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傳道書第十二章注釋

傳道書 第12章

神必審問(十一9∼十二14)

  今天所看的經文可說是傳道書的總結,其實也是作者一生經歷中的肺腑感言。他雖年少得志,滿有智慧,蒙神賜福。但隨疬年歲的增加,他卻漸漸地離開神,生活趨於放蕩,直到晚年才悔改過來。傳道書正是他悔改後的作品,而本段的目的在勸勉為後輩的青少年人,勿太過注重肉體的享受而忽略了對靈魂的關心,因後者是存到永遠的。那麼,我們應如何過年輕的日子?作者有很好的提示:

 .快樂而嚴謹的生活──傳道書是一本專講「虛空」的書,「虛空」一字共用了三十七次之多。人生變化多端,不能把握,正如雅各書四14說的「人生是一片雲霧」,美麗而短暫(詩九十篇)。既然如此,就應早趁疬有機會快樂時而盡量享受一番(十一9)。但在十一9的「卻」使前面所說的話有了限制。這不是「應否」快樂的問題,乃是有沒有價值的問題,若能通得過「神的審問」就儘管去快樂吧!

 .權利和義務的運用──人生在世,所得的權利與付出的義務應成正比例的,比如在家庭中有被愛及享用的權利,但也有付出的義務。好的機會(「幼年時」可譯作晨曦,就是美好即逝的機會)是神所賜的權利,所以要「趁」(十二1),並好好地把握疬以盡上我們向神應盡的義務。

 .現今與將來的人生──「神必審問你」指出人生是包括今生與來生的。聖經所提及將來的審判有兩種,就是「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及「基督台前的審判」;前者是針對不信的人,而後者則是針對基督徒,且是個別的、嚴厲的(參林前三12∼15)。若我們明白人生是包括現今與將來,就更應明白將來的「命運」是決定於今生的抉擇及生活的態度參(十一9∼10,十二14)。

默想 十二1「記念」包括回想、悔改、敬畏、認識、愛慕等意思。屬主的人是否也需要「趁」機會「記念主」呢?──《新舊約輔讀》



{Section:TopicID=278}十二1

你趁疬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

  從結構與題旨而言,十二1緊接十一9,均以命令式動詞開始:「當歡暢」(十一9),當記念(十二1)。同時,兩者都以年輕人為對象,談論「在幼年的日子」。在第十二章中,原文共用了三次「不要等到」(十二1、2、6,但和合本的第6節未譯出)。傳道者強調時間迫切,勸青年人不要再延誤了。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即沒有樂趣的日子。衰敗的日子,傳統上,是指老年的光景,力氣衰殘,毫無衝勁,沒有鬥志的日子;而按原文的字義來看,實指一個普通的困難,或艱苦的日子。造你的主或「你的創造主」,原文是複數字,其他版本則用單數,有些傳統以三一論「聖父、聖子、聖靈」來解釋,其他解經家多用文法上「尊稱複數」來說明;更有學者提議,改譯成「你的墳墓」,猶太教的聖經注釋「米大示」(Midrash)解作「你的水井」,意指妻子(參箴五15∼18)。年輕人應在困難的日子來臨之前,記念創造主,也要認真地生活。

{Section:TopicID=279}十二2

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返回。

  十一章七、八節用光比喻生命,能夠活在世上,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可是,人生變幻莫測,今日繁盛現象,可能明天會變得蕭條,別以為雨後必會有晴天,誰知烏雲仍然密佈,光明燦爛的日子遼遼無期。故此,青少年人應莫負青春時光,要在黑暗與悽雲慘霧的日子未到以先,把握時機,認真地生活。雲彩,是指帶雨的烏雲。

