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黃迦勒《馬太福音註解》

馬太福音 第7章

逐節詳解

【太七1】「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原文字義﹞「論斷」審判,定罪,辨別,決定。

﹝文意註解﹞「論斷人,」指挑剔別人短處,宣判人家罪狀。

「你們不要論斷人,」主在這?的意思不是說我們不可按事實慎思明辨、分別是非(腓一9~10),而是說我們不可將個人主觀的情感、偏見等,摻進客觀的事實?面,對別人施以惡意的評判。

「免得你們被論斷,」『被論斷』是『論斷人』的反面;在此處,『被神論斷』的成份多於『被人論斷』(參林前四3~4)。

﹝話中之光﹞(一)「論斷」意即我和我的話站在同一邊,憑我主觀的意思來說,並不憑客觀來說。論斷的人定規是沒有脫離『己』的人。

(二)神對祂兒女管教的原則乃是: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

(三)天國子民的原則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信徒越是長進,就越多審斷自己,而越少審斷別人。

(四)在恩典時代中,我們所要的不是律法的審判,而是生命的供應;我們見證基督,不是藉著外面行為的改正,乃是藉著?面生命的流露。

(五)信徒若捨本逐末,不追求靈命的長進,而追求屬靈知識的增加,那些屬靈知識就會叫他成為審判官,用所得的知識去定罪別人。

(六)喜歡論斷別人的人,乃是活在律法原則之下,沒有活在生命的實際?。我們越活在生命的實際?,我們就越脫離審判的靈。

(七)我們若要不論斷別人,便須活在主的光中;惟有?面滿了亮光的人,才能夠不論斷別人。

(八)一般人所以會批評論斷別人,是因為不認識自己的敗壞;越認識自己的人,就越不敢隨便論斷別人,對人也越寬大。



【太七2】「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文意註解﹞「量器,」原是指量取食物的器具(如斗等),這?轉用來指度量人是非、對錯,以及其程度的尺度。

﹝話中之光﹞(一)待人的原則有二:一是公義,另一是憐憫。凡以公義待人的,就受公義的對待;凡以憐憫待人的,必得憐憫的對待。

(二)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二13)。天國子民應以憐憫為懷,愛人如己(太十九19)。

(三)只知衡量別人,卻不知以同樣的眼光來衡量自己,這是一般人的通病(羅二1)。凡你不願用來批評自己的標準,也不可以用來批評別人。

(四)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無可指摘的,若要避免被人指摘,就先不要指摘別人;並且我們錯誤的程度也相差無幾,故無論我們根據甚麼理由批評別人,我們也當預備好,因為別人也要用同樣的理由來批評我們。

(五)屬天度量越大的人,他越有容人之量;反之,屬天度量越小的人,他對別人的寬容度也就越小。破碎自己,是擴大屬天度量的秘訣。

(六)「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多給的多得,少給的少得,這是無可更改的原則。當一個人用大的量器量給人時,必得著大量的回報(路六38)。

(七)當你受到人的批評時,先不要覺得憤恨不平,因為極可能是由於你也同樣的批評過別人。



【太七3】「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剌,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原文字義﹞「刺」從木材上剝離的細小屑片;「梁木」粗大的木料。

﹝文意註解﹞「刺,」原指從木頭上剝落的小片,轉用來指較細微的小過錯。

「梁木,」原指房屋建築上所用的樑木,轉用來指較明顯的大過錯。

『刺』只會叫人覺得傷痛,『梁木』卻會壓死人。

前節是說論斷人的後果,本節是說論斷人的不合式。一般論斷人者,往往只看見別人的小弱點,卻看不見自己更大的過失。

﹝話中之光﹞(一)看不見自己身上缺失的人,就沒有資格批評別人身上的缺失。

(二)每逢我們挑剔別人的過錯時,必須想到自己可能有更大的過錯。

(三)越是污穢的人,越容易從別人的身上看出污穢來;越是聖潔的人,越不容易找出別人的錯。

(四)我們對過失大小的看法常不準確;自義的人常會輕重倒置(太十八9~14)。那些越多犯過錯的人,反而越會對別人吹毛求疵。

(五)我們與人相交來往,最重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愛心。凡喜歡批評別人的人,正表現出他?面缺少了那個最需要的愛心。

