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三章注釋
帖撒羅尼迦後書 第3章
【帖後三1】「弟兄們,我還有話說:請你們為我們禱告,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開,得著榮耀,正如在你們中間一樣。」
〔原文字義〕「道理」話;道,大道;「快快行開」奔跑,快跑。
〔文意註解〕「弟兄們,我還有話說,」『我還有話說』原文是最後或末了的話的意思,表示主要部分雖已寫完,但仍意猶未盡,尚須稍加補充(參林後十三11;弗六10;帖前四1)。
「請你們為我們禱告,」『禱告』原文是現在時式,表示要繼續不斷,不可停止;保羅經常在書信中請求別人為他禱告(參弗六19;西四3;帖前五25),乃因他深感有此需要,他一直依靠神傳道,故此不僅他自己禱告,也需要別人恆常代禱。
「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開,」這是代禱的第一個目的。『道理』原文是『話』;『快快行開』原文是『快跑前進』,不僅指迅速發展,也有不受攔阻的意思。全句含示主的話帶著能力,自行運作,快速成就神的意旨(參詩一百四十七15;十九4~5)。
「得著榮耀,」含有兩種意思:(1)主的話廣傳,顯出得勝的能力;(2)主的話進到信而接受的人?面,藉他們生活上的改變,顯出美好的見證。
「正如在你們中間一樣,」當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時,功效頗著(參帖前二13),故保羅盼望此時在哥林多,甚至將來在別的地方也能收到同樣的成效。
〔話中之光〕(一)信靠神的人,不僅自己常常向神禱告,並且也常常請求別人為他代禱。
(二)信徒彼此代禱,乃是在靈?互相關懷,彼此交通與合一的表現,也是正常的基督徒所該有的態度。
(三)保羅在意的不是他自己的安危和利害關係,他心中所惦念的,是要神的福音被廣傳。
(四)神的僕人可能會受捆綁,但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提後二9)。
(五)神的道(話)是活潑有功效的(來四12),能夠興旺廣傳(徒十二24),促進福音的果效(徒六7)。
(六)主的話中所含的靈和生命(約六63),會在領受主話的人們身上顯明功效,叫別人能夠從他們的改變看見主的話所成就的事,就承認並讚美主的話(參徒十三48)。
(七)今天有太多基督教的工作是用人的計劃來推動,而不是用神的話來完成,因為很多神的僕人所信任、所倚重的,乃是自己的計劃,而不是神的話,以致他們在講台上所釋放的信息,漸漸地被娛樂性的節目所取代。
【帖後三2】「也叫我們脫離無理之惡人的手,因為人不都是有信心。」
〔原文字義〕「無理」離了本位,不在正當的地位上,離譜,惡的,不好的;「惡人」歹人,惡毒的人,有害的人。
〔文意註解〕「也叫我們脫離無理之惡人的手,」這是保羅請求帖城信徒代禱的第二個目的。『無理』指不守本份,不可理喻;『惡』不僅指被動地捲入壞事,且是積極主動地作惡;『無理之惡人』原文在前面有定冠詞,指某些特定的人物,專門跟保羅作對,不讓他傳道(參徒十七13;十八12)。
「因為人不都是有信心,」有的解經家認為這?的『信心』是指信靠主的保守(參3節)的信心,而不是指得救的信心。但這種解釋在邏輯上講不通:(1)保羅和他的同工們,不可能對主的保守沒有信心,才需要帖城信徒的代禱;(2)『信心』原文在前面有定冠詞,指特定的信心,是針對特定的人或事而言的信心;(3)『因為』表示本句和前面的話是有關連的,故本句的信心可以用來解釋傳福音事工需要代禱的理由,也可用來解釋無理之惡人因不信而逼迫反對,故此需要代禱。
結論是,代禱的理由不論是針對傳福音事工或是針對無理之惡人,此處的信心都應是指得救的信心,即相信保羅所傳的福音真道(參二13)。並不是每個聽他講道的人都歡喜領受(參徒十八6),所以才需要帖城信徒為傳福音事工代禱(參1節),也所以才會有那些敵對福音事工的人,因此更需要代禱。
〔話中之光〕(一)我們傳福音總難免會遭遇到無理的惡人,受他們憎恨、逼迫及無理的攻擊,所以傳道以先務須祈禱(參徒六4)。