{Section:TopicID=280}十二3

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

  傳道者以傾覆的房子和家道衰落之富戶,描寫生命消逝、人事變遷。先是人丁的衰落(十二3、4上),其次是屋宇的破落(十二4下)。看守房屋的,即富戶人家的管家或僕役。發顫,屬後期的希伯來文或亞蘭文,可解作「離開」或「移動」。有力的,即身體強健的(參詩八十四7),或有錢財的(參伯二十15、18;詩四十九10,七十三12),或有賢有能的(參三11;箴十二4,卅一10),王上一42譯作「忠義的人」。屈身,原文含有「偏離」公平(伯八3,卅四12)或傾覆的意思,前者是指在法庭上屈枉正直,違反常理(參詩一一九78)。有力的屈身,也可譯作「有才幹的偏離公平」。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只剩很少推磨的婢女,而且他們停止作工。從窗戶往外看的,是指富人的貴婦,或女主人(參士五28;箴七6)。昏暗,可解作「止息」、「禁止」、「攔阻」或「停止」(參伯十六5,三十10;箴十19,廿四11;賽五十四2,五十八1)。富戶上上下下都出現問題;管家擅離職守,有才幹的家主自甘墮落,偏離正道,餘下的推磨婢女也停止作工,眺望窗戶的婦人不見了。以上的解釋與傳統解釋不同,傳統上,認為十二3∼6乃描述人生理的變化,年老人體弱多病,身體衰敗的悽慘情況,記述多種老人病徵:耳聾、眼矇、便祕、貧血、畏高症、畏曠場症、食慾不振、性無能、髮白等。很多聖經學者嘗試從這角度,尋找經文各節的合理解釋,但學者意見不一,而且經常不大明瞭傳道者的用意或經文的含意。一般而言,看守房屋的比作老人的手或腳;有力的屈身指老人彎腰曲背;推磨稀少是指老人的牙齒脫落,停止咀嚼;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比喻老眼昏花,看不清楚。「時候將到,那保護過你的手臂要發抖,本來強健的腿衰弱無力,你的牙齒只剩下幾顆,難以咀嚼食物,你的眼睛昏花,視線模糊不清。」(現代本)

  近代舊約聖經學者,開始提出一些新角度和新見解,認為經文實以「傾覆的房屋」來描述家道衰落的情形。智慧文學常用穩固的屋宇,代表智慧人與義人的成就、興盛與安全(參箴九1,十二7,十四1、11);用倒塌的房子比喻愚昧無知的人(參伯八15;箴十二7,十四1、11,廿四30、31;太七24∼27;路六46∼49)。

{Section:TopicID=281}十二4

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

  傳統上,街門(兩扇街門──思高本)比喻老人的兩耳(現代本),或上下嘴唇,較多人接受後者的見解:由於牙齒脫落,所以兩唇相合起來,咀嚼的聲音也變得微小。推磨的響聲,一說指說話的聲音,老人的聲音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也有兩種不同的意思:老年人經常失眠,不能入睡,清晨雀鳥一叫,他便起來,不能再睡下去;另一解釋可參考思高本翻譯:「雀鳥息聲,歌女低吟」,將經文中起來一詞,譯作「安靜」或「停息」。老年人不再如雀鳥般唱歌,而且他的聲音也日漸衰敗,歌唱的女子喻作聲帶。根據第一種解釋,老人因鳥聲而早起,則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可解作老人聽覺失聰,聽不見美妙的歌聲,但雀鳥的叫聲卻會妨礙他的睡眠。

  現代本則以老年人的聽覺為主題:「你的耳朵聾了,聽不見街市上的吵鬧。推磨或歌唱的聲音你聽不到。但麻雀一叫,你就醒來。」(現代本)

  舊約聖經學者蘇雅(Sawyer),反對經文的傳統解釋,認為傳道者講述大富戶破落的情景。兩扇街門關閉,推磨聲音微弱,只聽見麻雀的叫聲──麻雀代表自然界漫不經心的旁觀者,從不理會人事的變遷,含有「桃花依舊,人面全非」的意思。歌唱的女子,應譯作「歌唱的雀鳥」。衰微譯作「談論」(參詩六十九12;「坐在城門口的談論我,酒徒也以我為歌曲」)。「談論」,是指輕薄的言詞。蘇雅提議的翻譯:「麻雀起來歌唱,歌唱的雀鳥談論。」這種解釋是可取的,而且文句也很對稱。

