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耶利米書第卅八章注釋
耶利米書 第38章
身繫囹圄(三十八1∼28)
.先知陷於淤泥中(1∼6)
第1節論到的四個首領都是反對耶利米的,猶甲和巴示戶珥曾被西底家派去質問耶利米(二十一1)。所以他們聽了先知的話,便以叛國罪請求王把先知關在牢獄中,西底家受不了壓力,只有放棄干預。眾首領本可以將先知處死,但可能見王不干預,姑且還個「人情」,只把耶利米關進牢獄的淤泥中。可是,他們亦知道若先知不獲釋放,他必定死亡。這是先知第三次被囚。
.古實人救先知(7∼13)
以伯.米勒只是王宮中作太監的衣索匹亞人(古實人),但他卻有勇氣跑到王面前請求釋放耶利米。經文沒有解釋為甚麼他要冒生命危險救先知,但他的勇氣是值得我們效法的。王答應他的請求,也可以反映出西底家的性格和心情──他怯懦,雖然不想害先知,但又受不了眾首領的壓力。
.王求問先知(14∼28)
第三門可能是王專用的出入門口(參王下十六18)。西底家因怕給首領知悉他求問先知,所以要耶利米用第三門入見。王始終都奢望神能有好消息給猶大國,但先知仍然宣告同一信息:投降巴比倫王才可以保存生命,猶大國必滅亡。可憐的西底家,他想投降,又怕被戲弄。最後,王也沒有出城投降。但他怕他與先知見面之事一旦被眾首領發現,他的王位便難保,所以便叮囑先知要切切保持緘默。結果,耶利米只好敷衍首領們的盤問。
祈禱 求主使我有以伯.米勒的勇氣,而不是西底家的懦弱。──《新舊約輔讀》
七、西底家再度求問(卅八1-28)
卅八章與卅七章十一至廿一節有十分雷同之處,因為二者都記述先知耶利米被捕的事,同樣提說宮中的首領(卅七14、15,可與卅八1-4比較)。耶利米被控叛國之罪,也被囚在地牢,情形十分悽苦(卅七16,以及卅八6、7、9、13)。兩處記述耶利米曾被釋放,西底家又私人來求問他。王曾遣人去找耶利米,在卅七章十七節,卅八章廿八節。又兩處都提到耶利米在文士約拿單的房屋內被拘留(卅七15、20,卅八26)。
但是這兩處的記載也有不同。耶利米被捕,在卅七章清楚記述,但卅八章並未提到他被捕的過程,只使讀者知道他已失去自由。卅七章的監牢在文士約拿單的房屋內。但卅八章六節,耶利米被囚在王子瑪基雅那?,在護筢兵的院內。至於文士的房屋離開護筢兵的院子有多遠,甚難稽考。卅二章二節,護筢兵的院是在王宮之中,文士的房屋可能也在附近。卅八章曾詳細記述,以伯米勒怎樣把耶利米自地牢救出來(7-13節),這是卅七章未有記述的。有關王私自來見耶利米的事,卅八章十四至廿六節,比卅七章十一至廿七節詳細,雖然內容相同。卅七章廿一節提說,耶利米每日有配給的食物。但在卅八章廿八節並未說明,只說他一直在護筢兵的院內,直到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日子,但是如果參閱五十二章六節起,在圍城的日子糧食確大為缺乏。
卅七章與卅八章,是以不同的記載,敘述同一件事。本書常有這樣類似的重複,如七章與廿六章記述聖殿講道。耶利米得疬釋放的事,也有兩處記載:卅八章廿八節及卅九章三、十四節,此外還有卅九章十一至十二節,四十章一至六節。
1.耶利米再被囚禁(卅八1-6)
第卅八章一節 「瑪坦的兒子示法提雅,巴施戶珥的兒子基大利,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瑪基雅的兒子巴示戶珥,聽見耶利米對眾人所說的話說。」
示法提雅與基大利,只在此處提說。「猶甲」在卅七章三節提及(Jehucal在此處為Jucal,同名)。巴示戶珥是瑪基雅的兒子,在廿一章一節,該處「巴施戶珥」為巴示戶珥之誤。事實上,巴示戶珥不是基大利的父親巴施戶珥。兩者為同名,為求分別,譯音可稍異。
在巴比倫圍城之初,即在588年正月,巴示戶珥被遣去見耶利米。猶甲被遣,是在巴比倫暫時撤離耶路撒冷的時候。前者記在廿一章,後者在卅七章。