(六)我們?面若有更多的愛,就不會急於批評別人所有而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並且在我們判斷別人時,會更有憐憫和恩慈。



【太七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剌』呢?」

﹝文意註解﹞「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梁木』不單指自己的嚴重錯誤,也指對別人懷有成見,以致遮蔽了眼光,看不清事實真相。

「怎能對你弟兄說,」表示他根本不可能有公正的論斷。

﹝話中之光﹞(一)信徒在評判別人之前,應先查看自己。

(二)越認識自己的人,越不敢隨便定罪別人。



【太七5】「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剌。」

﹝話中之光﹞(一)我們先去掉愛好批評的惡慾,拋棄那種不敬虔的挑剔惡習,然後才能看清楚事實真相。

(二)我們以甚麼樣的標準來看待別人,別人也以甚麼樣的標準加倍看待我們。

(三)我們的眼睛所要看得清楚的,不是別人眼中的「刺」,而是如何「去掉」刺。要去掉別人眼中的刺,要緊的不是把那刺看得真切,而是使我們自己在別人的眼中顯得可愛,自然而然就會把那根刺化除了。

(四)自己先受主的對付,然後才能對付別人;我們對人真實的幫助,乃是根據我們親身的經歷。十字架的功課,總是先從自己身上開始的。



【太七6】「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牠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文意註解﹞「聖物,」指分別為聖歸給神之物。

「珍珠,」指貴重的妝飾品。

「狗」和「豬」均指污穢不潔的人(彼後二22)。

本節是教訓我們信徒在世人中間必須靈巧(太十16),不可隨便將寶貴的東西推介給別人,免得被他們糟蹋了,自己反而招惹他們的攻擊。可見主並不是要我們作個是非不分的基督徒,反而應該識透誰是豬狗般的惡人。

﹝靈意註解﹞「聖物,」象徵屬神的客觀真理,例如馬太福音五至七章山上的教訓,就是聖物。

「狗,」象徵不認識主的人(腓三2)。

「珍珠,」象徵信徒個人對神主觀的經歷。

「豬,」象徵污穢不潔的人(彼後二22)。信徒不可隨便將寶貴的道理和經歷向不信主的人述說。

﹝問題改正﹞主在這?的意思不是說我們不可向世人傳福音、作得救的見證,乃是說有些屬靈的道理和生命的經歷,譬如『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五39)之類的道理,和被神試煉、管教的經歷,不適合向外邦人講說,因他們不認識其中的寶貝,反會被他們惡用。

﹝話中之光﹞(一)我們對別人絕不應該抱持挑剔批評的態度,但我們對周圍的人事物應該具有察驗的能力(帖前五21)。

(二)不要隨便把主對我們的教訓講給不信的人聽,因為有些話對他們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被他們利用來嘲笑、戲弄基督徒。

(三)屬靈教訓的應用須有分寸,不可將高尚的標準糟蹋在不能欣賞又不負責任的人身上。

(四)任何屬靈的教導,都必須配合學習者在屬靈方面的吸收能力。

(五)我們和人談論屬靈的事,如果不考慮對方領受的度量,而傾囊相授,結果不只寶貝被人踐踏,而且反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六)任何屬靈的經歷,是為著造就我們成為輸送神恩典的器皿;我們必須善用屬靈的經歷,才能流露神的恩典去造就人,否則反會敗壞人。

(七)我們對於罪人(狗)和假弟兄(豬),必須謹慎,不要隨便把我們所認為最好的斷案(聖物和珍珠),陳列在他們面前。



【太七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文意註解﹞「祈求,」是指普通的禱告。

「尋找,」是指專一的求問。

「叩門,」是指進一步迫切的要求。

主在第七至十一節這一段話的意思,乃是要我們為著如何分辨人(6節),如何和人交往,而向神祈求、尋找並叩門,好得著適當的門路。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禱告永遠不落空,只不過神不一定照我們所禱告的「給」我們,因祂知道甚麼才是我們所真正需要的。