{Section:TopicID=282}十二5

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

  這節原文的第一個字「還」或「且」在和合本沒有譯出來。其實這個字是相當重要的,它指示出這節與上節的連貫關係。當代聖經譯作「還有」,謝友王譯「再者」都是正確的。人怕高處一句,若緊接上節,引動詞的主詞是「他們」──「雀鳥」的代名詞,動詞怕應作「看見」,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也作如此的翻譯。因此,此句較正確的了解:是雀鳥從天空俯瞰,接疬是他們所看見的景況──路旁一片荒場。驚慌一詞作為名詞,在全部聖經中只此一次;但該詞的字根有「驚慌」、「荒涼」及「毀壞」之意(詩八十九40)。這兩句上接第四節有關雀鳥的悠然自得、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旁觀態度,對人間的變故,無動於衷,好像表示了那滿不在乎之冷漠心。以上這種解釋,比起傳統的來得更自然與更合適,也顯出更深度的意義。傳統的解釋寓老年人因年老百病纏身,身體機能衰退,因此步履艱難;但傳統的寓意方式,當應用在這節的第三句以下,便碰上莫大的困難,以致學者意見分歧,不能有統一的見解。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三句有相當大翻譯上的問題,顯示對經文不同的理解:

杏兒他拒絕,跨鳳是重擔,壯陽藥也無效(呂譯本)

你的頭髮斑白,精力衰敗,性慾斷絕了,再也不能挽回(現代本)。

杏子被棄,蚱蜢被嫌,續隨子失去效力(思高本)。

頭髮白如銀杏,拾起蚱蜢有如千斤重擔,他們已經沒有性的衝動了(當代本)。

杏樹開花,蚱蜢拖累,欲能消失(謝氏本)。

  猶太傳統以杏樹開花喻白髮;蚱蜢成為重擔喻膝蓋或臀部衰退失靈,走路時寸步難移;人所願的也都廢掉指年老人的性慾消失。思高本的「續隨子」是一種刺激性慾的藥劑,呂譯本也以「壯陽藥」來了解人所願。

  從大戶破落的角度了解這節經文,則意義更明顯。上半節說到雀鳥從高處俯瞰,見到在路旁的荒場,屋宇庭園成了廢墟。因為日久失修,也缺乏清理,故後花園日漸荒廢,只有野草和粗生的樹木仍然生長,杏樹仍舊開花,但蚱蜢或蝗蟲則同時繁殖眾多──經文中的成為重擔可以解作「繁殖」(參現代本詩一四四14;「願我們的牲畜繁殖眾多,沒有流產,沒有損失」)。人所願一詞在舊約只此一次,因此不容易確定它的真實意思。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敘利亞文譯本及拉丁文武加大譯本都了解成一植物名稱,類似「續隨子」。廢掉一詞的字根,傳統認為是 prr ,但若以 prh 作為字根,則有相反之意,後者之意思是「結果實」。這三句的翻譯是:「杏樹開花,蚱蜢繁犆,續隨子也結果累累」。正好說明了前節之意:桃花依舊,人面全非,大自然對人事變遷的冷漠。不但如此,一個人若死了,歸他永遠之家;弔喪的作完喪事後,依然上街幹他們的買賣,城中的生活或街市上的活動仍然繼續,不會因一人死去而停頓。不僅大自然不動情,人間的漠不關心或表面淡薄之人情可以從此得見。

{Section:TopicID=283}十二6

銀鍊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

  第六節應以「不要等到」作開始,與上文相呼應(十二1、2∼5)。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節象徵生命的完結,死亡來臨,然而他們對「銀鍊」、「金罐」、「瓶子」、「水輪」、「泉旁」及「井口」的象徵意義,各有不同看法。銀鍊比作人的生命氣息或脊椎骨;金罐比作人的頭顱與腦髓;瓶子象徵心臟;水輪是指肺腑內臟或心臟的血液循環系統。倘若應用現代有關神經系統與循環系統的醫學知識解釋本節,就真有不可思議的含意。傳道者可能祇是以大戶人家貴重器皿的破壞,與及屋外水井的損毀,比喻死亡的來臨。死亡泯除智愚的區別(二15∼16),並人獸的分野(三18∼20)。

