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文摘解經
創世記 第12章
逐節詳解
【創十二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文意註解﹞本節的話,在亞伯蘭還在米所波大米的時候神已經對他說過(參徒七2~3),故這是神第二次對他複述。
「本地,」指國或故鄉;「本族,」指親族;「父家,」指父母、兄弟。
「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神並未告訴他是甚麼地方,這需要他憑信心一步一步跟隨神的帶領。
﹝靈意註解﹞「本地,」豫表世界。
「本族,」豫表亞當的族類──肉體。
「父家,」與自己有情慾的牽連,豫表肉體的邪情私慾。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世界、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都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加六14;五24)。
﹝話中之光﹞(一)我們能作基督徒,是因為神抓住我們,堅持不放,一再的來感動、呼召我們。
(二)神是一切事物的起頭,若非祂發起,我們不可憑自己起意作甚麼。
(三)神既然在我們身上動了善工,就必成全這工(腓一6)。
(四)屬靈的長進,乃在於神的顯現;信徒越多得著神的顯現與話語,就越在信心的歷程上多有進展。
(五)真實的信心,必須是神先向你說了話;倘若神沒有向你說話,你的信心是「自信」,不是聖經?的信心。
(六)信心的憑據不是「看見」或「認識」,而是在於得著「神的話」。
(七)神若真的對你說了話,祂必定要負你今後一切的責任。
(八)信徒若要進到屬靈美好的境界,便須脫離世界、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
(九)信徒難免被邪惡的生活環境所沾染,因此總要設法「離開」;若不能身體實質的離開,也得在心靈?遠離它。
(十)求主常向我們說話:「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約廿一15)?『這些』乃指本地、本族、父家。
(十一)生活習慣(「本地」)和人際關係(「本族、父家」)常是信徒追求屬靈的最大障礙。
(十二)神的呼召和帶領,往往只有開頭的第一步,必須等我們往前走了那一步,才會有第二步的帶領;如此,步步都要等候與跟隨。
【創十二2】「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文意註解﹞本節的意思是說,神會親自看顧他,為他預備最好的。
「叫你成為大國,」就是兒孫興旺,專指以色列民。
「賜福給你,」指財產豐富、身體健康、年高壽邁等屬地的福氣。
「叫你的名為大,」指聲名遠播。
「你也要叫別人得福,」指令別人受到蔭庇。
其實,本節?面所說的「賜福」,對亞伯蘭來說,都是抽象且不實際的:「成為大國,」在他有生之年不可能實現;「名為大,」並不具體;「叫別人得福,」必須分給別人的;這正表明需要『信心』,才能把神的祝福實化。
﹝話中之光﹞(一)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7)。
(二)神作工的原則是先得著「一個人」,再由他生出許多子民,成為大國。
(三)國之興亡全在乎神;基督徒對祖國最大的貢獻,並不在於為它拋頭顱、灑熱血,乃在於為它向神祈求祝福。
(四)人們想要「傳揚我們的名」(創十一4),卻不得其果;而從未想到追求名聲的,神卻「叫你的名為大」;可見名聲是為謙卑的人保留的。
(五)關心別人,為別人謀求屬靈的福祉,他的名不只為人所稱揚,並且要被記念在天上。
(六)基督徒活在世上要有一個雄心大志,就是盼望成為別人的祝福。
【創十二3】「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文意註解﹞「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很明顯地,這個福不僅指屬世的福,而是指世人都要因他的『那一個種子』──基督而得福(加三16)。
﹝話中之光﹞(一)蒙神賜福的秘訣,乃在於先為別人祝福。
(二)神對我們的保護真是無微不至,凡是敵視我們的人,竟都成了祂自己的敵人。
(三)信徒若能意識到禍福都與神攸關,那還有何可憂懼或可羨慕的?