(二)我們禱告所發出的『能量』,好像物理學上的物質不滅定律一樣,永不消失。某物體可能在原有的形式上消失,但在另外的形式上繼續存在。神會按照祂的主權和祂無限的智慧,來回應我們的禱告。

(三)神的「開門」,受我們人「叩門」的支配;神的『旨意』,受我們人『禱告』的支配。神作事的原則乃是:必須神的子民先有禱告,然後神才興起作工。

(四)「祈求、尋找、叩門」,說出我們的禱告應該多次、多方(弗六18),直到得著神的答應為止。

(五)我們若要與人有正常的關係,就要與神有正常的關係──藉著「祈求、尋找、叩門」過著依靠神、與神密切相交的生活。



【太七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文意註解﹞第七節是應許,本節是原則。

﹝話中之光﹞(一)神喜歡我們凡事向祂求問。我們得不著,是因為我們不求(雅四2)。

(二)「祈求」是有專一的目標的;「尋找」是要仔細花工夫的;「叩門」是要有實際的行動的。

(三)在祈求與得著、尋找與尋見、叩門與開門之間,只有一個「就」字,並沒有設下任何其他的條件。



【太七9】「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靈意註解﹞「餅」象徵生命的供應;「石頭」象徵沒有生命的事物。

﹝話中之光﹞(一)兒女們因為幼稚而容易求錯,但父母卻不會給錯。天父不但給我們對的東西,且是給得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二)多少時候,我們好像是在求餅,豈知我們所求的竟是石頭;多少時候,我們以為神所給我們的是石頭,豈知神是給我們餅。

(三)魔鬼常欺騙人,把石頭當餅給我們(太四3),但主給我們的都是真的。



【太七10】「求魚,反給他蛇呢?」

﹝靈意註解﹞「魚,」在水中遨游自如,牠象徵基督和祂的生命,使我們能勝過周圍的環境。

「蛇,」象徵撒但和一切與牠有關的人事物,是會引誘並陷害我們的。

﹝話中之光﹞(一)多少時候,我們求魚,豈知我們不是求魚而是求蛇;多少時候,神所給我們的像蛇,豈知不是蛇而是魚。

(二)只要我們向父求,父的答應總歸是有的,但不一定是照我們所求的,而是照父所認為對我們有益的。



【太七11】「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原文直譯﹞「你們雖然敗壞,尚且知道給你們的兒女好禮物,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要把好的東西給求祂的人麼?」

﹝文意註解﹞「你們雖然不好,」不單是指我們有罪,而且還包含著我們在天性上與道德上的有限與缺失。

「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我們的神真是滿了為父的心腸,願意使祂的兒女得益處(來十二10)。

「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這?的『好東西』,廣義的說,是指我們遵行山上教訓的門路;狹義的說,是指我們對待人上好的門路。

﹝靈意註解﹞「好東西,」第一個『好東西』指對兒女有益的東西;第二個『好東西』則指聖靈(路十一13)。聖靈在我們?面的引導,就是膏油的塗抹(約壹二27),使我們知道如何與人相處。

﹝話中之光﹞(一)天國的豐富──「好東西」──「餅」(陸上的豐富)和「魚」(海中的豐富),不可給豬狗(6節),卻是為兒子預備的。所以有兒子名分的人,應放膽向父求索。

(二)許多時候我們會求錯了東西,但父神絕不會給錯東西,祂所分給我們的都是「好東西」。

(三)人只要真正的尋求神,祂總是把上好的東西賜給他,因為神是以為父的心腸對待尋求祂的人。

(四)多少時候,我們以為神不答應我們的禱告,我們以為神不愛我們,豈知神是要把好的給我們。

(五)有的時候,神讓傷心的事、艱難的事臨到我們,不是不愛我們,乃是要造就我們,要把更好的給我們。



【太七12】「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文意註解﹞「所以,」是承接上文的意思,表示前面幾節的話是本節的根基,其含意包括:

1.人與神之間正當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正當關係的基礎。

2.神既然用為父的心腸對待我們,給我們好東西,我們也當照樣用神的心腸去對待別人。

3.我們怎樣有求必應,獲得神的恩待,也當照樣恩待別人,彼此作神恩典的管道,互相流通恩典。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是天國子民對待人的原則。你對待人的方法,乃是根據要人怎樣對待你,不是根據人怎樣對待你。

「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指舊約聖經的教訓。愛人如己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廿二39~40)。我們若真是愛人如己,就應當待人如己。

﹝話中之光﹞(一)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他的宗教也有類似教訓人『不要作』的消極哲語;但主耶穌的吩咐卻是積極的,祂要我們主動的去『如此作』。這是基督教與世上一切宗教、哲學不同之處。

(二)基督徒對人的行為,不是根據事實,乃是根據最高的原則。

(三)不是約束自己不加害於人,乃是去使人得益;不單是你不可向人掠奪,你還應當對人賜予;不單是你不可殺人,你還應當愛人。

(四)神藉著律法和先知所要指出的就是基督,因此基督是對待人的最佳良策;信徒對待別人,應當是彰顯基督,供應基督。

(五)天國的新律法,和舊約的律法與先知並不牴觸,反而是要成全、補充它們。



【太七13】「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原文字義﹞「滅亡」毀壞,沉淪,枉費。

﹝背景註解﹞猶太人的城,週圍都有河,入城處,有一窄橋,大門中有一小門。

﹝文意註解﹞「你們要進窄門,」此處的『門』是指通往某一條道路的關口。進『窄門』,方能找到『正路』。

「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世人的原則是任意妄為(羅一27),行事為人絲毫不受拘束,所以他們的門路是『寬大』的。他們不但自己去行,並且喜歡別人也去行(羅一32),所以走在這條門路上的人也多,但其結果卻是引到滅亡。

這節的話也可用來指信徒的工作和行為,多數信徒喜歡不受約束,但結果卻引他們到受虧損的地步(參林前三15)。天國子民乃是先入門後走路,而我們所要進的門是『窄門』,表明天國的要求相當嚴格,人的天然觀念、出乎自己的動機、肉體的行為等,都須摒除在窄門以外。

﹝話中之光﹞(一)寬門、大路、人多的,其結局常是危險的。

(二)信徒是先進門,後走路;進門不過是開始,走路卻是一生之久。

(三)光注重進門,而不注重走路,是偏頗的;光注重走路,而不注重進門,也是偏頗的。進門和走路,缺一不可。

(四)沒有不進窄門而能走小路的;我們一旦進錯了門,隨後所走的路也就錯了,因此在起頭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五)十字架乃是天國子民入門的考驗。它叫我們今後的行動不得隨意自由,處處受限制和拘束。



【太七14】「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文意註解﹞我們的生活、工作是否有永存的價值,端視我們是以『寬大』或『窄小』為原則。換句話說,我們若甘心受約束,樂意接受十字架的剝奪,除去一切不合於屬天性質的東西,我們就得以走在永生的道路上(詩一百卅九24)。可惜,肯花這種代價的人畢竟不多。

﹝靈意註解﹞『窄門』和『小路』都是豫表基督(參約十9;十四6)。

﹝話中之光﹞(一)在屬靈的境界?,每一件事都必須從基督入門,也都必須行走在基督?面;除祂之外,沒有第二個門,也沒有第二條路。

(二)在我們的生活、事奉、經歷中,每一件事都必須是出於基督,藉著基督,歸給基督。

(三)凡是不願進窄門,又憎嫌路太小的人,都不能作真正的基督徒。

(四)窄門小路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我們惟有經過十字架,才能找到神,也才能得著永生。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五)棄絕一己之興趣,並從世界的掛慮和娛樂中分別出來,這樣的作法就使道路和門都顯得狹窄了。

