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1月23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哥林多後書第七章注釋

哥林多後書 第7章

【林後七1】「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

〔原文字義〕「靈魂」靈(原文沒有魂的意思);「敬畏」懼怕,恐懼,害怕;「成聖」聖潔,神聖(字根含意分別出來歸神)。

〔文意註解〕「親愛的弟兄阿,」按原文宜譯作『所以親愛的阿』;這指明本節乃是六章14~18節勸勉的結語。

「我們既有這等應許,」這?所提神的『應許』就是前章所說,我們若分別為聖,神就要作我們的父,我們要作祂的兒女(林後六14~18)。

「就當潔淨自己,」原文為主動式語氣,表明潔淨乃出於信徒主動的意願,並且身體力行。

「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本句是說明『潔淨自己』,潔淨意即除去污穢。身體的污穢,指玷污自己身子的事,例如姦淫(參林前六18);靈(原文沒有魂字)的污穢,指心靈不潔的接觸,例如拜偶像(參徒十五20首句)。

「敬畏神,」意指不敢沾染那些會惹神憤恨的事物,特別是不潔淨的事物(參六17)。

「得以成聖,」『成聖』乃是從神以外的一切事物中分別出來歸與神,故又稱『聖別』;我們信徒的全人──靈與魂與身子──達到完全無可指摘的地步,就是全然成聖(參帖前五23),亦即與神和好的最高境界。

信徒在蒙恩得救時,靠著耶穌基督的救贖,已經得著了客觀地位上的成聖(參來十10),因此哥林多信徒雖然靈命幼稚(參林前三1),但保羅仍稱呼他們是『在基督耶穌?成聖的聖徒』(參林前一2)。然而,信徒仍須在得救以後,靠著聖靈在生活行為上結出成聖的果子(參羅六22),也就是本節所說的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這種成聖稱作主觀經歷上的成聖。

〔話中之光〕(一)神在前章應許說,只要我們與世人分別出來,祂便與我們有實際的父子之情,這是何等榮耀的應許!為此我們自然要除去全人一切的污穢,得以完全成聖,才能與這應許相配。

(二)『我們既有這等應許』這話表示,舊約聖經?對以色列人的應許,在靈意上也是對我們新約的信徒說的,所以我們應當在聖經中處處發掘出神對我們說的話,而不可把它們當作客觀的道理看待。

(三)信徒在生活行為上的成聖,負有自己該盡的本分,不能將責任完全推卸給神;我們必須答應神的聖別呼召,起而『潔淨自己』,神聖潔的生命和能力才能在我們身上發生作用。

(四)然而『潔淨自己』並不是修道式的『苦修』、『拔罪根』,也不是遵守外面的規條,或外表有敬虔的模樣,它應該是神人合作,從?面活出來的自然表現。

(五)信徒活在世界上並肉身?,難免身體和心靈會受各種各樣有形和無形的污染,所以這?告訴我們要『除去』,正如主耶穌替祂的門徒們洗腳(參約十三4~10),就是在為他們除去行走世途時沾染在腳上的污穢,我們也當時常取用生命的水彼此洗滌(參弗五26)。

(六)身體的污穢就是『不義』,靈的污穢就『不虔』(參羅一18)。

(七)我們得以成聖,和我們對神的敬畏有極大的關係,『敬畏神』乃是得以成聖的先決條件;我們若沒有一種戰戰兢兢、惟恐得罪神的心態,就不能達到成聖的地步。

(八)神是聖潔的,人越就近祂就越感到自己的污穢,人越事奉祂就越怕有自己。敬畏神就是在神面前有一個存心──怕有自己。人在神面前最寶貴的存心,就是有一顆敬畏的心。

(九)我們的行為必須配得上我們的身分,方合乎聖徒的體統(參弗五2~3);我們的『所作』必須配得上我們的『所是』,方才得以成聖。

(十)『敬畏神,得以成聖』也可譯作『在敬畏神?漸漸成為聖潔』;信徒在消極方面要有所除去,在積極方面要追求敬虔,在敬畏神?進到完全的地步,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成聖的人生。



【林後七2】「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

〔原文字義〕「寬大收納」容納,領受,接進來,空間收留;「虧負」不義,傷害,欺壓;「敗壞」毀壞,使變無用。

〔文意註解〕「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本節乃接續六章11~13節,中間插進六14~七1勸勉分別為聖的話。從本節至本章末了,使徒保羅表達他對哥林多信徒衷心的關切,目的是要與他們同得安慰與鼓勵,以便在與神完全和好的道上,一同積極往前。

