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聖經查經資料─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第8章 
第二次周遊加利利(八章1-3節)
    (一)耶穌周遊傳道,十二使徒和其他的信徒跟隨。 v1-3
          ●「抹大拉」:位於加利利海西岸的漁村。
          ●「希律的家宰」:指西律安提帕王府內的管家。
  十、神國的比喻(八章4-21節)
    (一)撒種的比喻 v4-8
          1.人聚集來聽耶穌講道、耶穌用比喻講道: v4
          2.撒種的比喻:a.路旁 b.盤石上  c.荊棘 d.好土  v5-8
            ●可以參照馬太十三章1-53節、馬可四章1-34節。
            ●「一出來」:指植物的發芽。
            ●「在荊棘裡」:直譯作「進入荊棘裡面」。
            ●「擠住」:直譯是「擠在一起」。
            ●「百倍」:通常的收成少於十倍,這裡提到的百倍豐收是罕有的。
          3.耶穌說完了比喻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v8
            ◎雖然是比喻,但耶穌仍然提出警告,要大家注意比喻的內涵。甚至
              他大聲喊著要有耳的就應當聽。
    (二)用比喻的原因 v9-10
          1.門徒問耶穌這比喻的意義。 v9
          2.耶穌先回答用比喻的原因是要讓不專心聽的人聽不明白。
            ●參考馬太福音十三章 10-15 節, 意思是:猶太人大半拒絕接受耶穌
              的教訓,故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耶穌用比喻講道,讓那些無
              心聽的人無法瞭解,但對於那些願意尋索真理的人,比喻就成為傳揚
              神國奧秘的媒介。
            ●參考馬可福音第四章就更明顯了,比喻本是要人聽懂,要人由簡單的
              事物認識天國的奧秘(燈放在燈台上)。但對於那些無心尋索真理的
              人,比喻反而讓他們對真相更模糊了。
            ●「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引自以賽亞書六章9節,原來是上帝
                                          用諷刺的口氣差遣以賽亞去傳上帝的
                                          話給那些故意不領受的百姓知道。
    (三)解明撒種的比喻 v11-15
          1.路旁的:人聽了道、魔鬼隨後把道奪去。 v11-12
          2.盤石上的:人歡喜領受道,但因無根,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v13
          3.荊棘裡的:人聽道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擠住了,結不出成熟的
                      子粒。 v14
          4.好土裡的:人聽道之後持守、忍耐,終於結實。 v15
    (四)對上帝話語應有的態度 v16-18
          1.人點燈是要讓人看見亮光。 v16
            ●所以說比喻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人瞭解真理。
          2.因為天國的原則是「隱密的事情要被顯露」。 v17
          3.所以要小心聽,因為天國的另一個原則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
            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v18
            ●但是要小心,因為認真的會有更多的給他,不認真的連他原來所有的
              也會不見。正如用比喻,認真的會懂,不認真的反而要弄糊塗了。
    (五)耶穌的母親和弟兄 v19-21
          1.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但因人多,無法到耶穌面前。 v19
          2.有人通報耶穌。 v20
          3.耶穌趁機教導遵神之道而行的人就是耶穌的血親。 v21
            ●這裡的「母親」和「弟兄」原文前沒有定冠詞,是泛指著血親的關係
              ,而不是特定的母親與兄弟的親屬關係。
  十一、渡過加利利海(八章 22-39 節)
    (一)平靜風浪 v22-25
          1.耶穌和門徒上船要渡過加利利湖,而耶穌在船上睡著了。v22-23
          2.湖上起了風暴,船將滿了水,甚是危險。 v23
            ●這種暴風由黑門山上橫掃下來,穿過約旦山谷,降到加利利湖面,
              整個水面就掀起滔天巨浪。這暴風常常驟然而發,對湖上的船舶十
              分危險。
          3.門徒叫醒耶穌,耶穌斥責風暴,風暴止住。 v24
            ●「夫子、夫子」:連叫兩次、表示門徒的急躁。
            ●「我們喪命啦」:原文的時態表示進行中的動作,可以翻譯成「我們
                              正在喪命了」。
            ●「大浪」:意思是巨浪帶著狂風。
          4.耶穌質問門徒的信心何在?門徒又懼怕又驚訝。 v25
            ●舊約常描寫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大有能力平靜海浪、制止狂風(詩篇
              六十五篇7節、七十七篇16節、一0七篇29-30節、箴言卅章4節)。
              如今耶穌居然能平靜風浪,讓還不相信耶穌是神的門徒覺得訝異。
            ◎門徒會找耶穌,顯然對耶穌有一點基本的信心或關心,但是似乎不認
              為耶穌有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到上帝面前禱告時,是不是也是
              急躁緊張的祈求,而沒有真正認定上帝能解決問題呢?