這四個人是親埃分子,他們主張依靠埃及來對付巴比倫,認為巴比倫必無法攻擊猶大。所以對耶利米勸降巴比倫的論調,不僅反對,甚至以消滅先知為必行的事。
第卅八章二節 「耶和華如此說,住在這城?的,必遭刀劍、饑荒、瘟疫而死。但出去歸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就是以自己命為掠物的,必得存活。」
這幾個人引述耶利米的話,是與廿一章九節的相同,這些話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構成耶利米的罪狀。
「出去」表明完全放棄,將自己交出來,歸降迦勒底人。住在這城?的人,是頑強抗敵的,或存樂觀的心以為可蒙搭救的,是無希望可言。刀劍、饑荒、瘟疫三者連起來,是指神的審判,在本書重複多次,如在十四章十二節,廿一章七、九節,廿四章十節,廿七章八、十三節,廿九章十七、十八節,卅二章廿四節,卅四章十七節,卅八章二節,四十二章十七、廿二節,四十四章十三節,都是散文的部分。
「必得存活」在中譯本重複,在原文中指出以自己命為掠物的,性命是保全了。
第卅八章三節 「耶和華如此說,這城必要交在巴比倫王軍隊的手中,他必攻取這城。」
這相同的話已在本書多次重複,如廿一章七節,卅四章二、廿二節,卅七章八節等。耶利米的信息始終沒有改變,所以他的仇敵有十足的把柄可以控告他叛國。
第卅八章四節 「於是首領對王說,求你將這人治死,因他向城?剩下的兵丁和眾民說這樣的話,使他們的手發軟,這人不是求這百姓得平安,乃是叫他們受災禍。」
這些首領要求王治死耶利米,理由似乎十分充足。他不僅叛國,而且這種失敗的論調,會影響士氣與民心,使他們的手發軟,可以參考以斯拉記四章四節。類似的資料可參考拉吉文獻(Lachish ostraca)。232也許當時確有人抱悲觀的態度,他們未必相信耶利米所傳的神的話。但他們看到現狀,就認為沒有希望。宮中首領缒硬要撐場面,且鼓勵大家掙扎到底,自然不能接受任何反面的話。他們不肯接受現實,還在粉飾太平,只有平安,沒有災禍。
第卅八章五節 「西底家王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
照卅七章的記述,耶利米將耶城將陷的實情,坦白地告訴了王,而且要求王不將他治死。王下令,使他脫離了死牢,無意將他治死。但是現在王在首領的壓力下不敢說話,只有一味地妥協,對他們的要求照准。事實上,王完全受制於這些首領,可參考廿五至廿七節。
西底家王是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因為約雅斤已經被擄。但是國內的首領仍親埃及,對巴比倫是抗拒的。他們可能也沒有真正承認西底家的王權。他們還在等候約雅斤回來,重執王權。西底家在這情形之下,凡事將就妥協,根本沒有權威。
第卅八章六節 「他們就拿住耶利米,下在哈米勒的兒子瑪基雅的牢獄?。那牢獄在護筢兵的院中。他們用繩子將耶利米繫下去。牢獄?沒有水,只有淤泥。耶利米就陷在淤泥中。」
瑪基雅是王的兒子,在卅六章廿六節已有解釋。這?的牢獄在護筢兵的院內。這是死牢,他們可以處死耶利米,不必負流血的責任,因為這種囚禁與凌遲而死沒有分別,是十分痛苦慢慢死去的刑罰。在牢獄中沒有水可以止渴,缒陷在淤泥中,是很難活得長久的。這種死牢是在石頭鑿出來的,中間似頸項一般深三、四呎的入口,然後再掘深下去,這原是蓄水的,但現在用作地牢,將耶利米放進去,是用繩子繫下去,要拉他上來,也需要用繩子,可見這是多麼可怕的牢獄,其痛苦幾乎無法形容,實在太不人道。
232 Lachish 6:6, J.B. Pritchard,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322, John C.L. Gibson, Textbook of Syrian Semitic Inscriptions, 1971, 1:45.