「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虧負』指行為上不公平的對待,或道義上虧待別人;『敗壞』指引誘或導致別人在道德上敗壞,結局毀掉了他的一生;『佔便宜』指作出損人利己的事,特別是貪圖別人的財物(參十二17~18)。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心房常被世事和世物所佔有,以致沒有空間留著為主和弟兄姊妹,難怪在教會中許多人冷漠無情。

(二)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神僕,當配受我們信徒的尊敬和關心(參提前五17),在我們的心房中留下一塊地方給他們。

(三)傳道人要有『三不』:不虧負人、不敗壞人、不佔人的便宜。



【林後七3】「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我已經說過,你們常在我們心?,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

〔原文直譯〕「…你們乃是在我們的心?,以至同死並同活。」

〔原文字義〕「情願」進到,以至;「同生」同活,一同繼續活著;「同死」共死(按原文同死列在同生之前)。

〔文意註解〕「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這話』是指上節三個『未曾』的表白,暗示當時在哥林多信徒中間似乎曾有人散播中傷保羅的謠言;『不是要定你們的罪』意指不是要責備你們。

「你們常在我們心?,」指對他們真摯的關懷。

「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同生同死』按原文『死』字在前、『生』字在後,故並非中國人所謂『生死與共』或『同時生也同時死』的意思,乃是說盼望能與眾人都有『同樣的死和同樣的生』法,例如:(1)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參四10);(2)與基督同死,與基督同活(參羅六5,8);(3)向罪死,向基督復活(參羅六11);(4)在罪上死,在義上活(彼前二24)。

〔話中之光〕(一)牧養、照顧或成全聖徒,秘訣不在於知識和技巧,乃在於關懷;主的工人可能在教會中講了許多道,作了許多工,但是究竟愛了多少?又關懷了多少?

(二)知識水平差的父母,可以培養出極有成就的兒女;身為高級知識份子的父母,卻也可能培養出社會的敗類,其最大的因素就是因為缺少愛的關懷。



【林後七4】「我大大的放膽,向你們說話;我因你們多多誇口,滿得安慰;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分外的快樂。」

〔原文直譯〕「我對你們大大的放膽;我因你們多多的誇口;我充滿了(那)安慰;在我們一切的(那)患難中,我分外的(那)喜樂。」

〔原文字義〕「大大的」許多,大量地;「放膽」坦率直言,公開明說;「誇口」誇耀,誇獎;「滿得」充滿了;「分外的」極充分,極其顯多,格外洋溢。

〔文意註解〕「我大大的放膽,向你們說話,」意指心?堅信你們必歡喜接納我『口是張開的』──有話直說的方式(參六11)。

「我因你們多多誇口,滿得安慰,」『安慰』原文在前面有定冠詞,可直譯『那安慰』,意指提多所帶來的安慰(參6節),亦即指哥林多信徒接受保羅那封書信的勸告而悔改說的。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分外的快樂,」『分外』指有如潮水般的湧溢出來;『快樂』原文在前面也有定冠詞,可直譯『那喜樂』,意指提多所帶來的喜樂(參7節)。

注意本節?的四個意思相近的詞:『大大的』、『多多』、『滿得』、『分外的』,表明保羅此刻的心境非同尋常、情緒相當高昂。

〔話中之光〕(一)保羅當時的景況乃是外有患難和爭戰,內有懼怕和不得安寧(參5節),但他的心靈卻仍能有『大大、多多、滿得、分外』的感受,可見他真是一個超越過環境而活在天上的人。

(二)『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分外的快樂。』不信主的人,患難越重就越憂愁。基督徒卻相反,越在患難中就越快樂。因為我們有主住在?面,祂能使我們在患難中充滿快樂。這是何等奇妙的恩典!