(六)「找著的人也少,」神揀選的恩典總是給『餘數』(羅十一5);得勝者總是少數人。

(七)基督徒的信心,可分作相信和倚靠兩方面:進窄門好比一次專一的相信主,走小路好比一生長久的倚靠主。



【太七15】「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來,外面披著羊皮,?面卻是殘暴的狼。」

﹝文意註解﹞「先知,」是為神說話的人,他們也就是基督教?面所謂的『神職僕人』。天國子民對於帶領我們的人,須有屬靈的鑑別能力(帖前五20~21),因為有許多人是「假先知」,他們的話語動人,道理奧妙,工作大有成效,但他們卻不是從神來的先知。

「外面披著羊皮,?面卻是殘暴的狼,」指『假先知』從外表很難分辨出來,但他們?面卻隱藏著邪惡的存心與動機。

﹝話中之光﹞(一)當我們走小路時,必須防備假先知;這就是說,在我們基督徒一生的路上,所最要防備的,乃是各樣的虛假。

(二)假先知「外面披著羊皮」,?面卻沒有羊的生命;他們有生命的道理,卻沒有生命的實際。

(三)假先知在嘴唇上高喊真理,在靈?卻全然背棄真理;故此假先知的教訓可能完全正確,他的講道可能是屬於正統的,但他的為人卻是虛偽的(參太廿三3)。這樣的人會帶領人離棄真理。

(四)大多數假先知,內心不尊主為大,專門斷章取義地引用聖經,說些似是而非的異端教訓,欺騙一般幼稚無知的基督徒(彼後二1)。

(五)外面作基督徒的,不是真基督徒;惟有?面作的,才是真基督徒(羅二28~29)。新約的事奉,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靈(林後三6)。

(六)許多人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六5),他們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專門侵吞信徒(林後十二20;路廿47)。



【太七16】「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豈能摘無花果呢?」

﹝背景註解﹞有謂荊棘能結出狀似葡萄的黑色果子,蒺藜也能長出彷彿未熟的無花果之類的果子,外表看起來雖像,其實甚麼都不是。

﹝文意註解﹞「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果子』是指人憑著本性所產生的肉體行為。我們認人,不能單憑人的外貌和言語(約七24),而須察驗他們在人背後的生活為人和事奉工作的果子。

﹝靈意註解﹞「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豈能摘無花果呢?」『荊棘』和『蒺蔾』是人墮落後,地受神咒詛而長出來的東西(創三18),所以它們象徵人的天然肉體。『葡萄』和『無花果』是迦南地的代表產物(哈三17),它們象徵屬靈生命各方面的表顯。所以本節的靈意是說,在我們的天然肉體上,是不可能長出屬靈生命的果子的。

﹝話中之光﹞(一)「果子」是內在生命的流露,故憑果子可認出其生命的本質。屬靈的事看外表是不可靠的,看後果才最準確。

(二)主的話給我們看見,本節的果子,是出於上節的教訓(先知)的;只有對的教訓,才能產生對的果子。



【太七17】「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

﹝文意註解﹞甚麼樣的生命,就結出甚麼樣的果子(羅六21~22;七4~5)。我們若憑神的生命(「好樹」)而生活工作,自然會流露出屬靈的「好果子」;否則,人在我們身上所能看見的,必然是敗壞的肉體(「壞樹」)所產生的「壞果子」。

也有的解經家認為,『樹』是指教訓,『好樹』就是正確的教訓,『壞樹』則指假先知的教訓。教訓的正確與否,能影響聽的人產生出對或錯的性格(果子)。

﹝話中之光﹞(一)甚麼樣的生命,就有甚麼樣的工作表現和成果。

(二)追求屬靈的事,須慎選帶領的人;我們若跟錯了帶領的人,跟隨了假先知,將來必受虧損。



【太七18】「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

﹝文意註解﹞本節是神對兩種不同生命的判定──各從其類(創一11)。神聖生命(「好樹」)和天然生命(「壞樹」)所結的果子截然不同(加五19~23)。

﹝話中之光﹞(一)兩條門路(13~14節)是指我們外面的生活和事奉;兩種樹果是指我們?面的生命。

(二)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外面所作的是好事或壞事,問題乃在於我們憑哪一種生命去作。我們若是憑著基督的生命去作,就結出好果子來;我們若是憑著自己天然的生命去作,即使是作好事,也必結出壞果子來。

