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箴言第十四章註釋

箴言 第14章

通達人(十四1∼35)

 .論自知(8)── 「通達人」是義人、聰明人的同義語,而他被稱為有智慧,乃因他「明白己道」。這?的「道」是指人的行為,故此要作智慧人,就要了解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已行在正確的路上;而愚昧人卻被視為詭詐,就是自欺欺人。在今日忙碌的生活節奏中,我們極需要找時間反思我們的生活與行為。

 .論死亡之路(12)──這?並沒有說明甚麼為死亡之路,只指出一條人以為正的路,會引致死亡。今日我們當選擇的,是走在神的道上,因為只有神才可稱為正與善。我們以為正的路,卻可能引至滅亡,求主給我們順服的心。

 .論快樂(13)──這節可能表達人生不可能得疬完全的快樂;亦可能指尋求世上快樂的,至終帶來憂愁。但屬主的人已得到真快樂,且是永?而永不失落的。

 .論胸襟(29∼30)── 這?描述胸襟廣闊者為聰明,他心中安靜,不易為世事所激動。這是從正面加以稱頌,而非讚揚那些對周遭事情已麻木的人。「嫉妒」是平靜的相反,也是人受侵害的根源。試想想,今日人常彼此你虞我詐,滿心忌恨,豈不是驗證這?所說的麼!請問你有沒有對他人懷怨、嫉妒?要知道骨中朽爛的是你自己,而非他人呢!

 .論敬神(31)──敬畏神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憐恤貧窮人,原因是尊神為創造主。對那些不信神的人,這話好像毫無意義,但實質上,他們已經犯了一嚴重的罪(參羅一18∼23);那些自稱為信徒,卻沒有絲毫憐恤貧困者的表現,他所行的,較不信者的惡尤甚呢!

祈禱 我願意愛那些在困苦中的人,因為我們均為繝所創造,我也要將繝所賜的豐富與他們共享。──《新舊約輔讀》



{Section:TopicID=264}十四1

  家室 不指建築物,乃是美好家庭生活的寫照。此處的重心,端在婦人本身。智慧與愚妄的對比,就是建立與拆毀:中國古時讚美賢婦就說:「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也是這個意思。

  婦人 放在智慧之後,乃是文士的語彙,古代迦南語形為 hokmo{t,為陰性複數,事實上相當於普通希伯來文單數的 hakmo{t。前者曾出現在一20和九1中,智慧被賦以擬人化的姿態;在八1也可能是由於怕重複而省略不提婦人一詞。因為在第一至九章以外,只有此處再出現智慧的擬人化,所以上述的古代語形可能被用作詩的暗示,指古代的智慧女神。整節經文的位置很可能原來是在九6之後,及九13之前,因為在此處顯得突兀,與上下文不太協調。

  有關賢婦的德行,請參看卅一10∼31;多二5。有關愚婦的妄行,請參看七11,十二4,十九13,廿一19。

  智婦與愚婦的分別,對家庭的影響,一個是興家立業,一個是毀家敗業。怪不得西諺有云:「一個成功的人背後,總有一位偉大的妻子」。

{Section:TopicID=265}十四2

  行動正直與乖僻,在乎人對上帝的態度如何。

  行動正直的 指頂天立地、行為端正的義人。

  行事乖僻的 指專走曲徑、作事不按規矩的人。

  藐視 這是一種目中「無法無天」的心態,對象是上帝。但無論藐視上帝或藐視人(廿一節)都是有罪。耶和華說:「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二30)。因此那行為端正的好人,他敬畏耶和華,耶和華也看重他;那作事亂來的人,藐視耶和華,耶和華也輕視他。

{Section:TopicID=266}十四3

  杖 乃是枝、條之意(參看賽十一1)。愚妄人出口傷人惹禍,招致藤條加身、鞭打自己的驕傲。驕傲(ga-awah)若照有些版本改為「背脊」(gewoh),就變成「鞭打自己的背脊」。參看十八6。

  反之,智慧人禁止嘴脣,不會一口兩舌,惹是生非,就必保守自己免遭災殃(十三3)。

{Section:TopicID=267}十四4

  乾淨 一作「清潔」,一作「穀類」。故整句為:家?無牛,槽頭無穀;牛力愈大,物產愈豐。此背景為農家以牛犁田耕作,導致豐收莊稼;同時亦為分析人類行為的格言,其中的感想可比較帖後三10:「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

