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黃迦勒《馬可福音註解》

馬可福音 第8章

【可八1】「那時,又有許多人聚集,並沒有甚麼喫的;耶穌叫門徒來,說:」

﹝文意註解﹞「那時,又有許多人聚集,」『那時』指他們還在低加波利境內的時候(參七31);『又有』指在這之前,曾經有過一次眾人聚集的事;根據時間和地點判斷,這些群眾不只有猶太人,也應有外邦人在內。



【可八2】「『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已經三天,也沒有喫的了。」

﹝文意註解﹞「我憐憫這眾人,」『鄰憫』與六34的『憐憫』在原文同字,故祂是憐憫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在主耶穌的人性?,滿有同情、體恤和慈憐的美德。

「也沒有喫的了,」眾人沒有吃的,表示主自己也沒有吃的;但祂所關心的,不是祂自己沒有吃的,乃是眾人都沒有吃的了。

﹝話中之光﹞(一)主餓了四十天,不為自己變餅(參太四1~4);眾人餓了三天,就覺得過意不去。基督耶穌的心,乃是顧別人不顧自己的心(參腓二4~5)。

(二)吃主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我們必須天天吃喝享受主。

(三)我們的聚會,有時候雖然人數不少(參1節),卻缺乏供應──「沒有吃的」,但甚麼時候只要摸著死而復活的基督(「三天」),甚麼時候就必得著主的供應、餧養與飽足。



【可八3】「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

﹝文意註解﹞「就必在路上困乏,」『困乏』在原文有如同『放鬆』弓弦一般,故此句意指變成鬆散無力、精疲力竭、氣衰而昏厥。

﹝話中之光﹞(一)我們現在是在奔跑天路的途中,若不仰望並思想主耶穌,難免困乏疲倦(參來十二1~3)。

(二)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1)。



【可八4】「門徒回答說:『在這野地,從那?能得餅,叫這些人喫飽呢?』」

﹝文意註解﹞門徒既已經歷了上次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參六30~44),現在再問這樣的問題,實在是愚昧得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眼睛若單看環境(「野地」),便會覺得缺乏,不足應付實際龐大的需要(「這些人」)。

(二)我們信心的眼睛不是看自己,也不是看環境,乃是看主。

(三)信心使人能根據既往,瞻望將來;我們必須有全備的信心,才能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為現時的幫助。



【可八5】「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

﹝文意註解﹞主的問話,含有提醒門徒的意味。

﹝話中之光﹞(一)供應的源頭雖是由於主的『憐憫』(參2節),卻需要人的配合──獻上餅和魚;祂雖是『使無變為有的神』(羅四17),卻樂意藉著我們的有限,來彰顯祂的無限。

(二)「你們有多少餅?」主不是用我們『所沒有的』,乃是用我們『所有的』來祝福人。

(三)無論我們是多麼的幼稚與貧窮,總有些東西可以獻給主,供祂使用。



【可八6】「祂吩咐眾人坐在地上,就拿著這七個餅,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開,門徒就擺在眾人面前。」

﹝原文字義﹞「祝謝」感恩,感謝;「擺開」擺設,交託;「擺」(與『擺開』同字)。

﹝靈意註解﹞請參閱六41註解。

﹝話中之光﹞(一)我們得力,在乎平靜安息(參賽卅15)。

(二)餅和魚若保守完好,就不能作眾人的食物;我們若不被主「擘開」,就不能成為眾人的祝福。

(三)「遞給門徒叫他們擺開,門徒就擺在眾人面前。」我們應當立志作個傳遞主豐富恩典的管道;然而我們必須先從主有所領受,才有東西可以傳遞給別人。



【可八7】「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了福,就吩咐也擺在眾人面前。」

﹝原文字義﹞「祝了福」稱頌,讚美,賜福。

﹝靈意註解﹞「又有幾條小魚,」『餅』代表陸地的資源,『魚』代表海中的資源;『餅』代表植物,『魚』代表動物;『餅』象徵經過死所產生的豐盛(參約十二24),『魚』象徵經過流血所帶來的福氣(參來九22)。



【可八8】「眾人都喫,並且喫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文意註解﹞『筐子』是用燈芯草和籐條混織而成的貯物器具,較『籃子』為大(參六43),甚至大到可以容人(參徒九25)。

﹝靈意註解﹞「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零碎』表徵恩典的餘裕;『七』是今世完全的數目;『七筐子』表徵主的供應綽綽有餘,享受之後所剩下的,依然豐富且完全。