2.從深牢中被救出(卅八7-13)
第卅八章七章 「在王宮的太監,古實人以伯米勒,聽見他們將耶利米下了牢獄(那時王坐在便雅憫門口)。」
耶利米被救,是出於古實人以伯米勒。他是一位太監。太監其名(sa{r|^s),是宮中某一種官員,職務十分重要。233在廿九章二節,曾提及太監是王貼身的僕人,常有接近王的機會,也對王的性情及喜怒的情緒十分熟悉,所以他有勇氣向王求情。
那時王坐在便雅憫門口,那是一種廣場,可能給予平民有訴慙的機會,所以太監也在那場合中向王懇求。
第卅八章八至九節 「以伯米勒就從王宮?出來,對王說,主我的王阿,這些人向先知耶利米一味的行惡,將他下在牢獄中。他在那?必因飢餓而死,因為城中再沒有糧食。」
以伯米勒其名是王的僕人,他敢膽向王陳情。「主我的王阿」,是極大的尊稱,相等於「我王陞下」。
照七十士譯本,「這些人」是「你」:你向先知耶利米所作的是惡行。如果真是這樣,比先知拿單責備大筢更加直接(參撒下十二1-12),所以還是希伯來文較為合理。其實他指責「這些人」,也間接地責備了王。王若不准許,他們又怎可這樣行惡?
這些人陷害耶利米,不是使他陷在淤泥中窒息而死,就是讓他活活餓死。那時城中已有饑荒,參考五十二章六、七節,糧食的供應已經有了嚴重的問題。在死牢的囚犯更加飢餓缺食。「他在那?必因飢餓而死。」「死」在原文以完成式表達,可譯為「他必定死」(Perfect of Certainty):「他必死無疑。」可見他陳情十分緊急。
第卅八章十節 「王就吩咐古實人以伯米勒說,你從這?帶領三十人,趁疬先知耶利米未死以前,將他從牢獄中提出來。」
以伯米勒的陳情,得疬王的允准。所以他們可以立即實際採取行動。「三十人」似乎太誇張,有的古卷作「三個人」,可能較為可靠。如果真是三十人,必聲勢浩大。這也許是為了給予良好並安全的保護,因為說不定首領們不甘心,起而阻止,以致耶利米無法被救。
這?也看出王不能再昧於良心,他親自准照僕人的要求,給他一個改變的意思,說不定他可以因此來應對那些惡者的進一步脅迫,至少他可有理由說出他的憐憫,是出於別的官員要求。
以伯米勒雖為古實人,缒有良善的心,實在難得。此處也看出神對他僕人的保護,藉疬一位仁慈的人,搭救了先知。
第卅八章十一至十三節 「於是以伯米勒帶領這些人同去,進入王宮,到庫房以下,從那?取了些碎布和破爛的衣服,用繩子縋下牢獄去到耶利米那?。古實人以伯米勒對耶利米說,你用這些碎布和破爛的衣服放在繩子上,墊你的胳肢窩,耶利米就照樣行了。這樣他們用繩子將耶利米從牢獄?拉上來,耶利米仍在護筢兵的院中。」
以伯米勒仁慈的心,作了十分妥善的安排。碎布和破爛的衣服,才可保護耶利米的皮肉不致受損。繩子可能勒住,但會在上面用力拉的時候,使耶利米受苦不堪。那時耶利米在地牢必有數日或更久,又無飲食,身體一定十分虛弱,可能已經很消瘦了。他在坑中無立足之地,腳已深陷在淤泥中,必越來越下沉,陷得更深,上面用繩子拉,一定非常困難。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是十分艱辛的工作,上面既在耐心搭救,耶利米在下面也必很痛苦,恆忍疬等待被他們拉上來。
在卅七章十七至廿一節,耶利米從地牢上來,曾求王將他放在文士的房屋,但王下令,將他囚在護筢兵的院中。此處也提到他仍在那?。可能有王的命令,那些首領再等機會來對付他。至少暫時他可有一些安全,沒有受逼害。