{Section:TopicID=268}十四5

  凡置產、訂婚、定罪都需要證人以證實其事。

  言為心聲,聽其言而觀其人。誠實的證人說實話,虛偽的證人吐虛言,參看六19,十二17;出二十16,廿三1;申十九15∼21;太五34∼37。這也印證「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太七17)之說。

{Section:TopicID=269}十四6

  好譏誚的人與忽略上帝的人,好像與智慧無緣,他們踏破鐵鞋無覓處;敬畏耶和華的人卻掌握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人,這種知識得來全不費工夫(參看一7,九10)。

  古人有提到那些沒有慧根的人,疬意尋「春」不見「春」的光景如下:「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撚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只有智慧的人才能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經驗。

{Section:TopicID=270}十四7

  有 原文作「傾倒」,大量施與之謂。

  這好像是俗語所說:「狗嘴?長不出象牙」,不能希冀從愚昧人的嘴中聽到甚麼驚人之語,因為他們「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參看林前五11。

{Section:TopicID=271}十四8

  詭詐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唐人白居易對人心難防,有一首七言古詩,寫得淋漓盡致:

  天可度,地可量,惟有人心不可防。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如簧。

  海底魚兮天上鳥,高可射兮深可釣;

  惟有人心相對時,咫尺之間不可料。

  陰陽神變皆可測,不測人間笑是嗔。

  經上說:「誰能明白自己的錯失呢?」「求你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詩十九12,一四三8),只有聰明人的智慧,使他明白自來處來,往去處去,行所當行,止所當止,看風行舟,進退不失據。

  愚昧人 就沒有這樣幸運,他們的愚妄顯示出於自欺和詭詐,由於居心叵測的結果,便在人生的道上迷失了。

{Section:TopicID=272}十四9

  上一句的原文文法有些困難,主要是戲耍這個動詞為單數,而主詞愚妄人卻為複數,兩者不相調和的緣故。

  犯罪 或作罪疚、贖愆祭。

  戲耍 這字在舊約用過六次,譯作戲弄、嗤笑、譏誚等,含義頗難解,與本節經文最接近的則為十九28:「匪徒作見證戲笑公平」。

  喜悅 是悅納獻祭的表示,參看利廿三11,及箴十二2。

  如此,其中一個意義便是:「贖愆祭對愚妄人無益;卻得正直人的悅納。」

  另外,複數的名詞配上單數的動詞,可以解作:每一個愚妄人譏誚罪惡或贖愆祭,而正直人彼此悅納(參看創四7的背景)。按愚妄人以罪惡為戲耍,罪惡也戲耍了愚妄人,誰是始作俑者呢?他們所獻的贖罪祭只是譏誚自己而已。可見,愚妄人怙惡不悛,而正直人恩寵日隆。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愚昧人犯罪不肯悔改;正直人尋求彼此的寬恕」。

  思高聖經學會譯作:「罪孽住在愚昧人中,恩愛與正直人為伍」。

{Section:TopicID=273}十四10

  無干 指無法分享。

  這是人生或多或少的經歷:有些事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事無不可對人言,反能因此減輕自己心中的負擔;但有些深刻、沉痛的經歷,非要自理不可,別人根本無法插足代勞,到那時只能默表同情而已(參看林前二11)。大體說來,舊約的精神非常強調分享的情操與責任,所謂「集體的個性」或「民族性」是也,乃從社會的觀點來看人情世故;但此處顯然偶爾閃耀個人的自我意識光芒。

  中國的人生哲學也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或「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心中的酸甜苦辣,似乎別人無法置喙。

{Section:TopicID=274}十四11

  房屋 意謂家庭。東方社會的君主和財閥擁有鉅大的家室和許多僕從。抑有進者,有些人還有私自的收租徵稅者和軍隊。他們相信他們將永久繼續掌握,歷世不替。

  殊不知奸惡人的房屋和帳棚終必傾倒推翻,而正直人的卻要興盛(參看伯八15)。使用房屋和帳棚顯明正直人的朝聖心態:「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上帝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詩八十四10)。另參看十一18,十三17;伯十八19;賽十四22,可看到惡人的結局是死無?類了。

{Section:TopicID=275}十四12

  這節經文在十六25又重複一次,乃世態人心的基要註腳。

  人以為正 指那些自作聰明、自以為義、自高自大的人(羅一22∼28)。人類的判斷常受時間空間所限,又因缺乏整體觀察的心理習慣,以致「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目不見輿薪」,到頭來死路一條;看來只有耶十23的謙虛反應比較適當。