【創十二4】「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文意註解﹞「就」字表明亞伯蘭因著信而肯立時順服,這是他一生的特徵(創十七23;廿一14;廿二3)。
「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他沒有問神為甚麼去,也沒有問到那?去,神怎樣吩咐,他就怎樣照作。
「羅得也和他同去,」後來羅得自己不但成了亞伯蘭的累贅,羅得所生的摩押人和亞們人(創十九37~38),也成了以色列人的難處;這乃是由於亞伯蘭沒有完全聽從神的命令──離開父家(1節)──的緣故。
﹝話中之光﹞(一)信心意即「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行,信心的要素是從遵行神的話開始的;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雅二17)。
(二)「年七十五歲,」神何時呼召,何時就順服;年歲太大,不能作為不順服神的理由。
(三)每一步順服的路都為人帶來真正的祝福,因為順服是信心的果子;信心把人連結於和神活潑交通的關係上。
(四)但我們順服神必須是絕對的、完全的順服,不可只順服一部分,另保留一部分不順服(帶著羅得同行)。
【創十二5】「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
﹝原文字義﹞「迦南」紫紅色之地。
﹝文意註解﹞由本節可見亞伯蘭原就很富有,他並非因要逃荒才去迦南地。亞伯蘭答應神的呼召,不是為著尋求生活的舒適,而是為著遵行神的旨意。
﹝靈意註解﹞「迦南地,」是神所應許之地,豫表基督徒憑信心所要承受的產業;但在真正享用此產業之前,有一連串的功課需要學習。
﹝話中之光﹞(一)夫妻二人同心奔走天路,這是好得無比的。
(二)亞伯蘭答應神的呼召,並沒有拋離妻子、財物;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還把埃及人的財物奪去了(出十二36);信徒擁有錢財並不是罪,問題是我們對待錢財的存心與態度如何。
(三)信徒對於世事世物若持有正確的心態,它們反而會成為我們服事神的幫助;故那有妻子的,要像沒有妻子;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凡事總要以專心服事神為前提(林前七29,31,35)。
(四)信徒生活的目的,不在於尋求物質或精神的滿足,乃在於遵行神的話,成就祂的美意。
【創十二6】「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
﹝原文字義﹞「示劍」肩膀,項背;「摩利」教師,教訓,山寨。
﹝文意註解﹞「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聖經記載這句話有很深的用意:在神應許給他的地方,竟有迦南人居住,這事必然叫亞伯蘭作難;神藉此試煉他的信心、忍耐和盼望。
﹝靈意註解﹞「示劍,」象徵有能力能夠負重,也豫表全能的神負我們完全的責任。
「摩利,」象徵知識。
「橡樹,」高大,可供客旅遮蔭並休息。
「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全句的意思就是說,真實對神的認識,含有生命的能力,能叫天路旅客從新得力,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29~31)。
「迦南人,」豫表撒但黑暗的權勢。
﹝話中之光﹞(一)魔鬼不甘心讓我們順利得到產業,但我們既有神作我們的依靠,就不必擔心撒但的權勢。
(二)信徒不在乎道理知道了多少,乃在乎對神有多少真實的認識,對生命產生了多少的能力。
(三)引到永生的,乃是窄門小路(太七14);信徒行走在神的旨意中,並不就保證凡事順暢;世上的苦難,原是要幫助我們親近神、依靠神。
【創十二7】「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原文字義﹞「壇」祭壇,宰殺之地。
﹝文意註解﹞這是神向亞伯蘭第二次的顯現,第三次的說話;很可能亞伯蘭雖然人到了迦南地,卻忘記了他到迦南地去是為著甚麼。
﹝靈意註解﹞「築壇,」豫表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神所悅納的(創八20;羅十二1~2);也豫表敬拜神,和神交通。
﹝話中之光﹞(一)奉獻自己,是為神而活的頭一個關;信徒若不肯奉獻自己,就不能蒙神悅納,也就不能好好奔走前面的路程。
(二)世人是建造巴別塔,想使地達於天(創十一4);信徒是築壇,將天通到地。
(三)我們若不是一直活在神的顯現?,就很容易失去呼召的異象。
(四)我們不要以為看見異象就行了;看見從天上來的異象是一件事,一直不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又是一件事。
(五)若憑眼見,亞伯蘭所看見的是「有迦南人住在那地」(參6節);但憑信心,他有神的顯現和神話語的保證;我們是揀選憑眼見或是揀選憑信心呢?
