四的數目,整段的意思是智慧人指出人生中有四樣(甚至五樣)東西永遠不滿足:陰間、石胎、土地並火(加上水蛭!)似乎終點都指向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

  陰間 指冥府,乃死人的所在,滅亡的地方。自從有人類墮落以來,地就開了口,每時每刻都有人死亡。參廿七20。

  石胎 反映古時類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概念,不能生育的婦女,朝思夢想的期待就是生孩子(參創二十18,或如哈拿的例子,見撒上一5以下)。

  浸水不足的地 原文為土地,土地吸水,多多益善,乾渴欲裂之狀。

  火 指野火燒不盡的意思,表人的慾火,永無滿足之日。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從來不曾說『夠了』的有四:就是陰間;沒有兒女的婦人;乾旱缺雨的土地;蔓延不息的火。」

三十17

  本節經文強調不孝敬父母者的刑罰,包含描繪的字眼,和多彩多姿的修辭,與本章中其他詩的用語,和象徵文字並列,美侖美奐。

  對父母嘲笑譏諷的眼睛,乃描述那些不孝子的眼神。眼晴不會單獨作用,總是表達心中的感覺和態度,展現人的本質和念頭。所以嘲笑的眼睛適用於嘲笑的人。同樣,毀滅眼晴,等於毀滅整個身體。

  烏鴉 為專門吃死屍的鳥。

  鷹雛 為另一種專吃死屍的鳥,應譯為禿鷹。當禿鷹啄出眼珠子,整個身體就死亡,而暴屍當場。所以禿鷹啄出眼睛,象徵身體已死無人埋葬,因為無人在場加以關照。並非所有不孝子的下場都這麼悽慘,但結局失敗悲傷,在所難免。

  藐視父母的,要單獨面對這冷酷的世界;他們不但逃避父母的教訓,並且失去他們的引導,至終就發現自己無力應付現世的淒風苦雨。這個世界冷酷、無情、大而無當、滿懷敵意。沒有父母和家庭的支持,個人註定要被世界推翻。到頭來死路一條,倒在所貪愛的世界中,而非父母的懷中。

三十18∼20

  在這種數目的箴言,如同廿九至卅一節當中,高潮式的第四行指出人道與外面世界相同的方面。有關這項箴言的意義有許多爭辯,似乎每種道都令人不可捉摸,匪夷所思。或說這些東西都缺少看得見的推動器,而有自動自發的作為;然而用在人的情況上總是困難重重,不易解釋。許多人認為最後一項是指人類交配的奧祕(參考得四13的片語「他走進了她」"he went into her" 中譯為「同房」);當然附帶還可指一般兩性相吸的奧祕,以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愛情。

  按鷹飛空中,無蹟可尋;蛇行磐石,蜿蜒反覆;船行海中,乘風破浪;以及兩情相悅,男女交合;這些都是令人回味無窮,不可思議的事。

  最後一項在東方古版本譯為:「並男人在其青年的道」。按青年的原文 balemothey 與少女 alemtha 一詞相混。在東方的社會,一直到近代才有男女公開交往,從前一直是「男女授受不親」的,甚至今日某些地區這種古風仍然盛行。婚姻是由兩家的父母安排議定的。年輕人很難下決定要作這,要作那,必須很長的一段時期等候年輕人可以自動自發。在東方,提到年輕人總說:「他們掉在半空中」,意即他們尚不知何去何從,或他們尚不能分辨頭尾輕重(參考俗語:「嘴巴無毛,作事不牢」)。這就是為甚麼在東方三十歲以前不許他們在議會中發表意見。耶穌一直等到三十歲,才開始出來佈道和教導,難怪我們對於他三十歲以前的早年生活知道得甚少。

  二十節為一散文式的議論,放在這?顯然是因為一個道字,與前面四種道遙相呼應。以吃東西隱喻為性交,可參見六26的註釋。此處附加一淫婦的道,使原本複雜的道,更加難解,每下愈況。誰能解釋這種擦乾痕跡的淫穢之道,事過境遷之後不認帳,好像若無其事的樣子?然而事實的確發生了,唯一的解釋是當事人的盲目及罪的盲目力量,導致一切道德和靈性敏感的麻木不仁。開始只是一個不受控制的念頭與行動,偶然一失足之後,周而復始,使得良心的內疚與道德的敏感逐漸減弱,直到良心似乎死亡為止。

  道(d*erek),有關人間的道,古今中外講得最透澈淋漓的,要數老子道德經,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是老子哲學上的一個中心觀念,在老子書上它含有幾種意義:

  (一)構成世界的實體。

  (二)創造宇宙的動力。

  (三)促使萬物運動的規律。

  (四)作為人類行為的準則。

  總的來說,道德經上所說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發動者。它具有無限的潛在力和創造力,天地間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道的潛藏力之不斷創發的一種表現。

  基督信仰所說的「太初有道(Logos)」(約一1),「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約壹一1),則直指基督本身(「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約一1)。

三十21∼23

  這是指社會價值秩序不平衡的例子。四種狀況都不適合這四種人。他們喧寶奪主,鳩佔鵲巢,以下犯上,使得天下大亂。

  震動 原文指不安穩的意思。

  僕人篡位,自立為王;愚人暴發,飽食終日。

  醜女 並非長得不好看,原文為「被恨的」女子。這個詞以後變成專有名詞,指被丈夫冷落的妻妾(參創廿九30∼31;申廿一15∼17)。此處指醜女多作怪,雖然未來的丈夫不愛她,硬是要她嫁,結局當然是家庭不和睦,鬧得雞犬不寧,令人坐立不安。似應譯為怨女,或討人厭的女子。