(三)外面的現象雖然可以假冒,但是生命卻是假冒不來的。神聖的生命必然會領人注意神自己,愛慕天上的事物;天然的生命則叫人注意人自己,並顧念地上的事物。



【太七19】「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

﹝文意註解﹞我們若不長久在祂的恩慈?,結出神聖生命的果子,就會被砍下來,丟在火?(羅十一22;約十五26;太三10)。

﹝話中之光﹞(一)人所有的工程都要經過火的試驗;凡是所作的工程不能耐火的,那人就要受虧損(林前三12~15)。

(二)凡不能把基督的美德活出來的,在永世?都要失去價值。



【太七20】「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話中之光﹞(一)對於那些引導我們、傳神之道給我們的人,我們要留心查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來十三7)。

(二)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要再憑著外貌認人了(林後五16)。



【太七21】「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文意註解﹞「不能都進天國,」主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祂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主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啟二23)。祂知道有許多人只用嘴唇尊敬祂,心卻遠離祂(太十五8)。像這般有口無心的人,當然不能有分於天國。

「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天國是神掌權的範圍,一個不遵行神旨意、卻隨己意而行的人,他乃是不一個不服神權柄的人,他當然不能進到天國?面。

﹝話中之光﹞(一)跟隨主不能光在口頭上(「主阿,主阿」),須有實際行動(「遵行天父旨意」)方可。

(二)神的國和神的旨意是有密切的關係的(太六10);惟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才算真正活在天國的實際?面的人。

(三)人不能以工作來代替順服;沒有一個人可以靠勞苦忙碌來代替順服神的旨意。

(四)除非遵行祂的旨意,否則主必棄絕人一切的事工。



【太七22】「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

﹝文意註解﹞「當那日,」指世界末日的審判(瑪三17~18)。

「傳道,」是作先知傳講神的話。

「趕鬼,」是帶進神的國(太十二28)。

「行異能,」是運用來世的權能。

傳道、趕鬼和行異能,都是作屬靈的工作;而他們這些工作,也都是奉主的名而作的,表明他們都作了對的、正當的屬靈工作(可十六17~18)。但是作正當的屬靈工作,並不一定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很可能是隨著自己的意思和愛好而作的,甚至可能是出於嫉妒分爭(腓一15)。

﹝話中之光﹞(一)許多人口?稱主為主,也奉主的名作事,但是這些並不能用來斷定他們的身分和工作是對的。

(二)傳道、趕鬼和行異能,都是屬靈的恩賜,信徒固然應當切慕屬靈的恩賜(林前十四1),但絕不能拿它來代替遵行神的旨意。

(三)生命重於工作;聖靈所結的果子重於聖靈的恩賜。

(四)許多時候我們錯了,主容忍而不說,一直等到「那日」才說出來。但願我們及早醒悟,以免到了那日,就再也沒有補救的機會了。



【太七23】「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原文直譯﹞「那時我必公然對他們說:我從來不稱許你們,你們這些不按著法則行事的人哪,離開我去罷!」

﹝原文字義﹞「認識」嘉許,認可;「作惡」不法,越軌,不守規矩。

﹝文意註解﹞作主工若憑己意,而不遵行神的旨意,就是『不法的人』(「作惡的人」原文)。這種人將來在基督的審判台前,必得不著主的『稱許』(「認識」原文),反要受主的懲治。

﹝話中之光﹞(一)作工──傳道、趕鬼、行異能(22節),並不等於遵行神的旨意(21節);單單作工並不能蒙神稱許。

(二)神的旨意是我們工作的考驗;神不在乎我們的工作有多偉大、多興盛,神所要問的是,我們的工作究竟是出於神呢?或是出於自己呢?