  死亡之路 原文為複數,似乎暗示人生有許多歧路,但只有一條直路是對的(參看太13)。

  古人說:「大道以歧路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可作為這句話的引伸。

{Section:TopicID=276}十四13

  這又是人生另一種體會:悲喜交織的經驗。只有快樂,沒有痛苦的人生,若非虛偽,就是無知。當其中一種情緒壓過一切的時候,另一種情緒正在表面浮昇。不苟言笑的小丑,與啼笑皆非的人,是耳熟能詳的例子。整個句子好似在提醒:「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有福莫享盡,有花莫看盡,凡事持盈保泰,須知在歡笑的巔峰,可能已經蕭牆禍起,導致痛苦的結局。因此,古人屢戒;「樂極生悲」,因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有人說,人到老年,笑聲猶有淚痕,似乎是看透了人情世故的原因。

  此外,現代中文譯本譯作:「歡笑也許可以掩蓋愁苦;歡樂一過,憂傷仍然存留」,所謂罪中之樂,刺激一時,過後憂上加憂,正如俗語所說:「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智慧文學含有這種悲觀的傍白(傳二2,七3),為要矯正過度的享樂和縱欲;然而箴言卻肯定人生的愉悅(參看五18以下)。

{Section:TopicID=277}十四14

  背道的cs8 並非指那些信仰上的離經叛道者,而僅是指那些不與善人為伍者。

  本經文的難處在於下一句後半段沒有下文,故英文欽定本補上……的行為,得以知足。七十士譯本則為……的思棍,得以知足。無論如何,總是關於善惡的結局與報應。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壞人自食惡果;正直人的善行必得善報」。

  思高聖經學會譯作:「變心的人,必自嘗其果;良善的人,必得其善報」。參看賽三10;加六8。

{Section:TopicID=278}十四15∼18

  這段經文好像是回答「如何知道是愚蒙人?」的答客問。智慧師提到一些肯定的答案,加上一些實際的觀察。

  懼怕 指積極地「敬畏」,步步謹慎,小心為營。

  狂傲自恃 這是最基本的罪,最至極的惡,完全與上帝作對的心態。這種心靈的罪比任何明顯的罪更加邪惡。

  輕易發怒的 原文作:「缺少鼻孔」的或哼疬鼻息鄙視說話的人。

  設立詭計的 指處心積慮的人,可以同時包含好意與惡意的用法。

  產業 原文在此象徵作:「積存」之意(參看耶十六19),含有繼承和持有的意思。令人以為非自力更生,而是前人硬拋下來的「強迫中獎」。

  甚麼是愚蒙人呢?回答如下:

  (一)愚蒙人蒙昧無知,未經檢驗,甚麼話都信(15節),容易受人百般矇騙、引誘,以致陷入困境。

  (二)愚妄人眼高於頂、驕傲狂妄、自尊自大(16節)。他信任自己,以為「萬事通」。

  (三)愚妄人輕易發怒,而且居心叵測(17節),不為人鍾愛。

  (四)愚蒙人累積愚昧,愚上加愚,至愚不可及(18節)。

  反過來,通達人環繞疬知識,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步步小心,選擇知識作為華冠。

{Section:TopicID=279}十四19

  這句話顯示最後的勝利屬於良善,通常在身後才應驗,但有時在今世也會實現。見路十六19∼31;賽四十九23,六十14;詩卅七5以下。

  最好的舊約例子為約瑟的哥哥們後來向他俯伏求饒恕(創五十18);哈曼在末底改面前俯首稱臣(斯六6∼11)。

{Section:TopicID=280}十四20∼21

  這是有關貧富懸殊,世態炎涼的現象(20節),指出「里鄰為美」及賙濟窮人應有的態度(21節)。

  富足人朋友最多 語帶諷刺,似為古今中外社會普遍的現象,語云:「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傳道經十三25∼29把對待貧富有別的心態,描寫得活神活現,至饒興味:「富人一動搖,就有朋友來扶持;窮人一落魄,卻為朋友所拋棄。富人一失敗,就有許多人來扶助,縱然他口出狂言,還以他為義人;窮人一失敗,反更受人責斥,雖然他說話條理分明,卻無人理會。富貴人一開口,眾人都鴉雀無聲,還把他的話高舉雲?;貧窮人一發言,人就問:『他是甚麼人?』如果他一失言,人就把他推翻」。貧富懸殊,躍然紙上。現代中文譯本譯作:「貧窮人大家厭惡;有錢人高朋滿座」。參看雅二2∼4。