【可八9】「人數約有四千。耶穌打發他們走了,」

﹝文意註解﹞「人數約有四千,」這個人數並不包括婦女和小孩(參太十五38)。

﹝靈意註解﹞「人數約有四千,」『四』表徵受造之物(參啟四7);這?意指主的供應遍及一切受造之物。

﹝話中之光﹞(一)同樣性質的神蹟,竟然重複了兩次,這表示如何以手中有限的餅,來供應眾多人的需要,這個功課是應該學而不容易學的。

(二)我們的眼睛所注視的,常常是手?那有限的幾個餅,和面前龐大的群眾,而忘了仰望天上的祝福。求主也把我們帶到一個地步,轉眼仰望神的祝福。



【可八10】「隨即同門徒上船,來到大瑪努他境內。」

﹝原文字義﹞「大瑪努他」慢燃的火把,菲薄的一份。

﹝文意註解﹞「來到大瑪努他境內,」『大瑪努他』是加利利海西岸的一個地區,又名『馬加丹』(參太十五39),確實位置不詳。



【可八11】「法利賽人出來盤問耶穌,求祂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想要試探祂。」

﹝原文字義﹞「神蹟」兆頭,異兆,記號;「試探」試驗,考驗。

﹝背景註解﹞「法利賽人,」他們起初是一班熱愛祖國、虔誠為神的人,因著大祭司西門為己而不為神,他們就與馬克比黨分開了,所以他們的敵人叫他們為『法利賽黨』(意即『分開』)。他們盡力守律法和遺傳,叫自己高過普通的人們,所以法利賽人這名詞也就成了他們宗教的宗旨了。他們因著注重守律法,就漸漸趨於注重外面,而忽略了內心;他們在路口上禱告,衣服襚子放寬了,行路仰天,免得看見婦女;他們對人嚴格,外面死守規矩,但內心卻依舊敗壞,所以『法利賽人』這名詞,後人竟把它作『假冒為善』解釋了。

﹝文意註解﹞「請祂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截至此時,主耶穌已經『在地上』顯出無數次的神蹟,但法利賽人仍舊愚頑不信,認為祂是靠鬼王的力量(參三22),故要祂『從天上』顯神蹟,例如從天上發出一個聲音,或使太陽、月亮倒退等,藉此以證明祂的確是從神來的。

「想要試探祂,」『試探』是對主不信的表示。

﹝靈意註解﹞「法利賽人,」可以用來表徵基督教?守舊的基要派。

﹝話中之光﹞(一)宗教徒注重外面的現象與記號(「神績」),而忽略?面的內涵與實意。

(二)追求神蹟的背後,暗含著試探主的動機;今日熱衷於神蹟奇事的信徒,往往存著逼令主照我們自己的心意和需要來顯神蹟(如醫治)的用意,這也是一種的試探。

(三)向主禱告,會蒙垂聽,但若妄求,或存心不良──「想要試探祂」,或目的不正,都會被主棄絕。



【可八12】「耶穌心?深深的歎息說:『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

﹝原文直譯﹞「...我實在告訴你們,若須有一個神蹟給這世代。」

﹝原文字義﹞「心?」靈?;「深深的歎息」吁出壓抑。

﹝文意註解﹞『世代』指顯在眼前的時代。

「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這句話照原文必須另加一個修飾的子句,意思才算完整(參﹝原文直譯﹞),故這?似乎『話中有話』。主的意思是:倘若須要顯一個神蹟給這個世代看,那個神蹟必須是另一類性質的神蹟,也就是先知約拿的神蹟(參太十二39)。