  使女接續主母 可能是由於主母不能生育,使女卻為主人懷孕,以此藐視主母。聖經中女奴夏甲因懷孕就瞧不起主母撒萊的事,可參看創十六1∼6。

  按僕人篡位,愚人飽食,怨女出嫁,女奴當家。作者所舉四事,於情於理,均有未合,故使家庭社會都不安寧,難怪天下大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十24∼28

  類 原文指「人」(參六6)

  此處指動物界的智慧足令一最微小的受造物生存於天地之間,自有其道理。體積的大小並不重要,至少不應成為障礙。造物者憑其智慧和設計,使萬物各從其類,牠們長得雖小,卻可成為巨大的人類活生生的教訓,使人效法:

  (一)螞蟻微小,懂得未雨綢繆,豫備糧食。

  (二)沙番軟弱,懂得明哲保身,藏在磐石中。

  (三)蝗蟲無首,懂得團結一致,傾巢而出。

  (四)守宮低賤,懂得擇處而棲,住在王宮。

  有關螞蟻的智慧在歷史最膾炙人口的,就是英王查理二世有一次逃難到山洞中,他看見幾隻小蟻,沿疬牆壁,背負一條小蟲;因力不足,幾次跌倒下來,到第十三次竟然成功;便激起他復國的心。

  沙番 為細小的動物,大如兔,性類鼠,色黃似獾,嘴尖,矮足,短尾,常隱身岩穴中(參利十一5;申十四7;詩一○四18)。今譯為岩貍、石獾。

  分隊而出 指列陣出戰的形式(參士四14)。以蝗蟲象徵軍隊,傾巢而出,席捲一空,在珥二4∼9有生動的描寫。

  守宮 又名「壁虎」,為蜥蜴種類;色灰暗,四足五趾,匿居牆壁高處,以吞食昆蟲為活;埃及視為聖物,以其住在王宮。中國古代相傳,以器盛守宮,飼以丹砂,滿七斤,擣萬杵,點在女子的身上,終身不脫,可以分貞操。若有房室之事則滅矣,可以防閑淫逸,故謂之守宮也(見漢書東方朔傳師古注)。能用爪抓牆,俗稱:「壁虎游牆功」;惟另一解為:「壁虎雖可用人手去捕捉」。

三十29∼31

  本段經文似乎重在強調君王的龍行虎步,威風凜凜的樣子。

  獅子 為百獸之王,一呼百應,山搖地動。

  獵狗 許多現代譯本跟隨希臘七十士譯本譯為「公雞」。按公元前七世紀就有印地安叢林野雉在巴勒斯坦被馴為家禽,其圖像出現在「王的官員賈讓尼」的印章上面。以其大搖大擺,自命不凡的樣子來展威風。

  公山羊 走在羊群前面,以領導者自居。

  無人能敵的君王 原文作 me*lek a*lqu{m immo{,很可能第四種高視闊步的是另外一種無名的動物,或在經文?無法認知的東西,參廿四至廿八節。

  思高聖經學會譯為:「舉止昂然之物,共有三樣,連威儀赫赫的,共有四樣:即獸中稱雄的獅子,面臨一切從不退縮;獨步雞群中的雄雞,開頭領隊的公山羊,和檢閱人民的君王」。

三十32∼33

  此處警告因果的關係,若要免掉麻煩,要先釜底抽薪,除去麻煩的導火線。

  懷了惡念 另作「作了粗野的動作」,如扭鼻子。

  搖牛奶必成奶油 奶油是搖出來的。酪漿放在三腳架上的山羊皮袋?,由兩個女人分別站在三腳架的兩旁搖晃皮袋,直到奶油從酪漿中分開來,所需時間約一小時。

  扭鼻子必出血 似乎是下一句的變體敘述,形容激動怒的原因。另一種解釋認為亞蘭文 khetta 應意為「一粒麥子」,故應譯為:「用手捏一粒生麥子必榨出汁來;照樣,從爭吵必受審判。」

  搖、扭、激動 三個動詞同為希伯來文的miyts,可翻成:攪、打、激發。

  激動怒氣必起爭端 此句較難解,若非註解性的子句,就應是一高潮式的發展結果:「打傷了人家的鼻子,必起爭端」。

  怒氣 為希伯來文的 a*ph,可譯為鼻子、鼻孔、怒氣。鼻子似乎最合乎上下文的意義,特別這是含有成對的 a*ppayim。希伯來文中成對的東西通常指身體的器官,如:手、腳、脣、和鼻孔(鼻子)。怒氣在此無論就形式或內涵都格格不入。

  總的來說,作者在此敦勸世人,若一時糊塗,旁若無人,就當反省!他又把積忿比喻為搖酪漿,怒氣會產生力量,到時會如山洪爆發不可收拾;或打傷了人家的鼻子,必定引起爭端。

  思高聖經學會翻成:「你一時糊塗,高舉了自己,當你反省時,應以手掩口;因為攪動乳汁,可出奶油;用力扭鼻,可流鮮血;激起憤怒,必生爭端」。──《中文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0Prov/20CT30.htm
新增日期: 2008/03/2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箴言第30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