(三)不知道屬天的安慰與喜樂,只注意物質的報酬和滿足的,不配作神的用人。

(四)主的工人在事奉主的路上雖然常遇苦難,但他們所經歷的安慰和喜樂卻是格外滿溢的;他們雖生活在地,卻常享受屬天的安慰和喜樂。



【林後七5】「我們從前就是到了馬其頓的時候,身體也不得安寧,周圍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

〔原文字義〕「安寧」安息,鬆弛;「周圍」一切,所有,凡事,各樣。

〔文意註解〕「我們從前就是到了馬其頓的時候,」『從前』按中文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其實按原文只不過是表明下面的『到了』乃是過去式,故最好全句譯作『當我們到了馬其頓時』;意指保羅在特羅亞因等不到提多,心?不安,便往馬其頓去迎見提多的時候(參二12~13)。

「身體也不得安寧,」『身體』在此包括身、心,亦即指外面的人(參四16原文);一個人的心神不安,連帶也會影響肉身不得安寧。

「周圍遭患難,」聖經並未指明他在馬其頓遭受怎樣的患難。

「外有爭戰,內有懼怕,」『爭戰』指屬靈的爭戰,特別是對抗撒但所利用的異教徒和異端假師傅;『懼怕』大概是指擔心提多在哥林多或回程中出了狀況。

〔話中之光〕(一)一個人的心情好壞,常會影響他的肉身健康情形,故此聖經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十七22)。

(二)基督徒活在世上,並不是一帆風順,難免遭遇苦難(參約十六33);問題乃在於苦難是因何而有,以及我們如何應付苦難。保羅的榜樣告訴我們,他的苦難是因服事神、建造教會而有,他也以神和教會的安慰為解決之道(參6~7節)。



【林後七6】「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

〔原文字義〕「喪氣之人」頹喪者,卑微的人(字根含有負荷重壓之意);「來」來到,在旁,同在;「安慰」鼓勵,鼓舞。

〔文意註解〕「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神,」『喪氣』在此特指因環境的困壓而感頹喪;本句暗示剛強如保羅,也會有心情消沉的時刻。

「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意指提多帶來了哥林多信徒的好消息(參7節)。



【林後七7】「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想念、哀慟,和向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叫我更加歡喜。」

〔原文字義〕「安慰」鼓勵,鼓舞;「想念」切慕,渴望;「哀慟」痛苦,湧出;「熱心」沸騰,焦急。

〔文意註解〕「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這話表明保羅得了雙重的安慰:(1)提多平安無事的回到他的身邊;(2)提多從哥林多信徒攜回了令他鼓舞的好消息。

「因他把你們的想念、哀慟,和向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叫我更加歡喜,」這話表明提多所帶回的好消息有三方面:(1)想念──哥林多信徒渴望與保羅恢復正常的關係,切慕與他見面;(2)哀慟──他們對自己過去得罪保羅的事深為憂傷難過;(3)熱心──他們熱切期待今後積極支持保羅的事工。

〔話中之光〕(一)傳道人有兩方面的安慰:(1)因關心信徒而得安慰(參6節);(2)因信徒的關心而得安慰。所以信徒也該關心神的僕人,不要只顧從他們得著關懷。

(二)哥林多信徒受了保羅的責備,就懊悔改正(參11節),使他得到『安慰』、『歡喜』。同樣的,我們不怕有錯,只要肯頡受神的光照,和神僕人的指正而悔改,就能討神歡喜,使神得安慰。

(三)保羅和哥林多教會的交通是何等真摯、熱切。保羅向教會是,『你們常在我心?,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3節);教會向保羅也是『想念、哀慟』,並『熱心』。這是工人與教會真實相愛的光景,是正常的,是必須的。



【林後七8】「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我後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

〔原文字義〕「憂愁」悲傷,擔憂;「懊悔」後悔;「暫時的」一時的,一個時辰。

〔文意註解〕「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指保羅曾寫了一封措辭嚴厲、卻多多流淚的信給哥林多教會,託提多帶去(參二3~4註解);那封信的內容應是責備過於勸勉,故保羅說是叫他們憂愁。而這?的憂愁,不是指一般世人的憂愁掛慮,乃是指為自己所犯的過錯感到憂傷難過。

「我後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保羅在那封信送出去之後,因不知哥林多信徒的反應如何,心?忐忒不安,故有點後悔寫那封信;但如今從提多得知那封信已經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哥林多信徒有積極的反應,因此不再後悔了。

「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這?的『知道』是指從提多的報告中獲悉;『暫時的憂愁』意指這憂愁會產生好的結局。