﹝話中之光﹞(一)對於不信的人,更多的神蹟奇事也無濟於事。

(二)惟有死而復活的基督,才能應付這世代的需要,因此信徒所該追求的神蹟,乃是在我們身上彰顯基督復活的生命(參腓一20)。



【可八13】「祂就離開他們,又上船往海那邊去了。」

﹝原文字義﹞「離開」放棄,撇棄,拂袖而去。

﹝文意註解﹞「祂就離開他們,」這句話表明那班法利賽人故意試探主,反而遭受主的棄絕。

「又上船往海那邊去了,」『那邊』指加利利海東岸。

﹝話中之光﹞(一)「祂就離開他們...去了」;錯誤的追求、外行的追求(求看神蹟),反而成為看見啟示的攔阻。凡不以基督為目標的追求,是徒勞無益的。

(三)宗教徒故意不認識主,所以主就捨棄他們,任憑他們(參羅一28)。



【可八14】「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

﹝文意註解﹞「門徒忘了帶餅,」他們此刻是從人煙稠密的加利利海西岸,前往人煙稀少的東岸,在那?不容易買到餅,所以此事對他們是一件不小的疏忽。

﹝話中之光﹞船上(教會中)只要有主同在,雖僅有「一個餅」,卻足夠應付屬靈的饑渴而有餘;因為基督自己就是那一塊宇宙中獨一豐滿的餅,能永遠供應人的需要。



【可八15】「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文意註解﹞「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酵』是一種能使麵包起發酵作用的單細胞菌體,經發酵後的麵包變得更可口。

﹝靈意註解﹞「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酵』指邪惡和腐敗的事物(參出十二20;林前五7~8)與教訓(參太十六12;加五8~9);『法利賽人的酵』指他們的教訓,會使人產生注重外表形式,假冒為善,矯柔造作,以博敬虔的虛名等後果。『希律的酵』可能有兩種:一是指他的世俗化壞榜樣,使人只顧肉體的生存,醉生夢死,而不顧神國的事;另則指他的居心險惡(參路十三31~32)。

﹝話中之光﹞(一)『酵』藏在麵包(『餅』的原文是麵包)?,使麵包變得好吃。在今天的基督教?面,也有不少屬人的教訓,以神的話(餅)為掩護,表面上似乎是幫助人,使人容易接受主;實際上卻叫人吃了而受其敗壞,故須小心防備。

(二)今日任何誤導人只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的教訓,也就是「法利賽人的酵」。

(三)錯誤的教訓會成為人臉上的帕子,攔阻人認識基督(參林後三13~16)。

(四)「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代表兩種極端錯誤的現象,是撒但對付基督徒的利器:前者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墮落到表面上愛主,實際上並不愛祂的情況中;後者叫我們把主丟在一邊,索性去愛世界和貪戀情慾。



【可八16】「他們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罷。』」

﹝文意註解﹞請參閱14節註解。

﹝話中之光﹞(一)門徒忘了帶餅是一個事實(參14節);過分注意主觀的事實,常叫人誤解神的話。

(二)主所講的是屬靈的事物(參15節),而門徒所想的是物質的事物。人屬靈的竅若未被開啟(參路廿四45),就仍活在屬地的領域?,而不明白主的話。

(三)物質的觀念,屬地的掛心,常是屬靈認識的遮蔽。



【可八17】「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麼?你們的心還是愚頑麼?」

﹝文意註解﹞從主對祂門徒的嚴厲責問,可以看出他們缺乏屬靈的領悟力,令主深為失望。

﹝話中之光﹞(一)「耶穌看出來,」主有透視的眼光,祂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啟二23)。

(二)信徒不應看重物質(沒有餅),而應看重屬靈的層面(酵)。

(三)我們對所看見、所經歷的事,應當存在心?,反復思想(路二19),才能「省悟」、「明白」。

(四)「愚頑」的人行事為人只憑眼見,不憑信心(參林後五7)。

(五)主對法利賽人的愚頑,斷然棄絕他們(參13節),但祂對門徒的愚頑,則耐心地啟發引導他們,其不同點乃在於人對主的存心;人若屬靈的心竅遲鈍,但存心正直,還能蒙主恩眷。



【可八18】「你們有眼睛,看不見麼?有耳朵,聽不見麼?也不記得麼?」

﹝文意註解﹞一般人常犯的毛病乃是:『視若無睹』、『聽而不進』、『轉身即忘』。



【可八19】「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

﹝文意註解﹞詳情見六章34~44節。



【可八20】「『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

﹝文意註解﹞詳情見本章1~9節。

﹝話中之光﹞(一)主兩次變餅餧飽數千人的事,乃是特大的神蹟,但門徒們還沒過幾天,就把它忘記了;可見追求靈恩、注重神蹟奇事,對於幫助人認識基督,並無太大的助益。

(二)我們也常和門徒一樣,往往對屬世的事很精明,對屬靈的事卻甚糢糊,真要求主拯救!

