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丁道爾聖經註釋

以斯帖記 第2章

Ⅱ 以斯帖被選為后(二1∼18)

{Section:TopicID=128}A 追悔莫及(二1∼4)

  這事以後雖然是一般時序的字眼,不過國王的心情回轉並非經過很長的時期,乃是很快他便怒氣止息了。這動詞(希伯來文作 s%a{kak)在舊約凡出現五次,在七章10節再出現一次,似把這兩事件接連起來(參「導論{LinkToBook:TopicID=111,Name= 二 結構}」第28頁)。亞哈隨魯王想念瓦實提,表現對這件事有點難為情,但又礙於自己的御旨要降旨辦她不能翻轉。降旨辦她這動詞(希伯來文作 ga{zar)意為「割斷、分割」,是亞蘭語「御旨」的意思。

  王的侍臣看出這暗示,便對米母干的獻策提供進一步的意見。一時間,尋找國內美女帶來書珊城,引起一番轟動的熱潮。可是,這並不是個選美大會。正如我曾在別處提及的106,從女孩子的角度看這回事,屏雀中選並不是萬人欽羡的命運,雖然好像很出風頭,可以旅行遠地,更有機會當選王妃。當時的習慣是用一個太監來看管「女院」,是個責任重大的職位。希該(Hegai)這名字,在希羅多德的希臘文中是 Hegias,是薛西王手下的一位大臣107。

  很多人拿《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與以斯帖記比較其相似之處,不過這個阿拉伯的傳說故事並無年日可考,因此無法作認真的比較。雷格(H. Ringgren)說,王室中舉行「選美大賽」,是「一個肯定的主題,也許可說是個浮游其間的主題」。「至少表示本書不是無中生有,並非描述一件當時背景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108



106 NBC, p. 415.

107 The Histories ix. 34.

108 H. Ringgren, "Skonhetsavlingen i Esters bole", SEA$ 46 (1981), pp. 69∼73,總括於 OTA (1982), 5, p. 60.



B 以斯帖出場(二5∼11)

  鏡頭轉向主前五九七年,猶太人被擄離開耶路撒冷城之時,插入故事的敘述中,為要介紹兩個關鍵性的主角。

  5∼6. 標準修訂版寫著「有一個猶太人……」(A man of Judah there was ……)作者以字眼次序倒轉的方式來介紹新角色的出場。經文繼續介紹說,末底改是便雅憫人,「猶太」(Judah)這名字這時已用來統稱所有猶太人(Jew),同時表明所屬種族。末底改家譜中的名字,也許是掃羅王的家族中熟悉的名字︰基士(Kish)是他的祖先(撒上九1,十四51;代上八33),還有示每(Shimei),他的親屬,由於對掃羅的極度效忠,曾咒詛大衛(撒下十六5)。若是如此,這些先祖證明末底改有王族血統;無論如何,他是承受神應許的選民(賽六十二1∼2)。若果如此,神的應許必然成就,在此有了期待的伏筆。擄去,就文法上是指末底改被擄,但這樣到主前四八○年時,末底改及以斯帖便會太老了。其他經文也有這樣的例子,用重疊望遠的手法,把歷代一齊觀看,營造一種家族相承的意識(參︰創四十六27;來七10)。

  末底改這名字,正如但以理和他朋友的新名字一樣(但一7),是從巴比倫流行的名字而來。末底改(Mordecai)的字裡包括了瑪爾杜克(Marduk),巴比倫一個國家神明的名字;也可能是瑪爾杜卡亞(Mardukaya)這常見的名字的希伯來文寫法109。在波塞波利斯遺跡所發現的石版上,有好幾個不同的拼法;在五世紀亞蘭文獻中作 Mrdk。在另一份年代不明的版本中,也許是大利烏一世末年或薛西一世初期,提及一個人名叫瑪爾杜卡(Marduka)的,他是從書珊城來觀察的會計大臣。耶哥尼雅(Jeconiah),又稱為哥尼雅(耶二十二24∼30),及約雅斤(王下二十四6∼17),是五九七年作猶太王的,被尼布甲尼撒放逐到巴比倫,在那裡成為被擄者的指望(王下二十五27∼30)。末底改的家族與約雅斤一起被擄走,表示他可能是王族之家(王下二十四12)110。