〔話中之光〕(一)保羅那封令哥林多信徒憂愁的信遺失不見了,有人說:『神若要叫我們讀的,就給我們留下;若不要我們後世人讀的,就遺失了。』讓我們就滿足於手中現有的聖經吧。

(二)服事主的人所說的話和所寫的文字,有時連自己也不能確定是好或歹,但若是出於聖靈的感動與支配,而非自己的心思,自會有意料不到的收獲。

(三)忠言逆耳,別人的勸戒雖然會叫我們難受,但我們若肯虛心接受,那種難受不僅一下子就會過去,並且還會轉成我們的益處。



【林後七9】「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

〔原文字義〕「依著」按照,照著;「懊悔」悔改,心思的轉變;「虧損」受損害,賠上。

〔文意註解〕「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意指若單是憂愁,而沒有從憂愁產生出懊悔(原文悔改)來的話,就不能令保羅歡喜。

「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本句話表明,憂愁至少有兩種可能:(1)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2)是依著人的意思憂愁。前者引至得救,後者引至死亡(參10節)。

「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這句話的關鍵乃在『因我們』,若把這三個字拿掉,則所受的虧損乃是一般性的,即指凡神的旨意所要給他們的益處,必然一點也不會缺少。然而這?的『因我們受虧損』表示這個虧損是與使徒保羅有關係的──哥林多信徒過去未能善待保羅,也未虛心領受他的教導,他們若不按神的意思憂傷痛悔,必然會因此招致靈性上莫大的損失。

〔話中之光〕(一)聖經中有些地方叫我們基督徒不要憂愁(如約十四1),但這?卻說憂愁與我們有益,它們並不彼此衝突,因為此憂愁非彼憂愁。基督徒不該照世人的樣式憂愁,卻該有在主?、屬靈的憂愁(參10節;詩五十一17)。

(二)基督徒有一種虧損與我們如何對待傳道人有關:我們若不按常理善待傳道人,恐怕神藉著祂僕人所要賜給我們的屬靈福氣,就會有所短缺。



【林後七10】「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原文字義〕「沒有後悔」不再顧念;「懊悔」悔改,心思的轉變;「世俗」世人,世代,世界;「叫人」生出,作出,產生。

〔文意註解〕「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沒有後悔的懊悔』意指真實的悔改轉向神,而得與神有更深的和好關係;『得救』在此不是指靈的重生得救,而是指信主之後的得勝,勝過肉體、罪惡、世界和撒但,最終導致魂與身體的得救(參一10註解)。

「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叫人死』意指最後會導致死亡,包括身體的衰亡和靈性的死沉;屬世的憂愁會叫人精神頹喪而終至身體病弱死亡,也會叫人靈性消沉以致在主面前是死的(參啟三1)。

〔話中之光〕(一)人的責備,若只是叫人『憂愁』,卻沒有叫人『得救』,就表示沒有將人帶到神面前來。這種的責備,不是出於神,乃是出於自己。

(二)彼得不認主耶穌,猶大出賣主耶穌,後來兩個人都後悔了,但他們的結局卻不一樣(參太廿六74~75;廿七3~5;徒一15~16),因為一個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另一個是世俗的憂愁。

(三)蒙恩者並非不憂愁,然而必須是『照著神的憂愁』(原文另譯);那就是照著神豐滿的心意,基督的標準,看見自己的虧缺和夠不上,因而生出憂愁。這種憂愁才會產生積極的後果。但『世俗的憂愁』,就是為著屬地的利益,本身的得失而有的憂愁,只能『叫人死』,落入屬靈的死亡中。所以我們的憂愁是否正當,只要看後果就知道了。

(四)『世俗的憂愁』是以自己為中心,只記掛己身的過失,徒然為失敗而憂傷,卻沒向神回轉,這種顧影自憐的憂傷,對靈性生命沒有益處。



【林後七11】「你看,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慇懃、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譯:自責)。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

〔原文直譯〕「因此且看,你們照著神而憂愁,你們就生出了何等的熱切,甚而分訴,而憤慨,而恐懼,而切望,而熱心,而自責。在各方面,你們都表明自己是純潔的。」

〔原文字義〕「慇懃」勤奮,急切,熱忱;「自訴」分訴,陳述;「自恨」憤恨,憤慨;「恐懼」懼怕,害怕;「責罰」自責,辯白;「潔淨」純潔,清潔。

〔文意註解〕「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慇懃、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這?所列七種情形,乃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先是生出沒有後悔的悔改(參10節),然後產生了七種結果。