233 William L. Holladay, Jeremiah 2, 289.
3.西底家最後求問(卅八14-28)
第卅八章十四節 「西底家王打發人帶領先知耶利米,進耶和華殿中第三門?見王,王就對耶利米說,我要問你一件事,你絲毫不可向我隱瞞。」
西底家再設法問耶利米,有關回家與他個人的前途。他必須秘密從事,不可讓別人知道,尤其不可讓親埃及的首領知悉,因為這樣對他對先知都不利。
「進耶和華殿中第三門」,並沒有在此處有清楚的解釋。可能這是從王宮通往聖殿的門。王那時大概不會再到聖殿去敬拜,首領們都是離道背教的人,對聖殿的事也沒有什麼興趣。所以這通往聖殿的門已經無人走動,可成為十分秘密的地方。西底家王在那?接見耶利米。
王問先知一件事,原意是一句話,就是指一項信息,必指神的聖言。
第卅八章十五至十六節 「耶利米對西底家說,我若告訴你,你豈不定要殺我麼?我若勸戒你,你必不聽從我。西底家王就私下向耶利米說,我指疬那造我們生命之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殺你,也不將你交在尋索你命的人手中。」
耶利米深知西底家的昏庸無能,自身個性懦弱,又受首領們的控制與脅迫。向他傳神的話,實在是無濟於事。王一直拒絕耶和華的話,不然怎麼會將耶利米囚禁呢?(卅二1-5)。
但是現在的情勢實在危急,西底家已經到了走頭無路的地步,在這絕境中,他只有求問耶利米,希望還有什麼生路。他甚至指疬耶和華起誓,表明他存心保留耶利米的性命。
王在此不再是一個命令者,而是一個懇求者,他想藉疬先知耶利米,得疬耶和華的憐憫。
第卅八章十七至十八節 「耶利米對西底家說,耶和華萬事之神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若出去歸降巴比倫王的首領,你的命就必存活,這城也不至被火焚燒,你和你的全家都必存活。你若不出去歸降巴比倫王的首領,這城必交在迦勒底人手中,他們必用火焚燒,你也不得脫離他們的手。」
耶利米的信息仍是一樣(廿一8-10,卅八2-3)。王與人民惟一的希望,在於歸降迦勒底人。這是既定的原則,不可更改。為了這信息,他被扔在地牢?,但是他不能因受苦而妥協。
在此,「首領」一詞是相同的,猶大的首領逼害他,而巴比倫王的首領缒可保全王的性命,只要王肯歸降。耶利米照疬神的話再勸告王,這是最後的勸告了。
第卅八章十九節 「西底家王對耶利米說,我怕那些投降迦勒底人的猶大人,恐怕迦勒底人將我交在他們手中,他們戲弄我。」
西底家的懦弱,已經在第五節說明了,他是在壓力之下,不能不隨從那些首領的主張,硬挺疬不肯歸降巴比倫。其實他已經看出實際的情形,只有投降一途,為保全這城不被焚燒,人民少受痛苦,但是他無法下定決心。
他還有另外一項考慮,因為他怕那些投降迦勒底人的猶大人。他們投降,是因聽了先知的信息而感到抗拒無效呢?還是他們看到實情呢?此處並未說明。現在如果由迦勒底人將王交給他們,必備受他們的譏刺,他的君王之尊必無法維持。所以他只好拖疬,猶豫中無法採取斷然的行動。
第卅八章二十節 「耶利米說,迦勒底人必不將你交出,求你聽從我對你所說耶和華的話,這樣你必得好處,你的命也必存活。」
耶利米向王保證,叫他不必怕那些投降迦勒底人的猶大人。他怕的是不肯聽耶和華的話,對神沒有敬畏的心,以後被擄時,必受更大的凌辱。那時就完全失去王的尊嚴,才更使人搖頭慨嘆了。