(三)主在此是在提醒他們已往蒙恩的經歷,藉以叫他們醒悟過來;所以我們若常常數算主的恩惠,對我們屬靈的悟性也有幫助。



【可八21】「耶穌說:『你們還是不明白麼?』」

﹝話中之光﹞在屬靈的事上,我們也常和門徒一樣,指餅為酵,或指鹿為馬,缺乏分辨的能力,以致被背道者所欺騙(參羅十六17~18;弗四14)。



【可八22】「他們來到伯賽大,有人帶一個瞎子來,求耶穌摸他。」

﹝文意註解﹞「他們來到伯賽大,」『伯賽大』在加利利海東北岸。

﹝靈意註解﹞『瞎子』象徵心眼被這世界的神弄瞎(參林後四4),以致失去屬靈的視力的人(參徒廿六18;彼後一9)。



【可八23】「耶穌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問他說:『你看見甚麼了?』」

﹝靈意註解﹞「領他到村外,」象徵離開人群,單獨與主同處。

『唾沫』象徵主口?所出的『話』。

『按手』象徵聯合(參提前五22)、傳遞祝福(參提後一6)。

注意,這是主耶穌第二次帶領病人離開群眾,且同樣用『吐唾沫』的方式來醫治(參七32~35),正如第二次變餅餵飽大批群眾一樣,具有對祂門徒再三啟發、教導的用意。因此,馬可第八章的一切事蹟,主要目的是在訓練門徒。



【可八24】「他就抬頭一看,說:『我看見人了;他們好像樹木,並且行走。』」

﹝靈意註解﹞本節象徵當信徒的心眼被主開啟後初期,所見的景象並不十分清楚,屬靈的認識有限(參林前十三12);正如主的門徒,在祂死而復活升天以前,對主耶穌的認識『糢糊不清』,須等到五旬節以後,才完全認識祂。



【可八25】「隨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樣樣都看得清楚了。」

﹝原文字義﹞「定睛一看」凝神注視,看透出去;「復了原」復興,回復原狀。

﹝靈意註解﹞這瞎子須經主耶穌兩次按手,他的肉眼才逐漸恢復視力;這象徵我們的靈眼,也須經主重複的訓練,才能逐漸認識主並認識一切屬靈的事物。

﹝話中之光﹞(一)屬靈的看見,須要逐漸進步並非一下子就清楚的;所以我們應當追求更多讓主摸著,才能有更明亮的看見。

(二)我們千萬不可以為自己『已經完全了』,乃要『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腓三12)。

(三)初次的看見,雖不夠清楚,卻沒有錯;進步的看見,並非換了目標,乃是更加明亮而已。因此我們務要持定追求的目標,不要因為看不清楚就去追求別的。



【可八26】「耶穌打發他回家,說:『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

﹝靈意註解﹞『他』(得醫的瞎子)豫表得著神的啟示,看見屬靈亮光的人;『村子』象徵屬人的意見和觀念。

﹝話中之光﹞(一)主醫治那個瞎子,是先『領他到村外』(參23節);醫好之後,又囑咐他「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是的,要有明亮的看見,必須先蒙主帶領脫離人意的範圍;看見之後,更不可回到原先的地位中去。

(二)真正有屬靈啟示的人,要避免與屬血氣的人商量(參加一16)。



【可八27】「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

﹝文意註解﹞「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該地位於加利利海以北,近黑門山麓,此地有濃厚的異教色彩。

﹝話中之光﹞(一)『該撒利亞腓立比』是遠離宗教氣氛與範圍之地,主特意把門徒帶到那?,才問這一個切身重要的問題,是因為傳統的宗教知識與觀念,常會蒙蔽人,使人不容易接受屬天的啟示。