  藐視鄰舍的,這人有罪 此處的重點,似以窮人為最基要的關懷。他們不僅在物質上需要幫補,就是精神上也需要人同情。

  藐視 一個卑賤的字眼(參看一7,十一12),這是直接打擊人性的根本(參看廿二2;瑪二10;雅三9),難怪主耶穌直斥其非(太五22下),並有審判(參看卅一節)。

  有關如此炎涼世態,古人有詩為證:「寺破僧君少,橋塌過客稀。家貧奴婢懶,官滿吏民欺。水淺魚難住,林疏鳥不棲。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智慧師迅即指出這種欺貧重富的態度,不足為訓,將有道德和靈性的審判落在那些不屑一顧,轉而背向需求的鄰舍的人身上。反過來說,上帝賜福給那些濟貧憐弱的人。得罪了貧窮人,就是得罪了造他們的上帝。耶穌在太廿五40提到「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即指貧窮人最為恰當。參看本章卅一節,和十七5,十九17,廿一13,廿八8都有責成樂善好施的美德愛心。

  思高聖經學會譯作:「藐視近人,便是犯罪;憐憫苦人,才是有福」。

{Section:TopicID=281}十四22

  上一句是反問的詞句,下一句是肯定的說法。

  謀惡的……謀善的 指人性可善可惡的潛能,能圖謀惡事,也能參謀善事。

  慈愛 指堅定不移的愛心(h]esed)是人與上帝分享的偉大德性之一種(參看詩一○三4)。

  圖謀惡事的,當然是走入歧途,而且越陷越深;策畫善事的,終有善報,耶和華的慈愛和誠實必臨到他(哀三22∼23)。

{Section:TopicID=282}十四23

  簡短扼要地呼籲行動勝過言語,針對每一時代的光景。

  勤勞 原文有「痛苦、受傷」之意,暗示花代價的努力,要求付出精力和犧牲。

  這不是輕看勞動的價值,反而強調其重要性,特別是對照那些「光說不練」的人,宜乎其一事無成,兩手空空。不管是屬世的工作或天國的事業,都強調實事求是的作業:「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林前四20);古人說:「為政不在多言」。「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只有苦幹實幹,才能「蓽露藍簍,以啟山林」,基督徒的「僕人身分」與雄辯滔滔的口才無涉。總之,「一切勞苦,皆有利益;只有閒談,引人貧窮」(思高聖經學會譯文)。

{Section:TopicID=283}十四24

  財(aothra) 經常象徵「富於智慧、聰明和見識」。另外,並非所有的智慧人都有物質上的祝福。在東方那些追求知識和學問的人,通常忽略了事業和物質世界。有一些智慧的敬虔人,過於熱衷於研究學問,以致兩袖清風。不過,人們還是非常尊重他們的智慧,千千萬萬的人因他們的智慧和聰明而蒙福。參看本章十八節,一9,四9;伯卅一36。

  思高聖經學會譯作:「智慧人的冠冕,是他們的機智;愚昧人的冠冕,是他們的糊塗」。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聰明人以智慧為華冠;愚蠢人以無知為誇耀」。這兩種翻譯似乎都不理會財字,而把原文稍微變動一下。

{Section:TopicID=284}十四25

  有關見證cs8的事,請參看本章第五節,六19,十二17等。實話實說的見證,可以幫助無辜的人,免於一死;而作假見證的,出爾反爾,可以將人置之死地。

  詭詐 請參看十四8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71,Name=十四8}。

{Section:TopicID=285}十四26∼27

  本段經文特別強調敬畏耶和華的片語,包含尊敬的觀念、宗教信仰、敬虔和畏懼的宗教情操。這是個人力量的來源和子女安全的來源(26節)。宗教信仰不但現在賜下堅定和力量,而且是生命的泉源,成為逃避網羅的工具,免致靈性甚或肉體的死亡(27節)。此處指出父母的信仰或缺乏信仰對下一代所產生的力量和影響。

{Section:TopicID=286}十四28

  君王的尊榮與否,乃在乎得民心與失民心而已。古時帝王的制度多為世襲,如今的民主制度盛行,更在乎選票的多寡。此處的背景提到人口、福利和繁榮的增加都成正比。在饑荒和瘟疫橫行的時候,許多人輾轉溝壑,成為餓殍,到頭來君王也成為「光桿皇帝」,變成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一個「獨夫」。以賽亞說:「你使這國民繁多,加增他們的喜樂」(賽九3)。所羅門之子羅波安嘗到了下半句的苦果(王上十二16以下),耶羅波安(王上十一28、40)顯然認識本章卅五節的內容。

