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CBOL註釋資料
									 				
耶利米書					第13章 
(五)上帝透過耶利米提出五次警告  13:1-27 
          1.腰帶的警告:透過將麻布腰帶埋壞表達上帝要棄絕以色列人 
             13:1-11 
            ●「麻布」:「亞麻」、「亞麻布」,祭司袍用的布料,象徵以
                        色列的聖潔。 結 44:17-18 ,這種布料比一般布
                        料昂貴。
            ●麻布「帶子」:「腰間的布」,應是從腰及膝間的「短裙」(
                            在長外衣底下的貼身衣物),用途類似現在的
                            「短褲/ 內褲」。古代繪畫中的纏腰布有兩種
                            不同的樣式:按照迦南的繪畫,這布圍著腰但
                            不經過胯下;另一種則是埃及人所繪的敘利亞
                            人,其衣物是窄長重疊的布條,也是不經過胯
                            下。
            ◎ 13:1-2 節中,上帝沒有說明為何要買麻布腰帶,但是耶利米
              並沒有問為什麼就聽命買了。再者,如果是貼身的衣物,「不
              可放在水中」,意思就是不能洗,看起來有點不近人情。不過
              意思大概就是要讓這個腰帶沾染汗跡污穢,或表達「不斷穿著
              不洗換」之意。
            ●「幼發拉底河」:此字通常是指「幼發拉底河」。字意是「豐
                              收」,是西亞最大最長的河流; 發源自亞美
                              尼亞山上二個主要的源頭,並且流入波斯灣
                              。但這河距離亞拿突600公里,有學者懷疑
                              耶利米在戰亂的年代怎能跑這麼遠。於是提
                              出這是指「巴拉乾河」 書 18:23 ,此河名
                              稱可能象徵式地稱為「伯拉」,這河在亞拿
                              突東北6公里。不過當時長途旅行也不是少見
                              的事情,戰亂時期也會有短暫的和平,因此
                              用傳統的「幼發拉底河」解釋並無不妥。當
                              然指「巴拉乾河」也不是不可能。
            ◎不管此處的「幼發拉底河」實際上指的是哪裡,但實際上指的
              就是「幼發拉底河」。因為猶大人就是被擄到幼發拉底河畔的
              巴比倫。
            ●過了「多日」:「大量的日子」。
            ●「變壞」:「被損壞」、「被破壞」。
            ●「毫無用了」:「完全不通達」、「完全不昌盛」、「完全不
                            前進」。
            ●「敗壞」:「破壞」、「損壞」。
            ●猶大的「驕傲」:「威嚴」、「卓越」。
            ●「惡」民:除了作「毀壞」、「糟糕」之外,還指「災禍」、
                        「瘟疫」。
            ●「頑梗的」心:「頑固」、「堅硬」。
            ●「緊貼」:「附著」、「黏住」、「緊靠」。本字強調人際的
                        關係,例如夫妻之間( 創 2:24 ; 得 1:14 ;
                         撒下 20:2 ; 申 11:22 )。
            ◎腰帶是在離了耶利米身體後埋在石穴中才腐化,同樣地,以色
              列從緊貼耶和華的榮耀地位離開後將毀壞。
            ◎這個比喻似乎表示腰帶就是猶大和以色列,上帝要他們依附於
              上帝,讓上帝得榮耀。但是他們變壞了(不洗),於是上帝就
              讓他們被埋藏在巴比倫的幼發拉底河,作廢這個腰帶。
2.酒罈的警告  13:12-14 
            ●「罈」:「皮製的瓶」、「陶製的瓶罐」、「豎琴」。
            ●「各罈都要盛滿了酒」:這句話是出了名的難解,可能是引用
                                    當時的俗諺來表達諷刺性的含義,就
                                    像 耶 17:11  耶 31:29  結 18:2 及 
                                     賽 28:23-29 所用的類似表達。此諺
                                    語通常用來「形容對象各有其用」,
                                    所以這裡簡單來說就是表達「酒罈應
                                    是為盛酒而用」,罈盛了酒就滿足了
                                    其存在之目的,正如帽子戴在頭上也
                                    是滿足了其存在之目的。所以引申的
                                    意義就是以色列人本應成就神選召的
                                    心意,他們被審判是因為他們沒做到。
            ●「酩酊大醉」:此字在聖經中僅出現三次,都是大醉的意思。
                             耶 13:13  結 23:33  39:19 
            ●「相碰」:「被打成一片一片的」、「弄碎」。
            ●「可憐」、「顧惜」、「憐憫」:三字意義相近,都是「同情」、
                                            「憐憫」的意思,連續出現是
                                            用來加強語氣。
            ●「滅絕」:與 13:9 的「敗壞」為同一字。
            ◎這個「罈」字,可以指「皮製的瓶」或「陶製的瓶罐」。其實上
              帝的意思應該是「皮製的瓶」(指著猶大人),但猶大人可能覺
              得是「陶製的瓶罐」,但 13:14 也用到這個字的雙關意義「陶
              製的瓶罐」也將碰撞而毀壞。
            ◎這邊以及其他先知書中都章節論到上帝把祂忿怒的酒杯交給以色