(二)認識耶穌基督,乃是進入屬天領域的入門;凡不認識耶穌基督的,就不能有分於教會與神國。



【可八28】「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的一位。』」

﹝文意註解﹞「施洗的約翰,」他的特點在於生活的見證(參一6);「以利亞,」他的特點是為神大發熱心(參王上十九14);「先知?的一位,」『先知』的特點是為神說話。

﹝話中之光﹞(一)施洗約翰、以利亞和眾先知,都是為神所用、替神說話的僕人,他們頂多在某些方面好像基督,卻不是基督。人若沒有啟示,就不能透澈的認識基督。

(二)門徒成天和主在一起,連他們也似乎對主不大認識;口?說基督的人,不一定對基督有真實的認識。



【可八29】「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

﹝文意註解﹞「你是基督,」『基督』意即『受膏者』(但九26),這是指主從神所受的職份;神用聖靈膏祂,差祂來地上完成神的使命(參路四18~19)。

﹝話中之光﹞(一)傳聞的、二手貨的認識(『有人說』),不算數;親身的、頭手的認識「你們說」才算數。要緊的是我們自己對主有沒有真實的認識。

(二)認識主是我們撇棄一切,竭力追求得著基督的起點(參腓三8~12)。

(三)光是心?相信祂不夠,還得口?承認祂(參羅十9~10);主喜歡我們宣告:「『你是』基督」。



【可八30】「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

﹝文意註解﹞這是因為猶太人對『基督』(即彌賽亞)有錯誤的觀念,認為那要來的彌賽亞是他們民族的救星,要來率領猶太人反抗異族的統治,建立一個純猶太人的太平國度。所以若把『祂是基督』宣揚出去了,對祂的救贖工作不但無益,反而會生亂。

﹝話中之光﹞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屬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參林前二14),所以不要隨便把神聖的事物和經歷告訴人(參太七6)。



【可八31】「從此祂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文意註解﹞「從此,」是指門徒認識了耶穌是基督之後。

「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人子』表明祂先作受苦的僕人,後才成為得榮耀的彌賽亞(參賽五十三章;但七13~14)。

主耶穌定意前往耶路撒冷受苦、受難,並不是逞匹夫之勇,乃是為遵行神的旨意,完成救贖大工。

「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即受猶太公會的逼迫;『長老、祭司長、文士』乃公會的主要成員。

﹝話中之光﹞(一)信徒最深的十字架,不是不信的外邦人給的,而是在教會?面有地位、有聖經知識的人(「長老、祭司長、文士」)給的難處,並且這些難處是多方面的(「許多的苦」)。

(二)人認識了有神性的基督(參29節)之後,還必須認識救贖代死的基督。



【可八32】「耶穌明明的說這話,彼得就拉著祂,勸祂。」

﹝原文字義﹞「勸」責備,警告,禁戒。

﹝文意註解﹞「彼得就拉著祂,勸祂,」原文的意思是『彼得就向前拉住祂,責備祂』。

﹝話中之光﹞(一)彼得憑他天然的心思和情感,來勸阻主耶穌上十字架;可見天然的人不認識十字架,也不肯接受十字架。

(二)彼得顯然只聽進前半『受許多苦和被殺』的話,而沒聽進後半『過三天復活』(參31節)的話;他代表了一般人所犯的毛病:只注意消極的話,而忽略了積極的話,其實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可八33】「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原文直譯﹞「...因為你不思念神,只思念人。」

﹝原文字義﹞「責備」(與32節的『勸』同一字);「撒但」敵對者,控告者;「體貼」把心思放在。

﹝文意註解﹞「撒但,退我後邊去罷,」意指彼得的勸阻乃出自撒但,或與撒但一樣,因此不可在前面擋路。

﹝話中之光﹞(一)主責備彼得時,乃是「看著門徒」的;這意思是說,主對一個弟兄的管教,就是我們眾人的鑑戒。

(二)一個得神啟示的人(參太十六17),還應該作一個體貼神、遵行神旨意的人。

(三)一個體貼神的人,也就是一個思念神的人;思念才會體貼,不思念不能體貼。

(四)彼得一不體貼神的意思,而體貼人的意思,就變成了『撒但』。可見人的意思是和神的旨意作對的(「撒但」的字義)。

(五)體貼人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就是只顧到人的得失,而犧牲神的利益。

(六)撒但會利用人性?面『貪享安逸、害怕受苦』的傾向,使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成了牠的工具。

(七)彼得剛剛說了對的話(參29節),一下子就說錯話了。可見人無論多麼有啟示,多麼的屬靈,若不小心,仍有被撒但利用的可能。

(八)認識基督的人是有福的(參太十六17),但一拒絕十字架,就立刻變成是「撒但」,這說出我們不但要認識基督,也要認識十字架(參林前二2)。凡攔阻人背十字架的,就是出自撒但。

(九)不只蛇(引誘人犯罪)是撒但,連不明白神旨意的天然愛心,以及人的意思,也是撒但。

(十)仇敵一要竊取神該得的敬拜,主立刻就說:『撒但,退去罷』(參太四8~10)!仇敵一要高舉人的意思而委曲神的旨意,主也立刻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撒但之所以為撒但,就是因為牠在這兩件事上和神作對頭。