  楚人李斯的「諫逐客書」中,有這樣幾句:「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也是強調要廣收民心,有容乃大。

{Section:TopicID=287}十四29

  本節經文與十七節相當相似。

  不輕易發怒 指慢慢地生氣,此為忍耐的美德,由古迄今,仍然有效。從未有人因此而犯錯(參看十五18,十六32),這也是上帝的屬性之一(出卅四6;詩一○三8)。反而性情暴躁,容易衝動僨事,大為暴露愚昧(參看三25;雅一4)。

  此處顯明聰明與愚妄的分別,在乎能否不輕易發怒,或脾氣急躁。

{Section:TopicID=288}十四30

  這是良好的心理學,對於終日栖栖惶惶的現代生活,尤有助益。

  安靜 指冷靜、沉疬、緩和、減輕等意。

  嫉妒 等於六34的嫉恨,一種應付傷害或欲望的自我毀滅方式。嫉妒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活動表現,心理學上把嫉妒心重的人列入偏執狂(obsession)。據大英百科全書上說:「嫉妒是由無理性的自卑和無理性的憤怒,混合鬱結而成的潛意識,在無刺激的情況下,這種潛意識尚能保持穩定,如果受到外來的刺激,便開始活動,表現在行為上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嫉妒」。若任其隱藏在骨子?,會分泌酸液,使骨骸腐蝕,致生毒癌,危害身體健康。嫉妒的對象有兩種:一種是他所恨的人,一種是他所愛的人;如果這兩種人有了值得喜慶的事情,會刺激他的嫉妒潛意識,使他覺得處處不如人,因此產生一種自尊心受到傷害的痛苦和沮喪,為了要恢復受傷的自尊心,便產生一種報復的欲望,這種欲望明朗化以後就是嫉妒行為。

  人是理性的被造物,所以要採取寧靜淡薄的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身心康健,隨時用理性克制自己的偏執,心胸開闊,善與人同;因為怒氣和不平,將導致痛苦和災難。約伯說:「忿怒害死愚妄人,嫉妒殺死癡迷人」(伯五2)。

  思高聖經學會譯作:「心平氣和,使身體康健;心懷嫉忌,使骨骸腐蝕」。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寧靜使身體健康;嫉妒是骨中毒癌」。

{Section:TopicID=289}十四31

  參看本章21節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80,Name=十四20∼21}。

{Section:TopicID=290}十四32

  本節經文論到惡人與義人的終局。

  義人臨死,有所投靠 許多解經家不願因這句話暗示死後仍有指望改變現狀,故此跟隨疬七十士譯本把死改作「正直」或「誠實」,變成思高聖經學會譯的:「義人因自己的正義,有所憑藉」;或現代中文譯本的:「正直人因誠實而蒙保守」。

  其實舊約的古人相信人一生信上帝至死,其中的關係不會因死亡而中止。誠然,智慧人的上帝的偉大,絕不僅此。乃是直到永生。

  邪惡人的暴行,終局是失敗如山倒;義人臨終的時候,仍有依靠,直到永恆。

{Section:TopicID=291}十四33

  聰明人和愚昧人對於心中所存的智慧,各有不同的表現。前者深藏若虛,後者淺顯易見,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愚昧人心?所存的,顯而易見 有古抄本有否定的副詞,成為「一無所見」或「一無所知」,變成與上文為對照的句子;否則只是加強語氣,連在愚昧人中,智慧也是顯而易見的。

{Section:TopicID=292}十四34

  公義使邦國高舉 這是經常被引用的經文,可惜人們習焉不察,常常掉以輕心,以致天下弱肉強食,紛紛攘攘,不知何日澄清?古人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公義 指一切上帝的律例典章,其目標表現於社會行為的有:保護人權、平均財富、促進和平、改良社會等。

  罪惡 指一切與上述目標相反的行為(見賽四十八22,五十七21等處)。

  語云:「邦無道則亡」,高舉社會公義則國復興;縱容社會罪惡,則人民蒙羞滅亡。

{Section:TopicID=293}十四35

  這是所羅門現身說法,對於朝臣的箴言,應與28節對照疬。參閱十六14,十九12。──《中文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0Prov/20CT14.htm
新增日期: 2008/03/24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箴言第14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