              列或其他國家,使他們可以喝,直到酒醉不省人事(
               耶 25:15-17 ; 賽 51:17 ),這是一種講到「上帝審判」之真
              實性的生動說法。這可能是這段在這?的意義,或者這段經文只
              是試圖描述百姓都酩酊大醉,不能照上帝所要求的方式行事為人。
3.黑暗將到的警告  13:15-17 
            ●「驕傲」:「自高」、「自大」。
            ●「昏暗」山上:指「暮光」或「曙光」。此處意思應該是「暮光
                            」。
            ●「當將榮耀歸給他」:這邊的概念應該比較類似  書 7:19  的
                                  「在他面前認罪」。
            ●「死蔭」:「死亡陰影」、「深蔭」。這邊應該可引申指「耶和
                        華的日子」,見 賽 60:2 ; 珥 2:2 ; 番 1:15 。
            ●「幽暗」:「烏雲或密雲」、「陰暗」、「漆黑」、「烏黑」。
            ●「痛哭」流淚:原文重複使用SH 1830「哀哭」,指出耶利米
                            為百姓的不肯悔改所必受的遭遇哀傷。
            ●耶和華的「群眾」:「群」、「畜群」。
            ◎先知勸百姓趁還有機會,快點回頭,不然將會被擄。
4.對統治者的警告  13:18-19 
            ●「君王和太后」:指的可能是 王下 24:8 的「約雅斤和尼護施
                              他」。約雅斤的父親約雅敬曾投降巴比倫王
                              尼布甲尼撒,但不久又起而反叛。約雅斤掌政
                              期間,尼布甲尼撒王大軍圍困耶路撒冷,約雅
                              斤和他母親一同出城投降,最後被擄到巴比倫
                              囚禁起來(參  王下 24:1-2 )。耶利米的預
                              言應驗了。
            ●「太后」:在猶大國是個正式職銜,這是一個具有正式權力的高
                        級職位,尤其是在前任國王(太后亡夫)死後至君主
                        尚未成年之時,她不但能夠影響兒子,本身亦具有很
                        大的權柄。 王下 11  亞他利雅甚至能夠奪權篡位就
                        是由於太后在國中有正式的地位,赫人和烏加列文獻
                        中也都有對應的太后職位。北國以色列則好像沒有這
                        個職位的直接證據。
            ●「坐在下邊」:通常君王坐在「上面」,此處暗示王位將被剝
                            奪。
            ●「華」「冠」:「茂盛、尊榮、華美」的「王冠、花冠」。
            ●「自卑」:「使卑下」、「變為卑賤」。
            ●「南方的城」:可用作專有名詞「尼革」(Negeb),是荒瘠、半
                            曠野的地區,是劃分猶大和埃及之間的南方疆界。
            ●「南方的城」:原為地名,即 申 34:3 之「南地」,位於巴勒斯
                            坦南面的曠野地帶。這地區介乎伯利?和別是巴
                            之間,位於其正中的則是希伯崙。從 13:20 可見
                            敵人是從北方入侵,而南地是距敵人入侵最遠的地
                            方,但同遭圍困,可見猶大被巴比倫攻打蠻徹底
                            的。
            ●「關閉」:「被禁閉」、「被關閉」。
            ●「淨盡」:「完全」、「全部」。
            ◎「猶大全被擄掠,且擄掠淨盡」:是常用的誇大形容法。在西元
              前587年間猶大和耶路撒冷並沒有「全」被放逐。
5.北方的敵人、猶大的朋友都因為猶大的罪惡轄制、攻擊猶大
             13:20-27 
            ●這段話應該是對耶路撒冷說的,因為「舉目觀看」依照讀形型態
              為「陽性複數」,但寫形型態為「陰性單數」。但此處的上下文
              動詞是使用陰性單數,所以此處應該也是用陰性單數指耶路撒冷
              。
            ●你自己所「交」的朋友:「教導」。
            ◎ 13:21 引喻猶大不定的聯盟策略,先與亞述後與埃及結盟,又
              與巴比倫結盟,最後又重與埃及結盟。(詳見 王下 23:29-24:7 
              ),結果後果慘痛。
            ●「衣襟揭起」:「衣緣、裙擺被揭開」,意思是「被強暴」。
                             利 18:6-19  20:17  申 22:30  27:20   
            ●「腳跟受傷」:可能是「被強暴」的委婉說法。
            ●「曠野的風」:指「沙漠吹來的熱風」,可使植物枯乾。
            ●「古實人」:埃塞俄比亞人(Cushites),是居住在埃及尼羅河上
                          遊南區的黑人。希臘本字為「燒了的臉」。
            ●「發嘶聲」:與 8:16 壯馬的嘶聲相同,但此處應該是指著
                           5:8 的發嘶聲(發情的馬的聲音)。
            ●「可憎惡之事」:原文作「可憎的行動」。本詞幾乎通指偶像敬
                              拜,或偶像本身。見 申 29:17  及  耶 4:1 ; 
                               耶 7:30 。
            ◎這段經文以一個問題作結,是上帝問百姓的一個問題。希伯來文
              經文的意義不清晰,所以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它的意思是『這樣
              繼續下去會有多久呢?』或『在你悔改以前這種情形還會持續多
              久呢?』而是一個只有百姓得捫心自問的問題。
					
資料來源: http://bible.fhl.net/ 
新增日期: 2018/03/21 
狀態: 尚未經過審核
					
		
		
	
						
    返回耶利米書第13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