(十一)基督降世最大的目的,是要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任何企圖攔阻主成功救法的人,都是和撒但同心,該受主的斥責。



【可八34】「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原文直譯﹞「...若有人願意來隨在我的後頭,就當否認他自己,舉起他的十字架,還要來跟從我。」

﹝文意註解﹞「就當捨己,」『捨』原文是『否認、拒絕、放下』,意思是不但否認了關係,也是斷絕了關係;『捨己』意即不再以自己為生命和生活行事的中心。

「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十字架』有兩種:(1)基督的十字架──是為著贖罪(彼前二24);(2)信徒個人的十字架(他的十字架)──是為著將自己與主同釘(羅六6)。十字架包括三方面:受苦、被殺和復活;可惜一般基督徒僅僅認識並經歷受苦的一面,而缺乏被殺和復活的經歷。

要『跟從主』,就必須放棄世上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念,捨棄自己,完全為著遵行主的旨意,這樣的人,才能從世界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跟從』在原文含有『不斷持續下去』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己』乃是攔阻人跟從主的大患,必須拒絕自己,才能無條件的順服主的帶領,走主的道路。

(二)十字架的口號乃是『除掉他』(約十九15),所以背十字架就是除掉自己,也就是捨己──向著世界,自己是死的(加六14)。 (三)我們要跟從主,就必須捨己;要捨己,就必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主為每個人安排的十字架各有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十字架。



【可八35】「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原文直譯﹞「因為凡要救自己魂生命的,必失喪它;凡為我和福音失喪魂生命的,必得著它。」

﹝原文字義﹞「喪掉」除滅,失去,毀掉。

﹝文意註解﹞『生命』原文是『魂』,包括心思、情感、意志。

本節的意思是說,凡在今世追求安逸,讓自己的魂滿足的,必要在來世叫魂痛苦,失去魂的享受;凡在今世為著主的緣故,使魂受苦的,必要在來世得著魂的滿足。

﹝話中之光﹞(一)救則喪,喪則得;賺則賠,賠則得(參36節)。知所先後,才不致遺恨永年。

(二)本節的『失喪魂』,就是前節的『捨己』和『背十字架』;十字架最終所要治死的,就是己和魂生命。

(三)背十字架、捨棄自己,總是會叫魂感覺痛苦的;凡不能叫魂感覺痛的,還算不得是十字架。



【可八36】「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

﹝文意註解﹞「人就是賺得全世界,」『全世界』意指一切在今生可能成就或獲得的事物。

「賠上自己的生命,」意即死亡。

人賺得全世界,只不過讓魂得著短暫的享受;賠上魂生命,卻叫魂受到永遠的虧損。兩相比較,何者有益,各人心中瞭然。

﹝話中之光﹞(一)世界只有在人還活著的時候,才有用處;但人不能用世界來換取生命,因此生命比世界更寶貴。

(二)由本節的話可見,『世界』是和『生命』相對的,貪愛世界,就會喪掉生命;所以我們不可愛世界,而應寶貴生命。



【可八37】「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文意註解﹞「拿甚麼換,」原文意指『可銷售的等價物』。

﹝話中之光﹞(一)生命誠然寶貴,但問題是人的生命總有一天要死,所以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要能握住機會使用自己的生命(參弗五16原文)。

(二)我們的生命,不要為自己使用──即以賺得全世界為追求的目標(參36節),而要為主使用──即以主和主的道為榮耀,為追求的目標(參38節)。



【可八38】「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祂父的榮耀?,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文意註解﹞「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表明當祂在榮耀?再臨時,將會按照各人對祂的態度來施行審判。

﹝話中之光﹞(一)凡一心只想迎合並取悅這淫亂罪惡的世代,而不願跟隨並取悅基督的人,將來必無分於神的國度。

(二)主所說「我和我的道」,就是指前面所說的『基督和十字架』(參29,34節)。凡以基督和十字架為羞的,他在國度?就是蒙羞的;反之,凡以基督和十字架為榮的,將來的榮耀,也必有他一份。

(三)我們若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八17);但若貪享罪中之樂,就要受到該受的報應。

(四)本章啟示的次序是:(1)基督;(2)十字架;(3)榮耀。基督是啟示的中心;十字架是彰顯基督的途徑;榮耀是彰顯基督的極致。

(五)惟有認識基督,走十字架的道路,才能使基督得著完滿的彰顯,這就是榮耀。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新增日期: 2008/08/2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馬可福音第8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