(二)信徒應當『在正當的地位上』作人作事,否則在神的眼中看來,就是『無理』的。
(三)人所以成為『無理之惡人』,是因他們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參二10~12),以致被魔鬼──『那惡者』(參3節)所利用。
(四)正如神使用忠心的僕人來傳講神的道,撒但也使用無理的惡人來抵擋神的道,甚至許多基督徒也不知不覺地被牠所利用,攔阻神話的廣傳。
【帖後三3】「但主是信實的,要堅固你們,保護你們脫離那惡者。(或譯脫離兇惡)。」
〔文意註解〕「但主是信實的,」『信實』與『信心』(參2節)原文同一字根;保羅在此似乎有意將主的信實與人的缺乏信心作一強烈的對比。『主是信實的』意指祂對凡是屬祂的人,必要在他們身上成就祂的旨意,不會中途變卦,任令他們失敗(參林前一9;十13)。
「要堅固你們,」主『堅固』信徒,是藉著永遠的安慰和美好的盼望(參二16~17)。
「保護你們脫離那惡者,」『那惡者』照原文可兼指人和事,即『那惡者』和『那兇惡』。前者通常指撒但(參太六13;約壹五19),後者則指從撒但來的迫害和試探,但這?所謂的『脫離兇惡』,並不是指完全不致遇見迫害和試探,乃是指在迫害和試探中仍能站住並得勝(參一4;二15)。
〔話中之光〕(一)人的不信(參2節),總不能廢掉神的信(羅三3);我們若敢把自己完全交付給祂,祂必要成全直到那日(提後一12)。
(二)信徒脫離那惡者的方法,乃是靠主堅固,而不是畏縮逃避。
(三)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約壹五19),但信徒靠著愛我們的主,必能得蒙保守而不致受害;因為主是信實的,祂既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必愛他們到底(約十三1)。
(四)面對那惡者,我們不能相信我們自己,但我們可以相信神會幫助我們信徒。
(五)那看守並保護我們的耶和華是信實的,祂也不打盹,也不睡覺(詩一百廿一14),所以我們可以安心,別無所怕。
【帖後三4】「我們靠主深信,你們現在是遵行我們所吩咐的,後來也必要遵行。」
〔文意註解〕「我們靠主深信,」原文是『我們在主?面對你們有信心。』保羅對信徒有信心,乃因對主有信心。
「你們現在是遵行我們所吩咐的,」『吩咐』按原文含有『一個由上級長官所傳達下來的軍事命令』的意思;『我們所吩咐的』特指保羅在書信中的教訓(參帖前四2~4,9~12;五11~22;帖後二2,15;三6,10,12~15)。
「後來也必要遵行,」真理教訓不是單為一時的遵行,乃是要常時不斷的遵行。
〔話中之光〕(一)神藉祂的僕人們所傳講的真理教訓,不僅是為讓我們明白而已,乃是要我們明白而遵行(參太七24~27)。
(二)信徒遵行神的道須要恆心(徒二42;西一23);半途而廢的遵行,在神面前算不得數。
【帖後三5】「願主引導你們的心,叫你們愛神,並學基督的忍耐。」
〔原文直譯〕「願主引導你們的心,叫你們進入神的愛?,並進入基督的忍耐?。」
〔原文字義〕「引導」修直,使直;「愛」神聖的愛,完全的愛,絕對的愛(agape);「忍耐」恆忍,堅忍。
〔文意註解〕「願主引導你們的心,」『引導』原文含有除去路上的障礙之意;『心』包括心思(理智或悟性)、情感和意志,亦即魂的全部;不過此處以心思為引導的主要對象,人先有正確的心思,然後才有正確的情感──愛,並有正確的意志──忍耐。
「叫你們愛神,」『愛神』按原文是『進入神的愛?』,這就是主引導我們的心所帶來的結果之一;『愛』按原文不是指人原有的殘缺不全、有條件的愛,而是指完全且無私的愛,惟有信徒才能獲得或進入這種愛(參約壹四7)。
「並學基督的忍耐,」『基督的忍耐』指主耶穌面對罪人的凌辱和十字架的苦難時所存的態度;這種忍耐是我們常人所沒有的,必須活在基督?面,與主合而為一,才能經歷基督的忍耐。
〔話中之光〕(一)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約壹四10);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四19)。