(六)信徒在世人中間不能安然居住,但可藉與神交通而得到平安(約十六33)。
【創十二8】「從那?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原文字義﹞「伯特利」神的家,神的殿,神的居所;「艾」一片廢墟。
﹝靈意註解﹞「伯特利,」豫表神的家,就是教會。
「艾,」豫表天然生命,以及天然生命的結合,亦即世界。
「帳棚,」在聖經?有三個意義:1.是隨時可以移動的,代表在地上作客旅、過寄居的生活(來十一9);2.是神人相會的地方(創十八1),代表與神交通、聯合的生活;3.是容易拆毀的,代表不能永存的肉身(林後五1~4)。
亞伯蘭在伯特利和艾之間支搭帳棚並築壇,屬靈的意思是,我們必須對付天然的己生命(背向艾),才能進入基督身體的生命(面向伯特利),而活出分別為聖、奉獻給神的生活。
「求告耶和華的名,」意即向神禱告,仰賴神而過生活。
﹝話中之光﹞(一)帳棚和祭壇代表基督徒的兩大特性:在地上是一個客旅;為神活著,步步、時時依靠神而活。
(二)帳棚是對付我們的「所有」,祭壇是對付我們的「自己」;一個人的信心生活,既不依靠所有的,也不依靠自己,而只單純依靠神。
(三)亞伯蘭是先築壇(7節)後支搭帳棚;信徒須先和神有正確的關係,然後才能對生活有正確的態度。
(四)亞伯蘭在支搭帳棚之後,再築第二個祭壇;信徒正確的生活態度,自然會引領我們繼續不斷的奉獻歸神。
(五)我們若要享受神家(「伯特利」)的豐富,便須對付肉體(「艾」),將自己獻在神的手中,並與祂有親密的交通(「築壇」)。
(六)信徒在教會(「伯特利」)中,過信心的生活(「搭棚」),乃是在荒涼的世界(「艾」)面前,做最佳的見證。
(七)信徒的信仰生活與日常生活,習習相關;我們無論在那?生活,總得維持與神交通不斷,以神為生活的意義與依靠。
【創十二9】「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原文字義﹞「遷往」拔帳棚之坑;「南地」南,乾燥,乾旱之地。
﹝文意註解﹞「南地,」指從別是巴向南延伸的一片荒蕪旱地。
﹝靈意註解﹞「南地,」既非迦南地,也非埃及地;豫表既不在基督?,也不在世界?,是屬於邊界地帶。
﹝話中之光﹞(一)今天有許多基督徒,是住在「南地」,不上不下;這類基督徒,可以叫做「邊界的基督徒」。
(二)信徒往往不是一下子就墮落到世界?去的,而是「漸漸」地遷往南地的。
(三)亞伯蘭後來在埃及大大失敗(參10~20節),但他不是到了埃及才失敗的,在他漸漸遷往南地時就已經失敗了。
【創十二10】「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暫居。」
﹝背景註解﹞埃及因為尼羅河的水源供應較為可靠,通常在別地發生饑荒時,在埃及地仍有豐富的糧食(參創四十一54)。
﹝文意註解﹞「那地,」指9節的『南地』。
亞伯蘭面對饑荒,理應憑信心渡過,所以「下埃及去,」顯出他信心的軟弱;「就」字表明他下埃及去,乃是對『環境遭遇』的直接反應,他並沒有先去求問神。
「要在那?暫居,」表示他無意長久居住在埃及。
﹝靈意註解﹞「饑荒,」象徵肉身的需要,和生活上的難處。
「埃及,」豫表生活的世界(撒但所賴以霸佔人的精神系統組織)。
﹝話中之光﹞(一)神往往利用環境,來試驗出我們的存心所在。
(二)主耶穌要開始傳道時,也曾經歷「饑餓」的試探(太四1~4)。
(三)信徒能勝過宗教的世界(巴別),不一定就能勝過生活的世界(埃及)。
(四)信徒的心一向著世界,?面就會感覺饑渴,是外面的道理和知識所不能滿足的。
(五)在「半路」上的基督徒,當不能從道理和知識得著飽足時,必然會墮落到世界?面去。
(六)信徒寧可在迦南地挨餓,也不活在埃及享奢華;寧可在神的路上受苦,也不在撒但的路上安逸偷閒;寧可在貧窮中有主同在,勝於在富足中失去神。
(七)當試煉來臨時,我們不可轉向埃及,倒要等候神;讓試煉顯明我們是存心順服神的,而不是顯明我們的跌倒。
(八)我們面對危機,若不去尋求神的引導,而逕自採用一種「暫時」的變通辦法,雖能解決眼前的困境,卻往往身陷更大的危機而不自知。
【創十二11】「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
﹝文意註解﹞撒萊當時年已六十五歲,但按古時人的壽命看,似乎仍值盛年階段,兼以希伯來人皮膚白皙,對埃及人仍具吸引力。
【創十二12】「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
﹝文意註解﹞如果埃及法老想娶撒萊為妃嬪,而又知道她是亞伯蘭的妻子,很有可能會先殺死亞伯蘭。
﹝話中之光﹞凡只以「容貌俊美」為擇偶的條件的,他將來的婚姻生活中,必潛伏著種種危機。
【創十二13】「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文意註解﹞這是捨掉妻子,圖救自己的性命;亞伯蘭只顧自己,不顧撒萊。妻子原是較軟弱的器皿(彼前三7),但這一位信心之父一旦離開神命定的地方,竟軟弱到需要靠妻子保護的地步!