『慇懃』指對使徒保羅有了熱切的顧念;從前他們對他冷漠、不以為意,但如今對他關切且熱忱。

『自訴』指自己伸辯;根據本節末句,他們似乎在表白自己和攻擊保羅的事件無關,並未被捲進事件中。

『自恨』指對於事件本身和製造事件的人,以及自己的姑息,表示憤慨。

『恐懼』指害怕自己受到事件的牽連,而受使徒的懲戒(參林前四21)。

『想念』指切切思慕使徒,企頸以待他的來訪。

『熱心』指熱心清理事件並採取紀律處分。

『責罰』指對犯錯者給與制裁。

上述七種依著神的意思憂愁所產生的結果,『慇懃、恐懼、想念』與使徒保羅有關,『自訴、自恨』與他們的羞恥感有關,『熱心、責罰』與犯錯的人有關。

也有解經家將這七項作為照神的意思憂愁的七大要素:『慇懃』係綜合心思、情感、意志的表現,『自訴』指心思上悔改的表現,『自恨、恐懼、想念、熱心』指情感上悔改的表現,『自責』指意志上悔改的表現;必須都齊備了,才算是神所要的憂愁。

「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意指從各方面看來,你們都表明自己是無辜、清清白白的。

〔話中之光〕(一)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必然會帶進正面的果效,從?面有所煉淨,並且生發殷勤、熱心等積極的態度,而不是叫人灰心、沮喪、自暴自棄。我們可以由憂愁之後的現象,辨明我們的憂愁是否正確。

(二)我們若能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對付虧欠,清理邪污的事,就必蒙神悅納,因為祂必不輕看我們憂傷痛悔的心(詩五十一17),故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徒四19)。



【林後七12】「我雖然從前寫信給你們,卻不是為那虧負人的,也不是為那受人虧負的,乃要在神面前把你們顧念我們的熱心表明出來。」

〔文意註解〕「卻不是為那虧負人的,」『那虧負人的』有兩種解釋:(1)指那亂倫的弟兄(參林前五1);(2)指那在保羅第二次訪問哥林多教會時,當著眾人面前反對並攻擊他的弟兄(參二5註解)。究竟是誰,解經家見仁見智,很難有定論。

「也不是為那受人虧負的,」『那受人虧負的』依前句的解釋而分別指:(1)那亂倫弟兄的父親;(2)保羅本人。

「乃要在神面前把你們顧念我們的熱心表明出來,」意指保羅寫信的目的,並不是為任何個人,而是為哥林多教會全體的益處,藉那封信顯明他們在神面前的存心如何,他們是否尊敬並關切使徒和使徒的教訓。

〔話中之光〕(一)主的工人遇見教會有不正常的光景,不要只在消極方面對付難處──為那虧負人的或那受人虧負的,而要在積極方面激發信徒們的愛心──把你們顧念我們的熱心表明出來。教會的光景之所以不正常,最主要的原因是眾人的愛心不正常。

(二)教會愈顧念主的僕人,教會就愈正常;教會愈不顧念主的僕人,教會內部就愈多有攪擾和難處發生。



【林後七13】「故此,我們得了安慰。並且在安慰之中,因你們眾人使提多心?暢快歡喜,我們就更加歡喜了。」

〔原文直譯〕「為此我們得了安慰,並且在我們所得的安慰之外,我們還因提多的喜樂而越發多有喜樂,因為他的靈從你們眾人得了暢快。」

〔原文字義〕「心」靈;「暢快」舒暢,安歇,復新;「歡喜」喜樂,歡樂;「更加」(原文為重疊雙副詞)越發,格外的(第一個副詞);更加,更多(第二個副詞)。

〔文意註解〕「故此,我們得了安慰,」『故此』指基於前述哥林多信徒對那封信的正確反應(參11節)。

「並且在安慰之中,」意指不僅得了安慰,並且還加上別的。

「因你們眾人使提多心?暢快歡喜,我們就更加歡喜了,」按原文最好繙作:『我們還因提多的喜樂而越發多有喜樂,因為他的靈從你們眾人得了暢快』(And we rejoiced exceedingly more for the joy of Titus, because his spirit has been refreshed by you all.--NKJV)。