(二)神的愛,乃是藉著聖靈澆灌在我們心?(羅五5);而主也是藉著聖靈引導我們(羅八14),在我們?面結出愛的果子(加五18,22)。
(三)勝過惡人和患難的方法,乃是愛神並學基督的忍耐──以愛神為動機,效法主耶穌如何存心忍耐。
(四)當我們的心進入神的愛?,我們也就會以愛來向神有所回應;當我們的心浸沉在基督的忍耐?,當然我們也就有基督那樣的忍耐了。
(五)積極方面,我們因享受神的愛而愛神,活著遵行神的話(參4節);消極方面,我們因經歷基督的忍耐而有分於基督的忍耐,在患難中堅守主的話(參二15)。
(六)我們若真心愛主、愛人,也必有能力為福音忍受人所加給我們的羞辱和苦難。
【帖後三6】「弟兄們,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凡有弟兄不按規矩而行,不遵守從我們所受的教訓,就當遠離他。」
〔文意註解〕「弟兄們,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原文是『在主耶穌基督的名?』,意指在主耶穌基督的同在?,亦即靠著主耶穌基督的權柄;『吩咐』按原文含有軍事命令,不能不服從的意味。
「凡有弟兄不按規矩而行,」『不按規矩』原為軍事用語,指那些混亂行列、不守紀律、脫序和脫逃的人,這?轉用來指忽略自己日常生活上的責任,不肯作工,專靠別人勞苦所得吃飯,且因閒來無事,喜歡干涉別人閒事的人(參11~12節)。帖撒羅尼迦教會中有些信徒誤以為主的日子既然現在已經到了(參二2),就不該再像世人一樣,為著吃飯問題而忙忙碌碌,而應該多多致力於教會中屬靈的事務(其實並不屬靈)。這種情形,在保羅看來乃是不按規矩而行。
「不遵守從我們所受的教訓,」『所受的教訓』有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廣義是指凡使徒們口頭和書信所給的教訓(參二15),狹義特指要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即不可犯淫行),並要親手作工(參帖前四1~12)。保羅的意思在此似乎較偏重於後者,特別是『要親手作工』的教訓(參8~12節)。
「就當遠離他,」『遠離』原文是捲收船帆,向後撤退;在此不是指棄對方於不顧,或視如仇人,乃是指不與他交往,不與他作伴,一則叫他自覺羞愧(參14~15節),再則免得自己受他的壞影響,與他一同不按規矩而行。
〔話中之光〕(一)假借事奉主的名義,不肯作工而專靠教會或弟兄姊妹的濟助,卻在教會中並沒有全心全力的好好服事主,這種人就是不按規矩而行的人。
(二)俗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於素行不良的人,除非我們自己剛強,且存著與人分享基督的態度,否則最好是『遠離他』,以免自己受他污染,在他的罪行上有份。
【帖後三7】「你們自己原知道應當怎樣效法我們。因為我們在你們中間,未嘗不按規矩而行,」
〔文意註解〕「你們自己原知道應當怎樣效法我們,」帖城信徒在領受真道之初,就已經知道要效法使徒們的榜樣(參帖前一6)。
「因為我們在你們中間,未嘗不按規矩而行,」保羅的意思是說,他們不是『能說不能行』(太廿三3)的那種人,他們自己以身作則,在行為上顯出榜樣,可供信徒效法。
〔話中之光〕(一)對於主的僕人們合乎聖經的教導,我們都要謹守遵行;但對那種能說不能行的人,我們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太廿三2~3)。
(二)傳道人若要讓信徒們尊重,最好的辦法是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在這些事上恆心去行,才能叫聽的人心服(參提前四16)。
【帖後三8】「也未嘗白吃人的飯,倒是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
〔文意註解〕「也未嘗白吃人的飯,」『吃飯』是希伯來的人的說法,指『謀生』(參創三19;摩七12;希伯來文『餬口』,即希臘文的『吃飯』)。『白吃人的飯』意指不從事正經的謀生職業,而想要坐享別人的工作成果。注意,保羅的意思不是說他拒絕接受信徒在錢財上的幫助,而是說他從來不佔別人的便宜,不作工就要吃飯(參帖前二9)。