    (二)治好格拉森被鬼附的人 v26-39(同馬太八章28-34節、馬可福音五章1-20
                                       節)
          1.地點:格拉森,加利利的對面。 v26
            ●「格拉森」:大概是今日加利利海東岸,名叫「卡爾沙」之地。
            ●「加大拉」鄰近東岸的峭巖邊」,有一個地點就叫格拉森。
          2.一個被鬼附的人來到耶穌面前。
            (1)不穿衣服。
            (2)不住房子。
            (3)住在墳塋裡。
               而且有一段長時間了。 v27
            (4)常被人看守,被鐵鍊腳鐐捆鎖。 v29
            (5)把鎖鍊掙斷,被鬼趕到曠野。 v29
               ●鬼「屢次」抓住他:也可譯為「許久」。
               ●「抓住」:用力抓住。
          3.被鬼附之人見到耶穌的反應:
            (1)俯伏在耶穌面前大聲喊叫。
            (2)承認耶穌是至高神的兒子。 v28
            (3)要耶穌不要叫他們受苦(因為耶穌吩咐污鬼由那人身上出來)。v29
            (4)要求耶穌不要吩咐他們到無底坑去。 v31
               ●「無底坑」:象徵將來囚禁魔鬼和他的差役之處,可以參考啟示
                             錄九章1節、11節、十一章7節、十七章8節、廿章1
                             節、3節。
                             此字在創世記一章2節、七章11節是指「深淵」,在
                             羅馬書十章7節是指接納死者的陰間,在啟示錄是指
                             魔鬼的最終居所。
            (5)鬼要求耶穌讓他們附著豬群。 v32
          4.鬼的名字叫「群」,因為附著他的鬼個數多。 v30
            ●「群」:原為羅馬軍隊編制的名稱,每群大約五、六千人。
          5.豬群的反應:闖下山崖,投到湖裡淹死了。 v33
            ●猶太人不吃豬肉,所以這群豬應該是非猶太人養的,這地區也是外邦
              人居住的地區。
          6.放豬的逃跑去告訴當地人。 v34
          7.眾人聽到了消息出來看到實際的狀況,就十分害怕,要求耶穌離開他們
            。v35-37
            ●格拉森人的畏懼,可能是因為耶穌的神奇能力或豬隻死亡的財物損失
              。
          8.被鬼附著的人要求跟隨耶穌,耶穌打發他回去傳揚上帝的作為。v38-39
            ●這與耶穌的一貫作風不合,應該是因為這裡是外邦人地區,不會有彌
              賽亞狂熱的危機,而上帝的救恩尚未被人瞭解,所以要這人回去傳揚
              。
  十二、 第三次周遊加利利(八章 40 節 -  九章 9 節)
      (一)治好睚魯的女兒和血漏的婦人 v40-56 (同馬太九章18-26節、馬可五章
                                               21-43節)
          1.大家等待耶穌回到迦百農。 v40
          2.管會堂的睚魯來求耶穌到他家裡去治療他的獨生女兒。 v41-42
            ●「管會堂的」:負責安排猶太會堂的崇拜程序的人,所以是頗有地位
                            的人。
            ●「快要死了」:原文是進行式,表示正在死去。
          3.路上有一個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來耶穌背後摸耶穌的衣裳繸子,想得
            醫治,而血漏立刻就止住了。 v43-44
            ●「血漏」:婦科病症、就是月經不停。於宗教禮節上被視為不潔淨。
                        可以參考利未記十五章25-31節。
            ●「衣裳繸子」:應該是外衣邊緣的繸子,這種外衣共有四條繸子,兩
                            條在前,兩條在後。
            ◎一個長期患血漏的女人,經歷與眾人的人際關係斷絕,並身體長期失
              血的痛苦,可說是身心都嚐盡痛苦,我們可以想像她求醫之心的渴切
              。
          4.耶穌質問誰摸他,而眾人覺得奇怪。v45-46
            ◎眾人擁擠耶穌,不知道有多少人摸到耶穌,所以門徒對這問題覺得疑
              惑。
          5.女人戰戰兢兢的出面說明自己的遭遇,而耶穌赦免安慰這女人。v47-48
            ●耶穌讓婦人有機會說出尋醫實情,以便當眾讚揚她的信心,並宣告她
              得痊癒。
            ◎根據利未記的記載,這女人這樣摸耶穌,不免有讓耶穌有染了不潔淨
              的可能。而這女人這樣的舉動,暗地裡做了可能讓耶穌不潔淨的動作
              而換取自己的被醫治,可能讓她良心不安。耶穌讓她在公眾場合中面
              對現實,並公開稱讚她的信心,公開原諒她,是要她的身體跟心理都
              被醫治。
          6.經過這一耽擱,睚魯的女兒死了,有人來報信。耶穌安慰睚魯。v49-50
          7.到了睚魯的家,耶穌只讓女孩的父母和少數門徒一同進去,而眾人嗤笑
            耶穌。v51-53
            ●「睡著了」:根據上下文當時女孩應該是死了,但是耶穌很快就要叫
                          她起來,所以說她只是睡了。
          8.耶穌救活女孩,並要大家不要把事情傳開。 v54-56
            ●「不要把事情傳開」:可能是為了女孩的好處,也可能是為了避免錯
                                  誤的彌賽亞狂熱(猶太人期待一個政治性的救
                                  主,帶領他們脫離羅馬人的統治)。
					
資料來源: 聖經查經資料─路加福音一章到九章 -- tjm 整理 
新增日期: 2008/01/16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路加福音第8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