〔話中之光〕(一)今天在教會中常見同工變作『同攻』,盡力打擊、壓制別的同工,好叫自己能夠出人頭地,受眾信徒的歡迎與讚賞,這種心態真不配作主的工人。

(二)年長的同工(保羅)要學習以年輕同工(提多)的喜樂為喜樂,為他們製造一種可以安心作工的工作環境,引導眾聖徒的眼目從自己轉向年輕同工,以便為將來的接棒鋪好道路。



【林後七14】「我若對提多誇獎了你們甚麼,也覺得沒有慚愧;因我對提多誇獎你們的話成了真的,正如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都是真的。」

〔原文字義〕「誇獎」誇口,誇耀;「慚愧」羞愧,蒙羞。

〔文意註解〕「我若對提多誇獎了你們甚麼,也覺得沒有慚愧,」意指對於向提多誇獎哥林多信徒這件事,並不覺得慚愧。

「因我對提多誇獎你們的話成了真的,」『成了真的』並不是說所誇的話本來不是真的,後來演變成真的;乃是說所誇的話,後來顯明是真的(或被證實是真的)。『真的』意指真實的。

「正如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都是真的,」本句在原文和許多英譯文都放在上一句的前面,語氣更顯明保羅對提多的誇獎本來就是真的。

〔話中之光〕(一)神的僕人在教會中,宜誇獎多於責備,鼓勵多於批評。若要建造教會,最好多講積極的話,少說消極的話。

(二)有人說:『看別人,要看他身上的基督;看自己,要看自己身上的老亞當。』這樣,我們就能多誇獎別人。



【林後七15】「並且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服,是怎樣恐懼戰兢地接待他,他愛你們的心腸就越發熱了。」

〔原文字義〕「順服」順從,聽從,留心傾聽;「恐懼」懼怕,害怕,敬畏;「戰兢」戰慄,發抖;「愛」(原文無此字);「熱」進入,傾向於,歸於。

〔文意註解〕「並且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服,」『順服』指聽從勸告;提多乃銜命往哥林多轉達保羅的書信,並當面勸告他們要悔改。

「是怎樣恐懼戰兢地接待他,」『恐懼』指他們的存心;『戰兢』指他們的態度。

「他愛你們的心腸就越發熱了,」意指愛心越發增多。

〔話中之光〕(一)在正常的光景下,主的工人具有屬靈的權柄,應受眾聖徒的聽從與順服;濫用權柄和頑梗不服,都是屬靈光景不正常的標記。

(二)同工與信徒之間,甚至信徒們彼此之間,常會受對方態度的影響──對方的態度好,我們就越發善待;對方的態度不好,我們就冰冷以待。解決之道,宜從自己善待對方做起,最好不要等對方改變態度。

(三)如果你覺得傳道人或教會的負責兄姊們愛你不夠熱切,問題恐怕是因為你對他們的態度不夠好;與其求別人去改變,倒不如從你這一邊先作調整。

(四)傳道人常要求信徒順從他們,卻很少關懷他們、愛他們。



【林後七16】「我如今歡喜,能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

〔原文字義〕「放心」放膽,有勇氣。

〔文意註解〕「能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指在一切的事上對他們有把握(confidence),即信任他們。這並不意味保羅相信哥林多信徒不會再犯錯,而是相信他們已經掌握了屬靈的原則,因此他們今後縱然可能再失敗,但也必從失敗中回轉。

〔話中之光〕(一)哥林多教會原先的光景是那樣敗壞,但保羅在前書中,專一以基督和十字架來供應他們,解決他們中間一切的問題;以致當保羅寫後書時,他們已經有很好的回轉,使徒保羅能『因他們多多誇口,滿的安慰』(4節),甚至『能在凡事上為他們放心』。哦!這是多麼美好的結果,也是多麼明亮的見證,證明釘十字架的基督的確是教會中一切難處的解答。

(二)教會中工人和信徒彼此之間的關係,最不可少的是『信任』;而這種信任,乃是信任各人?面的主,祂必保守我們到底(參提後一12)。

(三)信任並不等於放任,信任是因為先信靠主,相信主的工作祂必負責。在信靠主的基礎上,工人給教會教導及帶領,而神的兒女也因為信靠主,因而信任主所用的工人的帶領。

── 黃迦勒《哥林多後書註解》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47%202Cor/47CT07.htm
新增日期: 2008/03/0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哥林多後書第7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