「倒是辛苦勞碌,晝夜作工,」『辛苦』指因勞動而產生的疲累感覺;『勞碌』指缺少休息;保羅在帖城傳道期間,雖曾一次、兩次接受腓立比教會的供給(參腓四16),但仍不敷需用,故親手作工,以此維生(參帖前二9)。
「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因當時帖城信徒蒙恩不久,保羅為著不叫他的傳福音事工受到打岔,寧可不讓自己成為帖城信徒經濟上的負累(參帖前二6,9;林前九18)。
【帖後三9】「這並不是因我們沒有權柄,乃是要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效法我們。」
〔文意註解〕「這並不是因我們沒有權柄,」『權柄』指靠傳福音吃喝養生的權利(參林前九4~15);換句話說,凡是在屬靈的事上勞碌的人,有權利接受別人所給奉養肉身之物(參提前五17~19)。
「乃是要給你們作榜樣,」擁有權利卻不使用權利,目的是為給別人作榜樣,這種榜樣必然顯得更為有力。
「叫你們效法我們,」指效法保羅為傳福音寧願放棄養生權利的精神(參7~8節;帖前二9)。
〔話中之光〕(一)主賜給傳道人權柄和權利,是為著讓他們的工作更為有效,並不是為著讓他們享受的,因此在必要時,忠心的傳道人會甘心將他們的權柄和權利擱置一旁。
(二)為著神的榮耀和人的益處,樂意放棄自己合理的權利,這是基督十字架道路的特色,凡是跟隨主走這條道路的人,也應持守這個原則。
(三)榜樣勝於千萬句的教訓,不但傳道人應當注意自己是否活出好的榜樣,我們一般信徒也應當注重傳道人的行為,過於他們的言詞(參來十三7)。
【帖後三10】「我們在你們那?的時候,曾吩咐你們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
〔文意註解〕「我們在你們那?的時候,曾吩咐你們說,」『吩咐』是指口傳的教訓;保羅對此問題,不僅口傳,且一再地用書信教訓他們(參帖前四11~12)。
「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不肯』不是『不能』,而是指身體能而心?定規不肯、不願意;『就不可吃飯』乃是命令式語氣,直譯是:『就不可讓他吃飯』。這比異教徒『不作工,不吃飯』的說法更加嚴厲。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千萬不可成為閒懶不作工的人。
(二)根據聖經在這?的教訓,對於那些能夠作工卻不肯作工,專門依賴社會福利制度維生的懶人,我們沒有必要過於仁慈,無條件地濟助他們。
(三)基督徒固然應當憑愛心彼此相待,但基督徒的愛心乃是有原則的,並不縱容罪惡,也不鼓勵懶惰,否則就會變成溺愛、錯愛、糊塗的愛。
【帖後三11】「因我們聽說,在你們中間有人不按規矩而行,甚麼工都不作,反倒專管閒事。」
〔文意註解〕「因我們聽說,在你們中間有人不按規矩而行,」可能帖城教會中不肯自食其力的信徒越發增多,情形越過越嚴重,因此引起保羅特別的關注。
「甚麼工都不作,反倒專管閒事,」這句話在希臘原文乃雙關語,意思是:『人人的事都管,自己的事反而不管』;『該忙的不忙,不該忙的卻忙』;『各人不掃自己門前雪,反管他家瓦上霜』。
這比『懶惰』更糟,懶惰只是對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產生壞的影響,而『專管閒事』則是干涉到別人的事,對大家都不利;通常不作工的人,自然會有很多的空閒,從而『挨家閒遊,…又說長道短,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提前五13)。
〔話中之光〕(一)閒懶不作工的人,對於教會和社會,均會產生破壞性的後果;一個團體中,不作工的人愈多,就會導致愈多的問題。
(二)自己份內的事不管,卻專愛管別人的事;或者說人人的事都要管,只有自己的事不管,這絕對是不正常的現象。越是自以為屬靈的人,就越多犯這一類的毛病。