「你是我的妹子,」撒萊原是亞伯蘭同父異母的妹妹(創廿12),古時容許這類婚姻;但此話半真半假,企圖以兄妹關係掩蓋夫妻關係;以一半事實,來遮掩另一半事實,這乃是謊言。
﹝話中之光﹞(一)怕人而不怕神,這是信徒最常見的毛病。
(二)亞伯蘭似乎只顧他自己的性命,而不顧撒萊的貞潔;但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
(三)凡是浸沉在生活世界中的,難免會犯欺詐和害人利己的毛病。
(四)凡自以為剛強的,須要小心,以免跌倒。
(五)基督徒必須牢牢記住:犯罪是「結果」,離開主的同在才是「原因」。
(六)有些人認為在不得已的時候,可以撒個「白謊」,好解救當時的危機;豈不知正好讓魔鬼抓住它,叫我們作不好基督徒!
【創十二14】「及至亞伯蘭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見那婦人極其美貌。」
﹝文意註解﹞注意十四至十六節不提撒萊的名字,而只說「那婦人」、「這婦人」,一面表明她是有夫之婦,一面也表示尊重撒萊的名節。
【創十二15】「法老的臣宰看見了她,就在法老面前誇獎她;那婦人就被帶進法老的宮去。」
﹝背景註解﹞「法老,」是古埃及王的尊號;約在亞伯蘭五百多年前,一個阿拉伯遊牧民族的族長下到埃及,取得了埃及的王位。
﹝話中之光﹞追逐聲色之娛,乃是這個世界,上自達官貴冑,下至凡夫走卒,所共有的劣根性。
【創十二16】「法老因這婦人就厚待亞伯蘭,亞伯蘭得了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
﹝背景註解﹞在古時,家畜和僕婢是衡量財富的重要指數。
﹝文意註解﹞亞伯蘭從法老所得的僕婢中,很可能包括了一個問題人物,就是撒萊的使女夏甲(創十六1)。她不但延誤了神所應許的兒子以撒,並且也給以撒的後裔帶來許多的難處。
﹝話中之光﹞(一)屬世的祝福,往往會成為屬靈祝福的難處。
(二)從屬世的眼光看,亞伯蘭在埃及大有斬獲,可見他下埃及是正確的選擇;但若從屬靈的眼光看,他在那?所得的不足補償他所損失的。
(三)埃及地沒有祭壇,不能與神相交,不是與神同在的地方;我們即使賺得全世界,但若失去神的同在,有甚麼益處呢?
(四)信徒應當學習在「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的情況下,仍然「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三17~18)。
【創十二17】「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
﹝文意註解﹞「降大災,」原文有『以眾多奇異的災害擊打』的含意。
﹝話中之光﹞(一)世上的天災人禍,往往與神的子民有關;所以信徒要懂得從環境的變遷,認識神的作為和心意。
(二)這世界並非依人的計謀、手段而運行,一切都操在神的手中。
(三)「耶和華」比「法老」大得多;神自己乃是信徒的最佳保障。
【創十二18】「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作的是甚麼事呢?為甚麼沒有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
﹝文意註解﹞注意亞伯蘭對法老所問的三個問題都沒有回答;他是自知理虧,無詞以對。
﹝話中之光﹞(一)向人說謊話,也就是向人作傷害人的事。
(二)信徒因行為不正而被世人責備,是最不榮耀神的一件事。
【創十二19】「為甚麼說,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娶來要作我的妻子;現在你的妻子在這?,可以帶她走罷。」
﹝文意註解﹞「要作我的妻子,」這話表明法老還沒有親近她。
「帶她走罷,」亞伯蘭原害怕因妻子被殺(參12節),這?顯明他的懼怕是多餘的。
﹝話中之光﹞人的懼怕常是多餘的;與其受懼怕的困擾和束縛,不如安心信靠神,把自己交託給神。
【創十二20】「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文意註解﹞神並未因亞伯蘭的錯誤,而廢掉祂的信實。
﹝話中之光﹞(一)掌權者不但自己不可加害人,也要注意約束手下的人,使他們不作傷害人的事。
(二)教會的領袖往往不敢自己作壞事或說壞話,卻叫別人去作、去說,以為這樣就可以逃脫神的審判;他們真是連法老也不如。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新增日期: 2008/05/26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創世記第12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