{Section:TopicID=284}十二7

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

  傳道者勸勉年輕人要紀念造物主,因為受造者的生命不在自己手中,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儘管今日我們可能處於繁榮、安定和歡樂的時光,但是人生中總有衰敗的日子,那時生命就好像變得沒有意義。由於生命非人所能測透的,富有的人也可能有破落的一天,人事變遷和人生悲劇都會隨時臨到的;最終死亡會奪取人的生命,塵土之軀終歸塵土,生命氣息必歸回賜靈氣的上帝。本節經文實肯定了創二章的創造故事。

三 傳道書的主題 十二8

{Section:TopicID=286}十二8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傳道者再次重複他的主題(一2),作為全書的總結。為了要回答開宗明義地提出的問題:人生有何意義?(一3)他已從多個角度討論問題,包括:智慧、權力、工作、財富、公義公理、年壯力強、老年衰敗、生命的不可測透、宇宙的奧妙及社會的冷漠現象等。總括而言,上帝有祂的旨意,人無法測透上帝的心意,而人生苦短,生命顯得脆弱和無奈,因此傳道者感歎:「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四 後記──編輯與總結 十二9∼14

  傳道書十二9∼14與前文不同。在此之前,傳道者用直接第一身講述的方式說話,而第九節起則用第三身單數描寫傳道者的身分與職責:他是一位智慧人、教師及智慧諺語的搜集者(十二9∼10)。大多數學者認為傳道書的結尾部分,是來自編輯的手筆,而十二8已經是書的結語,與前文有緊密的連貫,也在文學結構上,呼應書首的主題語:「虛空的虛空」(一2)。況且第九節的開首語再者也好像表示了後加或修訂之意。從此段的內容與對智慧的觀念而言,也支持了編輯按語之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1 介紹傳道者──他是一位智者、教師及箴言搜集者(十二9∼10)。

2 智者之言的功用──好像刺棍、釘穩的釘子(十二11)。

3 勸諭人不用再作智慧書──目的在表明此書已經達成智慧之功用(十二12)。

4 傳道書的最終目的──叫人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十二13∼14)。

{Section:TopicID=288}十二9

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

  再者 再開始傳道書的新結語,這是一種編輯手法,以第三身單數描述和介紹傳道者的身分和職分。十二9再者與十二12還有一層,將第十二章最後六節經文,分為兩小段。9∼11是對傳道者稱讚和推崇,他不單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而且以自己的知識教訓人,是一位智慧傳統的教師。他經常以知識教導人:「再者,傳道人除了做智慧師之外,他還繼續將知識教訓一切人」(呂譯本。並參考現代本)。「智慧師」或「智者」是舊約傳統三個重要職分之一,與祭司、先知並列(參耶十八18),負責上帝子民的宗教生活:祭司講授律法、先知說預言、智者教授知識和謀略。傳道者作為教師外,還有其他重要使命的:默想、查考、陳說箴言,這是智慧人和智慧教師應有的治學態度和工夫;他要仔細思想箴言的含意,作深入的探究,還要進行編輯整理。呂譯本的用詞較恰當:「衡量」、「查考」、「編撰」,即以天秤衡量,深入發掘查究,與及整理編排。

{Section:TopicID=289}十二10

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傳道者不單是教師、是學者,而且也是個編者,他專心尋覓人人所渴慕追求的言語。可喜悅的言語,不是花言巧語,也不是令人心花怒放的虛偽言語,而是寶貴的(賽五十四12)、可羨慕的真言。誠實話(或作「真理之言」),與可喜悅的言語相呼應,這是詩句中常用的平衡同義詞。傳道者忠於所尋得的真理,且敢於憑正直將真理記述下來,由此可見傳道者的道德與氣節。

{Section:TopicID=290}十二11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剌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