(三)不是一切的神蹟都出於神,也不是所有行奇事的人都得到神的認可,因為邪靈也能利用人作出一些超自然的奇事。

(四)『不法的人』就是不按神的法則行事的人,神的法則不是別的,乃是基督的十字架;凡不按十字架的法則作事的,必得不著主的稱許。

(五)未曾受過十字架對付的人,他只在乎工作的成效和別人的稱讚,卻不在乎主是否稱許,當然他所作的工,也就一點都沒有屬靈的價值。



【太七24】「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文意註解﹞「我這話,」指主耶穌在馬太五至七章?所說的話,也就是啟示神旨意的話。主的話是天國子民生活和工作的磐石和根基。我們聽了主的話就去遵行,就是把我們的一生建造在主話的根基上。

﹝話中之光﹞(一)神的話如同磐石,永遠安定在天(詩一百十九89);我們必須以神的話為根基,才能有堅固的建造。

(二)教會(「房子」)必須建造在「磐石上」(太十六18);惟有基督自己才是建造教會的根基(林前三11)。

(三)基督教的道理教訓,不是為著讓人說說聽聽的(徒十七20~21),乃是為要讓聽見的人付諸實行的。



【太七25】「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靈意註解﹞「雨淋,」象徵從神來的試煉;「水沖,」象徵從人來的試驗;「風吹,」象徵從撒但來的試探。

另有一解:「雨淋,」指邪靈的工作;「水沖,」指邪靈的能力;「風吹,」指異端的教訓(弗四14)。

﹝話中之光﹞(一)天國子民的生活和工作,若是以主的話為根基,就能經得起從各方面來的環境考驗,而不至於遭受患難和逼迫就跌倒了(太十三21)。

(二)今天我們若按主的原則行在地上,就任何試煉都不能勝過我們;到那日,審判的試煉也不能勝過我們。

(三)信徒的為人若是建造在主話的根基上,其品格必定能經得起風吹雨打。



【太七26】「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

﹝背景註解﹞猶太地通常是夏日乾旱,冬天則大雨大水,人們蓋造房子多是在夏天;但只有無知的人,才會忘記了冬天的大雨大水,而把房子蓋在沙土上。

﹝文意註解﹞「無知的人,」指愚拙的人(太廿五2),並不是指壞人,也不是指不得救的人。我們若是聽道而不行道(雅一23),就是一個無知的人,隨心所欲、任意而行。

﹝靈意註解﹞人是用塵土造的(創二7),所以「沙土」象徵人天然的喜好、意見和辦法。

﹝話中之光﹞(一)按人的眼光看,聰明或愚拙是依人作事的本領而分;但從神的眼光看,聰明或愚拙則在於人對主話的反應如何而分。

(二)若是我們把生活建立在主之外任何事物上面,即使是最好的事物,例如神的律法、人的美德,也都是建立在沙土上,都經不起試驗。



【太七27】「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

﹝文意註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若是以人意為根基,就經不起各種環境的考驗,是要倒塌受虧損的,並且所受的虧損必定很大。不只在今世要受虧損,在來世還要受虧損(林前三15)。

﹝話中之光﹞(一)聽道而不行道,其後果相當嚴重(「倒塌得很大」)。

(二)我們的人生,若是以主之外的辦法和意見為根基,是經不起試驗的,並且將來所受的虧損必定很大。



【太七28】「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眾人都希奇祂的教訓;」

﹝文意註解﹞「眾人都希奇祂的教訓,」這是因為從來沒有像祂這樣說話的(約七46),並且祂的教訓是出於神,而不是憑著自己說的(約七16~17)。



【太七29】「因為祂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

﹝文意註解﹞「文士,」是解說舊約聖經的教師,他們的教訓是屬乎道理和字句的。主所教訓的話中帶著權柄(路四32),因為祂就是那生下來作王的(太二2),我們都要聽祂(太十七5)。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話若是出乎主的,自然帶著權柄;否則,只不過像文士那樣,說些道理、知識而已。

(二)我們讀聖經,應當存心信服主的話,尊敬祂話中的權柄,如此,聖經才對我們有益(提後三16~17)。

── 黃迦勒《馬太福音註解》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新增日期: 2008/08/24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馬太福音第7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