(三)只有閒人才會有閒工夫去管閒事;教會中若欲杜絕多管閒事的現象,就必須掃除閒人──藉著勸戒(參12節)或遠離(參6節)。
(四)一位信徒,若不是真正從神接受呼召,要他放棄職業而全時間事奉主,否則最好還是帶職事奉主;因為恐怕他在教會中積極的功用,反不如消極拆毀的作用之大。
(五)今天教會中的現象是,有許多所謂主的工人,是『志願式』的工人,而不是出於神的呼召,結果他們不但不能解決教會中的問題,反而製造很多的教會問題。
【帖後三12】「我們靠主耶穌基督吩咐、勸戒這樣的人,要安靜作工,吃自己的飯。」
〔文意註解〕「我們靠主耶穌基督吩咐、勸戒這樣的人,」『靠主耶穌基督』意指他的吩咐和勸戒是從主耶穌基督而來的。
「要安靜作工,」『安靜』不是指靜默不言,而是指多作事、少說話,也就是安分守己的意思。
「吃自己的飯,」意指吃自己勞力所得來的飯,這與『白吃人的飯』(參8節)相對;由於肯親手作工,自己也就沒有甚麼缺乏(參帖前四11~12),故能自給自足,而不必仰賴別人的供給。
【帖後三13】「弟兄們,你們行善不可喪志。」
〔文意註解〕『行善』指遵行使徒的教訓與吩咐(參4節),以及一切善行善言(參二17),並那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事(腓四8);也就是持守善道的意思(參提後一14)。
『喪志』指灰心(路十八1)、喪膽(林後四1;弗三13);舉凡避難就易,避重就輕,遇事推諉,作事延宕,敷衍塞責,這些情形都是喪志的表現。
『行善不可喪志』這句話加插在這?,很可能是因為那些不按規矩而行的人,已經使得一些熱心行善的人感到灰心,故需在此予以激勵。保羅這句話的含意是,我們基督徒行善不可看後果,乃當看源頭──那位是『善』的神(參太十九17)。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無論從事甚麼行業,無論作甚麼樣的工作,只要是為著主和教會而作的,都是美善而高尚的,也都有其價值。
(二)基督徒的一生是進取的,爭戰的(參林前九24~27),並且是沒有止息的前進和奮鬥(參腓三12~14),直到度完地上的日子,所以我們永不可喪志,乃要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
(三)行善或事奉主常會受到誤解,容易叫人因喪志而停止;但基督徒行善和事奉的動機,不是要討人的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帖前二4;太六1~4)。我們若能把握主對我們所行之事的評價如何,就不至於因別人的誤解而喪志了。
(四)基督徒行善若僅僅是出於自己的好心,而不是按著善道的原則而行,往往不但不能叫行善的對象得益處,反倒叫自己灰心喪志,受到虧損。
【帖後三14】「若有人不聽從我們這信上的話,要記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覺羞愧。」
〔原文字義〕「交往」混在一起,調在一起,與之交流。
〔文意註解〕「若有人不聽從我們這信上的話,」『若有人』暗示總會有些人;保羅似乎預知有些人將會執迷不悟,不肯聽從他的勸導;『這信上的話』特別是指有關不按規矩而行的教訓(參6~12節)。
「要記下他,不和他交往,」『記下他』原文是予以特別注意的意思;『交往』原文含有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的意思;這?卻要『記下他』,使他成為一個特殊突出的人物,『不和他交往』,即暫時疏離(參6節),使他不再覺得自己是教會中正常的一份子。
「叫他自覺羞愧,」『羞愧』是指一種不受尊重的感覺,因此對教會的歸屬產生危機感,從而得到警惕,覺悟自己所受的待遇,乃因自己不當的行為而來,由此生出懊悔,改過自新(參林後七9~10)。
〔話中之光〕(一)對於犯錯的人,要先給予勸戒教導,若仍不聽,就不可再視若無睹,而應採取必要的紀律行動。
(二)教會中對付一位犯錯的弟兄,目的不是要懲罰他,乃是要挽回他、得著他(參太十八15),使他能恢復正常的教會團契生活。
(三)教會要在世界上作主的見證,就不能不『公義』和『仁愛』兼顧並行,偏於任何一方,都是誤解了主,也都是錯誤地代表了主。