  7.  哈大沙(Hadassah)女主角的希伯來名字,意思是蕃石榴樹111。在先知預言的表徵裡,蕃石榴要代替沙漠中的蒺藜荊棘,刻畫神饒恕悅納祂的子民(賽四十一19,五十五13;參︰亞一8)。直到如今,住棚節慶典的行列中,人們仍拿著蕃石榴的樹枝,表示和平與感恩。波斯文寫法的以斯帖,是「星星」的意思(即 Stella),倣似希伯來文的發音,同時也取蕃石榴的花像星星的意思。這名字的字根與巴比倫文的 Ishtar 相同,是個女神,等於羅馬人所敬拜的愛神維納斯(Venus)。

  末底改收養了無父母的表妹,把她養育成長,生得容貌俊美。希伯來文說得更清楚,「她外形美麗,悅人眼目」(NIV 作 lovely in form and features)。收字是 la{gah],「以為、當作」的意思。這字在下一節中,是常見的用法。

  收養兒女在以色列算是相當普遍,以致聖經也常用來比喻神與子民的關係(參︰出四 22;撒下七14;詩二7∼8,八十九27∼28;耶三19,三十一9)。可是摩西五經裡,卻沒有收養的條例,也甚少實例可援(只有創十五3,四十八5;賽一2∼3;何十一1)。以斯帖這例子表示,他們喜歡在同一家族裡收養孩子,這也符合近東地區的習俗112。

  8. 解釋的段落完了。作者繼續第 1 ∼ 4 節的敘述。許多女子相當含糊,到底數目多少引起不少臆測。根據約瑟夫的記載,有四百人;派頓則根據四年內每夜一個女子來估計(二16,參一3),算出有 1460人113。這裡似乎並沒有限定人數,從上述宴會的事例可見,波斯王朝裡沒有不可能的事。以斯帖也「送入」王宮,就如她也曾被「送交」給末底改照管。慕理說得對,這動詞並沒有「任何不愉快」的隱意,不過,她是否甘心情願則不得而知了。國王下令時,婦女有沒有選擇權,實在極為可疑。

  9. 希該一見以斯帖便喜愛她,便令人安心多了。他被以斯帖吸引,就格外恩待她(參︰但一9︰神使但以理……蒙恩惠)。後來,她又在王面前蒙恩寵(五2)。恩待這個字(希伯來文作 h]esed[)是個立約的字,在這屬世的背景下使用,值得探討一下。以斯帖記作者禁戒不提及神的名,與但以理書一 9,極含蓄地表示神在引導那件事,剛好相反。註釋家希奇︰身為猶太血統的皇家族裔,何以以斯帖不像但以理和他的朋友,禁戒不吃外邦人不潔的食物?其實,她的處境不同於但以理,她既有可能作王之妻室,要成為波斯王筵席上之主要陪伴,必須和王一同吃喝。此外,她的使命也不同,在故事發展中,她的堅貞有切合她身分的表現方式114。

  希該盡力快快給她安排一切,給她七個宮女服侍她,又有最好的住所,似乎對以斯帖情有獨鍾,已視她為王后的最佳候選人。

  10. 以斯帖能自持不亂,是智慧的表現(箴十三3),她又順服末底改的吩咐(箴十三1),更屬明智。這也表示末底改善於治理自己的家!以斯帖為人謹慎自守,而不只是外表貌美;不錯,謹慎自守使美貌更加迷人。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亞哈隨魯娶妻原有範圍規限的,就是他六個聯盟的家族中才可115。所以,他既沒有查問以斯帖的來歷,表示以斯帖沒有透露自己的族裔,並沒有瞞騙之嫌。

  11. 末底改完全與以斯帖隔絕了,所以他很想知道她的消息。他用什麼門路,對故事的發展無關重要,就留給讀者想像好了。不過,作僕人的總覺得自己消息靈通,樂於透露。末底改對以斯帖的愛護,天天在女院前行走,想知道她的情況,這才更動人肺腑。



109 IBD Ⅱ , p. 1024.

110 C. A. Moore,「考古學與以斯帖記」(Archaeology and the Book of Esther), BA 38 (1975), p. 74.;乃參考 Ungnad, ZAW 58 (1940/41), p. 244.

111 IBD Ⅲ , pp. 1238, 1240.

112 Josephus,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xi 6. 2. Cf. ICC, pp. 172f.

113 其他資料見 IBD Ⅰ , p. 17, "Adoption" 之條目;S. M. Paul, "Adoption formulae", Maarav 2 (1980), pp. 173∼185.