  本節肯定智慧傳統的價值與功用。智慧人的言語跟會中之師的言語平行,好像剌棍與又像釘穩的釘子相呼應。刺棍是指有鐵釘或鐵刺的趕牛棍,用來刺痛懶惰的牛隻,催促牛隻前行的。就教導與學習方面而言,剌棍的作用是刺激思想,幫助思考,達至自發的獨立思維。釘穩的釘子,衣物可穩當地掛在上面,智慧人的言語,好像釘穩的釘子,是可靠的,使人生命有所依靠和據點。刺棍具平面上一時的刺激作用,釘穩釘子的作用較根深蒂固。簡言之,智慧人的言語具有短暫和深遠的影響力。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肯定智慧傳統的權威,一切至理名言與獨到的見解,都是根源於上帝是以色列人的牧者。

{Section:TopicID=291}十二12

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戒: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還有一層 這是編者最後一段話,十二12∼14總結全書的中心。有人以為十二12是消極的,勸戒世人不要永無止境地著書立說,或不停地追求學問,因這是得不償失的活動。其實,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用意是頗積極的,它表明智慧書卷之著作應告一段落,傳道書是最後一部具正典地位的書卷。因此,它劃定智慧書卷的範圍與其認可地位。

  我兒 是古代近東及希伯來智慧傳統教師對學生的稱謂語,含有親切和權威的意思(箴一8、10、15,二1,三1、11、21),為人師表者當具父親的身分和責任。你當受勸戒,即應該分外留意,不可疏忽。

{Section:TopicID=292}十二13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表面上,本節經文的意思很明確和清楚,但事實上,本節的翻譯及闡釋,還有傳道書與智慧傳統的正確關係,仍有待深入探討和研究。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說明以上一切的話早已說過了,也已聽見了,現在是應作總結的。原文首句:「一切言論的終結:」,這是亞蘭文用語,表示文章或書本的總結。全節闡釋的關鍵在於聽字的用意,它可用作希伯來文的第三身單數被動完成式動詞,全句可譯作:「這一切言論的終結都已聽見了。」聽,又可用作第一身雙數未完成式的動詞,則可譯成:「我們要聽」,或是「讓我們聽」,全句的翻譯是:「這一切言論的總意,我們要聽從」,或譯作「讓我們來聽這一切言論的總結」。編者總結全書的中心思想: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無論傳道者在探求生命意義的過程中,是何等的激進,甚至離開了正統的信仰觀念,然而編者以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作結。敬畏上帝,這是希伯來智慧文學的要旨(箴一7、29,二5,三7,九10,十27,十四2、26、27,十五16、33,十六6,十九23,廿三17,廿四21,卅一21、30;伯一1、8,二3,廿八28)。在傳道書中也出現了四次(五7,七18,八12、13),但只有五7的形式跟本節完全相同。箴言通常用「敬畏耶和華」,「敬畏」一詞大多作名詞,僅有箴三7,十四2,廿四21作動詞。約伯記導言(第一、二章)也曾用「敬畏上帝」(一1、8,二3)。敬畏上帝是以敬虔的態度承認上帝的權能與統治,因此必然包括了實踐祂的旨意。

  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原文沒有「當盡的本分」,祇作「這就是(每一個)人」,呂譯本:「這就是人的一切」或「這就是整個人」,意思是謙卑地、敬虔地承認上帝是生命之主,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Section:TopicID=293}十二14

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

  上帝都必審問,十一9早已說明這意思。人要向生命之主負責,祂必要按疬人的行為施行賞罰。

  傳道者加上了最後這六節經文,使該書可以被接納在舊約正典內;智慧文學的兩個不同層面,可以從傳道書中得見一斑。一方面它對傳統智慧提出了質疑,並揭示了生命的奧祕和知識的局限;另一方面它在後記中肯定了智慧傳統的功用,勸諭人當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傳道書代表疬智慧文學的崇高境界:敬虔的心靈、開放的態度與批判的精神。──《中文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1Eccl/21CT12.htm
新增日期: 2008/03/23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傳道書第12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