【帖後三15】「但不要以他為仇人,要勸他如弟兄。」
〔文意註解〕「但不要以他為仇人,」意指不要敵視他;信徒犯下行為上的錯誤,並不就改變他的身分──弟兄犯了錯,仍舊是弟兄。
「要勸他如弟兄,」意指要存著愛心勸導。
〔話中之光〕(一)教會中的紀律行動,應當滿有弟兄相愛之情,而不應該過分嚴厲苛刻。
(二)信徒待人的原則,不要以惡報惡,乃要以善勝惡(羅十二17,21);弟兄犯錯了,仍是弟兄,頂多看他像外邦人一樣(太十八17),總不至於因此變成仇人。
(三)今天基督教界,往往對真理見解相異的人非常敵視,甚至比對待罪人還惡劣;而他們所敵視的弟兄,很可能在基本真理上都相同(例如:神的獨一性,耶穌基督的神性、救贖的要義等),只是在無關宏旨的道理上看法不同,便如此對待,實在不是真信徒所該有的情形。
【帖後三16】「願賜平安的主隨時隨事親自給你們平安!願主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文意註解〕「願賜平安的主,」『平安』意指?面心境的平安寧靜,在外面一片混亂動盪的環境中,不被困擾與搖動;這種平安乃是『主的平安』,惟有主自己才有這種平安,也惟有藉著祂的賜給,我們才能擁有這種平安,所以祂是『賜平安的主』。
「隨時隨事親自給你們平安,」『隨時隨事』這話在別的書信中沒有用過,意指在所有的時間和一切的事上;特別是在面臨令人不安的境遇時,亦即有需要之時。
「願主常與你們眾人同在,」主自己是一切問題的答案──有祂同在,就有平安;有祂同在,就是天堂。
〔話中之光〕(一)賜平安的主,會隨著我們所受的風浪和波濤的節奏,賜給我們所需要的平安,使我們能凌駕於風浪和波濤之上。
(二)我們雖然不知道明天將會有甚麼樣的道路擺在面前,但我們卻知道在天天所行的道路上必能享受祂的同在與看顧。
【帖後三17】「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凡我的信都以此為記,我的筆跡就是這樣。」
〔文意註解〕「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親筆』原文是『親手』;通常保羅的書信是由他口述,別人替他筆錄(參羅十六22),最後保羅親自在信末牽署,並加上幾句話(參林前十六21;西四18;門19)。此信雖然是由三人聯名(參一1),但實際內容是保羅一人敘述,可能經其餘二人過目同意後才發出。
「凡我的信都以此為記,我的筆跡就是這樣,」保羅的書信既然由他口述,請別人代筆,為著防備有人冒他的名造假信(參二2),就在信後親筆問安,以筆跡為證,好使信徒分辨信的真偽。
【帖後三18】「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文意註解〕「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主耶穌基督的恩』指對主耶穌基督的享受,因為恩典不是別的,不是一些身外之物的祝福,乃是基督自己成為人的享受。
「常與你們眾人同在,」『同在』一詞含示雙方都是活的人位,不能一方是人,另一方是事物;故『主耶穌基督的恩』就是主耶穌基督自己,祂被我們享受到一個地步,豐豐滿滿的與我們同在。這樣的同在,要成為我們日常教會生活中力量的來源,使我們能在那惡者的攻擊迫害下堅固地站立,並且遵行一切真理教訓,好迎接主的再來。
注意,『眾人』(參16節)指全教會的眾弟兄姊妹,包括那些不按規矩而行的人在內,都是保羅祝福的對象。由此可見,他的責備是對事不對人,雖然他對他們的行為加以嚴厲的責備,但他仍舊關心他們,並給予他們祝福。
── 黃迦勒《帖撒羅尼迦前後書註解》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53%202Thes/53CT03.htm
新增日期: 2008/03/03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帖撒羅尼迦後書第3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