114 見但以理(TOTC),p. 83,一章 9 節註釋。

115 Herodotus, The Histories iii. 84.

C 以斯帖成為王后(二12∼18)

  這裡把每個候選者的美容手續,詳詳細細描述一番。

  12∼14. 這幾節把多妻主義的不人道手法,刻畫盡淨。十二個月的美容保養,就是所謂婚前準備了,可是大部分女子所等到的,不是婚姻,而是寡居,這是多可悲的事。雖然每個女子都由希該手下,轉入沙甲手下,成了王的妃嬪,但根本沒把握王會記得她的名字,更不一定會再叫她進王宮。除了剝削了她們感情上的需要外,村莊裡的男子豈不也因王的貪淫,而被剝奪了娶妻的份兒?能夠住在皇宮裡,固然是福分,卻彌補不了被王打入冷宮的悽涼;不過,懂得享樂的女孩,自然會盡情放縱了。

  有些解經者覺得這裡化?美容手續之鋪張,相當好笑。例如︰喬斯(B. W. Jones)說那十二個月的美容是窮奢極侈的頂尖兒116。波斯、印度、阿拉伯這些地方,以香品著稱,有史以來便輸出各地。所以,王室裡的女院大量使用,自然不在話下117。甚至今日在伊朗、印度有些地區,新娘準備婚禮前的方式,也可追溯到古代所留傳下來的習俗。其中有在公社式的浴房沐浴潔淨、拔眉毛、除體毛,用顏料塗手腳,再加上臉部化?118。化?膏塗在臉上幾個月之久,據說可以使膚色潔白、除去斑點瑕疵,正如今日的敷臉一樣。沒藥油的價值在於它氣味香甜(詩四十五8;箴七17)。這樣鄭重其事的化?美容,可見多麼隆重!

  奧伯萊(W. F. Albright)對這問題有更進一步的研究。公元前五世紀南阿拉伯、巴勒斯坦、米索波大米等地區,提倡用化?用焚香爐。考究這種焚香爐上的刻字,他指出經文所說的香料製作,必然是用香熏的方法,「這樣便更有衛生治療的作用了」119。

  15. 現在才正式用以斯帖的全名,是末底改的叔叔亞比孩(abihail)的女兒,就是末底改收為自己女兒的以斯帖。女子們可以選擇要求裝飾物,就是要看看這未來的王后有沒有判斷力,有沒有藝術美感,抑或她只求添財。以斯帖甘心聽從希該的指點,希該當然知道王的喜好,其指點自然是上策了。

  16∼18. 王下令廢掉瓦實提(參一3)至此時,已經過了四年。到了十月(Tebeth 提別月),正是隆寒時節,又冷又濕,連書珊城也不例外。雖然天氣壞,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就不再等待地把她立為王后。這樣,以斯帖在王眼前蒙垂愛恩寵,正如得希該及其他人喜愛一樣(二9、15)。王后的冠冕(希伯來文作 ke[ter),是個波斯借過來的字,與希伯來動詞「圍繞」有關,所以是「環狀冠」的意思。既選了王后,當然大擺筵席,這一回是為以斯帖而設的。豁免租稅,對西方讀者似不可能,但在古代波斯卻有充足的印證120。對我們來說,多放一天假期,似乎更符合皇家大婚的喜慶。那麼,到底哪一個版本更正確呢?是經文呢?抑或標準修訂版的旁註呢?希伯來文的字面意思是「給予休息」,這詞語的解釋就在乎翻譯者了。希臘翻譯者卻認為是「釋放囚犯」,這也有可能,但除了第一個解釋外,既沒有肯定的證據,那麼我們只有接受標準修訂版的詮釋了。王這一回的賞賜必然是食物(參︰創四十三34;耶四十5,出現同一個字 mas*#~e{t,前文後理說明了該字的意思);因此,全國百姓,並不只是富貴階層的人,都蒙賞賜而歡樂。



116 B. W. Jones,「以斯帖記兩誤解」(Two misconceptions re the Book of Esther), CBQ 39 (1977), p. 175. 參 T. H. Gaster,「以斯帖記一章 22 節」(Esther 1︰22), JBL 69 (1950), p. 81;及 Berg, p. 28.

117 參 Athalya Brenner,「雅歌裡的香料」(Aromatics and perfumes in the Song of Songs), JSOT 25 (1983), pp. 75∼81.