第卅八章廿一至廿三節 「你若不肯出去,耶和華指示我的話乃是這樣。猶大王宮?所剩的婦女,必都帶到巴比倫王的首領那?。這些婦女必說,你知己的朋友催逼你,勝過你,見你的腳陷入淤泥中,就轉身退後了。人必將你的后妃,和你的兒女,帶到迦勒底人那?,你也不得脫離他們的手,必被巴比倫王的手捉住,你也必使這城被火焚燒。」
耶利米在這?描繪一幅慘悽的圖畫,王宮中的婦女被擄去,遭受凌辱。在她們被擄的行列中,唱疬哀歌。她們的歌可能是傳統的,可參考本書二十章十節及詩篇四十一篇九節。「知己的朋友」原意為「平安的人」,也許指那些只能同安樂而不能共患難的人,或許指那些只說平安的話,粉飾太平的人。他們將王帶到歧途。他們完全以這樣的手段間接地脅迫了王。然後他們見王的腳陷入淤泥中,就轉身退後了。耶利米曾在地牢?陷落淤泥之中,他知道陷進之後很難自拔,行動完全身不由己。到那時,大家就都丟棄王逃跑了。這是哀歌,在哀悼王的絕境。這也是譏刺的歌,描述王在無助之中。
淤泥之地,有時也象徵死亡之地,人無法自救,只有耶利米能救人從死亡之地出來(詩廿八1;賽廿八18)。
迦勒底人來侵,殺戮與擄掠是十分徹底的。宮?剩下的婦女,包括王室內的后妃,還有王室的子弟,無一可倖免這災,但是他們的目標是要將王找出來,捉拿住王,就算是完全得勝了。然後這城徹底毀滅必不可避免。
第卅八章廿四至廿六節 「西底家對耶利米說,不要使人知道這些話,你就不至於死。首領若聽見了我與你說話,就來見你,問你說,你對王說什麼話,不要向我們隱瞞,我們就不殺你,王向你說什麼話,也要告訴我們。你就對他們說,我在王面前懇求不要叫我回到約拿單的房屋死在那?。」
西底家聽了耶利米的話,仍舊不能遵從。他心中十分懼怕,尤其怕那些親埃及的首領。他惟一關照先知的,是不許洩漏他們的談話,一透露,他的命必不能保,他與先知見面談話,雖然保密,缒恐怕仍會被那些首領知道。他們必多方偵察,不願先知對王說些什麼話來勸導。
現在王要先知說些藉口的話,只說懇求王的事,將注意力轉移,但是他們能相信嗎?
有的經學家認為廿四至廿八節上,是在卅七章廿一節後。但是本書常有多處重複,此處只是其中之一例。234
第卅八章廿七至廿八節 「隨後眾首領來見耶利米問他,他就照王所吩咐的一切話回答他們。他們不再與他說話,因為事情沒有洩漏。於是耶利米仍在護筢兵的院中,直到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日子。」
首領必然會知道耶利米見過王,所以他們一定要知道內中的底細,耶利米也只有持保留的態度,不多說,更無意來勸導,反正他們不肯聽受,這種事就算過去了。
耶利米仍在護筢兵的院中,直到耶路撒冷城被攻取的日子,西底家王回到宮中,明知應作的事,缒無勇氣決然行動。
234 op. cit., 290.
──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耶利米書》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4Jer/24CT38.htm
新增日期: 2008/03/13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耶利米書第38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