118 印度有一種美容膏,是用麵粉、芥菜油及 tumeric 混合成的,有時還加上番紅花莖,不過如今已太昂貴了。孟加拉更有用檀香來做膏,或使洗澡水變香的方法。有些地方的人會用香膏塗在全身好幾日,才進行婚禮。這樣做法是要使皮膚更潔白,所以日光浴被視為怪異之舉。

119 "The Lachish Cosmetic Burner and Esther 2: 12",出自由 H. N. Bream, R. D. Heim 和 C. A. Moore 所合編之 A Light unto My Path: Old Testament Studies in Honor of Jacob M. Myer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lphia, 1974), p. 31. 這篇文章重印於 C. A. Moore 的Studies in the Book of Esther, pp. 361∼368.

120 Herodotus, The Histories iii. 67. Pseudo-Smerdis 王一登位,即宣告三年免稅、免軍役。

Ⅲ 揭露陰謀(二19∼23)

  這段開頭一句,引起許多問題,因為其中意思不明,作者的用意也不明。其中困難有︰ (1) 第二次的希伯來字(希伯來文 s%e{ni^t[)。事實上並沒有出現過第二次的集會,所以意見紛紜,說法不一121。早期希臘及拉丁譯者大概也摸不著頭緒,所以根本刪去了這一句。也許把希伯來文的子音作一點小小的修正,從 s%e{ni^t[ 變作 s%o{no^t[,該是較易接受的解釋122。這樣,這一句就變作「當眾女子聚集的時候」,也就是第 8 節的重述。不過,這意見也要連帶下一句來衡量。 (2) 末底改既經常坐在朝門口(二21,三2,五9、13,六10、12),作者何以要刻意地提出來呢?是不是以斯帖與末底改兩段敘述原是獨立的,這裡湊合起來有了破綻123?坐在朝門這一句,哥笛斯(Robere Gordis)認為並非隨意加上去的,書中出現五次,都不是無意義的124。他指出,古代中東地區,「朝門」是主持正義審判的地方,起訴者站著,王或王所派定的官員則坐著(參︰箴三十一23)。19節下半句的轉移,就有了實際的關鍵性了。哥笛斯的意見是︰以斯帖一上任為王后,隨即立末底改為審判官,「在當時波斯繁複的官階層次裡,這只是個次要的位置」,以斯帖很快完成了這件事,「在她加冕慶典最後的遊行未完結之前」就辦好125。若這推理得不錯的話,那麼,二章19∼20 節就不只是重複二章8∼10 節,而是加上了很重要的事件,對情節大有影響。末底改這時可以旁聽到王宮官員的談話(21節),又可以進出宮廷;還有,人家雖然知道他猶太人的身分,卻不可能推斷以斯帖也是猶太人。她緘默不提自己的國籍,免招不必要的麻煩,原是明智的126。

  若不是為了保守自己身分的祕密,她一定會為末底改取一份宮內的職位。既不能這樣做,她為報答末底改的撫養之恩,就以此作為酬恩,又得以不妨礙自己的安全。不過,末底改晉升在朝門,已足以觸怒哈曼了(五 13)。

  這時,末底改處在有利地位,得以偵查出謀害王的陰謀。那守門的辟探(Bigthan),也許是一章 10 節的比革他(Bigtha),和提列(Teresh),原是誓死效忠、看守王家門戶的;正因這有利地位,卻也正有大好機會謀害國王。不少國王死於臣僕手下,包括亞哈隨魯,至終也不免於此。末底改隨即把局勢告訴以斯帖,救了國王一命。可是,這國王像創世記四十 23 的酒政一樣,轉眼便忘記了恩待他的人。叛徒罪有應得、受了刑罰,這件事也記錄在波斯宮廷檔案裡;可是,末底改卻未得任何酬謝。



121 參考 ICC, pp. 186∼188摘要的見解。

122 L. B. Paton(ICC, p. 192)於 1908 年作此提議,由 C. A. Moore(AB, p. 30)附和。

123 K. V. H. Ringgren(ATD XVI, p. 385),由 C. A. Moore 引用(AB, p. 30),認為這說法「有它的優點」。

124 Robert Gordis, "Studies in the Esther Narrative", JBL 95. 1 (1976), pp. 47f.

125 同上,p. 48.

126 如果國王必須從波斯七個貴族家庭中選出他的王后,正如 Herodotus 所說的(The Histories iii. 84),那麼,不提家族來源,就很有理由了。

──《丁道爾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17Esth/17CT02.htm
新增日期: 2008/04/0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以斯帖記第2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